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污染傷身也傷心

據美國國家環境健康科學研究所稱,空氣污染是一種環境健康危害,由天然和人為有害物質混合而成。短期和長期的空氣污染暴露都會新增呼吸道感染、患癌、患心臟病和死亡的風險,從而對人類健康產生負面影響。國際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報告稱,空氣污染每年導致全球650萬人死亡,成為過早死亡和罹患疾病的首要環境原因。

洛杉磯市中心的高樓大廈籠罩在骯髒的空氣中。圖片來源:美國《福布斯》雜誌

美國密西西比州帕斯卡古拉的雪佛龍煉油廠。當地社區的低收入人群和黑人或面臨不同程度的患癌風險。圖片來源:英國《衛報》

◎本報記者張佳欣

【今日視點】

據美國國家環境健康科學研究所稱,空氣污染是一種環境健康危害,由天然(即火山氣體和火山灰)和人為(即車輛排放和製造的副產品)有害物質混合而成。

短期和長期的空氣污染暴露都會新增呼吸道感染、患癌、患心臟病和死亡的風險,從而對人類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國際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報告稱,空氣污染每年導致全球650萬人死亡,成為過早死亡和罹患疾病的首要環境原因。

最近,來自國際科學界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空氣污染與嚴重健康問題之間的聯系比以前認為的更緊密。

加速骨質疏鬆

先前研究表明,部分空氣污染物對老年人骨密度有不利影響,有骨質疏鬆和骨折風險。2月14日發表於《柳葉刀》旗下的《電子臨床醫學》的一項新研究表明,空氣污染物水准升高與絕經後婦女的骨損傷有關。這種影響在腰椎上最為明顯,一氧化二氮對該區域的傷害是正常老化的兩倍。

“婦女健康倡議”是一項由161808名絕經後婦女組成的不同種族隊列研究。研究人員分析了這項研究收集的數據,他們根據參與者的家庭住址估算了空氣污染暴露量,並在第一年、第三年和第六年的入組和隨訪中,使用雙能X射線吸收測定法量測骨礦物質密度。

研究發現,氮氧化物對腰椎骨密度的影響程度相當於每年减少1.22%,幾乎是年齡對其影響的兩倍,這些影響被認為是通過氧化損傷和其他機制引起的骨細胞死亡而產生的。

“我們的研究結果證實,空氣品質差可能是骨質流失的一個危險因素,與社會經濟或人口因素無關。我們首次有證據表明,氮氧化物是導致骨質損傷的主要原因,腰椎是最易出現這種損傷的部位之一。”該研究的第一作者、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梅爾曼公共衛生學院環境健康科學系副研究員、醫學博士迪迪爾·普拉達說。

此前,哥倫比亞大學研究人員發現,長期暴露於空氣污染會降低骨密度,並新增晚年骨折的風險。隨後,這些發現在多項人體研究中得到證實。

新增抑鬱和焦慮風險

空氣污染不僅對身體產生負面影響,也不利於心理健康。根據英國和中國共同進行的一項基於人口的隊列研究,空氣污染會新增抑鬱症和焦慮症的風險。

研究團隊使用英國生物銀行2006年至2010年的數據,對近40萬沒有焦慮或抑鬱症病史的參與者進行了長達十多年的跟踪研究,以瞭解他們對常見空氣污染物如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和顆粒物的暴露水平以及受到的影響。

在研究過程中,超過13000名參與者被診斷為抑鬱症,近16000人被診斷為焦慮症。

研究發現,接觸多種空氣污染物最多的人明顯更有可能出現這些心理健康狀況。接觸這些污染物最多的四分之一參與者比接觸最少的四分之一參與者患抑鬱症的可能性高16%,患焦慮症的可能性高11%。

研究人員推測,暴露在空氣污染中的嗅覺受體神經元可能引發中樞神經系統的反應。系統迴圈和三叉神經也可能有助於炎症和氧化應激反應,空氣微粒可能誘發促炎症介質的釋放,啟動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並破壞血腦屏障。

2月1日發表於《美國醫學會精神病學雜志》的研究結果表明,更嚴格的空氣污染控制標準或法規是必不可少的,减少對多種空氣污染物的暴露可能會減輕抑鬱症和焦慮症的疾病負擔。

影響遠甚於致命車禍

據澳大利亞ABC電視臺24日報導,氣候研究人員的新模型顯示,交通導致的空氣污染每年可能導致澳大利亞超過11000人過早死亡。這意味著,在澳大利亞因空氣污染而死亡的可能性是致命車禍的10倍。

墨爾本大學氣候未來研究所進行的研究使用了紐西蘭對PM_2.5顆粒物和二氧化氮水准的同行評審研究,評估澳大利亞面臨的風險。

紐西蘭通過研究估計該國交通污染造成每年3300人過早死亡。而澳大利亞的估計結果是:每年有11105名成年人過早死亡、12210例心血管疾病住院病例、6840例呼吸道住院病例、66000例活動性哮喘病例。

鑒於這些高水准的死亡率和發病率的影響,研究人員呼籲進行更詳細的研究,以瞭解汽車尾氣排放的有害影響,為政策制定者提供決策參考,他們期待決策者為減輕汽車排放的社會、經濟和人力成本作出正確决定。

資料標籤: 空氣污染 環境污染
本文標題: 空氣污染傷身也傷心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78153684250309
相关資料
昆蟲咬痕證明植物也會“犯困”
現存豆科植物的夜生葉上的對稱孔食損傷。本報訊植物也會“犯困”?研究顯示,在地球不同歷史時期,感夜運動在不同植物群中獨立進化,這使得它對植物有一些生態效益。研究結果表明,化石不僅可以推斷動植物的結構,還可以推斷其行為特徵。
標籤: 植物 昆蟲 運動
故宮古建築的防震科學
近日,土耳其發生兩次7.8級地震,震級大,破壞力强,導致千年古堡加濟安泰普古堡被毀。從建築結構角度而言,加濟安泰普古堡屬於砌體結構,主要特點即以磚石作為建築覈心資料,磚石之間通過砂漿黏結,因而當砂漿受到地震破壞時,易誘發建築整體破壞。故宮便
標籤: 建築 故宮博物院 地震 構造地震 古建築 科學
AI加持的新搜尋引擎可信嗎?
2個月前,聊天機器人ChatGPT橫空出世,其能像人類一樣撰寫文章並回答問題的能力震驚了世界。包括微軟和穀歌在內的科技巨頭們已開始採取行動、奮勇爭先,以免錯過這股新浪潮。諸多迹象表明,人工智慧已點燃了互聯網搜尋引擎領域的新戰火。此前一些較小
標籤: 搜尋引擎 聊天機器人 穀歌搜尋引擎 穀歌 人工智慧
澳大利亞尋找放射性膠囊引關注,我們該如何做好輻射防護?
據新華社報導,澳大利亞政府沿公路搜尋將近一周,終於在2月1日找回一枚直徑和高度不足1釐米的微小放射性膠囊。此前,澳大利亞西澳大利亞州一粒用於採礦工作的放射性膠囊在運輸途中遺失。公眾在日常生活中不慎接觸到放射性物質,該如何進行輻射防護?桂立明
標籤: 放射源 輻射劑量 輻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