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後的哥哥呂澤為什麼在正史中的記載那麼少?

今天老資料網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劉邦的大舅哥呂澤的文章,歡迎閱讀哦~呂澤在正史記載中只有寥寥數筆,但其實他是漢高祖劉邦建立西漢的最要功臣之一。但是這個人物絕不簡單——他是權後呂後的親哥哥,漢高祖劉邦的大舅哥。呂澤在西漢開國史中,屬於“异端”的存在。

今天老資料網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劉邦的大舅哥呂澤的文章,歡迎閱讀哦~呂澤在正史記載中只有寥寥數筆,但其實他是漢高祖劉邦建立西漢的最要功臣之一。

即使是你熟悉秦漢史,也不一定會注意到呂澤這個歷史人物。但是這個人物絕不簡單——他是權後呂後的親哥哥,漢高祖劉邦的大舅哥。也就是這樣一個身份的人物,似乎有意被歷史透明化了,今天我們將從《史記》蛛絲馬跡的記載中重新塑造一個鮮明的呂澤形象。《史記》原本有52萬字左右,漢武帝時亡佚《孝武帝紀》,東漢楊終也曾受詔删為了10萬字。《史記》幾經亡佚,遺失删改不少內容,而這些內容,至少有1萬字可能和呂澤有關。

呂澤在西漢開國史中,屬於“异端”的存在。整個皇廷,一半以上的功臣,不是他的老友就是他的故吏。多疑的劉邦居然對呂澤是絕對信任的,劉邦對呂澤部下調之即用,呂澤也任其調之。君臣一生,無一絲猜忌。《史記》記載中對呂氏頗有微詞,卻無一字抹黑呂澤。西漢開國,他功績堪比三傑:復發兵佐高祖定天下。但就是這樣一個人,整部《史記》隻言片語和他相關的內容能避則避,能删則删。哪怕是開國排名前五的功侯,只因是呂澤的手下,就“不得”立傳。

芒碭起事——探究呂澤與劉邦的最初政治關係

呂澤雖然是劉邦的大舅哥,但明確記載倆人政治淵源的,還要追溯到劉邦落草芒碭山時期。在芒碭山,呂澤部下曲城侯蠱逢曾以曲城戶將率37人加入劉邦部。芒碭山起事時候的追隨者能活到開國封侯的只有十數人。但十幾人中,卻近乎一半的都不歸劉邦轄制,比如:以執盾前元年從起碭,以左司馬入漢,為將軍,三以都尉擊項羽,屬韓信,功侯。以舍人前元年從起碭,以左司馬入漢,用都尉屬韓信,擊項羽有功,為將軍,定會稽、浙江、湖陽,侯。

孔藂和陳賀是劉邦在芒碭山一併起義的弟兄,但是正式加入,卻是之後劉邦被遷至巴蜀時,他們兩人以左司馬的身份加入。漢承秦制,封漢王前,作為劉邦的嫡系隊伍,豐沛集團是按秦制來組織的。劉邦封漢王后,嫡系部隊的組織構成中也沒有左司馬一職,那麼孔藂、陳賀左司馬一職的說法又從哪來的呢?只有一個可能,他們隸屬於呂澤。呂澤軍為楚制,劉邦入川後,呂澤軍大規模補充入劉邦軍。期間呂澤部中還有河陽侯陳涓、柳丘侯戎賜、東茅侯劉釗等加入劉邦軍隊。

由此,不難推斷出所謂劉邦嫡系部隊——豐沛集團中有很大一部分功侯隸屬於呂澤。而劉邦對呂澤和他的部下也是極其信任,任其發展調用。因為後來一些眾所周知的原因,這一部分必須從史書中晦去。呂澤不能寫,否則政治就不正確了。

