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學家發現,1.25億年前的“善變”植物

新華社訊記者11月10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來自該所和福建農林大學的古生物學者最近在遼寧省淩源市發現一種約1.25億年前的奇特被子植物化石:淩源變果。此次發現的淩源變果化石,長約17釐米、寬12釐米,其中保存了植物末端的多個器官,包括莖、葉、花蕾、果實等。相關研究成果已於近日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曆史生物學》上。

新知

新華社訊(記者王玨玢)記者11月10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南古所)獲悉,來自該所和福建農林大學的古生物學者最近在遼寧省淩源市發現一種約1.25億年前的奇特被子植物化石:淩源變果。這種有趣的遠古植物,同一個植物個體上長著形態各不相同的葉子和果實,這為人們探知早期被子植物的形態打開了視窗。

領導此項研究的中科院南古所研究員王鑫介紹,被子植物通俗來講就是開花結果的植物。它們是植物界中最進化、種類最多、分佈最廣的一個類群。現時全世界範圍內的被子植物約30萬種,占現生植物界種類的絕大多數。現在的被子植物,同一種植物的葉、花、果實等器官形態基本一致,而淩源變果之所以特別,在於一個“變”字。

此次發現的淩源變果化石,長約17釐米、寬12釐米,其中保存了植物末端的多個器官,包括莖、葉、花蕾、果實等。從形態上看,同一棵淩源變果上長出了多種模樣的葉片和果實:有的葉片具有細長葉柄,有的則沒有葉柄,直接長在枝上。有的果柄短而粗,上面聚集生長著很多個果實,有的果柄則細而長,上面只長著一兩個果實。

“這些不同特徵如果放在現代植物中,有可能已經跨越了很多不同的生物類別。但在1.25億年前,它們確實出現在了同一棵植物上。這充分說明,早期被子植物在形態上還有很大的可塑性和不穩定性。”王鑫說。

相關研究成果已於近日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曆史生物學》上。

資料標籤: 植物
本文標題: 我科學家發現,1.25億年前的“善變”植物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78156045712256
相关資料
怎樣的科技才能造出世界最小的船
起源於20世紀80年代的3D列印,近年來發展迅猛,被譽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重要標誌之一”。本月初,荷蘭萊頓大學的物理學家利用3D列印科技列印出了世界上最小的船隻,船長只有30微米,僅比細菌細胞大6倍。該項目的研究人員表示,未來希望將其應用於
標籤: 3d列印 雙光子吸收
瀕臨死亡的體驗,會讓大腦記住什麼
在瀕臨死亡時,一些人會產生神秘的大腦瀕死體驗,如疼痛感消失、看到隧道盡頭的亮光、感覺自己脫離肉體、飄浮在空中等。瀕死體驗並非幻想。瀕死體驗可能是正面的,這種震撼的體驗會將精神上的平靜與身體遭受的巨大創傷分離,使人產生與宇宙合二為一的感覺。或
標籤: 瀕死體驗
AI化身調解員,每天解决4萬個網約車投訴
“我們的平臺每天接待大概4萬個投訴。”10月29日,在“智慧出行、引領未來”媒體溝通會上,首汽約車CEO魏東坦言,每個投訴要核實、要給雙方迴響、要敦促車隊長問詢……AI或許能幫上忙。“行程錄音是解决投訴的重要依據,人工智慧如果能够自行鎖定糾
標籤: 人工智慧 機器學習 魏東
當你的臉變成,一串“密碼”之後……
不少人對於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表示擔憂,主要認為其有照片洩露的風險。先是有因不接受動物園將入園管道改成“刷臉”,浙江理工大學副教授郭兵將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告上了法庭。但當今人臉識別技術變成熱議話題,爭論不斷,邱波認為,這可能和現在人臉相關科技的
標籤: 邱波 人臉識別技術 人臉識別算灋 隱私洩露 圖像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