大明戰神朱祁鎮被抓之後,於謙為何不立朱見深做皇帝

對於謙和朱見深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老資料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攷。朱祁鎮被俘之後,明朝的士大夫頓時就慌了。朱祁鎮是君,到底救不救呢?既然此時明朝已經群龍無首,那麼於謙為什麼不擁立太子朱見深,反而擁立時為郕王的朱祁鈺為帝?然而朱祁鎮被俘之時,朱見深卻只有2歲,這也是他在朱祁鎮被俘之後沒有當上皇帝的根本原因。

對於謙和朱見深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老資料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攷。

於謙能够在明朝遭遇傾覆之危的時候力挽狂瀾,他的格局、能力和手段自然有他的高明獨到之處。

明英宗對明朝所帶來的破壞是前所未有的,倘若當時沒有於謙站出來的話,老朱家在1449年就已經縮到東南一隅了。

朱祁鎮被俘之後,明朝的士大夫頓時就慌了。

朱祁鎮是君,到底救不救呢?如果想要救朱祁鎮的話,不僅會損失一大筆錢財,還可能會讓他們也陷入危險。

於是,很大一部分士大夫就選擇了不救,或者說是在救朱祁鎮之前,也想辦法保護好自家的權力和財富。

這樣一來,南遷的聲音就出現了。

只要明朝中樞遷到了南京,這幫士大夫就能够安枕無憂地討論到底救不救,或者怎麼救朱祁鎮的事。

至於在此期間朱祁鎮會不會有危險?士大夫其實並沒有太大擔心,哪怕死了一個朱祁鎮,老朱家也不缺人。

還好這時候於謙站了出來,看著這幫士大夫說了一句,“誰再敢說南遷的事,那你的腦袋就捐出來吧。”

這句話一出,頓時就把南遷的聲音給壓下去了。

既然此時明朝已經群龍無首,那麼於謙為什麼不擁立太子朱見深,反而擁立時為郕王的朱祁鈺為帝?

實際上,朱見深是朱祁鎮的兒子,又是太子,其實讓他即位當皇帝是順理成章並且名正言順的事。

幾百年前趙佶和趙桓父子倆被俘北上之後,也是由趙佶之子趙構即位為帝,這就是一個活生生的先例。

可是,朱見深相比於趙構又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弱點。

趙佶和趙桓被俘之時,趙構已經20歲了,他已經擁有了獨立處理事務的能力。

然而朱祁鎮被俘之時,朱見深卻只有2歲,這也是他在朱祁鎮被俘之後沒有當上皇帝的根本原因。

拋開朱見深會不會突然夭折這個不確定因素不說,只說2歲的朱見深登基了之後,朝政應該怎麼處理。

一個2歲的孩子當皇帝,那就是典型的主少國疑了。

這時候的朱見深肯定掌不了明朝這艘大船的舵,那是讓於謙這個大臣來掌,還是讓朱祁鈺來掌?

又或者是久居深宮的孫太后臨朝稱制?

讓於謙掌舵的話,他的行事作風會讓他得罪一大票士大夫,而且得罪了之後,他還得不到皇帝的支持。

這時候的朱見深可能還沒斷奶,讓他支持於謙?這根本就不可能,他可能連話都還說不清楚呢。

而且讓於謙掌舵的話,還可能和另一個重量級人物鬧彆扭,那就是當時被孫太后任命為監國的朱祁鈺。

朱祁鈺堂堂一個監國,他不掌舵,卻讓一個於謙掌舵,這像話嗎?當然不像話。

可是,倘若讓監國朱祁鈺掌舵的話,那就可能會出現另一個不可控的後果。

朱祁鈺柄權日久,將來再讓他歸政於朱見深,他會不會願意?

又或者他在長達十幾年的監國過程中,會不會直接一脚踹走侄兒,自己一屁股坐上去?

