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為何慘死?他的死對秦國有何意義?

商鞅,姬姓,公孫氏,名鞅,衛國人。西元前338年,秦國的老國君秦孝公,因病去世了。對於秦國來說,秦孝公無疑是歷史上最重要的一比特國君。但是同時,因為商鞅主持的這場變法,侵害了太多秦國舊貴族的利益。同時,商鞅全家更是被趕盡殺絕,全族處死。

商鞅(約西元前390年-西元前338年),姬姓,公孫氏,名鞅,衛國人。戰國時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軍事家,法家代表人物,衛國國君後代。下麵老資料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西元前338年,秦國的老國君秦孝公,因病去世了。

對於秦國來說,秦孝公無疑是歷史上最重要的一比特國君。正是秦孝公在位期間,秦國大力進行變法,革新了社會體制,徹底扭轉了自春秋中期以來,秦國的衰退趨勢。

而且,自此之後,秦國開始逐漸對外擴張。經過好幾代人的努力之後,終於徹底統一了天下。後世所謂的‘奮六世之餘烈’,這六世的開頭,指的其實就是這位秦孝公。毫不客氣的說,後來秦始皇能够統一天下,其實就是站在這位老祖宗的肩膀之上。

不過,對於當時的秦國來說,秦孝公的去世,卻讓秦國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接下來的秦國,必須要進行一個非常的關鍵的選擇。

這個選擇,就是如何處理商鞅,是否要堅持商鞅的變法內容。

在秦孝公時代,商鞅絕對是最重要的一個大臣,沒有之一。商鞅原本並不是秦國人,而是衛國貴族,所以他本名其實叫衛鞅。但是後來,衛國被魏國給變成了自己小弟,商鞅就去魏國做官,而在魏國做官期間,商鞅又得不到重用,所以最後才來到了秦國。

而到了秦國之後,商鞅則是被秦孝公看中,讓他幫忙變法。所以接下來,在整個秦孝公時代,商鞅就成了當之無愧的秦國二把手。整個秦國的耕戰體制,都是他一手造就的。

但是同時,因為商鞅主持的這場變法,侵害了太多秦國舊貴族的利益。所以,從商鞅開始進行變法的那天開始,他就和很多秦國舊貴族成了死敵。秦孝公在世的時候,可以大力保護他,商鞅倒是也不怕這些舊貴族報復。

然而如今,秦孝公已經去世。新上位的太子,之前又和商鞅有仇,不可能會庇護商鞅。如此一來,商鞅的命運,就成了整個秦國的關注焦點:這位幫助秦國再度復興的大功臣,到底會不會被清算?而如果商鞅被清算,那他建立的這套耕戰體系,是否還會被繼續用下去呢?

這個問題,並沒有持續太久。因為很快,秦國高層就有了動作。在秦國高層舊貴族的污蔑下,商鞅被誣陷謀反。接下來,商鞅企圖逃離秦國,但是最終卻逃離失敗。所以沒辦法,商鞅後來只能逃回自己的封邑,指揮自己封邑內的軍隊,抵抗前來抓他的秦國大軍。

但這樣一來,卻坐實了商鞅謀反的事情。所以在這之後,秦國開始派遣最主力的精銳,進攻商鞅的封地。最終,商鞅戰敗而死,屍體也被帶回了咸陽,施以車裂之刑。同時,商鞅全家更是被趕盡殺絕,全族處死。

一代改革名臣,為秦國做出了巨大貢獻的商鞅,最後就落得這樣一個五馬分屍、全家被殺的結局,實在是讓後人唏噓不已。

那麼,為什麼商鞅會走到這樣一步?為什麼偌大的秦國,就容不下商鞅這樣一個功臣呢?商鞅的死,對於秦國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歷史上的商鞅,到底要怎麼做,才能避免這種可悲的結局呢?

