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機器人,探索海洋非它不可

9月3日舉辦的人工智慧與水下機器人高峰論壇上,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所長於海斌表示。水下機器人是探索海洋的重要裝備,在海洋觀測、勘探、水下極端環境工作中潜能巨大。據他介紹,他們以虎鯨為仿生對象,研製了一種面向水質監測的仿生機器海豚,能够攜帶不同水質感測器實現水質監測任務,找到水下機器人一個基本的民口應用。

“地球表面70%都是海洋,但海洋環境非常惡劣,人類的認知手段極其有限。比如‘向海洋要資源’,其實我們的能源開採主要在300米深度以上。想要往下潜,手段嚴重不足。”9月3日舉辦的人工智慧與水下機器人高峰論壇上,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所長於海斌表示。

水下機器人是探索海洋的重要裝備,在海洋觀測、勘探、水下極端環境工作中潜能巨大。尤其是深海打撈、海溝科學研究樣品取樣等工作,非它不可。據於海斌介紹,上世紀60年代開始,載人潜水器、有纜遙控水下機器人、自主水下機器人研究相繼開始,現時已經進入智慧水下機器人時代。

造機器人,天上飛的地上跑的已經很不容易,水裏遊的更難。

相對於陸域和空域,海底環境複雜得多,對機器人導航、避障、識別探測、追跡、編隊運行等能力的要求更高。“每次做實驗我真的睡不著覺,水下機器人試驗動輒幾十個小時,在船上等得心驚膽戰,不知道機器是否安全,還能不能回得來。”於海斌的心情,側面反映出水下機器人智慧控制之難。

據北京航空航太大學機器人研究所名譽所長王田苗介紹,傳統的水下機器人的導航管道主要是航位推算、慣性導航以及都卜勒聲呐導航。但這些管道在長距離航行後會出現較大的累積誤差。現時大多數水下機器人採用的組合式導航有效提高了精度,但誤差仍然存在,“機器遊丟了”的情况時有發生,如何找到新的導航管道是研究重點。機器人入了水,需要與其他設備進行資訊通訊,水聲通訊是現時仰仗的主要水下通訊手段,世界各國正在開發的水下雷射通訊距離應用還有相當距離。

中國工程院院士高文表示,希望智慧系統處理速度更快、精度更高、結論更肯定、能源消耗更有效。能耗直接關係到水下機器人的續航能力,“人每天的能耗相當於20瓦燈泡,吃一點兒東西就可以聽說讀寫運動,和人差不多的識別系統需要幾萬倍的能耗,相當於一臺超級電腦,設計原始粗放。”

此外,現時水下機器人攜帶的多是重型液壓剛性機械臂和抓持器,在水下生物採樣、考古檢測、珍貴品打撈等方面有極大缺陷。現場,王田苗展示了仿章魚觸手的軟體機械手,“智能材料、仿生結構的應用是機器人安全、靈巧、與環境和對象適配的突破點。”王田苗說。從自然界水下生物中獲得的靈感,正在幫助研究者挖掘水下自主工作機器人的新型結構,實現機械手精細化工作、基於觸覺與力回饋的柔性抓取。

現場展示的仿生魚、仿生海豚,仿生章魚觸手,和一般印象中的機器人不大一樣,但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譚民研究員強調“雖然還很初級,但不是做著玩兒”。據他介紹,他們以虎鯨為仿生對象,研製了一種面向水質監測的仿生機器海豚,能够攜帶不同水質感測器實現水質監測任務,找到水下機器人一個基本的民口應用。“我們先後在青海裸鯉研究中心和玉樹禪古水庫成功線上採集了水庫PH值、電導率、溫度、深度等重要水質參數,基於仿生機器海豚的動態水質監測實驗的成功進行,為三江源水源保護提供數據基礎,也為動態自主水質監測提供了新的科技手段。”譚民表示,以後在海洋石油平臺腐蝕程度檢測、大壩水底污染監測等方面都有類似應用可能。

(科技日報大連9月3日電)

本文標題: 水下機器人,探索海洋非它不可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78160792122848
相关資料
AI提“智”難離類腦研究
雖然人工智慧在一些方面的表現已超越了人類,但這不代表它真的很聰明。近日,以“類腦計算與人工智慧”為主題的香山科學會議在香港科技大學召開,來自腦科學、神經科學以及人工智慧方向的30多位與會專家,討論了如何將人工智慧和腦計算相互融合、相互促進,
標籤: 人工智慧 機器學習 神經科學 認知科學 腦科學
納米複合材料或將成為下一代航空資料
一代資料,一代飛機。“這是空中客車中國公司在航空納米複合材料領域與中國研究團隊的第一次合作。”呂衛幫表示,蘇州納米所將繼續攻關納米航空資料低成本製備、防/除冰、電磁遮罩等科技,一方面推進納米科技在航空、航太等高端產業中的應用,另一方面推動尖
標籤: 複合材料
構建鹅膏科家譜,精准識別毒菇之王
最近,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研究團隊利用現代分類方法,研究鹅膏科的屬種多樣性,構建起了清晰的家譜。研究對揭示該科真菌的起源演化和預防、治療毒菌中毒具有重要科學意義和現實意義。
標籤:
科學家揭開螞蟻種群社會性形成之謎
科技日報北京9月2日電根據英國《自然》雜誌近日線上發表的一項動物行為研究,美國科學家團隊通過尅隆繁殖的螞蟻發現,從6個螞蟻開始,隨著群體規模的擴大,螞蟻會發展形成一種有益的分工模式。這一發現有助於我們進一步理解複雜的社會性是如何形成的。畢氏
標籤: 科學 群體行為 團隊分工 動物 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