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式反導系統試射“箭-3”攔截彈瞬間圖片來源:以色列國防部官網
“箭-2”攔截彈發射瞬間
負責攔截近程火箭彈的以色列“鐵穹”系統
圖片來源:以色列國防部官網
圖片來源:EUROPEAN DEFENCE網站
以色列近日對“箭”式反導系統進行了一次測試,一枚“箭-2”攔截彈成功攔截了一枚“麻雀”飛彈。
“箭”式反導系統已經在以色列服役了幾十年,“箭-3”是最新的型號。作為世界上第一個試驗性實戰部署的高層反戰術彈道導彈專用型地空導彈武器系統,它的每一個“動作”都會引起廣泛關注。除此之外,此次網絡關注的另一個重點是“美國為其提供了資金和技術支援”。
那麼,以色列的反導體系大體構成如何?“箭”式反導系統性能如何?以色列和美國在反導領域又是如何合作的?針對這些問題,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建立了三級反導體系
“‘箭’式反導系統是與美國‘薩德’功能定位相當的末端高空反導系統,是以色列打造的專門用於在大氣層附近的末端高空攔截中程戰術彈道導彈的覈心盾牌。”軍事專家袁周科普道。
作為擁有世界首個試驗性實戰部署高層反戰術彈道導彈專用型地空導彈武器系統的國家,以色列建造反導系統的决心之大、進展之快是其他國家難以想像的。
袁周介紹,這種情況的形成一方面是源於歷史的教訓,伊拉克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向以色列特拉維夫發射了39枚近程地對地“飛毛腿”彈道導彈,導致眾多以色列人員受傷,給以色列敲響了警鐘。雖然有美國在以色列部署的“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進行攔截,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以色列認為其存在儲備不足,受制於人的問題,必須自己發展防空反導系統。
“另一方面是現實的威脅。以色列認為,現時來自其周邊國家和地區,如敘利亞、伊朗的近中程彈道導彈以及加沙地區的火箭彈是以色列所面臨的嚴重威脅。”袁周表示,囙此長期處在風口浪尖的以色列為了保護自身安全,被迫下大力氣建設反導防禦體系。這也使得該型反導系統在試驗性階段時就已經開始實戰部署了。
現實的威脅使得以色列加速推進了“箭”式反導系統的研究行程。
“以色列首先啟動了‘箭式飛彈連續實驗計畫’,先後研發了‘箭-1’‘箭-2’系統。在經過7次飛行試驗之後,以色列於2000年3月正式啟動‘箭式飛彈部署計畫’,開始部署‘箭-2’戰區彈道導彈防衛系統。此後,以色列一直不斷對‘箭-2’進行飛行測試,並開發出了Block-2到Block-5等幾種改進型號。在此基礎上,以色列又開發了‘箭-3’。”袁周說。
記者瞭解到,以色列的反導系統防禦的主要目標是來自加沙地區的真主党武裝組織使用的近程“喀秋莎”火箭彈以及哈馬斯武裝組織使用的自製“卡桑”火箭彈;來自黎巴嫩的真主党和敘利亞的中近程飛彈;來自伊朗以及其他潜在敵國和地區發射的射程在1000公里以上的中遠程戰術彈道導彈。
囙此,以色列按照其面臨的飛彈威脅的類型和種類,建立了高、中、低3個層次的反導體系。袁周介紹:“最低層是負責攔截近程火箭彈的‘鐵穹’系統,中層是負責攔截中近程飛彈的‘大衛彈弓’系統,而最高層就是負責攔截射程在1000公里以上的中遠程戰術彈道導彈的‘箭’式反導系統。”
持續改進“箭”式反導
