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是什麼人?他最後是怎麼死的?

李泰是唐太宗歷史米的第四子,史載寵冠諸王,是唐太宗最寵愛的兒子。其中一個,是李泰的同母哥哥李承乾;另外兩個,則是李世民的兩個庶子,李寬和李恪。這要是放到現代,李世民得被計劃生育部門罰到破產。李泰出生的時候,他爹李世民還只是個秦王。不過,因為父母的保護,李泰其實並未受到什麼衝擊,反倒是度過了一個十分快樂的童年。

李泰是唐太宗歷史米的第四子,史載寵冠諸王,是唐太宗最寵愛的兒子。今天老資料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不知能否幫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識?

李泰,字惠褒,小名青雀。西元620年,李泰出生於長安。李泰出生的時候,他爹李世民剛剛打垮了山西的劉武周,馬上要去打洛陽的王世充。在李泰出生之前,李世民其實已經有了三個兒子。其中一個,是李泰的同母哥哥李承乾;另外兩個,則是李世民的兩個庶子,李寬和李恪。

不得不說,李世民除了打仗厲害之外,在生孩子這件事上也挺厲害的。李世民一共生了14個兒子,21個女兒,總計35個孩子!這要是放到現代,李世民得被計劃生育部門罰到破產。而且,李世民的嫡長子,同時也是長子的李承乾,生於西元619年,而李泰則是生於西元620年。也就是說,李世民在短短一年之內,生了四個兒子!

這個生育力,也真的是沒誰了……

李泰出生的時候,他爹李世民還只是個秦王。不過,當時的李世民,在朝中已經權勢極高,成了唐朝軍方的領袖。而在李泰出生還未滿周歲的時候,李世民就在洛陽大戰當中,一戰定雙王,而後被封為天策上將。再後來,李世民就開始對太子之比特發起衝刺。終於在武德九年,一場玄武門事變後,當上了唐朝的第二任皇帝。

李泰的童年,就是在這樣波詭雲譎的鬥爭當中長大的。不過,因為父母的保護,李泰其實並未受到什麼衝擊,反倒是度過了一個十分快樂的童年。在李泰7歲那年,李世民正式登基為帝,李泰也由一名親王之子,變成了一名皇子!

貞觀二年,李泰被改封為越王,同時受封為揚州大都督與越州都督,兼任十六州的軍事監察,封地遍及22個州。三年之後,12歲的李泰又被加封為左武侯大將軍。13歲加封鄜州大都督,15歲加封雍州牧,17歲改封為魏王。

有個好爹,就是這麼霸氣!尋常官員奮鬥一輩子,都未必能得到的官位,對於李泰來說,就只是一個小小的賞賜而已。這也難怪,畢竟對於當時的李泰來說,天下都是他家的。而這些官職又都只是虛領,只有官位而不用參與實際工作。說白了,李世民給自己兒子封這麼多官,其實不過就是想多給兒子一些零花錢而已。

給了李泰虛銜,就可以讓他直接從朝廷那邊領俸祿。既能拿錢,還不用李世民從自己後宮的腰包裏掏錢,這筆賬還是很划算的。

對於李泰這個嫡次子,李世民從來都不掩飾自己的偏愛。而且,李世民對於李泰的偏愛,和其他皇子都不太一樣。就拿太子李承乾來說,李承乾是李世民的嫡長子,李世民當然也很愛。但是作為太子,李世民更希望他能成為一個優秀的儲君。所以在教育方面,李世民對李承乾極為嚴格,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

相比李承乾,李泰的日子就要好過了太多。一方面,李泰作為嫡次子,從法理上來說,將來和皇位並不沾邊,所以李世民對他要求也沒那麼嚴。另一方面,李泰是李世民和皇后長孫氏所生,這個身份不管在情感上還是在制度上,也都遠不是其他皇子能比的。

李世民對李泰的偏愛,還不僅僅是在於多給錢而已。貞觀十年,李泰年滿16歲。按照唐朝的宗藩制度,所有皇子成年之後,需要去自己的封地就藩,或者去外地擔任官職。李世民的其他庶子,都遵守了這個規定。然而對於李泰,李世民卻格外下令,讓李泰留在長安擔任閒職。

