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彥禎是什麼人?他最後的結局如何,?

樂彥禎是贈工部尚書樂少寂之子,晚唐割據軍閥。文德元年,魏博鎮發生兵變,節度使樂彥禎被迫出家為僧。但即使這樣,樂彥禎也未能逃過一劫,最後還是受兒子樂從訓牽連而被魏博軍殺死。樂彥禎做了什麼,教子有多失敗,為何引起魏博軍的怨恨而難逃一死呢

樂彥禎是贈工部尚書樂少寂之子,晚唐割據軍閥。說起這個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文德元年,魏博鎮發生兵變,節度使樂彥禎被迫出家為僧。但即使這樣,樂彥禎也未能逃過一劫,最後還是受兒子樂從訓牽連而被魏博軍殺死。樂彥禎做了什麼,教子有多失敗,為何引起魏博軍的怨恨而難逃一死呢

一,出身將門

樂興達出身武將世家,為魏博大將樂少寂之子,囙此自幼喜好軍事。當時魏博鎮為晚唐强藩,擁有一支强大的牙軍,而牙軍兵將都是世代承襲,互為姻親,形成强大的利益集團。囙此樂興達在長大後承襲父業,加入魏博軍,憑藉家族人脈,在軍中屢次升遷而當了軍校。

乾符元年(874年),魏博節度使韓君雄去世,其子韓簡襲任節度使。當時唐朝爆發王仙芝與黃巢起義,縱橫中原與江淮一帶,使得唐末局勢更加混亂。韓簡想要趁機擴大地盤,於是積極擴充兵力,增强自身實力。樂興達囙此被韓簡看中,升任歩軍都虞候,為他訓練軍隊。

廣明元年(880年),唐將諸葛爽兵敗投降黃巢,被任命為河陽節度使。此後諸葛爽在唐僖宗與黃巢之間左右搖擺,以求生存。中和二年(882年),韓簡率軍討伐諸葛爽,意圖吞併河陽。樂興達於是隨韓簡南征,在打敗諸葛爽的戰鬥中立了大功,因而得以升任澶州刺史。

二,擔任節度使

韓簡在吞併河陽後野心大增,於是乘勝攻打鄆州,企圖再吞併天平軍。但天平軍在大將朱瑄的堅守下拼死抵抗,使得韓簡久攻鄆州不克。諸葛爽趁機發動反攻,重奪河陽。韓簡無奈,只得在中和三年(883年)與朱瑄講和,回師攻打河陽。

魏博軍將士久戰無功,希望罷兵回鄉,但韓簡不聽,執意要消滅諸葛爽。樂興達見韓簡不得人心,便有了取而代之的念頭,於是獨自率領本部人馬返回魏博,鼓動眾軍推舉自己為留後。韓簡所率大軍在樂興達出走後人心離散,軍無鬥志,很快就被諸葛爽擊潰。韓簡兵敗返回魏博,結果為樂興達擊敗殺死。隨後唐僖宗就承認了樂興達的地位,任命他為魏博節度使。

三,教子無方

彥禎志滿驕大,動多不法。一旦征六州之眾,板築羅城,約河門舊堤,周八十裏,月餘而畢,人用怨諮。又其子從訓天資悖逆。王鐸自滑移鎮滄州,過魏郊,從訓見其女妓,利之,先伏兵於漳南高雞泊,俟鐸之至,圍而害之,掠其所有。時朝廷微弱,不能詰。魏人素知鐸名望,議者惜之,而罪從訓。(舊唐書·卷一八一)

中和四年(884年),唐僖宗為了拉攏樂興達,於是為他賜名“彥禎”,還授予其宰相的榮銜。樂彥禎喜好儒學,於是重用公乘億、李山甫等文士。光啟二年(886年),邠寧節度使朱玫擁立襄王李煴(yun)為帝,對抗唐僖宗。樂彥禎於是派李山甫聯絡成德節度使王鎔等人,想要集合河朔三鎮之力勤王,但遭王鎔厚謝婉拒。

