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駭客”是一群怎樣的存在

美國國家航空航太局前研究人員JosiaZayner上傳的一段往自己身上注射CRISPR蛋白的視頻,近日已經被觀看近10萬次。雖然Zayner對其左臂肌肉發生變化的可能性“持懷疑態度”,國內生物界學者也紛紛認為這是個“噱頭”,但無疑,以Zayner為代表的“生物駭客”卻囙此被更多人知曉。“‘生物駭客’大概是21世紀初興起的。”

美國國家航空航太局(NASA)前研究人員Josia Zayner上傳的一段往自己身上注射CRISPR蛋白的視頻,近日已經被觀看近10萬次。雖然Zayner對其左臂肌肉發生變化的可能性“持懷疑態度”,國內生物界學者也紛紛認為這是個“噱頭”,但無疑,以Zayner為代表的“生物駭客”卻囙此被更多人知曉。

用自己的身體來解鎖設備

“‘生物駭客’大概是21世紀初興起的。”被認為是“生物駭客”的合成生物技術公司Bluepha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科技官張浩千博士分析,“上世紀九十年代末,互聯網熱潮帶來互聯網文化的流行,有一撥人開始考慮做人體和電子的連接。”

例如,有些人對人體無法感知地球周圍無形的磁場這件事很不滿,於是就在觸覺靈敏的手內植入磁體。此外據說還有一個名叫Bottlenose的項目,專門捕捉聲呐、紫外線、WiFi和熱量數據等肉眼無法看到的各種資訊,傳送給植入體內的磁體。

去年,前來參加2017中國互聯網安全大會(ISC)DC010駭客活動的荷蘭生物駭客Patrick Paumen曾引起極大關注。他在體內植入了14枚晶片,通過這些晶片Paumen可與門禁系統、門鎖、智能手機等各種電子設備互動。

植入晶片不過癮改變基因更刺激

在追求長生不老和讓自己更强大這條路上,人類從來都不缺乏想像力。在基因編輯科技出現後,生物駭客們又找到了另一種武裝自己的利器。

此前,一名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在Facebook上直播了用注射管道對自己進行基因編輯治療的過程。他認為他使用的產品可以讓自己的身體產生抗體,摧毀被愛滋病病毒感染的細胞。而這款基因資料來自一個“促進分布式藥物試驗”的默默無聞的初創小公司。

另一家公司The Odin也出售許多DIY的生物產品,如一桶桶裝著用CRISPR科技切掉基因末端的酵母。2016年,這家公司賣出了超過20萬美元的產品。而前面提到的Zayner正是The Odin的創始人。

據報導,Zayner在自己身上進行實驗並不是心血來潮。他患有嚴重胃病,病痛的折磨使他有了自我實驗的想法。2016年2月Zayner對自己的全身進行了微生物移植,將身體上的菌落去除並重建,Zayner成功將健康的糞便細菌移植到了自己身上。

Zayner的行為遭受到很多質疑。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此前發表了一份用詞相當嚴厲的發言,警告正在考慮自助基因療法產品的消費者:“這些產品的銷售是非法的。FDA非常擔憂它們的安全性。”

至於給自己身體注射基因,這是一個監管盲區。

讓科研大眾化才是精髓

張浩千認為,除了頗具爭議的基因改造,以及人體和互聯網的連接,“生物駭客”更多時候是指那些熱衷於自己動手的生物學家。“‘生物駭客’相當於‘生物創客’,他們致力於讓高大上的生物研究平民化。”

“和我一起參加過國際遺傳工程的機器設計競賽(iGEM)的幾個荷蘭研究人員後來去創業,他們的主要業務是DIY各種實驗設備,以降低科研和教育門檻。”張浩千說,這家公司將一臺最低價格需2萬元的離心機做到了幾百元。

在中國,張浩千和他的同道也在做類似事情。“像國外那種改造自己身體的事情在中國好像還沒有,畢竟我們的文化相對保守,而且創客或駭客的文化還沒那麼發達。”

對於自己的“生物創客”身份,張浩千笑稱,“算是吧”。他創立的公司現時在從事嚴肅的合成生物學研究,例如他們先前從新疆的艾丁湖裏找到一株生產可降解塑膠的細菌,隨後用合成生物技術給這株細菌重新編寫了基因程式,實現了工業化生產。

“我們的業餘工作是做面向初高中生的生物知識和技術培訓,這部分工作類似‘生物駭客’。”他說,在他們的指導下,學生們可以製造出不同味道或各種顏色、各種形狀的微生物。

至於安全性,張浩千說:“我們改造的對象是微生物,很安全,因為微生物很容易控制,隨著科技的發展,國家應該也會出臺相關規範。”

事實上,科技部此前出臺的《生物技術研究開發安全管理辦法》,就旨在規範生物技術研究開發行為,促進和保障生物技術研究開發活動健康有序發展。

(科技日報北京1月18日電)

資料標籤: 生物技術 駭客
本文標題: “生物駭客”是一群怎樣的存在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78161419160822
相关資料
量子世界中,波函數到底是數學描述還是實體(上)
量子力學的發展已有百年歷程,但身為其理論覈心之一的波函數,其本質到底是什麼,卻依然是百年未解的謎團。但多年來,物理學家們提出各種關於波函數的假設和詮釋,並設計出各種實驗進行驗證,卻始終沒有達成共識。其中最主流聲音認為,波函數僅是一種數學描述
標籤: 波函數 波的干涉 數學 科學
氣象雷達與氣象衛星
氣象雷達真能定量估測降水嗎?氣象工作者還能利用“天氣雷達”來定量估測降水。氣象雷達發射出的電磁波在空氣中遇到雨滴、冰晶、雪花等會發生散射,返回的電磁波被雷達天線所接收並顯示在荧幕上,氣象學家根據回波影像可以瞭解到大氣中降水的强度、分佈和演變
標籤: 氣象衛星 氣象雷達 雷達 氣象 衛星 航空航太
為什麼小時候愛吃的東西長大後味道卻變了?
食物正在發生變化。在全球變暖的影響下,農作物中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在不斷增加;而地下水及土壤污染的左右夾擊,也改變了農作物和海產品的營養成分。人們正在認識到,生態環境的改變在潜移默化中改變著我們賴以生存的盤中餐。如果二氧化碳水准持續上升,到20
標籤:
在小行星上找水,科學家有高招
對人類而言,小行星有著一種神秘的魅力。近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季江徽課題組與其合作者,就發現R型主帶小行星Dembowska可能存在水冰。迄今為止,人類發射的行星探測器,為人們描繪出一張太陽系的水分佈圖。在未來的研究工作中,季江徽課題
標籤: 小行星 科學 天文 太陽系 衛星 季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