當然,李世民之所以破例讓李泰留下,也不光是因為李世民對李泰的偏愛。除此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於,這一年,李泰的生母,李世民的正妻,長孫皇后,因病去世了。

長孫皇后的死,對於李世民乃至對整個唐朝歷史來說,都有著十分深遠的影響。長孫皇后很早就嫁給了李世民,和李世民感情極好,伉儷情深。很多時候,李世民盛怒之下,聽不進別人的勸諫,唯有長孫皇后能够進行規勸。而且,長孫皇后在世的時候,對自己的子女教導的也是極好,讓李世民可以無需操心自己的後宮之事。

然而,隨著長孫皇后去世以後,李世民的後宮開始出亂子了。

首先,沒了長孫皇后的壓制,李世民的後宮沒了正宮娘娘,後宮娘娘們之間就開始明爭暗鬥了。就在長孫皇后去世一年多以後,武則天入宮了。其次,沒了長孫皇后的溝通,以後李世民就只能自己教育孩子,而李世民又是一個典型的嚴父,只知道對太子李承乾嚴苛要求,導致父子二人關係越來越差,這也註定了後來的那個悲劇。

事實證明,再回搞事業的男人,身後也需要一個賢妻良母式的女子支持。而當那個女人消失之後,再厲害的男人,也會頻頻犯錯,不復當年的英明神武。

而對於李泰來說,長孫皇后的去世,更是一個重要的命運轉捩點。這一年,因為長孫皇后身體越來越差,所以李世民破例讓李泰留在了長安。此後不久,長孫皇后因病去世,李世民就更不捨得讓李泰離開了。一方面是因為,李泰需要給長孫皇后守孝。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李世民不忍長孫皇后的兒子再離開。

但李世民這一時的心軟,卻為後來的悲劇奠定了基礎。

李泰破例留在京城之後,李世民依然絲毫不掩飾自己對他的偏愛,甚至因為長孫皇后的去世,而更加偏愛她的三個兒子。長孫皇后一共有三個兒子,長子是太子李承乾,次子是李泰,三子就是後來的唐高宗李治。當時李承乾身為太子,李世民雖然也很愛他,卻往往以嚴厲的一面示人。而李治年齡尚小,有些事情還不懂,所以這種偏愛也沒有特別明顯。唯有李泰,享受到了遠超其他皇子的寵愛。

比如,李世民曾想讓李泰搬去武德殿,在武德殿生活。李世民當時的想法很簡單,因為武德殿距離李承乾的東宮很近,距離李世民的寢宮也很近,父子之間可以經常見面。但李世民當時卻忽略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武德殿的重要意義。

武德殿,距離東宮極近。讓李泰搬去武德殿,會對外釋放一種訊號,讓人誤以為李世民想要改立李泰為太子。

李世民當時這樣做,可能真的只是出於想要和李泰多見面的緣故。不過,就在李世民剛剛下令之後,魏征就及時進諫,提醒了李世民,後來李世民也收回了這道命令。但這件事,卻成了後來很多事情的一個開端。

李世民的這個舉動,落在李承乾和李泰兩人眼裡,會具有更多的意義。在李泰看來,這或許是李世民想要換自己做太子的徵兆。而對於李承乾來說,同樣也是如此。於是從這時開始,李承乾和李泰兄弟二人之間,開始出現了衝突。

此後的幾年裏,李世民每隔一段時間,就要重賞李泰。但同時,李世民其實並沒有想要換太子的意思,所以並沒有給李泰任何實權。而李泰本人也知道這一點,所以並未去爭權,而是向文學大師的方向發展。而李世民也鼓勵李泰向這個方向發展,在李世民看來,這樣既能給李承乾一些壓力,同時也能讓李泰不至於成為一個紈絝王爺。

然而,所有的這些,落在李承乾眼裡,就是截然不同的意味了。

在李承乾看來,李泰的成長,以及李世民對他的偏愛,已經從根本上威脅到了自己的地位。而且,此後不久,李世民又正式下令,在李泰王府內設定文學館,找了一堆大儒過來,和李泰一起搞學問。

