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上的蠕蟲”可無創診斷肺癌

近日在美國化學學會春季會議上,韓國明知大學研究人員報告了一種使用蠕蟲檢測肺癌細胞的裝置。這種“晶片上的蠕蟲”有朝一日可幫助醫生在早期無創診斷癌症。現時,晶片蠕蟲在檢測稀釋細胞培養基中癌細胞的有效性約為70%,準確度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科技日報北京3月21日電(記者張夢然)狗擁有令人難以置信的嗅覺,在實驗室中,一種更簡單的生物秀麗隱杆線蟲,可通過追跡氣味軌跡向癌細胞蠕動。近日在美國化學學會春季會議上,韓國明知大學研究人員報告了一種使用蠕蟲檢測肺癌細胞的裝置。這種“晶片上的蠕蟲”有朝一日可幫助醫生在早期無創診斷癌症。

現時,醫生通過影像學檢查或活組織檢查來診斷肺癌,但這些方法通常無法在早期階段檢測到腫瘤。囙此,研究人員决定使用秀麗隱杆線蟲開發非侵入性癌症診斷方法,因為這種蠕蟲很小(約1毫米長),易於在實驗室中生長並具有非凡的嗅覺。

與正常細胞相比,肺癌細胞會產生一組不同的氣味分子,而居住在土壤中的秀麗隱杆線蟲會被某些氣味吸引或排斥,囙此研究人員將線蟲放入培養皿中並添加人的尿液,可觀察到線蟲優先爬向癌症患者的尿液樣本。

研究團隊用聚二甲基矽氧烷彈性體製作了一個晶片,該晶片的每一端都有一個孔,通過通道連接到中央腔室。研究人員將晶片放在瓊脂板上。在晶片的一端,他們添加了一滴來自肺癌細胞的培養基,在另一端,他們添加了來自正常肺成纖維細胞的培養基。他們將蠕蟲放置在中央腔室中,一小時後,他們觀察到比正常培養基更多的蠕蟲爬向肺癌培養基。相比之下,具有odr-3氣味受體基因突變的蠕蟲沒有表現出這種優先行為。

研究人員估計該裝置在檢測稀釋細胞培養基中癌細胞的有效性約為70%。他們希望通過使用之前暴露於癌細胞培養基的蠕蟲來提高該方法的準確性和靈敏度。通過優化用於檢測培養的肺癌細胞的晶片蠕蟲,研究團隊計畫繼續測試尿液、唾液甚至人類呼出的氣體,以確定該方法是否可以在早期檢測患者的肺癌。在使用晶片蠕蟲的其他研究中,研究人員確定了將秀麗隱杆線蟲吸引到肺癌細胞的特定氣味分子,包括一種名為2-乙基-1-己醇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研究人員猜測,2-乙基-1-己醇的氣味可能類似於它們最喜歡的食物的氣味。

總編輯圈點

秀麗隱杆線蟲是一種無毒無害、可以獨立生存的線蟲,也是分子生物學和發育生物學研究領域的模式生物。在人類的生物學研究史上,這種微小簡單的蟲子,也立下了赫赫功勞——細胞凋亡現象最早就是線上蟲中被揭示的。這次,科研人員又發現,線蟲能聞出肺癌細胞的味道,並向這類細胞移動。現時,晶片蠕蟲在檢測稀釋細胞培養基中癌細胞的有效性約為70%,準確度還有待進一步提高。但根據線蟲喜歡的味道進行癌症早期檢測,看來是一條有潜力的道路。

本文標題: “晶片上的蠕蟲”可無創診斷肺癌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78176167773898
相关資料
江南大學,受絲瓜啟發製備儲能複合材料
本報訊近日,江南大學紡織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蔡以兵課題組從絲瓜海綿結構中獲得啟示,用一種簡單的方法製備出了一種高性能相變複合材料。相關成果近日線上發表於《能源與燃料》。可再生生物質絲瓜海綿纖維具有獨特的微管、大量微米級通道和極高的孔隙率等優异
標籤: 複合材料 絲瓜 海綿機械
中國天眼給力!重複快速射電暴“身份證”找到
“基於中國天眼等多項數據,我們首次提出了一種描述快速射電暴周邊環境複雜程度的方法,即‘RM彌散度’,這種方法能够解釋重複快速射電暴偏振頻率演化,示踪快速射電暴的身份資訊,為最終確定快速射電暴起源提供了關鍵觀測證據。”
標籤: 天文 科學 身份證 科普
晶片上的突破,清華製成世界上柵極長度最小電晶體
近日,清華大學集成電路學院教授任天令團隊在小尺寸電晶體研究方面取得突破,首次製備出亞1納米柵極長度的電晶體,其具有良好的電學效能。相關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雜誌線上版上。電晶體是晶片的覈心元器件,更小的柵極尺寸能讓晶片上集成更多的電晶體
標籤: 電晶體 納米效應 金屬氫 晶片 石墨 納米
研究團隊製備出飛行微波光子的多體“薛定諤貓”態
本報訊近日,清華大學交叉資訊研究院段路明研究組首次在實驗中借助超導量子電路,成功製備出相干態飛行微波光子的多體“薛定諤貓”態,並驗證了不同“猫”態之間以及多體“猫”態和超導量子比特之間的量子糾纏。這項工作提出了一種高度可擴展的多體“薛定諤貓
標籤: 薛定諤貓 量子糾纏 科學 量子 比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