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派鄭和下西洋的真實用意是什麼?

鄭和下西洋始於永樂三年,末次航行結束於宣德八年,共計七次,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船隻和海員最多、時間最久的海上航行。永樂一朝是明朝近三百年來的最鼎盛時期,根據《明史》的記載,永樂大帝朱棣“銳意通四夷”,使得永樂年間明朝對周邊各國的影響力也達到最高,其中,最為人熟知且最讓後人津津樂道的就是三寶太監鄭和領導的下西洋。

鄭和下西洋始於永樂三年,末次航行結束於宣德八年,共計七次,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船隻和海員最多、時間最久的海上航行。讓老資料網小編帶大家撥開歷史的迷霧,回到那刀光劍影的年代。

西元1402年,明建文4年6月,外藩燕王朱棣攻進南京,建文帝不知所踪,7月,朱棣登基稱帝,並於次年,即西元1403年改元永樂。永樂一朝是明朝近三百年來的最鼎盛時期,根據《明史》的記載,永樂大帝朱棣“銳意通四夷”,使得永樂年間明朝對周邊各國的影響力也達到最高,其中,最為人熟知且最讓後人津津樂道的就是三寶太監鄭和領導的下西洋。

朱棣繼位後,對外開拓的主要進攻方向是北方,這也是明朝建國以後最主要的戰畧方向,朱棣在做親王時就是被封藩在北平,長期跟長城外的草原民族對抗,護衛明朝北部邊疆。南方當然也有麻煩,早在明太祖朱元璋時期,東南沿海的倭寇、海盜橫行,截殺搶掠出海商人的財物,甚至持械上岸搶劫,小國安南也多次襲擾明朝內地,南方並不平靜。

但朱元璋對這些危害採取的手段並不嚴厲,對於倭寇和海盜,朱元璋先發佈禁海令,然後只是允許沿海衛所和老百姓對上岸的倭寇等可以採取自衛行動。對於安南,朱元璋僅僅只是“以書詔責”,在安南置若罔聞的態度下,也沒有進一步的軍事行動。對於朱元璋來說,剛剛建立的明朝還是儘量修生養息,特別是大力恢復北方殘破的經濟和民生。

而朱棣雖然把主要戰畧方向放在了北方,但並不等於對南方的形勢不管不顧,他是篡位得到的皇位,所以要做的比朱元璋更好,才能對天下人有所交代,並且他要心無旁騖的攻打草原,也不能讓東南沿海的麻煩牽扯精力,永載史册的鄭和下西洋就是在這種背景下開始進行,本文對鄭和下西洋欲達到的戰畧目的略作分析,絕不是民間流傳的為尋找建文帝而行。

第一:掃清海疆,將倭寇勢力止於陸地之外,肅清海盜阻隔的海路

朱元璋時期就不斷增加的倭寇襲擊事件到朱棣時期,開始越發增多,從永樂二年起,明朝沿海的山東到福建等地衛所不斷遭到倭寇襲擊,上岸後的倭寇焚殺劫掠,無惡不作,沿海老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嚴重的受到威脅。除倭寇外,東南沿海的海盜也隔絕了明朝和東南亞諸國友好往來的海上通道,搶劫各國來往明朝的商人和使者,並私自進行海上的商貿活動。

朱棣應對倭寇的方略是恢復和日本中斷了二十多年的往來,允許當時代表日本的足利義滿幕府選派使團來明朝朝貢、貿易和學習,並派遣鄭和率水師出使日本,在威懾日本的同時,命令足利義滿配合打擊倭寇:“使其自行剿寇,治以本國之法”,試圖從根子上杜絕倭寇的出現,得到和明朝交流及貿易許可的足利義滿幕府在和鄭和簽訂“勘合貿易條約”後,開始主動出兵清剿倭寇。

有日本官方的配合,倭寇就不用在擔心,無非是清剿的時間問題,至於海盜,得到朱棣授權的鄭和是堅決消滅。南洋巨盜陳祖義聚兵萬餘,縱橫南海,不管是東南亞各國的商船、官船,還是明朝的官船,他一個不落地打劫:“甚是豪强,凡有往回客商,就便劫奪財物”,搶完之後連活人也不留一個,沿海諸國都拿他沒辦法,這樣的巨盜正好拿來示威,也借打擊陳祖義打通和東南亞各國交流的順暢通道。

永樂五年,鄭和第一次下西洋返程途中,借陳祖義覬覦鄭和船隊中海量財物的心理,接受陳祖義詐降,以絕對的戰船和軍力優勢將陳祖義的主力包圍,剿殺陳祖義麾下海盜5000多人,燒毀敵船10艘,繳獲7艘,生擒陳祖義。然後將其押解回明朝,朱棣當著深受其害的各國使者之面斬殺陳祖義,此舉不但肅清了海上通道,還讓對陳祖義毫無辦法的東南亞各國衷心臣服。

