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在松錦之戰後依然沒有選擇南遷的理由是什麼?

朱由檢是明朝時期的第十六比特皇帝,年號崇禎,通稱崇禎帝。在崇禎十五年松錦之戰結束後,因為暫時無兵調派去圍剿關內的農民起義軍李自成、張獻忠等部,讓他們借機壯大。

朱由檢是明朝時期的第十六比特皇帝,年號崇禎,通稱崇禎帝。今天老資料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不知能否幫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識?

明朝崇禎十五年,關外遼東的松錦之戰以明軍大敗特敗而結束,明朝中央直轄的洪承疇及其直屬軍團全部陣亡或被俘,除少數遼東軍隊在吳三桂等人的帶領下逃脫出來,借山海關關城暫時檔住清軍外,明朝在急需平亂的關內已經沒有了能打的軍隊,南方雖然還有左良玉等和李自成對抗的軍隊,但他們已經變成了軍閥性質,崇禎無法有效指揮他們。

還在松錦之戰進行時,關押中的孫傳庭被崇禎緊急起用,派他去西北練兵剿滅李自成,但需要他練出有戰鬥力的軍隊也需要時間。也就是說,松錦之戰結束之後,崇禎皇帝已經無糧可調,無兵可用,在關外滿清和關內李自成的雙重攻擊下,明朝的北方明顯守不住了,南方的湖廣、四川等地也兵禍連連,當時唯一完好的地域就是江南地區。

在崇禎十五年松錦之戰結束後,因為暫時無兵調派去圍剿關內的農民起義軍李自成、張獻忠等部,讓他們借機壯大。特別是李自成,他建立的短暫帝國就是從崇禎十五年開始崛起,李自成在短短的不到兩年時間就攻佔了整個北方地區,滅亡了大明朝,可在這兩年時間裏,端坐在北京城裡的崇禎皇帝卻沒有往南方的南京撤退。

在當時,以南京為中心的江南地區是整個大明朝最富裕的地區,南京還是明朝的國都之一,崇禎皇帝退到那裡依然有財力、物力和人力來中興大明。可為什麼崇禎皇帝在北方殘破,毫無希望的危急關頭也不去組織機構依舊完整的南京?結論是,他不是不想去,可利益集團的阻擾和高傲的性格讓他錯失最後的機會。

第一:崇禎皇帝和滿朝文武都沒有想到過李自成會那麼快地打到北京城下

松錦之戰剛結束時,李自成還在湖北一帶浪蕩,而且李自成在湖北襄陽成立政府後,並沒有從河南直接北伐,他是想先打回陝西老家,當時崇禎皇帝已經派出孫傳庭去陝西、山西一帶練兵抵禦李自成。

有潼關天險和孫傳庭在,崇禎皇帝和滿朝文武沒覺得李自成會短時間內威脅到北京。何况靠近湖北的九江還有個左良玉可以牽制李自成,雖然左良玉根本不敢主動進攻農民軍。

可孫傳庭在已經亂了方寸的崇禎皇帝嚴令下,放弃守衛潼關,在糧餉不濟的情况下帶著還沒有練成的殘兵去和李自成決戰,結果被早已非吳下阿蒙的李自成擊敗,孫傳庭戰死,明朝最後的一支還能聽從崇禎命令的軍隊全滅。

然後整個陝西、山西和京畿之處沒有了能使喚的軍隊,李自成幾乎毫無阻攔的就輕鬆殺到北京城下,崇禎十六年十月佔領西安,崇禎十七年三月就兵臨北京城下,速度太快了,給了崇禎皇帝和滿朝官員一個措手不及。

第二:南、北雙方的士紳集團和勳貴集團都不願意崇禎皇帝南下

北京是明朝的國都,也是明朝的經濟中心,周圍的土地財富極為龐大,經過二百多年的不斷購並,這裡的土地資源都在北方士紳集團和勳貴集團手中。北方的士紳集團和北京城裡生活了十幾代的勳貴們把身家全壓在這裡,他們絕對不會同意南遷,南遷意味著他們世代佔有的龐大的土地全部要拋弃。

