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是李隆基的姑姑也是盟友,為何後來被賜死?

太平公主是唐朝時期公主,唐高宗李治與女皇帝武則天的小女兒,唐中宗李顯和唐睿宗李旦的妹妹。婚變之後,太平公主不僅私生活混亂,而且開始積極參與朝政攫取權力,並在後武則天時代一步步登上權力的巔峰。當所有外部威脅都消失後,太平公主與李隆基這對曾經的姑侄盟友,也最終反目成仇,而太平公主自己也最終倒在了權力博弈之中。

太平公主是唐朝時期公主,唐高宗李治與女皇帝武則天的小女兒,唐中宗李顯和唐睿宗李旦的妹妹。接下來老資料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自武則天登基稱帝,大唐王朝的權力博弈便始終沒有停止,不僅李唐宗室參與其中,更有不少女性也開始積極攫取權力,而太平公主便是其中之一。作為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幼女,太平公主早年深得帝后寵愛,而她本人也像歷朝公主一樣天真無邪,直到其與薛紹的婚變爆發,太平公主開始性情大變。

婚變之後,太平公主不僅私生活混亂,而且開始積極參與朝政攫取權力,並在後武則天時代一步步登上權力的巔峰。從武則天執政末期開始,“神龍政變”、“唐隆政變”均能看到太平公主的影子。

然而,皇權的博弈從來都是血腥無比,一旦捲入皇權鬥爭,便只能是不死不休、你死我活的結局。當所有外部威脅都消失後,太平公主與李隆基這對曾經的姑侄盟友,也最終反目成仇,而太平公主自己也最終倒在了權力博弈之中。

太平公主因婚變性情大變,因武則天而開始攫取權力

太平公主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小女兒,自幼便深受兩人寵愛,為了不忍心女兒遠嫁,高宗和武則天甚至讓太平公主以出家為名,拒絕了吐蕃的求親。太平公主無憂無慮的成長到16歲,在其自己的挑選之後,高宗最終決定將其下嫁薛紹。

薛紹是城陽公主之子,城陽公主則是唐高宗李治的妹妹,也就是說薛紹乃是太平公主的表哥,兩人的婚姻可以說是親上加親。第一次婚姻期間,太平公主非常安分守己,並未傳出任何關於太平公主的不軌事件。想必,如果沒有後來的婚變,或許她也會與其他公主一樣,就此了卻一生。

然而,父女兩人雖然對這樁婚姻極為滿意,但武則天對此卻是極力反對,原因無他,武則天更希望愛女能够嫁給武氏族人。

為此,武則天曾以薛紹的嫂嫂簫氏和成氏出身低微為由,想要逼薛家休妻。當時的武則天雖然已經開始參與朝政,但卻並非權傾朝野,囙此她的這個舉動立即就遭到了大臣的反對,有人以簫氏出身蘭陵蕭氏為由,迫使其放弃了這個打算。

然而,由於唐高宗李治的英年早逝,武則天開始迅速大權在握,為了獨掌朝政,武則天與李唐宗室的關係越來越緊張。

垂拱四年(688年),李唐宗室李沖起兵反對武則天,薛紹的兄長薛顗也參與其中,太平公主的丈夫薛紹雖然並未參與,但由於武則天長期反對太平公主與他的婚事,在太平公主幼子剛剛滿月的情况下,武則天還是狠心將薛紹杖責一百,並最終導致其餓死獄中。

之後,武則天便開始積極促成女兒與武氏的聯姻,他先是打算將太平公主嫁給武承嗣,後因武承嗣生病作罷(另說是因為太平公主根本沒看上武承嗣)。載初元年(690年),太平公主還是迫於武則天的強勢,最終嫁給了武攸暨,甚至為此不惜處死了武攸暨的妻子。兩個月後,武則天正式登基稱帝。