作為“箭”式反導系統中的最新型號,“箭-3”的每一個進展都引人注目——2015年12月,“箭-3”反導系統攔截測試首次獲得成功。2017年1月,“箭-3”反導系統投入使用。2019年7月底,因其部分效能無法在本土得到驗證,“箭-3”反導系統被運往美國阿拉斯加州並在此成功完成實彈攔截大氣層外目標測試,驗證了該系統攔截大氣層外目標的能力……
袁周介紹,相較於“箭-2”,“箭-3”機動性能更好,具有較好的高加速能力和機動能力,攔截高度更高,可在大氣層外實施攔截。其攔截彈最高飛行速度可達到9倍音速,是世界上飛行速度最快的防空導彈。其攔截距離更遠,是“箭-2”攔截距離的2倍,攔截範圍更大,可達到400公里以上。同時,由於採用與“薩德”原理和科技相同的動能殺傷模式,“箭-3”的殺傷攔截效率更高,攔截能力更强。
“箭-3”是在“箭-2”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沒有“箭-1”“箭-2”前期的科技積累,就不可能有“箭-3”的突破性發展。
袁周表示,“箭-2”攔截距離較近,攔截高度較低,最大攔截距離僅100公里,攔截高度僅8—50公里;而同樣是高空末端反導系統的“薩德”系統,射程可達300公里,攔截高度40—180公里。“箭-2”充其量屬於大氣層內高空攔截系統,攔截距離近、高度低,意味著它的攔截窗口期小、攔截概率低,特別是難以應對射程2000公里以上、再入速度超快的中遠程彈道導彈。此外,“箭-2”攔截彈採用了由定向破片和直接碰撞相互輔助的殺傷攔截機制,破片殺傷對付飛機目標較為有效,對於高速再入的採用加固科技的彈頭效果則非常差。如果攔截彈不能直接精確碰撞殺傷來襲彈頭,而只是通過散開的飛彈破片碰到來襲彈頭,肯定難以摧毀目標彈頭,造成攔截失敗。
“囙此,‘箭-3’主要在攔截距離及能力兩個方面進行了突破性的改進。相對於‘箭-2’,‘箭-3’明顯攔截高度更高,攔截距離更遠,攔截能力更强,不僅可以攔截中程戰術彈道導彈,而且具有一定攔截遠程戰略導彈的能力。”袁周說。
美以深度合作的產物
外媒報導稱,以色列和美國在國防領域有著密切合作,據稱美國導彈防禦組織為“箭”式反導系統提供了大量資金和技術支援,該系統的許多組件也由波音公司製造。
公開資訊顯示,以色列的“箭”式反導系統,是美以特殊關係的一種產物。最初兩國聯合投資研發“箭”式飛彈的作戰目標就是當時以色列周邊阿拉伯國家裝備的“飛毛腿”等短程彈道導彈。“箭-2”反導系統原先計畫用於攔截高度約30公里的近程彈道導彈。但面對日益增多的中程彈道導彈威脅,美國幫助以色列將“箭-2”反導系統攔截高度提高到50公里,並盡可能消除攔截時產生的碎片或爆炸、生化等危險彈頭引起的二次危害,同時還可在大氣層外有效攔截攜帶核彈頭的彈道導彈。
袁周表示,在反導科技領域,以色列和美國的合作非常緊密,主要合作形式有3種:資金資助、科技共亯、共同研發。比如,“箭-2”的總投資達到5.36億美元,以色列只承擔64%的研製費用,剩下的都是美國出資。從公開資訊來看,美國對以色列的反導體系的投資已經遠超2億美元。以色列的反導系統採用了很多美國的反導科技,比如“大衛彈弓”系統借鑒了“愛國者-3”反導系統,而“箭”式反導系統基本上可以認為是以色列的“薩德”。以色列在開發反導系統時,很多飛行試驗都是和美國共同進行的,不僅雙方共同利用試驗場地,試驗的數據也都是共亯的。
袁周指出,由於以色列和美國在反導問題上有著深度合作,特別是“箭-3”的實戰部署,讓以色列可以有效探測伊朗的飛彈活動,為美國部署在中東地區的“愛國者”反導系統提供預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