想要說明白這事,我們還得從商鞅變法本身開始說起。我們可以來捋一捋,為什麼當時的那些秦國高層,對商鞅會有這麼大的仇恨。

商鞅和秦國的恩怨,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元前362年。

那一年,秦孝公剛剛即位。為了讓秦國徹底强大起來,秦孝公主動發出求賢令,想要讓各國有才能的人才,來秦國做官。而當時的商鞅,正好在魏國鬱鬱不得志,得不到魏王的重用。所以在這之後,商鞅就主動來到了秦國,並且通過秦孝公身邊的一個寵臣,得到了面見秦孝公的機會。

而接下來,商鞅和秦孝公的見面,其實並不算順利。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商鞅用一些古代傳說中帝王的治國之術,來勸說秦孝公,搞得秦孝公昏昏欲睡;第二次見面,商鞅又說了許多仁義道德之類的王道,搞得秦孝公更不感興趣了。

直到第三次,商鞅才開始和秦孝公講法家那一套,討論如何富國強兵。也正是直到這個時候,秦孝公才開始真正對商鞅刮目相看,認定商鞅確實是自己需要的人。

很多人看這段歷史的時候,可能都會產生一個疑問:既然商鞅來秦國,是主動響應秦孝公的號召。那為什麼當時商鞅第一次面見秦孝公的時候,沒有開門見山,直接說法家富國強兵那一套,而是要說什麼王道和帝道呢?

這其實恰恰體現的商鞅的智慧。

正所謂‘交淺言深,君子所戒’。當時的商鞅,只是一個外來士子,而且還是從魏國來的士子,魏國當時和秦國之間,還是處於敵對的關係。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商鞅上來就講法家那一套,很容易會讓秦孝公誤以為他是魏國派來的奸細,會更不信任他。

作為法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商鞅本人的功利性其實很强。他其實不太在乎,秦孝公對他的第一印象如何。他真正在乎的,是自己能不能得到秦孝公的信任,能不能真正被秦孝公重用。

這種性格,從商鞅剛剛抵達秦國的時候,就已經展現出來了。但同時,這種性格,以及法家學派主張的思想,也註定商鞅做事,會有些‘不擇手段’。他只會考慮事情能不能做成,而不會考慮事情做成的同時,需要付出哪些代價,影響哪些人的利益。

這種性格,其實才是商鞅最後悲劇的根本原因。

得到秦孝公的認可之後,接下來,商鞅就開始在秦國做事了。但是沒過多久,商鞅就發現,想要在秦國做事,阻力遠比他想像的要大很多。

因為秦國的歷史包袱太重了。

有關商鞅這條歷史線,我們先暫停一下,先說一下秦國的歷史包袱問題。

秦國的歷史很長,據史書記載,在西周中期的時候,秦國王室的祖先,就被分到了甘肅那邊去養馬。後來,秦國祖先在西邊不斷崛起,到了西周末年的時候,護送周王室遷都,所以得到了正式的册封,然後順利建國。

而建國之後,接下來在整個春秋初期,秦國開始逐漸崛起。到了春秋中期,秦穆公在位的時候,秦國更是逐漸控制了大半個關中地區,成為了中原西方的頭號強國。

但是接下來,當秦國再想向東擴張的時候,卻發現東邊有一個超强的晉國。此後的很多年裏,秦國一直想要擊敗晉國,順利完成東出。但遺憾的是,在春秋時代大部分時間,晉國都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強國。

這樣一來,秦國就被徹底堵在了西邊,根本就出不去了。

很多人可能會說,既然東出不行,那秦國為啥不向其他方向擴張呢?西邊、北邊,南邊,那不是都有大量的空白區域嗎?為啥秦國不向這些方向擴張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為在當時那個時代,這些方向,實在沒什麼擴張的價值。

秦國往西擴張,就是貧瘠的陝甘地區,當時那地方比較適合養馬放牧,基本上都是西戎人生活的區域。就算秦國能控制這塊區域,最多也就是能多一點養馬地盤,對秦國沒有多大好處,反倒是新增了統治難度。

往南擴張,則是四川方向。很多人都說,四川是天府之國,如果秦國佔領四川,那不是能國力大增嗎?這個方向秦國其實也不是沒想過,但衝突在於,當時四川地區,還沒修造都江堰。四川變成天府之國,那是戰國中後期,秦國佔領這塊地方,修造都江堰之後的事情了。

在此之前,這地方基本就是不毛之地。而且,當時在四川地區,還有巴國和蜀國這兩個國家。從陝西地區入蜀,路又是出了名的難走。只要蜀國那邊,把漢中地區控制住,封死入蜀的大門。就算秦國再强,也是無可奈何。