在農耕文明社會,土地可是這幫權貴們的命根子,嚴格來說是比金銀等錢財更重要的命根子,即便是趕緊的拋售估計都難得出手,因為崇禎皇帝和朝廷一跑,絕大部分有錢人也都要往南方跑,誰來做接盤俠?沒人捕手就只能割肉,他們才不會幹。

所以他們不支持崇禎皇帝南遷,退一萬步說,明朝被李自成滅掉了,他們也可以投降嘛,只要新朝能保住他們的財富,為誰做官不都是一樣的做官?他們想得很美,唯一沒想到的是李自成對權貴們的憎恨,結果前後兩撥,李自成搶他們的錢,滿清入關後搶他們的地,終歸還是丟掉了一切。

北方拋弃後,一大堆北方士紳和勳貴們到了南方更麻煩,這麼龐大的群體要去和南方的士紳集團爭奪土地資源、政治資源,南方的士紳集團又不會幹,他們早就把坑都占滿了,哪來的土地和官位給北方來的同袍?囙此,南方的士紳群體也是强烈抵制。大家都不配合崇禎南遷,他哪走得了?

在李自成攻陷山西後,左都禦史李邦華(後在李自成破北京時自殺殉國)就曾經建議崇禎皇帝南遷,當時跳出來激烈反對的就是東林黨人兵科給事中光時亨,他直接擠兌崇禎說:“賊四面環集,乘輿將往?請固守根本,以定人心。”

等到李自成快殺到北京城下時,督師大學士李建泰(明亡,他降清後又反清,失敗被殺)也出來建議崇禎南遷,在崇禎表示要以身殉國時,李邦華等建議讓太子南下,這個時候還是代表東林黨的光時亨站出來反對:“奉太於往南,諸臣意欲何為?將欲為唐肅宗靈武故事乎?”,氣得崇禎說出了那句名言:“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盡亡國之臣爾!”

光時亨多次阻擾崇禎南下,導致崇禎猶豫不決,錯失良機,這名官位不高的東林黨小卒子也沒落到好,他在北京城破後短暫的投降李自成,後又跑到南明朝做官,被東林黨的死對頭馬士英抓住小辮子幹掉,馬士英給他治罪的罪狀就是封锁崇禎南下:“給事中光時亨力阻南遷,致先帝身殞社稷;而身先從賊,為大逆之尤。”

第三:崇禎皇帝不信任南方的東林黨集團,害怕皇室被架空

崇禎皇帝從登基一直到殉國,整整十七年,內閣成員換了無數個,他始終堅持一個原則,禁止東林黨人入閣,他知道自己拿這幫人沒辦法,唯一能做的就是提拔非東林黨人在內閣予以制衡。

如果南遷,那等於是羊入虎口,整個江南地區雖富,可那裡也是東林黨人的老巢。崇禎從骨子裡不願意去受夾板氣。

至於太子南遷?安史之亂時的唐玄宗就是前例,就連封锁崇禎南遷的光時亨都明著說出這事極有可能,從東林黨人在後來南明弘光朝的表現來看,他們還真是做得出來。

所以崇禎委婉的表示太子年幼無威,去了南方恐怕被架空,自己就封锁了太子南下另立中央,實際上是擔心自己做了唐玄宗,他也不想想,即使做唐玄宗,只要太子在位也還是大明朝,肉總歸是爛在鍋裏。

第四:整個朝廷的南遷是一項大工程,當時的條件已經不允許崇禎皇帝組織大遷移

等李自成攻破山西然後迅速的撲向北京的時候,崇禎皇帝已經來不及準備南下了,早在崇禎十六年的時候整個京畿地區就亂了,原因是兵灾和大疫。

崇禎十五年清兵入關過一次,緊接著崇禎十六年京畿地區發生鼠疫,兩次大災難接踵而至,老百姓死的死,跑的跑,京畿地區早就十室九空,已經無法組織起足够多的勞力配合朝廷南遷。

