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羅紀具膜質翅膀的“長臂渾元龍”發現

科技日報訊5月8日,《自然》雜誌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了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人員的一項成果:侏羅紀的善攀鳥龍類揭示了膜質翅膀在恐龍中的演化,展示了在恐龍—鳥類演化歷程中出現大量意想不到的適應飛行的嘗試。已知的善攀鳥龍類均生活在晚侏羅世,類似的膜質翅膀沒有在白堊紀的恐龍中出現。

最新發現與創新

科技日報訊(記者李大慶)5月8日,《自然》雜誌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了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人員的一項成果:侏羅紀的善攀鳥龍類揭示了膜質翅膀在恐龍中的演化,展示了在恐龍—鳥類演化曆程中出現大量意想不到的適應飛行的嘗試。

在脊椎動物漫長的演化史中,翼龍、鳥類和蝙蝠都獨立演化出了形態迥異的飛行結構。相對而言,翼龍和蝙蝠的化石記錄不完整,而隨著不斷發現的帶羽毛恐龍和早期鳥類化石,有關鳥類飛行起源這一重要科學問題取得了重要進展。其中善攀鳥龍類的發現則揭示了“一條匪夷所思的征服藍天之旅”。

善攀鳥龍類是恐龍家族中最為怪異的類群,生活在中—晚侏羅世。它的頭骨高聳、四肢纖細、第三手指(最外側的手指)加長、尾骨縮短等,儼然是恐龍和鳥類的“混合體”,一度被認為和鳥類具有最近親緣關係的獸腳類恐龍。

2017年,周忠和團隊在遼寧晚侏羅世地層考察時獲得一件新化石。他們研究後認為這是一類新的善攀鳥龍類,並將其命名為長臂渾元龍。

渾元龍體長約32釐米,體重約306克。它具有原始鳥類那樣的尾綜骨,縮短的尾骨能將身體重心前移,有利於在飛行時保持穩定。研究人員在渾元龍上發現了棒狀長骨和翼膜,這就為棒狀長骨和翼膜在善攀鳥龍類中的出現提供了確切無疑的證據。渾元龍體內保存有胃石和疑似尚未完全消化的骨質胃容物,這是在善攀鳥龍類中首次發現的與食性相關的證據,研究人員推測其為雜食性。

已知的善攀鳥龍類均生活在晚侏羅世,類似的膜質翅膀沒有在白堊紀的恐龍中出現。由飛羽構成的翅膀自晚侏羅世出現,經過漫長的演化最終形成了鳥類的羽翼。

資料標籤: 恐龍 侏羅紀
本文標題: 侏羅紀具膜質翅膀的“長臂渾元龍”發現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78160073833165
相关資料
20世紀人類活動對全球乾旱狀況有影響
科技日報北京5月7日電據英國《自然》雜誌近日發表的一篇氣候科學論文,美國國家航空航太局根據“乾旱圖譜”展示了相關證據,證明人類在20世紀對全球的乾旱狀況產生了影響。一項乾旱嚴重等級的記錄揭示了三個明顯的趨勢,並且表明人類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以
標籤: 科學 科普
被子植物起源於三疊紀晚期瑞替期
科技日報昆明5月7日電被子植物的崛起重塑了生態系統格局,其起源和早期快速演化問題被達爾文稱為“惱人之謎”,是植物學皇冠上的璀璨明珠。達爾文以後的140年間,被子植物的起源與早期演化一直是植物學、古生物學和進化生物學研究中的熱點問題。
標籤: 被子植物 植物 三疊紀
散裂中子源,窺探物質結構的“超級顯微鏡”
前不久,他和自己的博士生一起到廣東東莞中國散裂中子源,利用兩天時間做了一項有關高强度鋼結構效能的實驗。經過再次申請實驗機時,黃明欣的兩個博士生又去CSNS做了後續實驗,拿到了完整的數據。它被稱為“超級顯微鏡”。散裂中子源則是通過散裂反應產生
標籤: 中子和質子 顯微鏡
給血管“添堵”的真是“垃圾”嗎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聽到許多商家文宣自己的產品是血管“清潔工”可以清除“血管垃圾毒素,讓血管通暢”。但血管裏真的有“垃圾”嗎?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李東寶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說,這些代謝物質並不是“垃圾”或“毒素
標籤: 健康 藥品 膽固醇 血管 肌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