樂彥禎見諸鎮各懷异心,由此認識到朝廷的衰微,於是志得意滿,驕橫不法。此後他濫用民力,大興土木修建城池與河堤,引起了魏博百姓的強烈不滿。另外樂彥禎對兒子樂從訓也是疏於管教,過於溺愛和縱容,導致其性格狂妄,驕橫狂妄。

當時宰相王鐸改任滄景節度使,途徑魏博。樂從訓見王鐸隨身攜帶眾多美女與財物,囙此起了覬覦之心,便在高雞泊設伏,殺害王鐸,盡奪其侍女與財物。樂彥禎知道後不但沒有處罰兒子,還為其隱瞞,謊稱王鐸是被山賊殺死。唐僖宗對此十分生氣,但因為朝廷勢力弱小,只能不予追究。魏博士人則對王鐸十分欽佩,囙此為他感到可惜,更加怨恨樂彥禎與樂從訓父子。

樂從訓知道魏博人怨恨自己,為了以防不測,於是召集數百名亡命之徒組建自己的親軍,號為“子將”。但這引起了魏博牙軍的強烈不滿,於是更加嫉恨樂氏父子。樂從訓得知此事後十分害怕,於是逃離魏州,在父親樂彥禎的安排下改任相州刺史。但樂從訓到了相州依然不安分,向父親索要軍械與錢財。

四,難逃一死

文德元年(888年),魏博牙兵擔心樂從訓早晚會對他們下手,於是發動兵變,推舉大將趙文(bian)為留後,強迫樂彥禎出家為僧。樂從訓得知此事,於是向宣武節度使朱溫求援,合兵攻打魏州。趙文畏懼樂從訓,囙此堅守不戰。魏博軍士兵見趙文無能,於是殺他而推舉羅弘信為帥。然後羅弘信就率兵殺死樂從訓,成為了魏博節度使。隨後羅弘信為了免留後患,於是殺死了樂彥禎。

總的來說樂彥禎為晚唐梟雄,靠著兵變奪比特。但樂彥禎為人狂傲不法,對兒子樂從訓也是過於溺愛與縱容,導致他擅殺藩帥,組建私軍,引起了魏博牙兵的強烈不滿,最後直接引發兵變導致了他的死亡。

本文標題: 樂彥禎是什麼人?他最後的結局如何,?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79566500874337
相关資料
李繼隆是什麼人?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李繼隆是樞密副使李處耘長子、明德皇后長兄,北宋初年時期的名將與軍事家。不過也有例外,北宋初期的大將李繼隆就曾多次違背趙光義的指令打仗,並且還都取得了比較輝煌的勝利。趙光義其實巴不得李繼隆多立軍功,有自己人在軍中幫助他掌控軍隊那是相當美好的。
標籤: 宋太宗 宋朝 歷史 耶律休哥 五代十國
薛舉是誰?他最後是怎麼死的?
薛舉出身河東薛氏,薛汪之子。在隋末的幾大割據勢力當中,薛舉是唯一一個曾正面擊敗過李世民的人。其他的戰績,最差也是平局。歷史上真實的薛舉,其實是一個典型的豪强型人物。薛舉他們家,本來是山西省萬榮縣人。薛舉自稱西秦霸王,徹底自立一方。事實證明,
標籤: 李世民 李淵 薛舉 隋朝歷史 唐朝 中國古代史
孫桓,連敗關羽和劉備的東吳小將,可惜英年早逝
但並非所有人都能名垂青史,有的將領有著出眾的軍事才能,也立下戰功,卻因為種種原因被世人遺忘,三國時期的東吳將領孫桓就是其中之一。孫河遇害時,孫桓才六歲。在這場戰役中,孫桓隨軍隊在華容道阻擊並大敗關羽,俘虜了五千蜀軍,並繳獲大量牛馬及軍備。孫
標籤: 孫桓 三國 歷史 英年早逝 陸遜 孫權
李存勖是以勇武著稱的開國皇帝,為何最後眾叛親離?
李存勖,即後唐莊宗,他是唐末五代軍事家,後唐開國皇帝,晋王李克用之子。下麵老資料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囙此,李存勖在解除威脅,穩定內部之後,便開始以此三點為奮鬥目標。無奈之下,李存勖只得親自率軍東征,
標籤: 李存勖 歷史 中國歷史 李嗣源 李克用 梁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