接下來的就是劉邦佔據豐縣,四處招兵買馬。但是關於這一點,《史記》上又有吊詭之處:以特將將五百人前元年從起宛朐。有趣的是,劉邦和豐沛集團的早期成員,均無前往宛朐的記載。可別小看了這件事,這可是五百人啊,早期創業中,蠱逢的三十七人都要大書特書一番,更何况多達500人的隊伍。毋庸置疑,這裡也被晦去了關鍵資訊。

就記載文字來說,陳豨率領的五百人加入了誰的部隊?而為什麼加入了這個部隊,就等於加入劉邦軍?仔細推斷便知,唯有呂澤。緊接著,我們通過《功臣錶》會發現秦二世元年一批未來的豐沛功臣加入了呂澤部。阿陵侯郭亭、菌侯張平、厭次侯元頃、安丘侯張說等都是明確記載隸屬於呂澤的。

至於起事豐縣的王陵,也有這樣一段吊詭的記載。王陵以廄將別定東郡、南陽,從至霸上。還能確定的是泗水之戰時,在外徵集兵馬的呂澤和劉邦會師,擊敗秦泗川守衛。秦泗川守壯兵敗於薛,走至戚,沛公左司馬得殺之。這個“左司馬”是不是大名鼎鼎的曹無傷暫時不得而知。有人說是,也有人不是,但這已經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呂澤是個“异端”。如果按上面的功侯及人馬推算,呂澤與劉邦會師的時候,極大可能兵馬是要多於劉邦的,而且戰鬥力極强,是一支彪悍的軍隊,這在以平民流寇為主體的起義軍中,實屬不易。軍隊中旁支比樹幹粗,別說在古代,哪怕是現代都是一件極要命的事。

呂澤完全有實力單幹,但是他卻從始至終都選擇跟隨劉邦,馬首是瞻,可以說整個秦末漢初,他這樣的人就是“异端”。但也許正是因為“异端”的緣故,劉邦對呂澤是出奇的信任。如雍齒反復,似王陵這般高傲之人,被安排到了呂澤軍,可以說此時的呂澤軍就是劉邦的問題兒童軍團。

鴻門之宴——呂澤很可能是二號人物

即使呂澤沒有親自參加鴻門宴,但是並不代表他的直屬手下沒有參加鴻門宴。在劉邦帶去參加鴻門宴的數人中,就有一名叫靳强的將領就是呂澤屬下。“沛公則置車騎,脫身獨騎,與樊噲、夏侯嬰、靳强、紀信等四人持劍盾步走,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從文字記載的參加宴會的人物名單可以看出,呂澤應該同蕭何、曹參、周勃等覈心人物都沒去。

政治鬥爭永遠不是殺一個人就能解决問題的,它是兩個利益集團之間的爭鬥。劉邦可以死,但豐沛集團的利益不可死。而呂澤也許是能取代劉邦的唯一豐沛集團代言人。無論是從此次陳兵霸上,還是多年之後的“定三秦”、“出武關”、“將兵入碭”還是“伐齊”、“滅楚”呂澤都是作為劉邦最好的替代者存在。

加之上文的分析,此時呂澤不但是劉邦的大舅哥,唯劉邦是從,而且擁有軍事指揮權,如果他沒有去危機四伏的鴻門宴,這裡就有了一個大膽的分析:他被劉邦以二號人物的身份留守軍中了。也就是說,一旦劉邦在鴻門宴上出現不測,扶塔樓之將傾的二號人物就是呂澤,天下當然也就姓呂了。

決勝之戰——呂澤成為戰畧備案關鍵人物

劉邦遷巴蜀後,項羽為防劉邦勢力擴展,立章邯為雍王、董翳為翟王、司馬欣為塞王,合稱“三秦”,以阻劉邦出關。在高帝元年8月時,劉邦便用韓信之計,兵出三秦:八月,漢王用韓信之計,從故道還,襲雍王章邯。在劉邦兵出三秦的戰爭中,現時可以確定的是,至少對其中兩秦的戰爭,呂澤軍是直接參與了的,並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別降翟王。以騎隊率先降翟王,虜章邯,功侯”。朱軫在攻打翟、雍之時隸屬於丁複,而丁複作為漢初封戶排位第五的侯爵,則直接隸屬於呂澤部。“入漢中,定三秦,屬呂周侯”

