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有非常多的細節值得去品位,比如賈母的鳧靨裘為什麼要送給薛家?賈母在暗示什麼?這其中史湘雲的解釋暗示賈母諷刺太高級。下麵老資料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薛寶琴來後,賈母非常喜歡。沒讓她住進大觀園,而是放在自己身邊養活。
賈母這個安排可不是表面意思。
薛寶琴和其他幾個同來的靚女不同,她是進京出嫁的。
把個新嫁娘安排進大觀園,裡邊還住著賈母的孫子賈寶玉,對兩人的名譽都會有損害。
薛寶琴只有養在賈母這榮國公誥命夫人身側,才沒有問題。
所以,賈母這個安排明顯表達了兩層含義。
第一,賈母對賈寶玉住進大觀園,並不太認同。只是礙於賈元春和王夫人母女,不好反對。
她也清楚她們如此安排,是要將賈寶玉調離她的身邊。
第二,賈母知道薛寶琴已經是出嫁新娘,她後邊再向薛姨媽詢問寶琴生辰八字,分明就是故意含沙射影,針對薛寶釵而去。
既然賈母明知薛寶琴為出嫁而來,在她身上花費的精力肯定有了不同意思。
比如她給寶琴的那件鳧靨裘,就是專門打臉薛家的。
首先,鳧靨裘是指“野丫頭”。
鳧靨裘是野鴨子頭上的翠毛撚線織成。外表金碧輝煌,就像孔雀毛一樣,實際卻並不同。
野鴨子頭上的毛,有“野鴨頭”的意思。
後文史湘雲調侃薛寶琴,“這鴨頭不是那丫頭,頭上哪有桂花油”,曹雪芹以史湘雲之口揭開謎題,說出賈母之意:薛家女兒都是“野丫頭”。
其次,鳧靨裘與雀金裘的對比。
賈母將鳧靨裘給了薛寶琴後,又將雀金裘給了賈寶玉。
雀金裘才是真正的孔雀毛織成。
如此一來,薛家女兒是野鴨子一般的野丫頭。肯定配不上賈寶玉這孔雀一般的貴公子。
賈母的立場,借由兩件衣服表現的清楚。而薛姨媽日後,也對薛家是野鴨子一般有過說法。
薛姨媽對林黛玉道:你這裡人多口雜,說好話的人少,說歹話的人多,不說你無依無靠,為人作人配人疼,只說我們看老太太疼你了,我們也鳧上水去了。
鳧就是指野鴨子。
鳧靨裘和雀金裘這兩樣服飾,在歷史上確實是有的。
曹雪芹有意借它們表達賈家富貴,也表明賈母對薛家在賈家圖謀金玉良姻的立場:薛家女兒配不上她的孫子。
最後,史湘雲和鳧靨裘。
有意思在薛寶琴得了鳧靨裘後,便穿著去了蘅蕪苑。
當時薛寶釵、史湘雲和香菱都在那裡。
(第四十九回)正說著,只見寶琴來了,披著一領斗篷,金翠輝煌,不知何物。寶釵忙問:“這是那裡的?”寶琴笑道:“因下雪珠兒,老太太找了這一件給我的。”香菱上來瞧道:“怪道這麼好看,原來是孔雀毛織的。”湘雲道:“那裡是孔雀毛,就是野鴨子頭上的毛作的。可見老太太疼你了,這樣疼寶玉,也沒給他穿。”
薛寶琴一來,大家都看到她身上的這件斗篷。
原文沒寫薛寶釵如何反應,卻借香菱代表“薛家”開了口。
香菱一見便認為是孔雀毛織的。這表明她不認識這件東西。起碼薛家沒有這種資料。
香菱是薛蟠的小妾,她此時說話,就代表了薛寶釵和薛家。
如果薛寶釵說這是孔雀毛織的,太不好看,於是便由香菱說出來。
作者的意圖是在暗示薛家人不認識鳧靨裘。他們的家族底蘊不足。
另外,薛家只認識“孔雀毛”,也代表貪慕富貴趨炎附勢的價值取向。為金玉姻緣打上“分利”的標籤。
反觀史湘雲,一眼就看出鳧靨裘是野鴨子毛織成的,這是他們史家的底蘊。
史湘雲和賈母,都是保齡侯府大小姐。湘雲又是賈母從小教養的。
她們祖孫代表了一脈相承的教養、品味和眼光。
史家曾是尚書令的宰相門庭,史公是百官之首。這種文化底蘊,賈家也不曾有,林家也遠不如。
賈母和史湘雲,確確實實代表了《紅樓夢》最高、最清貴的門庭。
史家才是集合了貴族、權勢、文化等綜合素質的人家。
史湘雲一口說出鳧靨裘的材質是野鴨子頭上毛織成,既是代賈母說話,告訴讀書人“野丫頭”之意,也是對比女兒出身不同,素養的不同。
薛寶釵儘管博學多才,但綜合素質是有短板的。不如史湘雲的底蘊那麼深厚,更奢談賈母。這從她不教香菱學詩,體現的最清楚。
當然,借薛寶琴影射薛寶釵,也是鳧靨裘真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