所以,在整個春秋後期,秦國其實也嘗試過攻略漢中。但結果,往往都是以失敗告終。就算能短暫佔領,最後也會丟掉。因為那塊地方,路實在是太不好走了,當時連最簡單的棧道都沒有,只能去翻山越嶺。

而秦國往北,則是進入了蒙古高原。這地方對秦國來說,除了放牧之外,依然沒什麼價值。草原上當時根本就沒多少人,而且地盤太大之後,也不容易控制,實在是沒有擴張的必要。

至於西邊再往西,也就是所謂的西域,以當時的交通能力來說,實在是距離秦國太遠。想要攻略西域,首先得擊敗西戎,徹底控制陝甘地區,然後通過河西走廊進入西域。但這條路,對於當時的秦國來說,同樣太難走了,補給難度太大。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方向,就是青藏高原。但遺憾的是,青藏高原上出現成建制的國家,那是唐朝的事情。在先秦時期,因為氣候原因,整個青藏高原上面,壓根就沒多少人,而且也不能種地。

這樣一來,秦國幾乎就被徹底鎖死在關中地區了,基本上沒法對外擴張。

而不能對外擴張,就會帶來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自從春秋中期開始,秦國無法在對外擴張,國家利益這塊蛋糕無法再增大。所以,秦國內部的增量博弈,就變成了存量博弈。

簡單來說,秦國能擴張的時候,從國君到貴族再到平民,會真正上下一心。因為對外打贏戰爭之後,整個國家所有人都能分到好處。但是不能擴張的時候,中間的貴族想要分更多的蛋糕,就只能加大壓榨平民的力度,或者聯手從國君手裡奪權。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從春秋中期,到戰國初期,秦國一直在不斷衰落。尤其是到了春秋戰國交替的這段時間,秦國高層整整亂了將近六十年的時間,後世稱之為四代亂政。在這六十年裏,秦國高層常年混亂,貴族聯手向國君爭權,甚至出現過貴族逼秦國國君自盡的事情。

如此,到了戰國初期的時候,秦國終於等到了新的機會。到了戰國時期,原本强大的晉國,分裂成了韓趙魏三國,這樣一來,秦國就有東出的機會了。但同時,新分裂出來的韓趙魏三國,整體其實更加强大。尤其是魏國,雖然只得到了晉國的一部分,但是卻可以壓著秦國打。

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二十多年以前,秦孝公他爹,秦獻公登基了。

秦獻公原本是秦國的合法繼承人,但是當年在四代亂政那段時間,秦獻公他爹死的早。所以他爹去世之後,貴族們不允許他繼位,而是讓他叔爺回來接班了。此後,少年時代的秦獻公,也不得不流亡魏國,這才保住了性命。

而在二十多年之前,因為當時新即位的秦國國君比較年幼,由太后掌權。而那位太后掌權之後,又大力重用自己的娘家人,導致秦國舊貴族整體利益受損。所以,在這之後,秦獻公才得以聯系了秦國舊貴族,並且在這些舊貴族的支持下,順利回國奪權,成了秦國新的國君。

而按照當時的局面,秦獻公本來是應該被那些舊貴族架空的。但是秦獻公即位之後,卻用了幾個巧妙的手段,維護了自己的地位。當時秦獻公借著要和魏國打仗的藉口,直接遷都。遷都之後,秦獻公就得以進一步擺脫那些舊貴族的控制。

同時,因為要和魏國打仗,秦獻公也得以控制軍隊,有了實際的軍權。

而接下來的二十年當中,秦獻公在位期間,不斷和東邊的韓魏兩國交戰,並且取得了一定的勝利。因為仗打贏了,秦國從上到下都能得到好處了。所以,在這之後,秦獻公才徹底掌握了實權,並且樹立了自己的權威,得到了那些舊貴族們的支持。

再之後,秦獻公就去世了,秦孝公登基。而秦孝公登基之後,一方面為了讓秦國再次崛起,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進一步擺脫那些舊貴族的控制,降低舊貴族集團的影響力,所以才會頒佈求賢令,從外面招攬人才。