這件事,看似很正常。只是找幾比特大儒,一起寫幾本書,怎麼看都和太子之比特不沾邊。但問題是,這事放在唐朝,尤其是放在貞觀年間,意義可就截然不同了。

當年李世民受封天策上將之後,李淵也曾意識到,李世民兵權過大,所以開始限制李世民的兵權,讓李世民留在長安,做一個閒散王爺。而李世民為了讓李淵和李建成安心,同樣也在自己的天策府內,建立了一個文學館,以研究學問為名,找了十八比特大儒過來。

然而後來,這十八比特大儒,成了李世民奪嫡大戰當中,最重要的力量之一,幫李世民策劃了很多很多事情。李世民登基之後,這十八比特大儒,除少數幾人之外,幾乎都當過唐朝的宰相!

那麼,如今李世民幫李泰組建文學館,是否也有和當年一樣的意思呢?

如果這個時候,長孫皇后還活著,完全可以將父子三人的心思,全都以溫和的形式傳達給對方。但是,因為長孫皇后已經去世,父子三人之間,想要瞭解對方的心思,只能靠猜的。

衝突就這樣越來越大。

貞觀十五年,李泰在那些大儒的幫助下,編出了一本叫《括地志》的書。這本《括地志》,大致可以理解成唐朝版的地理百科全書。這部書被編完之後,李泰的聲望瞬間大漲,從一個閒散王爺,一躍成為當世大儒。這個變化,更是讓李承乾如芒在背。

在這種壓力下,李承乾終於開始考慮,要不要留下一些後手。恰好在這個時候,唐朝大將侯君集,也有了支持李承乾造反的意思。於是兩人一拍即合,開始正式進行謀反的一系列準備。

然而,就在雙方即將準備正式實施計畫之前,一個突如其來的變化,改變了這一切。當時李世民的另一個庶子,因為同樣受不了李世民的嚴苛管教,所以直接在自己的封地內起兵造反了。這次謀反,自然以失敗告終。但在失敗之後,當刑部進行審訊的時候,卻意外牽扯到了太子府的屬官。此後,從這名太子府屬官口中,刑部官員意外審訊出來,太子李承乾竟然也有謀反計畫!

這下,問題大了。

李承乾和李佑不同。李佑只是一個王爺,死了就死了。但是李承乾謀反之後,李世民只能廢掉他的太子之比特,這事會從根本上改變唐朝的未來。

消息傳出之後,朝野上下,瞬間譁然。

誰都不知道,李世民最終會如何處理這件事情。不過毫無疑問,不管李世民怎麼處置,這事都註定將影響深遠。

當所有人都在觀望的時候,身為父親的李世民,其實是最痛苦的。

不管是以皇帝的身份,還是以父親的身份,此時的李世民其實都被傷透了心。作為父親,自己最疼愛的兒子,要造自己的反,這種痛苦自然可想而知。而作為皇帝,李世民則是被自己的太子背叛,這就證明他之前十幾年的統治,都是失敗的!

一個皇帝,連自己的兒子都管不好,怎麼管天下?

但是,就算李世民再怎麼痛苦,李世民仍是不得不最終下令,廢黜了李承乾的太子之比特。一個謀反的太子,是絕對不可能繼續做太子了。但廢黜之後,如何對待李承乾,接下來又該立誰做太子,這同樣更讓李世民頭疼。

就在這個時候,李泰跳了出來。

此時的李泰,開始竭盡全力懇求李世民,立自己為太子。在李泰看來,李世民原本就最寵愛自己,此時李承乾又犯了致命錯誤,而自己又是嫡次子。不管從哪個方面考慮,自己都該被無條件立為太子。為了讓李世民同意,李泰甚至宣稱,自己將來去世之後,不會立自己的兒子做太子,而是會直接殺了自己的兒子,立老三李治為下一任皇帝。

李泰無論如何都不會想到,正是因為他的懇求,反倒是起了相反的作用。

此時的李世民,正在發愁如何處置李承乾。而李泰的出現,卻讓他意識到一個問題:如果李泰做了太子,以後當上皇帝。以李承乾和李泰之前爭過太子的經歷,李泰登基之後,是絕對不可能放過李承乾的。也就是說,只要李世民想保住李承乾的命,就一定不能立李泰做太子!

但這樣一來的話,除了李泰,又該立誰做太子呢?

