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月壤中發現撞擊成因的亞微米級磁鐵礦

科技日報昆明11月27日電記者27日從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瞭解到,針對嫦娥五號錶取月壤粉末中的硫化物顆粒,該所李陽研究團隊近期展開原位微區分析,首次證實月壤中存在撞擊成因亞微米級磁鐵礦。

【最新發現與創新】

科技日報昆明11月27日電(記者趙漢斌)記者27日從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瞭解到,針對嫦娥五號錶取月壤粉末中的硫化物顆粒,該所李陽研究團隊近期展開原位微區分析,首次證實月壤中存在撞擊成因亞微米級磁鐵礦。相關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自然·通訊》上。

磁鐵礦通常涉及古磁場以及地外生命等重大科學問題,囙此在行星科學領域備受學者關注。嫦娥五號任務成功地從年輕月海玄武岩單元帶回了1.731千克月壤物質,儘管樣品分析結果表明幾乎所有的嫦娥五號月壤都是來自當地物質,但仍有少部分月壤顆粒是來自於大型撞擊坑的濺射物,月壤中也極大可能保留了月表撞擊過程的初始反應資訊。

研究團隊通過掃描電鏡和透射電鏡觀察,在嫦娥五號細粒月壤中發現了約2微米直徑的球形鐵硫化物顆粒,其內部普遍具有溶氧的特徵並含有大量的亞微米級磁鐵礦和純金屬鐵顆粒,而嵌入在球形鐵硫化物顆粒中的鐵氧化物顆粒,被確定為亞微米級的磁鐵礦晶體。此外,矽酸鹽的氣化、氧的溶解以及磁鐵礦與金屬鐵顆粒相的平衡析出等這些典型特徵,暗示了嫦娥五號月壤中溶氧鐵硫化物顆粒是月表的大型撞擊事件的產物。

研究表明,月球表面硫化物在撞擊過程中會發生複雜的氣液反應,使得溶解進入硫化物的零價鐵通過共析反應,生成亞微米級的磁鐵礦以及單質金屬鐵。

自阿波羅飛船時代以來,人們對於月球上的鐵磁性礦物的認識以金屬鐵為主。此項研究在前人基礎上,提供了月表另一個重要的鐵磁性礦物——磁鐵礦,並有效建立了鐵磁性礦物的形成與撞擊事件之間的關聯,因而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標題: 嫦娥五號月壤中發現撞擊成因的亞微米級磁鐵礦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78175486811110
相关資料
籠目超導體研究取得重大進展
科技日報合肥11月24日電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24日,學術期刊《自然》刊發該校陳仙輝院士團隊吳濤教授等人的最新發現,他們利用高壓下的核磁共振譜學科技,在籠目超導體銫釩銻中觀察到一種由壓力誘導的新型電荷有序態,並發現該電荷有序態與超導
標籤: 超導體 科普 電子 電荷
成對電子間自旋相關性首次獲證
科技日報北京11月23日電據最新一期《自然》雜誌報導,瑞士巴塞爾大學團隊首次通過實驗證明,來自超導體的糾纏電子對的兩個自旋之間存在負相關性,其被認為是進一步開展量子力學現象實驗研究的重要一步,也是量子電腦的關鍵組件。使用這種方法,研究人員第
標籤: 電子自旋 自旋 電子 科學 量子點 科普
新型超導雙量子比特處理器問世
科技日報北京11月23日電俄羅斯國家研究型科技大學和莫斯科國立鮑曼科技大學成功使用新型超導fluxonium量子比特實現了雙量子比特操作。其設計並製造的處理器,單量子比特操控精度達99.97%,雙量子比特操控精度最高達99.22%。在過去十
標籤: 量子 數位貨幣 比特 超導體
我國科學家破解葉綠體蛋白轉運之謎
科技日報訊記者22日從西湖大學獲悉,該校生命科學學院特聘研究員閆湞實驗室的相關研究揭開了葉綠體蛋白轉運之謎,其研究結果線上發表於《細胞》期刊。結合前人理論,研究認為,在雙層的葉綠體膜上,蛋白帶著轉運信號肽經過TOC-TIC超級複合物這個重要
標籤: 葉綠體 科學 科普 toc 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