在這之前,秦國幾乎所有的官職,基本上都是由那些秦國本土的貴族來擔任的。至於外來人才做官,基本上是沒有的事情。這不光是因為秦國的舊貴族聯手排外,也是因為在春秋時期,晉國徹底擋住了秦國東出的道路,同時也擋住了他國士子入秦做官。

在春秋中後期,每次有外國士子想要入秦,都會被晉國勸返。而且,晉國還在文化上進行文宣,說秦國是虎狼之國,文化粗鄙落後。這樣一來,自然就該更沒有外來士子在秦國做官了。而沒有外來士子入秦,則是進一步導致秦國本土的貴族,在秦國內部根深蒂固,幾乎滲透到了每一個角落。

在秦獻公時代,這些舊貴族之所以願意支持秦獻公,主要是因為秦獻公能給他們帶來好處。可是到了秦孝公即位之後,一方面,秦孝公資歷尚淺,無法服眾;另一方面,只要秦孝公想變法,就一定會觸及那些舊貴族的利益。如此一來,那些舊貴族就可能不再支持秦孝公,甚至是反對秦孝公。

唯一值得慶倖的是,經過秦獻公時代的收權之後,秦孝公手裡已經有足够的兵權了。有了兵權,這也算是有了最可靠的保證。

商鞅開始做事之前,秦國的情况,大致就是這樣。估計當時的商鞅,也會覺得很頭疼。商鞅之前來自於魏國,而魏國作為一個新興國家,在開國之初就進行了變法。所以魏國變法的時候,根本就沒有什麼舊貴族勢力阻撓,變法的阻力很小。

換到秦國這邊,因為歷史包袱的問題,如果商鞅想變法,就必須先解决這些舊貴族帶來的阻力問題。

這可咋整呢?

如果換做一些沒腦子的執政者,面對這種情況,可能會選沒腦子的辦法。比如說,直接對那些舊貴族集團大開殺戒。既然你反對我,那我就從肉體上直接消滅你!

這種辦法,一般在當代的網路小說裏比較常見,而且會給人一種比較爽的感覺。但是放到實際操作當中,真的不太可行。

因為對於秦國來說,這些舊貴族,恰恰是秦國統治的基礎。如果秦孝公真的大肆殺人,很容易會導致國家崩潰,貴族聯手反對他。而秦國內部亂了之後,接下來,魏國再趁勢入侵。到了那個時候,秦國估計也就離亡國不遠了。

歷史上其實也不是沒人這樣做過。比如說,距離戰國時期兩千多年以後的某個朝代,國家也是到了被列强圍攻的局面。當時朝中也有很多聰明的大臣,用各種實際行動,建設工廠,訓練新式軍隊。然後,在這個時候,小皇帝掌權之後,在一群不太懂政治的激進官員的慫恿下,打算先殺幾個一二品大臣,哪個大臣反對就殺誰,甚至打算把太后直接幹掉。

然後,小皇帝就被軟禁了,一直軟禁到死。而等到小皇帝死後,沒過幾年,那個朝代也就亡了。

兩千年前的秦國,面對的局面,其實和後世那個局面高度類似。如果當時商鞅真的攛掇秦孝公,讓秦孝公直接對那些舊貴族大開殺戒,那他估計就真是魏國派來的奸細了。

而當時的商鞅,為了成功推行自己的變法,則是選用了一種很聰明的手段。這種手段,就叫做‘從小事做起’。

首先,西元前359年,也就是商鞅入秦一段時間之後,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首先開始推行一個叫《墾草令》的東西。簡單來說,這套墾草令,就是鼓勵農業生產,同時要求那些普通的貴族,也參與到農業生產當中。

商鞅的這一招,其實非常巧妙。

從墾草令的內容來看,這套新政推行之後,對秦國整體來說,肯定是有利的,可以提高糧食產量,新增秦國的戰爭資源。同時,這套墾草令,只是稍微觸動了一部分中下層貴族的利益。而且,觸動的利益也不算大。國家只是讓他們自己去參與實際勞動,多勞多得。

這個結果,對於舊貴族集團整體來說,也是可以接受的。因為這套新政推行之後,對於舊貴族集團中的大部分人來說,其實是有利的。糧食產量新增之後,很多擁有大量土地的舊貴族高層,收益也更多,所以他們也願意支持這項新政,不會太過反對。