這個時候,李世民也沒了主意,只能向自己的親信兼大舅哥長孫無忌詢問。而長孫無忌給出的答案,則有些顧左右而言他的意思,並沒有給出實際的建議。但李世民能聽得出來,長孫無忌其實已經給了他答案:你願意立誰我不管,但必須得立嫡子,必須得是我妹妹生的兒子。

這下,李世民知道該怎麼做了。

除了李承乾和李泰之外,自己和長孫皇后還有一個兒子啊!只要立老三為太子,老大和老二就都能活下來了啊?!

於是,李世民當即下令,立嫡三子李治為太子。李治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推上了太子之比特。而李泰機關算盡,非但沒有成功,反倒是等來了一道措辭嚴厲的聖旨。李世民的這道聖旨,嚴厲的斥責了李泰之前謀取太子之比特的做法,直接廢了李泰的魏王之比特,改封為東萊郡王。

此時的李泰,無疑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在這場李家內亂當中,其實沒有真正的勝利者,所有人都是輸家。就連稀裡糊塗被立為太子的李治,其實也是輸家。因為在他之前的人生當中,從來沒人告訴過他以後他會做皇帝,他根本沒接受過相關的教育。所以,這也為李治後來經歷的很多事情,埋下了伏筆。

經過這場立儲風波之後,李世民終於狠下心來,將李泰趕出了京城,趕去自己的封地。不過,李世民就算趕走了李泰,其實內心深處還是掛念著自己的兒子,經常會想起李泰。

然而李世民怎麼都不會想到的是,他如此處心積慮,最終還是沒能保住兩個兒子的命。李承乾被廢之後,被李世民下旨流放黔州,結果剛剛到黔州之後,就因病去世了。而李泰這邊,則是在李世民去世三年之後,同樣因病去世。

永徽三年,李泰去世於封地,終年33歲。李泰死後,李治以最高標準為他舉行葬禮,完全超越了他應得的規格。但是,對於李泰的死,後世始終存在爭議。很多人都說,李泰或許並不是自然死亡,而是李治下的黑手。

本文標題: 李泰是什麼人?他最後是怎麼死的?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78788920138977
相关資料
李道玄是什麼人?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李道玄是追封河南王李贄之子,唐朝時期的宗室與大臣。在演義小說當中,李元霸是一個堪稱戰力天花板的角色。演義小說中的李元霸,號稱隋唐第一猛將,傳說是金翅大鵬雕轉世。最後,李元霸已經做到了天下無敵,而後舉錘罵天,被天上的神仙用雷劈死了,這才結束了
標籤: 李世民 李淵 李元霸 劉黑闥 唐朝 中國古代史
歷史上最會開疆拓土的皇帝分別是誰?漢武帝當屬第一!
眾所周知武是一個讚譽極高的諡號,“威強敵德曰武”,“克定禍亂曰武”,“刑民克服曰武”。那麼歷史上最會開疆拓土的皇帝分別是誰?小編認為,漢武帝當屬第一!漢武帝劉徹,西漢第七位皇帝。後壓制赤眉起義軍,削平各地據勢力,從而一統天下。其子曹丕代漢稱
標籤: 漢武帝 歷史 中國古代史 漢朝 中國歷史 西漢
許敬宗為什麼要主動上錶希望皇帝更換皇后呢?
並且皇帝雖然權力無人可比,卻也不能隨便更換皇后,因為皇后的身份和身後的家族往往都不會簡單,輕易改變往往會對自己的統治地位是有影響的,太后和群臣一般也會反對這類變更,不過凡事皆有例外,今天我們的主角許敬宗卻主動勸皇帝李治更換皇后,這到底是怎麼
標籤: 許敬宗 唐朝 歷史 隋朝
李隆基殺了太平公主全家後,李隆基為什麼非要留下一個兒子
對李隆基殺姑姑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老資料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攷。李隆基是武則天的孫子,李隆基的父親李旦是武則天四個親生兒子中最小的,太平公主是武則天的女兒,與李隆基父親李旦是親兄妹關係,說起來,李隆基還叫要太平公主為姑姑。與李旦及太
標籤: 太平公主 唐玄宗 武則天 唐朝 薛崇簡 李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