當時崇禎皇帝手頭上也已經沒兵可用了,國都和皇帝整體南遷絕不是說走就能走的,紫禁城裏的嬪妃,數萬宮女、太監,包括各部官員,生活在北京已經數代人的大批勳貴集團和他們的家人、奴僕等等,要走的何止數十萬。

這麼多人遷移,需要攜帶的家當少不了,沿途需要保護的兵力也少不了。沒有勞動力幫助搬家,沒有足够的兵力護送,從北京南下到南京,沿途兩千多裏,這麼遠的距離根本就沒法走,如果是無組織的大遷移那更是一場災難。

最主要的是行動不會快,很有可能被李自成追上,半年時間李自成能從陝西打到北京,再一鼓作氣追到長江邊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所以,當時即使崇禎南下的建議通過,也沒法走了,孤身輕騎前往南方?那不是南狩而是逃命,要面子的崇禎死都不會幹。

綜合以上原因分析,崇禎或許有過南遷的心思,但阻力還是太大,沒有幾個人願意跟著他走,都放不下那些帶不走的土地。何况崇禎的性子本就倔强、剛烈、高傲,他不願意背著逃跑的名譽去南京,也不願意去和東林黨勾心鬥角,甚至都不願意搞狡兔三窟那一套,連兒子都不放走。他或許還有著一定的僥倖心理,直到李自成攻進北京外城時才徹底放弃,把幾個兒子放出宮,不過一切都晚了。

崇禎不南下對於後來的南明來說是不可挽回的損失,崇禎和他的直系子女是當時天下人都認可的能代表明朝的旗幟,南明和南宋相比,不斷的內耗就是因為缺少這樣的一面唯一的旗幟,永曆皇帝時期的南明擎天雙壁李定國和鄭成功也是因為擁唐擁桂的政治因素才沒辦法通力合作,所以,崇禎皇帝真要是一心南下,即使只過去他一個人,南明的歷史也會大不同,估摸著搞出個南北分治還是有很大可能性的。

本文標題: 崇禎皇帝在松錦之戰後依然沒有選擇南遷的理由是什麼?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79480108336666
相关資料
李旦的長子還活著時,李旦為什麼會立李隆基作為太子
唐玄宗時期的開元盛世和安史之亂這兩件事是家喻戶曉,然而他是如何成為皇太子的這件事並不是有很多人知道。李隆基是李旦的第三個兒子,那麼李隆基是怎麼成為皇太子的呢?李成器辭讓太子之比特,使得李隆基順利成為太子。
標籤: 唐玄宗 李旦 唐朝 韋皇后
清朝後宮中的妃子是如何劃分的,收入又是怎麼計算的
對清朝後宮妃子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老資料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攷。喜歡看清宮劇的人都能很熟悉的叫出清朝後宮中的名位,比如貴妃、妃或者貴人、常在這些稱呼,但是清朝的這些稱呼可不是隨便喊的,是有著明確身份等級的,是要經過皇帝册封的,下麵就
標籤: 康熙 皇貴妃 清朝 清朝皇后 中國古代史 歷史
韋後獨攬大權的時候,李隆基是怎麼政變成功的
神龍之變後,唐中宗李顯復位成功,他繼位後重用與她相濡以沫的韋後,結果野心勃勃的韋後聯合女兒太平公主把持朝政。唐中宗死後,韋後一方面做出了秘不發喪之舉,封鎖任何消息。李隆基於是加快了政變的步伐。
標籤: 唐玄宗 太平公主 韋後 唐朝 歷史 武則天
李隆基兩次政變除掉四個女人,她們分別是誰
唐隆元年還是臨淄王的唐玄宗李隆基發動了唐隆政變,在這場政變中李隆基殺伐果斷,堅決斬草除根不留後患的誅殺了全部政敵,包括在歷史上很有名的韋皇后、安樂公主、上官婉兒三比特美女,而且李隆基殺了這三比特美女之後,還為後來他發動另外一場政變誅殺第四位
標籤: 唐玄宗 上官婉兒 李重俊 安樂公主 太平公主 武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