而在推行新政的過程當中,因為舊貴族集團的反對不太强烈,秦孝公和商鞅,也可以更多的任用外來官員。而當那些外來士子入秦之後,為了生存,勢必會抱團群暖,這就進一步抵消了那些舊貴族集團的影響力。

同時,因為商鞅是這項新政的推動者。所以接下來,那些外來士子入秦之後,自然也會以商鞅為首。

此後的兩年當中,墾草令推行的非常順利,商鞅也就積攢下來足够的聲望。所以在這之後,秦孝公就把商鞅正式推出來,作為變法的覈心領導人了。如果是剛剛入秦的商鞅,被秦孝公賦予這麼重要的任務,就算秦孝公再怎麼支持他,他也沒法服眾。

但是此時的商鞅,已經有了推行墾草令的聲望,同時也有一些外來士子的官員支持。最重要的是,商鞅有秦孝公的支持,秦孝公手裡又有兵權。

到了這個時候,商鞅才敢真正推行自己的一系列改革政策。

大概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商鞅跑到秦國首都的南門,去立起了一根木頭,並且表示只要有人扛走,就能得到一大筆錢。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南門立木’。商鞅通過這件事,向秦國的普通百姓,宣告了自己的存在,然後就開始推行變法。

所以,西元前356年,商鞅開始第一次推出了一大堆的改革措施。在商鞅的改革當中,秦國開始改革戶籍制度,實行連坐法,推行軍功晋昇制度,打破傳統的世祿世卿制、推行小家庭體系等等。

因為商鞅的變法內容太多,而且每一條,都深刻影響了秦國的命運。如果要細說的話,光是這些改革措施,就能寫一篇十萬字的論文,實在太複雜。所以,在這裡,我們只需要明白一點,那就是經過商鞅的這些改革之後,秦國的耕戰體系,被粗略構建出來了。

而當商鞅提出這些改革措施,並且開始認真執行之後,整個舊貴族集團,馬上就開始瘋狂反對了!

這些秦國的舊貴族,為什麼要如此激烈的反對這些變法呢?我們其實可以舉一些例子。在變法之前,舊貴族可以輕易殺自己的奴隸,以及自己封地內的平民,而不用受到多少懲罰。但是在這之後,卻會被嚴懲,導致這些舊貴族覺得自己受限了。

在變法之前,舊貴族們只需要住在家裡,讓那些平民和奴隸為自己耕種,自己吃老本就行。但是變法之後,他們必須得自己去種地,必須要勞動,不能再光享福了。

在變法之前,一個貴族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就能繼承父親留下的爵位和利益。但是變法之後,即便是貴族的兒子,也必須上戰場殺敵,取得軍功之後,才能得到爵位。

除了這些改變之外,其實還有一大堆的變化。而這些改革,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讓那些舊貴族們,開始生活的不舒服了。畢竟,誰願意天天去種地,去戰場上拼命呢?之前只要讓自己手底下的平民,去做這些事情就好。可是改革之後,他們必須自己去做這些事情。

這些舊貴族,也都希望秦國能够更加强大。但他們希望秦國强大的原因,從根本上來說,是因為秦國强大起來之後,他們自己能得到更多的好處。而如果需要損害他們的利益,來讓秦國强大。這個時候,舊貴族集團整體,自然就會極為抵觸了。

這種抵觸,也是歷朝歷代改革過程當中,最難的一點。如果能够克服這種阻力,改革就能順利推行。如果不能克服,萬事皆休。

但是商鞅當時克服了。

因為在他這邊,還有一股更强大的力量支持。這股力量,不是地位最高的秦孝公,而是那些看似普通的秦國百姓。

經過商鞅變法之後,大部分的秦國百姓,都逐漸發現,這些變法原來真的是對他們有好處的。變法之後,他們就不用再繳納大量的勞動成果,去供養那些貴族,自己可以多勞多得。而且,上戰場殺敵立功,自己也有機會成為貴族。

所以,當改革真正推行以後,那些秦國百姓,反倒是開始逐漸支持變法。有了這些百姓的支持,那些貴族反倒成了少數派。如此一來,商鞅的變法,自然就能逐漸推行開來了。

如此,六年之後,當第一次的改革措施,得到了落實之後,商鞅又第二次提出來大量的改革措施。而這些措施,則是在第一次改革的基礎之上,進一步進行細化。不但徹底明確了土地私有制,而且還統一了度量衡,遷都咸陽。