或許正是因為這次婚變,讓太平公主看到了權力的威力,為了將命運握在自己手中,太平公主開始性情大變,不僅開始積極參與朝政,而且大肆包養男寵、與朝臣通姦,甚至通過將自己中意的男寵進獻給母親武則天來獲取權力。

出身使其迅速形成政治勢力,多次參與政變後權勢大漲

武則天在位期間,由於李唐宗室多次反對自己,因而對於忠於李唐宗室的大臣採取了血腥清洗,而太平公主雖然出身李唐宗室,卻因武氏兒媳的身份,不僅得以倖免,甚至成為了李唐宗室中唯一有能力參與朝政,且維護李唐利益之人。

囙此,太平公主迅速成為了李唐宗室的旗幟,這使得很多忠於李唐的臣子托庇於其麾下,從而迅速形成了一股政治勢力。

武則天在位晚年,因其男寵“二張”(張昌宗、張易之)太過飛揚跋扈,引起了李氏與武氏的極大忌憚,最終爆發“神龍政變”,武則天被迫還政於李唐宗室。由於太平公主誅殺“二張”有功,唐中宗李顯復位之後,太平公主受封“鎮國太平公主”,開始正式從幕後走到台前。

唐中宗李顯雖然成功復位,但由於其性格懦弱,再加上妻子韋氏在其被廢為廬陵王期間對其多有扶助,囙此其復位之後,不僅册封韋氏為皇后,而且默許其參與朝政。

韋皇后與唐中宗李顯

嘗到權力的滋味後,韋氏野心急劇膨脹,意圖成為第二個武則天,只是由於參與朝政較晚,此時的她勢力並不算大。與此同時,由於武則天的退位和去世,武氏家族的權力迅速衰退。於是,雙方一拍即合,韋氏與武氏遂結成聯盟。

在與武氏結盟之後,韋氏和女兒安樂公主開始大肆剷除奪取權力路上的絆腳石,甚至意圖廢黜太子李重俊,李重俊為求自保發動“景龍政變”,但卻事敗被殺。此事無疑給好不容易緩過來一口氣的李唐宗室再度蒙上了一層陰影。

景龍四年(710年),唐中宗李顯駕崩(另說被韋氏毒死),溫王李重茂即位,而把持著禁軍、尚書省等關鍵部門的太后韋氏仍然大權在握,而太平公主和相王李旦則無疑成為了其攫取權力,乃至篡位稱帝路上的另外兩個絆腳石。

為此,太平公主開始積極謀求反抗。與此同時,相王李旦雖然柔弱順從,但其子李隆基卻英明神武,一直在暗中發展勢力的他,雖然在朝中勢力不大,但卻掌握了一部分最為致命的“萬騎”(皇帝親軍)。

為了防止李唐宗室重蹈覆轍,太平公主和李隆基這對姑侄果斷聯手,隨後發動“唐隆政變”,誅除韋氏集團,廢除李重茂,扶立相王李旦即位稱帝。憑藉此功,太平公主獲封萬戶,達到了唐朝公主權勢之頂峰。

姑侄兩人從盟友走向政敵,太平公主最終失敗被賜死

唐睿宗李旦即位之後,李隆基雖然被册立為太子,加封平王,兼任殿中監,同中書門下三品、兼押左右萬騎,但由於其勢力不在朝堂,因而根本無法與太平公主相抗衡。

這一時期,太平公主在朝中的影響力達到巔峰,即使皇帝李旦在決策時也不得不徵求她的意見,甚至主動派宰相到其家中徵求意見,她的兒子薛崇行、薛崇敏、薛崇簡更是全部被封王。

如此情形之下,李隆基與太平公主之間的衝突便不可避免的爆發了,曾經作為李唐宗室旗幟的太平公主,此時再出現在朝中顯然已經不合時宜。但此時的太平公主想要退出政治漩渦也已經不太可能,即使她有這個心思,她麾下的朝中大臣又怎能心甘情願。

