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種子飛行機制揭示新型流體行為

科技日報北京11月4日電根據英國《自然》雜誌近日發表的一篇植物科學論文,科學家通過研究種子飛行背後的物理機制,發現了一種新型流體行為,並揭示了一直不為人知的蒲公英種子的飛行機制。蒲公英種子上有白色冠毛結成的絨球,花開後隨風飄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

科技日報北京11月4日電(記者張夢然)根據英國《自然》雜誌近日發表的一篇植物科學論文,科學家通過研究種子飛行背後的物理機制,發現了一種新型流體行為,並揭示了一直不為人知的蒲公英種子的飛行機制。

蒲公英種子上有白色冠毛結成的絨球,花開後隨風飄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蒲公英會利用冠毛(小絨球)來幫助種子飛行擴散,冠毛會延緩種子的降落,使種子飛行的距離超過水准風吹送的距離,冠毛或許還可以影響種子降落的方向。然而,現時尚不清楚為什麼羽狀種子(如蒲公英)長有冠毛而不是翼狀膜,因為已知翼狀膜是可以增强其他一些物種的升力的,例如槭樹。

鑒於此,英國愛丁堡大學研究人員中山真美、英格納茲奧·馬利亞·維奧拉及其同事構建了一個垂直風洞,對自由飛行的和固定的蒲公英種子的繞流做了一次視覺化處理,並由此發現了流體浸沒體周圍的一種新型流體行為。

研究中,通過長曝光攝影和高速成像,團隊成員發現了一個穩定的氣泡——渦環,它與種子本體分離,但穩定地保持在冠毛下部固定距離的位置。不僅如此,蒲公英冠毛的孔隙度似乎受到精確地調控以穩定渦環,並且與實心盤相比,冠毛產生的組織面積阻力是其4倍以上。

研究團隊認為,正是這一原理,使得羽狀設計比翼狀膜能更有效地擴散輕盈的種子。

資料標籤: 蒲公英 種子植物 農資
本文標題: 蒲公英種子飛行機制揭示新型流體行為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78416116152594
相关資料
超導材料中發現新量子臨界性
科技日報北京11月4日電物理學家組織網3日報導稱,利用固態核磁共振科技,美國能源部艾姆斯實驗室科學家在超導材料中發現一種新的量子臨界性,有助於更好理解磁性與非常規超導性之間的聯系。相關論文發表在最近一期的《物理評論快報》上。
標籤: 量子 科學 科普 核磁共振 自旋 科技新聞
可4D觀察活鼠胚胎發育的新型智慧顯微鏡問世
到目前為止,最清晰的活體胚胎圖片來自斑馬魚和果蠅。以小鼠胚胎為例,哺乳動物小鼠胚胎沒有果蠅和斑馬魚的透明且尺寸小,它的組織透光度較低,細胞對光敏感,難以觀察;在發育的早期,小鼠胚胎的體積會猛增一個數量級,細胞的數量和位置會發生劇烈變化,難以
標籤: 顯微鏡 胚胎發育 科學 科普
可穿戴感應系統在中醫脈診的應用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可擕式可穿戴電子設備的快速發展極大推進了移動醫療科技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應用。現有的感測器已廣泛應用於監測包括心率、血壓和體溫等生理訊號。結合中醫脈診的經驗與理念,以及大資料分析的工具,壓電駐極體脈搏波感測器在可穿戴移動健康和疾病診斷方面有廣
標籤: 脈診 中醫 感測器
新型光子晶片實現音訊雙工通信
科技日報南京11月1日電記者1日從南京郵電大學獲悉,該校王永進教授團隊與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HiroshiAmano教授合作,研發出同質集成發射、傳輸和接收器件的晶片,用光子取代電子進行數據傳輸,並實現了基於音訊的雙工通信系統演示,
標籤: 通信 晶片 量子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