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光鈣鈦礦發光二極體製備成功

在此基礎上,通過將紅光鈣鈦礦條紋與天藍光鈣鈦礦條紋交替排列,成功製備出了白光鈣鈦礦發光二極體。這一成果提供了一種在多種襯底上製備鈣鈦礦薄膜或微納結構的可行方法,用於實現全彩色顯示、白光鈣鈦礦發光二極體和雷射器等實際應用。

【最新發現與創新】

科技日報合肥8月25日電(記者吳長鋒)記者25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物理學院肖正國教授課題組與化學與資料學院陳濤教授課題組合作,利用表面能很低的聚二甲基矽氧烷(PDMS)襯底,實現了鈣鈦礦薄膜的巨量轉移,並基於此成功製備出白光鈣鈦礦發光二極體。相關成果日前發表在《先進材料》雜誌上。

金屬鹵化物鈣鈦礦是新一代的藝員半導體材料,它具有優异的光電特性,在太陽能電池、發光二極體、X射線探測器等領域都具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但是在之前的研究中,鈣鈦礦薄膜只能够沉積在剛性平面襯底上,這遠遠無法滿足實際應用中的很多需求。

為此,肖正國教授課題組使用表面能很低的PDMS襯底進行鈣鈦礦薄膜和微納結構的巨量轉移。在不改變鈣鈦礦薄膜的表面形貌、成分和光電效能的前提下,成功將鈣鈦礦薄膜轉移到柔性襯底上。他們在器件製備過程中,使用一層超薄的支化聚乙烯亞胺作為鈣鈦礦與傳輸層之間的化學結合層,從而大大增强轉移器件介面處的電接觸。膜轉移方法製備的鈣鈦礦發光二極體具有與優化的旋塗器件相同的外量子效率。另外,使用該方法還能够製備高解析度、大面積鈣鈦礦微納結構。在此基礎上,通過將紅光鈣鈦礦條紋與天藍光鈣鈦礦條紋交替排列,成功製備出了白光鈣鈦礦發光二極體。

這一成果提供了一種在多種襯底上製備鈣鈦礦薄膜或微納結構的可行方法,用於實現全彩色顯示、白光鈣鈦礦發光二極體和雷射器等實際應用。

資料標籤: 發光二極體
本文標題: 白光鈣鈦礦發光二極體製備成功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78175712362737
相关資料
我學者實現誤差容忍高安全量子金鑰分發
科技日報訊近日,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提出了兼具高穩定性和高安全性的誤差容忍量測設備無關量子金鑰分發協定,並從安全性分析和實驗驗證兩方面證實了該協議對源端非理想特性具有極强的容忍能力。
標籤: 量子 誤差分析
高頻微波高靈敏量測實現
科技日報訊實現對高頻微波的高靈敏量測,能够為高場高頻磁共振譜學、太赫茲成像甚至天文學觀測提供基礎支撐。記者近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瞭解到,該校中科院微觀磁共振重點實驗室杜江峰、石發展、孔飛等人,基於金剛石氮—空位色心量子感測器,實現了皮特斯拉
標籤: nv 量子 感測器
三項重大科研成果發佈,奠定未來網絡發展基礎
8月24日,在南京舉行的第六届未來網絡發展大會上,網路通信領域的三項“全球首個”重大科研成果——廣域確定性網路系統、雲原生算網作業系統、6GTKμ極致連接無線傳輸試驗平臺V1.0正式發佈。該成果標誌著我國在6G候選技術研發方面取得了重要階段
標籤: 通信
天津大學大學生論文被《科學》刊發——,新方法能分解“永久性化學品”
科技日報記者8月22日從天津大學獲悉,該校理學院2018級大學生李預立作為共同第一作者的論文《全氟羧酸的低溫礦化》8月19日線上刊發於國際學術期刊《科學》上。該論文介紹了一種比現時使用方法更加溫和也更為簡單廉價的無害化處理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
標籤: 科學 大學 分解反應 化學 天津大學 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