就這樣,經過多年的博弈之後,最終,商鞅的這些改革措施,還是艱難的推行開來了。而當這些改革措施推行之後,秦國整體的耕戰體系,也被確立起來。這個時候的秦國,終於開始煥然一新,國力蒸蒸日上。

到了這個時候,商鞅的變法,已經可以稱得上是成功了。

而當商鞅完成變法之後,接下來,秦國就開始再次發動對外戰爭,尤其是對魏國的戰爭。在商鞅的領導下,很快,秦國就打敗了魏國,佔領了整個河西地區。而對外戰爭的勝利,則是讓秦國的普通百姓,進一步獲得了更多的好處,大家自然也就更願意支持變法了。

另外,收回河西地區之後,秦孝公為了表彰商鞅的功勞,就把臨近前線的商地,封給了商鞅。正是因為被封到了商地,所以後來,衛鞅才被稱之為商鞅。

但問題是,即便到了這個時候,那些秦國的舊貴族,依然還是很反對變法。因為這套變法,確實傷害到了他們的利益。而且,秦國雖然對外戰爭勝利了,整體國力也在提升。但這些成果給他們帶來的好處,卻並不足以抵消他們的損失。

所以,那些舊貴族,此時依然很反對變法。但同時,我們必須要明白,這種反對,只是反對變法,而不是反對秦國本身。在這些舊貴族看來,最好的結果,就是秦國可以變得强大。但同時,他們自身能像以前一樣,不勞而獲,獲得更多的利益。

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之下,西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了,然後他的兒子嬴駟即位,這就是秦惠文王。

秦孝公活著的時候,既是商鞅最好的保護者,同時也是整個秦國變法的裁判。雖然從根本上來說,秦孝公其實才是變法的真正推動者。但至少在表面上來看,秦孝公還是更接近於裁判的角色,商鞅才是那個真正推動變法的人。

所以,到了這個階段,商鞅就徹底危險了。因為幾乎所有秦國高層,都開始反對他。

對於那些舊貴族來說,商鞅主持的變法,損害了他們的利益,所以他們非常仇視商鞅。很多偏激者更是認為,只要商鞅死了,變法就沒了,他們就能回到以往那種不勞而獲的階段。

而對於新上位的秦惠文王來說,商鞅同樣也是他最大的障礙。首先,在秦惠文王做太子的時候,秦惠文王曾經被身後的舊貴族推動,知法犯法,最後被商鞅嚴厲懲處,導致他的兩個老師被處刑。所以從私人角度來說,秦惠文王其實和商鞅有死仇。

從權力角度來說,主持了變法的商鞅,權力實在太大,隨時有可能威脅到他的國君地位。這樣的商鞅,同樣也是留不得的。

最關鍵的是,對於秦惠文王來說,如果把商鞅推出去,讓那些舊貴族殺死洩憤,可以從一定程度上,緩解他們對變法的抵觸。秦惠文王雖然不喜歡商鞅,但他也知道,商鞅的變法是對的。所以,如果能用商鞅的性命,來熄滅那些舊貴族的怒火,然後繼續維持變法的成果,那對於整個秦國來說,都是最好的結果。

至於說那些在變法過程當中,得利最大的平民,他們或許因為變法,得到了商鞅的恩惠。但從平民的角度來說,他們感謝的是國家,而不是商鞅本人。而且,平民也不可能聯起手來,一起保護商鞅。

所以,這個時候的商鞅,繼續留在秦國內部,就是必死無疑的下場了。最好的結果,就是馬上逃離秦國,逃到其他國家去避難。

但遺憾的是,因為商鞅自己頒佈的一些法律,商鞅在逃離秦國的時候,因為沒有帶通行證,所以沒辦法離開秦國。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後來商鞅不得不回到自己的封地,為了保命,不得不起兵反抗。

而這樣一來,他的反叛行為,自然也就被坐實了。所以最終,商鞅被處以車裂之刑,然後全族被殺。

如果按照秦國法律來看,因為商鞅確實起兵反叛了,所以對他處以這樣的刑罰,是一點毛病都沒有的,誰也說不出問題。至於說商鞅之前的那些貢獻,不好意思,按照秦國法律,功不抵過,最多只能讓大家同情他一下。

