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納米機器人有助眼底精准給藥

一個國際團隊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進展》雜誌上發表報告說,他們開發出一種納米機器人,首次實現讓機器人繞過眼球表面抵達視網膜且不對組織造成損害,未來有望用於精准給藥領域。丘天說,未來的納米機器人有望搭載藥物,運動到病灶部位並釋放藥物,實現對眼睛疾病的微創精准治療。

一個國際團隊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進展》雜誌上發表報告說,他們開發出一種納米機器人,首次實現讓機器人繞過眼球表面抵達視網膜且不對組織造成損害,未來有望用於精准給藥領域。

這種表面潤滑的螺旋形磁性納米機器人直徑僅為500納米,不到頭髮絲粗細的兩百分之一,它可在短時間內完成從眼球玻璃體中心位置到視網膜的可控運動。

論文作者之一、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智慧系統研究所研究員丘天對新華社記者說,常規的眼科藥物遞送主要依靠滴藥或血液運輸完成,但這些方法受到多重生物屏障的阻礙,難以實現向眼球後部(如視網膜黃斑區域)的藥物遞送。

近年來,科研人員嘗試設計可在眼球玻璃體中運動的納米機器人,但機器人如何擺脫生物分子黏附,實現在眼球組織內部的相對長距離運動,成為瓶頸問題。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智慧系統研究所、德國斯圖加特大學、中國哈爾濱工業大學和丹麥奧爾胡斯大學等機构的研究人員受自然界中豬籠草的液態潤滑介面啟發,開發了這種納米機器人。豬籠草表面具有納米厚度的液體潤滑層,使得落到植物表面的昆蟲很容易滑落到植物的“口中”。研究人員使納米機器人表面存在模仿豬籠草的液態潤滑層,大大降低了生物分子的黏附,使機器人可在玻璃體中運動。

這種納米機器人還能在外源磁場引導下到達指定位點。研究顯示,它的速度比通常藥物依靠擴散到達眼底的管道快十倍以上,且靶向性更强。

丘天說,未來的納米機器人有望搭載藥物,運動到病灶部位並釋放藥物,實現對眼睛疾病的微創精准治療。(周舟)

本文標題: 新型納米機器人有助眼底精准給藥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78416100152699
相关資料
“分子容器法”讓納米石墨烯溶于水
日本熊本大學與東京工業大學的聯合研究小組發明了一種“分子容器法”,利用膠束型膠囊使難溶性納米石墨烯分子溶于水,並在基板上製作了高度定向的組織化薄膜。納米石墨烯是近年來熱門的有機電晶體和分子器件資料,但納米石墨烯不溶於任何溶劑,科學家還未充分
標籤: 石墨結構 科學 科普 容器
英超級電腦成迄今最强“大腦”
科技日報北京11月7日電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近日報導,科學家剛剛啟動了世界上最强“大腦”:一臺擁有100萬個處理器內核和1200個互連電路板的超級電腦,它能像人腦一樣運作,是迄今能最準確類比人腦的超級電腦。
標籤: 電腦 科技新聞
山西大學實現在量子水准光訊號長距離隱形傳輸
科技日報訊5日,記者從山西大學光電研究所量子光學與光量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獲悉,日前,該實驗室彭堃墀院士領導的量子光學基礎和應用實驗室的賈曉軍教授課題組,在實驗上實現了基於光纖傳輸的連續變數量子隱形傳態,在量子水准上實現了光訊號的長距離隱形
標籤: 量子 量子隱形傳態 量子隱形 量子傳輸 訊號傳輸
量子互聯網六階段發展路線圖出爐
利用量子物理學獨特效應的量子互聯網將與我們今天使用的經典互聯網大相徑庭,全世界有很多研究小組正致力於構建先進的量子互聯網。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量子研究團隊近日在英國《自然》雜誌上發佈了一份報告,也可以說是一張路線圖,闡述了量子互聯網發展的
標籤: 量子 量子效應 量子通信 量子傳輸 路線圖 比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