畢竟十幾年的時間,他可以有無數種辦法給朱見深製造一個意外身亡的事故。

當然,從朱祁鈺後來的所作所為來看,他不是那種狠心的人,但是這在當時必然也會在於謙的考慮範圍之內。

所以,讓朱見深即位,讓朱祁鈺掌舵的辦法也不太可靠。

那麼,難道要讓後宮的孫太后出來掌舵?

孫太后當時在朝廷上其實的確擁有一定的威懾力,她若真有臨朝稱制之心,於謙還真攔不住她。

若由她掌舵的話,那就可能會出現漢之呂後、唐之武後那樣的事了,於謙可不想看到這樣的結果。

好在孫太后也沒有這樣的心思。

既然孫太后沒有這樣的心思,那麼於謙的選擇就是在太子朱見深和郕王朱祁鈺之間了。

而朱見深即位所可能導致的後果,要麼是出現一個宰執天下之權臣,要麼是出現一個隨時取而代之之監國。

這樣一來,對於此時正在陷入困境的明朝而言顯然大為不利,反倒不如直接選擇已經成年了的朱祁鈺。

此時的朱祁鈺已經21歲了,他已經擁有了獨立的思考能力和判斷能力,讓他即位可免主少國疑之憂。

朱祁鈺也恰好支持於謙反對南遷,讓他即位的話,也讓明朝少了因為南遷之事而陷入爭吵不休的問題。

少了南遷之事的困擾,明朝也就不用徒增內耗,於謙也就可以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對付也先這件事。

讓朱祁鈺即位的好處顯然遠遠大於當時的明朝,這也是孫太后同意於謙擁立朱祁鈺為帝的原因。

倘若沒有孫太后的支持,其實於謙一個人幾乎不可能做得到。

所以,說到於謙在1449年這一年力挽狂瀾之事的時候,也應該給孫太后添上一筆。

本文標題: 大明戰神朱祁鎮被抓之後,於謙為何不立朱見深做皇帝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79566536633865
相关資料
諸葛亮看不起諸葛恪的原因是什麼?他只擅長耍小聰明
歷史朝代的興衰與更替,一個個鮮活的歷史人物,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接下來老資料網小編帶您走進三國時期諸葛亮和諸葛恪的故事。但不幸的是,他們並不團結。諸葛亮雖然與哥哥諸葛瑾關係還不錯,但對侄子諸葛恪卻有些看不起。所以說,不是諸葛亮兄弟
標籤: 諸葛恪 諸葛亮 孫權 蜀國 三國人物 三國
諸葛恪和諸葛亮之間是什麼關係?諸葛恪結局如何?
眾所周知諸葛家出天才,那麼諸葛恪和諸葛亮之間是什麼關係?不過諸葛恪和諸葛亮算是對手,因為和他諸葛瑾一樣都在東吳從事。諸葛恪自幼便有“神童”之稱,所以成名比諸葛亮還早,孫權病危也是任命諸葛恪為托孤大臣之首,可見當時他在東吳地位之高。不過諸葛恪
標籤: 諸葛恪 諸葛亮 孫權 三國 蜀國 父親
為什麼說朱祁鎮是忘恩負義之人,朱祁鎮是一個昏君嗎
明朝的皇帝年號基本上就只有一個,但是朱祁鎮卻是這些皇帝之中極為特殊的存在,他在位時期的年號一共有兩個,一個是正統,一個是天順。至於為什麼朱祁鎮要用兩個年號,這裡面有著諸多的故事,而這些故事,恰恰就印證了朱祁鎮的荒唐。
標籤: 正統皇帝 明朝 歷史 於謙 王振 大軍
赤壁之戰結束後,為何孫權連續兩次大敗呢?
周瑜和魯肅是三國時期東吳的兩任水軍大都督,統兵能力很强,兩人聯手更是在赤壁之戰大敗曹操,可是奇怪的是,孫權在赤壁之戰後分別於西元208年12月以及西元215年8月兩次親自率軍攻打合肥,結果兩次都被張遼擊敗,第一次損失了大將太史慈,第二次更慘
標籤: 赤壁之戰 孫權 周瑜 魯肅 三國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