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的攻擊性行為常見以下五種:
1、疼痛性攻擊。當猫咪受到疼痛刺激時,便可能產生攻擊行為,常見的原因是不小心被踩住尾巴,或者是你帶它去醫院打針、上藥或清理打架造成的傷口的時候,猫咪感到突發性的疼痛而產生攻擊。這其實是一種猫咪因為疼痛而產生害怕或心理自衛的反射性行為,猫咪不是針對某個人,而是針對讓自己疼痛的外界因素產生反應,當它們感到擺脫了疼痛時,情緒會比較快速地穩定下來。這種情況,防護最重要,首先你在生活中一定要小心,不要讓自己做出類似踩到猫尾巴這種馬虎的傷害行為。如果猫脾氣不好,可能預見到它對於疼痛有比較强烈的反應時,要採取一些預防措施,比如給它上藥時戴上伊莉莎白圈。
2、玩耍性攻擊。全年齡的猫咪都會發生,但幼猫或者年輕猫更多一些,它們追逐、抓撓,興奮地撲過來啃咬你的手或脚,就好像當你是玩具一樣,更會在早上起來時把你的手脚當成虛擬老鼠撲來咬去,常令人頭痛不已。玩耍性攻擊多出現在只養一隻小猫的家庭中,幼猫沒有其他玩耍和狩獵的學習對象,所以只能將玩耍對象改為在家裡走動的人。這種攻擊通常造成的傷害並不大。冷處理比較好,與小猫玩狩獵遊戲的對象絕對不能是你的手脚或身體的任何一部分,否則小猫一旦不小心咬傷或劃傷你,哭都來不及。正確的管道應該是當小猫出現這種行為,就立刻縮起手脚,然後不理它,不與它進行這種彆扭的互動也可以,然後拿起玩具逗它,轉移它的注意力。但是絕對不能懲罰它們,否則會給猫咪心靈蒙上陰影。
3、性行為攻擊。性行為泛指很多方面,猫咪對你的啃咬可能帶著和愛喵調情的那種意思。你是否有這樣的經驗,當你正在溫柔地撫摸猫的身體,或它在跟你撒嬌時,它卻忽然咬你一口,可是它明明沒有不高興和不舒服啊,當猫咪受到性激素的引導,對主人的好感轉化成愛意,有時就會產生這種“愛的襲擊”。這種咬往往不會很重,會讓人感覺酥麻的疼痛,但很少造成傷害。人在愛撫猫咪的時候,讓它很舒服,迷迷糊糊的時候,經常會有一種和情喵互動的感覺,所以用咬來表達親密。這種情況,冷處理比較好。絕對不要懲罰它,否則會讓猫咪覺得不理解,為什麼我對你好,你卻反而不高興呢?為了避免這種會逐漸加大力道的啃咬傷害到自己,應該想辦法轉移猫咪的注意力,或停止愛撫行為,輕輕抽出你的手,也可以誇張一點地表達疼痛,讓猫知道你覺得自己受委屈了。
4、恐懼性攻擊。當猫咪感到恐懼的時候,可能會對讓它們感到害怕的人產生恐嚇、攻擊的行為,在它們感到被限制到某種程度,無法逃脫的時候,這種攻擊會加强。這時候的猫咪會擺出戰鬥姿態:被毛豎起,瞳孔放大,耳朵向後平貼,身體放得很低,縮起身體儘量遠離讓它感到害怕的東西,然後不停地發出威脅的聲音,並且向靠近的生物用爪子進行攻擊,嚴重的時候甚至會先下手為強。會讓猫咪感到恐懼的原因往往很多,如果造成猫咪有攻擊性行為,則說明外在刺激相當厲害。它們可能懼怕某個人或某個人的行為。但家貓如果在沒有很嚴重的外在傷害下,卻擺出這樣的姿勢自衛,則可能表示這只猫咪的社會化程度不是很高,對人類的恐懼和戒心很輕易就轉化為攻擊行為。
此時,冷處理比較好。首先要排查出會讓猫咪感到恐懼的因素,如果是某個人,應該讓他離開猫咪身邊。這個時候其他人不要强行去安慰猫咪,因為這時候猫咪情緒不穩定,其他人很可能同樣遭到攻擊,要等猫咪情緒自然平定,最好給它一個能讓它感到安全的場所自己療傷。
5、勸架不利導致攻擊。猫咪可能在打群架,也可能在和其他猫咪或狗狗對峙中,你卻想要上去當和事老,伸手去勸阻拉架,結果就是電光火石一閃而過,你帶著一身傷失敗而回。而且猫咪之間的打架可不是警告性地攻擊人,真打起來可是頭破血流的。當猫咪專注攻擊和爭鬥,特別是戰爭已經激烈展開的時候,往往是非常慘烈的,它們會四爪並用,對對方又抓又蹬又踢,咬住對方的脖子或頭不鬆口。這種情況,也是冷處理比較好。當猫咪產生爭鬥的時候,不要用自己去阻擋。當猫咪打得很凶的時候,可以往它們身上噴水,或用棉被蓋住它們,然後隔著棉被拍打以讓它們分開。
受傷之後處理:被猫咪弄傷,關鍵還要看傷口是否見血。
第一步:清洗,無論是什麼情况造成的開放性傷口,只要沒有流血不止,那麼首先應該用清水沖洗,可以在自來水下沖洗並擠血10分鐘,塗抹肥皂繼續清洗。
第二步:消毒,碘酒可以殺滅90%以上的可能引發傷口感染的病毒,所以在洗乾淨傷口後,應該先塗抹碘酒,然後再塗抹酒精去碘。養貓家庭常備碘是必要的。
第三步:包紮,根據傷口需要看是否需要包紮,但是大部分情况下是不需要的,只要保證傷口乾燥即可。也可以塗抹一些液體創口貼。
第四步:免疫,如果是被完全沒有出過門,也沒有接觸過其他可能狂犬病發病期動物的家貓咬傷,是不需要去注射狂犬疫苗的。但如果是被不明情况的流浪猫咬傷,則需要去打疫苗。
本病例中,公猫8個月大,屬於初次發情的時間,會有情緒波動,煩躁咬人的情况,可考慮做絕育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