第二:武力打擊,禁絕部分國家官方指使的海盜,威懾東南亞諸國遵從明朝製定的秩序

錫蘭山(今斯里蘭卡)國王亞烈苦奈兒長期指使該國軍隊冒充海盜,肆意劫奪他國商船財物,周邊各國基於實力不如,從來都是敢怒而不敢言,鄭和第一次下西洋時,就知道這種情況,但國與國之間不比和海盜那樣可以輕易動武,鄭和也只是規勸亞烈苦奈兒放弃打劫,可做海盜收益高,亞烈苦奈兒不但捨不得放弃,還因為擔心鄭和代表明朝插手,準備謀害鄭和。

亞烈苦奈兒的行徑被鄭和察覺,但因為對方是一國之主,鄭和在沒有得到朱棣的同意下,也無法對他下手,囙此避開前往他國,回國後才徵求朱棣的意見,得到可以動武的許可,並於永樂七年第三次下西洋時,再次率船隊來到錫蘭山,在對亞烈苦奈兒的勸說再次遭到拒絕後,並且亞烈苦奈兒率先動手攻打鄭和船隊的情况下,鄭和船隊擊敗對方的軍隊,並生擒亞烈苦奈兒。

亞烈苦奈兒被鄭和帶回明朝,對於他,朱棣並沒有採取對待陳祖義那樣的方法,殺掉陳祖義,各國都認同,但殺掉一個國家的國王,就未必能讓各國認同,雖然這個國王到處打劫他國。朱棣也只是跟亞烈苦奈兒講些大道理,然後就把他放了,不過,有鄭和船隊隨時可以消滅錫蘭山軍隊的威懾下,亞烈苦奈兒也不敢再犯事,南亞一帶的海道商路得以暢通。

為坐實明朝的威懾力,鄭和船隊也被允許干涉他國的內部紛爭和解决各國之間的紛爭,當時,暹羅(今泰國)和周邊的占城(今越南南部)、蘇門答刺(今印尼境內)、滿刺加(今馬來西亞境內)相比,實力最强,長期以强欺弱,但占城、蘇門答刺、滿刺加(明朝册封前屬於暹羅管轄)三國國王均為明朝册封,朱棣為此出頭,發出國書對暹羅予以警告:

占城、蘇門答刺、滿刺加與爾俱受朝命,安得逞威拘其貢使,奪其誥印。天有顯道,福善禍淫,安南黎賊可為鑒戒。其即返占城使者,還蘇門答刺、滿刺加印誥。自今奉法循理,保境睦鄰,庶永享太平之福。

並讓鄭和在第二次下西洋途中,率領船隊專訪暹羅,敦促暹羅國王遵從明朝國書所指明之事,鄭和龐大的船隊來到暹羅,明顯帶有警告的意味,暹羅國王面對鄭和船隊的武力威懾,向鄭和承認了與周邊各國的新秩序,而且加入到明朝的朝貢體系中來,史載:“九月,中官鄭和使其國,其王遣使貢方物,謝前罪”。在明朝的支持下,這些居於海上要道的小國才得以和平穩定。

鄭和第四次下西洋時,被明朝册封的蘇門答刺國王阿必丁正被“偽王”蘇幹刺(他的哥哥是前蘇門答刺國王,被阿必丁所殺)襲擾,並因明朝不承認其王位,得不到明朝的賞賜,一怒之下攻擊鄭和船隊,鄭和奮起反擊:“和率眾及其國兵與戰。蘇幹刺敗走,追至喃渤利國,並其妻子俘以歸,至是獻於行在”。朱棣斬殺蘇幹刺,還蘇門答刺和平。

通過鄭和船隊幾次基於明朝製定的準則被侵犯而出手,擊敗和俘獲對明朝不滿的小國和國王,明朝對於東南亞沿海國家的威懾力大大加强,永樂大帝朱棣製定的秩序得以被各國遵守,鄭和船隊的出使和商貿活動也能順利進行,來自東南亞沿海需要明朝操心的麻煩事越來越少,間接的為朱棣親征草原的軍事行動做了支援。

第三:配合永樂大帝朱棣發動的征討安南之役,從海上牽制安南

明朝建文元年,安南國相黎季嫠、黎蒼父子殺掉明朝承認的國王陳氏,自立為王,安南改朝換代後,多次襲擾明朝廣西邊境。朱棣登基後,黎季嫠又藉口重立陳氏為王,引誘朱棣把逃到明朝的陳氏之孫陳天平送歸,在路上伏擊朱棣派出護送陳天平南歸的明朝軍隊,抓獲陳天平,並帶回國處死,徹底激怒了永樂大帝朱棣。

永樂四年七月,朱棣派出成國公朱能、西平侯沐成、新城侯張輔率大軍討伐安南,後因朱能病故,改張輔為主帥。而此時,正巧是鄭和船隊準備第一次下西洋的時間,鄭和船隊在張輔從陸路進攻安南的時候,一直遊弋在安南、占城(今越南南部,當時還不屬於安南)一帶海域,時間長達四個多月,護衛受保護國占城的同時,也從海上牽制安南,配合張輔的進攻。

