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皮膚移植用人體細胞有新方法

科技日報北京10月30日電英國《自然·通訊》雜誌30日發表了一項最新醫學突破: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成功研發出人體細胞人工培育新方法,其可生成皮膚移植所需的組織,有望應用於治療人體嚴重燒傷以及其他皮膚問題。研究團隊隨後實驗證實,用這種方法得到的皮膚組織已經能成功移植到小鼠身上。

科技日報北京10月30日電(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通訊》雜誌30日發表了一項最新醫學突破: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成功研發出人體細胞人工培育新方法,其可生成皮膚移植所需的組織,有望應用於治療人體嚴重燒傷以及其他皮膚問題。

自身皮膚移植是治療創傷、燒傷及其他因素所致皮膚缺損的常用方法。近年來,皮膚移植手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醫學界已最多能修復皮膚嚴重創傷或燒傷患者全身90%的表皮。這種治療管道,需要先從患者身上採集皮膚細胞,將細胞體外培養成一大塊組織,再移植到傷口上。

不過,細胞培養基中通常需要加入小鼠細胞來支持組織生長。但是這種人體/小鼠細胞混合物,卻會讓患者面臨發生大面積感染和不良免疫反應的風險。

此次,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卡爾·特雷哥瓦森及其同事發現,人體中常見的層粘連蛋白的兩種特定變體,能以類似管道支持皮膚細胞的生長。層粘連蛋白是構成細胞間質的一種非膠原糖,又稱板層素,其生物功能是細胞黏著於基質的介質,並與多種基底膜成分結合,調節細胞生長和分化。而今這一研究結果,能讓研究人員在不使用小鼠細胞的情况下,成功建立無動物源性的人體細胞培養系統,並用於皮膚移植。

研究團隊隨後實驗證實,用這種方法得到的皮膚組織已經能成功移植到小鼠身上。

資料標籤: 人體細胞 科學 科普
本文標題: 培育皮膚移植用人體細胞有新方法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78416138858689
相关資料
借鯨魚“語言”實現水下隱蔽通信
陸海空通信中,以海洋為典型代表的水下通信,仍是人類努力探索的通信領域。為破解這一難題,天大科研團隊首次提出利用抹香鯨原始叫聲作為通信資訊載波,類比抹香鯨原始叫聲串構造仿生通信訊號串,以仿生偽裝策略實現水下通信資訊隱蔽傳輸。
標籤: 通信
我自主培育出人源化抗體小鼠
抗體藥物是現在腫瘤治療的有效管道,而人源化抗體動物是研發抗體藥物的基礎。“我們團隊花了5年時間進行技術攻關,培育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人源化抗體小鼠。”
標籤: 抗體 人源化抗體 動物 藥品
3D器官晶片可即時監測細胞活動
科技日報北京10月29日電英國劍橋大學網站近日發佈公告稱,該校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三維器官晶片,可即時監測細胞活動,有望用於開發新療法,同時减少研究中實驗動物的使用數量。細胞在支架內生長,然後將整個裝置置於塑膠管內,細胞所需營養可通過塑膠管流
標籤: 晶片 科學 科普
我國首臺空間路由器準確入軌
科技日報長沙10月29日電記者29日從國防科技大學獲悉,由該校自主設計與研製的我國首臺空間路由器,近日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搭載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準確進入預定軌道。這次發射任務的圓滿成功,標誌著我國首臺空間路由器正式進入在軌驗證試驗階
標籤: 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