這就是商鞅必死無疑的原因。

回顧商鞅被殺的整個過程,我們不難發現:如果商鞅想要活命,其實有兩個選擇。一個選擇,就是在秦孝公病重的時候,逃離秦國。但對商鞅來說,他把自己的理念看的更重,不願意看到自己離開秦國之後,自己的變法事業毀於一旦,所以才會想留下來。

當然,如果商鞅想活命,就算沒有提前離開,也可以在秦孝公去世的時候,提前準備好退路,準備好所謂的通行證,然後從容離開秦國。

除此之外,商鞅其實還有另外一個選擇,那就是直接起兵造反,成為秦國的國君。以商鞅的聲望和權力,未必做不到這種事情。一旦造反成功,商鞅就可以殺掉所有秦國舊貴族,自身自然就安全了。

除了這兩條路之外,商鞅幾乎沒有第三條活下去的路可選。後世的那些變法人物,也都用各自的故事,印證了這一點。

在中國數千年的歷史上,只要變法,就一定會觸及到舊貴族的利益。主持變法的那個人,就一定會被既得利益者嫉恨。所以,絕大多數的變法主持者,最後都沒什麼好下場。而如果想要善終的話,最好的選擇,就是事後自己造反,自己成為新的統治者。至於說逃跑,在戰國時期或許可行。可是到了後世大一統時代,基本上就是跑都沒地方跑了。

客觀來說,商鞅的死,其實還是有價值的。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熄滅了那些舊貴族的怒火,確保了改革制度,能够繼續保持下去。

或許,商鞅當年之所以沒有選擇提前逃跑,正是為了這一天。用自己的死,來確保秦國的變法,可以順利保持下去。

從這一點來說,商鞅的死,其實也是有價值的。因為商鞅死了,所以秦惠文王才能從一定程度上,熄滅那些舊貴族的怒火,確保變法制度可以繼續執行下去。

如果當時商鞅沒死,或者逃離了秦國,那後來秦國還能否繼續保持變法的各種制度,反倒就此成了未知數了。

本文標題: 商鞅為何慘死?他的死對秦國有何意義?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74987343458411
相关資料
魏國在戰國初期稱霸時,為何沒有滅了秦國?
魏國,周朝的周王族諸侯國之一,也是戰國七雄之一。而在戰國初期,魏國因為率先變法,絕對是當之無愧的霸主,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够戰勝魏國。有意思的是,在此之前,因為三家分晉那件事,導致韓趙魏三國,在戰國初期的時候,一直都是最親密的盟友。一旦魏國徹
標籤: 魏國 趙國 齊國 義渠國 晉國 楚國
趙匡胤死後弟弟趙光義上位,趙光義是怎麼對待皇嫂的
可是宋氏因為阻擋了趙光義的稱帝道路,這也就是為什麼趙光義會對如此年輕的宋氏冷漠無情。最後宋氏依舊沒有讓皇子繼位,被趙光義奪取。但從另一方面也看出趙光義對其的恨之深,這也成了趙光義的千古詬病。
標籤: 宋太宗 趙匡胤 宋朝 歷史 五代十國 唐朝
南京作為古代六朝古都古城,南宋為何選擇定都杭州不是南京
對南宋擁有40多萬軍隊,為何定都杭州,而沒有選擇南京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老資料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攷。眾所周知,南宋定都杭州,而不是南京。一個問題出現了,南京作為六朝古都,擁有非常完善的基礎條件。在歷史上,稱之為南宋,趙構則被稱為宋
標籤: 宋朝 南宋 杭州南京 中國古代史 杭州經濟 宋高宗
魏國佔據優勢,為何卻害怕諸葛亮北伐呢?
諸葛亮北伐時期,魏國表面上是佔據絕對優勢的,但是卻始終處於被動防禦態勢,這是為什麼呢?首先是魏國雖然有絕對優勢,但是在三國鼎立的格局下,吳蜀在諸葛亮秉政之後就又重新建立了聯盟關係,首尾相應,兩國在北伐時相互策應。
標籤: 諸葛亮 魏國 諸葛亮北伐 三國 曹魏 絕對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