由以上幾點看來,鄭和船隊下西洋(包括下東洋出使日本)的主要戰畧目的是為了解决明朝海疆沿線一直以來受到的侵襲,並打通東南亞各國的交流通道,將他們納入到明朝規定的朝貢體系中來,在整個東南亞執行明朝製定的秩序。明朝的海防線太長,到處都有可能受到倭寇和海盜的攻擊,朱元璋的禁海令只是禁止了明朝內部海商對外的開拓,但封锁不了倭寇和海盜上岸。

朱棣派遣鄭和率領强大的水師船隊打通海上通道,允許各國通過官方通路來和明朝貿易,促使各國官方配合明朝一起打擊倭寇和海盜,並且,鄭和船隊的強勁武力也讓各國對明朝不敢生出挑釁之心,願意遵從明朝製定的秩序,這其實是一種積極的海洋防禦戰畧,倭寇和海盜的形成離不開周邊沿海各國這個大培養池,要從根子上消滅,就必須各國心甘情願的配合。

允許各國朝貢,是給各國帶來合理合法的利益,鄭和船隊的武力威懾是讓各國在得到好處的同時,提醒他們不要三心二意,一手大棒一手甜棗,周邊沿海各國在畏懼和讓他們欣喜若狂的朝貢中,主動禁絕各國內部可能產生的對明朝的非法活動,再加上鄭和船隊時不時的沿著海上通道巡查一番,讓人頭疼的倭寇和海盜也就自然而然消失了,至少在永樂年間是如此。

而整個大明朝沿海的大麻煩在鄭和船隊下西洋產生的效果下基本消除,朱棣也就可以安心盯著其念念不忘的北方草原上的敵人,朱棣親征一次草原就是舉國動員,數十萬大軍出征,數十萬後勤人員隨軍行動,這樣的軍事行動需要後方的穩定,鄭和下西洋就是配合朱棣需要的穩定,當整個東海、南海的沿海各國都遵從朱棣定下的規矩,都願意配合明朝,沿海各地哪有不穩定下來的道理?

至於說鄭和下西洋是勞民傷財,小編個人相信鄭和出使是掙錢的,出去是帶著不少財物到處送,可回來絕不會都是空著船回來,朱棣北征草原、南征安南、內修運河都需要大量的錢財,僅僅依靠明朝的稅收恐怕支撐不下來龐大的支出,也只有鄭和的船隊能給他帶回來一定的補充,東南亞的物產在明朝國內還是很有市場和值錢的,當然,鄭和最主要的使命還是懾服各國,穩定海疆。

本文標題: 朱棣派鄭和下西洋的真實用意是什麼?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78097698505955
相关資料
諸葛亮為什麼要殺馬謖而重用王平呢?他們二人有哪些區別?
具體來說,在鎮守街亭上,諸葛亮派遣了馬謖、王平這兩位將領。對於馬謖來說,長期跟隨在諸葛亮身邊,為其出謀劃策,也即在理論知識上比較豐富。而就王平來說,則是一比特經驗豐富、穩重謹慎的將領。王平是巴西宕渠人,因為小時候養在外祖父何氏家,所以又叫何
標籤: 馬謖 王平 諸葛亮 三國 歷史 街亭
三國時代死於自己人之手的大將除了魏延還有誰?
正所謂不怕神對手,只怕猪隊友,那麼三國時代死於自己人之手的大將除了魏延還有誰?下麵老資料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感興趣的朋友就一起來看看吧!而後又侵淩孟達,致其降魏。鄧艾是三國後期的名將,在薑維連年北伐曹魏之時,鄧艾挺身而出多次封锁薑
標籤: 魏延 劉備 張飛 三國 歷史 諸葛亮
劉邦以前只是個混混,為什麼身邊朋友全是軍事奇才?
劉邦出生在一個還不錯的家庭,但以前只是個混混,那麼為什麼他身邊朋友全是軍事奇才?所以劉邦可謂是一呼百應的成為了當時最大的起義軍勢力之一,他麾下的猛將更是數不勝數,不過就如文章開頭的疑問,這些人究竟是從何從一些酒肉朋友成為軍事奇才的呢?
標籤: 劉邦 歷史 奇才 呂雉 軍事歷史 中國歷史
多爾袞為什麼要對豪格那麼狠?把他貶為庶人還搶他老婆
很多人不理解豪格出身高貴又有軍功,為什麼會被多爾袞害死?早在順治五年三月初六,僅僅在將鄭親王濟爾哈朗、兩黃旗與鑲藍旗中擁護順治帝的大臣被議罪後的次日;多爾袞便迫不及待地製造了肅親王豪格的冤獄。豪格死後,多爾袞便將豪格的妻子博爾濟錦氏强行納為
標籤: 和碩肅親王 睿親王 歷史 順治帝 索尼 清朝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