為了鞏固勢力,消除李隆基的威脅,她一方面散佈“太子並非皇帝的嫡長子,囙此不應當被立為太子”的言論,另一方面則刻意挑撥李隆基與李成器、李守禮、李隆範、李隆業等李唐宗族的關係,意圖迫使李旦廢除李隆基的太子之比特。

然而,太平公主沒有想到的是,唐睿宗李旦由於多次經歷政變,不願再看到李唐宗室之間爭鬥,始終在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之間搖擺。而當年那些朝中大臣為了李唐江山而投靠自己,同樣也不願意再看到太平公主這樣一位女性再參與朝政。

最終,唐睿宗李旦選擇了禪讓皇位,希望以此來消弭姑侄衝突。然而,登上帝位的李隆基,在太平公主大權在握的情况下,又如何坐得穩皇位。

此時,太平公主已經成為了李隆基皇位的最大威脅,而李隆基則成為太平公主勢力急需剷除的對象。

最終,先天二年(713年),太平公主意圖發動政變廢掉李隆基,卻因消息洩露而被李隆基迅速剷除,骨幹成員紛紛被殺或被抓,太平公主則被賜死家中,她的兒子以及黨羽被處死的達數十人,只有薛崇簡因為屢次規勸太平公主而得以倖免。

綜上,對於任何一比特帝王而言,一比特既有政治經驗和政治手腕,又擁有龐大政治資源,且又擁有極大政治野心的權臣,都是極大的威脅。雖然太平公主的政變最終以失敗告終,但李隆基又豈敢放虎歸山,事情到了這一步,李隆基也只能選擇賜死太平公主。這既是權力博弈的無奈,同樣也是皇權博弈的必然。

本文標題: 太平公主是李隆基的姑姑也是盟友,為何後來被賜死?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79307317312903
相关資料
淝水之戰中前秦擁有百萬大軍,為何會敗給八萬東晉北府兵?
淝水之戰,是西元383年東晉和前秦之間發生在淝水的一場戰爭。此戰作為我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戰例,深深影響了歷史走向。東晉太元八年,統一北方的前秦天王苻堅意氣風發,先後徵調多達112萬大軍南下,意圖攻滅東晉一統天下,東晉則以八萬北府兵前往迎
標籤: 北府兵 淝水之戰 大軍 東晉 中國古代史 歷史
獨孤皇后在世時,為何隋文帝長期六宮虛設呢?
獨孤皇后在世時,隋文帝楊堅的後宮形同虛設,他真的那麼懼內嗎?然而,隋文帝楊堅卻是六宮虛設,不僅從未進行選秀納妃,而且明確拒絕了吐谷渾進獻美女的外交示好舉動,並命令禁止藩屬國向自己進獻美女。直到獨孤皇后去世以後,楊堅這才先後納了宣華夫人陳氏、
標籤: 楊堅 獨孤皇后 歷史 唐朝 獨孤信 伽羅
朱元璋和朱棣曾前後發動近二十次北伐,為何沒能徹底消滅蒙古?
在元朝敗出中原,重新退回北方草原之後,為了徹底打擊北元殘餘勢力,穩定北部邊疆,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間曾先後發動了十三次北伐戰爭,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間更是五次親征漠北。然而,在接近二十次北伐之後,蒙古非但沒有徹底被消滅,反而在僅僅二十多年後便又釀
標籤: 朱元璋 明朝 帖木兒 明成祖 蒙古軍隊 中國古代史
歷史上的周培公與影視劇中的有何不同?他的結局如何?
周培公,本名昌,字培公,是康熙帝身邊的重要謀臣之一,接下來老資料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在康熙王朝中,周培公印象令人印象深刻,周培公在第一次出場時,穿著一身粗布衣服,因為常常住在寺廟中,使得寺廟中的僧人十分嫌弃他,
標籤: 周培公 中國古代史 清朝 康熙 吳三桂 王輔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