作為丁複和朱軫的實際領導,呂澤軍在定三秦中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勞。緊接著劉邦就開始東征,一路上順風順水,帶著五路諸侯的兵進了彭城。呂澤肯定也在這一東征部隊當中,但是他應該不是和劉邦出函谷關,而是率部出武關。“令將軍薛歐、王吸出武關。因王陵兵南陽,以迎太公、呂後於沛”。

薛歐和王吸入漢時,官職分別是郎中和騎郎將,這樣低級別且又不是豐沛嫡系的人物和劉邦兵分二路是一件很令人難理解的事。而最有趣的還是後面的:“因王陵兵南陽,以迎太公、呂後於沛”。

在沛縣的時候,雖然劉邦以兄事之王陵,可王陵卻不怎麼喜歡劉邦。而且劉邦定三秦之時,王陵母親還沒有“捨生取義”,王陵也未明確對劉邦歸附,囙此劉邦又怎麼會放心王陵迎太公和呂後呢?所以,此處應該是一個在劉邦軍擁有重要地位的人,帶著薛歐、王吸出武關。然後這個人和王陵私交甚篤,能“忽悠”著王陵迎太公和呂後。放在整個劉邦軍中,又要豐沛集團,又要獨立領軍,還要能在此時能“忽悠”王陵,唯有呂澤一人。

緊接著就是:“將兵先入碭”。關於這段記載,明面上我們可以看出呂澤帶著軍隊去自己老家了。實際上我們可以通過下圖,看出呂澤將兵入碭,可能是劉邦的備案:讓呂澤軍處於一個“清醒”的位置,以防兵敗後的一潰千里。無論這個備案是否成立,史實告訴我們,呂澤軍的確封锁了漢軍的一潰千里。

大漢初定——呂澤的身影揮之不去

彭城兵敗後,劉邦的撤退路線可以說很迫不得已。他開始肯定是想一路西奔的,但泗水被殲十餘萬人,只能南退。退至呂梁山區又被殲數萬,好不容易逃到靈璧,更是被殺了個“睢水為之不流”。但是從靈璧得以逃脫後,劉邦的馬上想北上前往沛縣,帶著一家老小西奔:“漢王乃得與數十騎遁去,欲過沛,收家室而西。”但此時的楚軍已經兵至沛縣,劉邦不得不走。“楚亦使人追之沛,取漢王家:家皆亡,不與漢王相見。”

有意思的是,在楚軍沖著劉邦一家老小來的情况下,劉邦居然還能在逃跑的半路上遇到自己兒子和女兒,這也真是巧的不行。但接下來的的事就很重要了,向西潰逃的劉邦選擇了離彭城不足80公里的下邑落脚。“呂後兄周呂侯為漢將兵,居下邑。漢王從之,稍收士卒,軍碭。”呂澤是給了劉邦什麼樣的膽子,讓劉邦敢在項羽的眼皮子底下收拾軍馬?

《史記》中無從可考,但劉邦選擇西逃下邑,我們至少可以讀出以下幾點:呂澤軍擁有一定的兵力且具備一定戰鬥力,能封锁項羽西進;劉邦信賴呂澤,並與他關係甚篤呂澤軍對劉邦忠誠度極高,不會背叛隨後,才有了:“漢王乃西過梁地,至虞。”呂澤軍在這次整軍撤退中,出色的完成了殿后任務,讓劉邦軍再無大的損失。

再說垓下之戰。根據《史記》中的一些蛛絲馬跡,攻伐齊國的戰爭,漢軍應該派了兩到三個軍團參與。這三個軍團分別是,劉邦直屬軍團,也就是曹參軍團:“攻破齊曆下軍,遂取臨淄。還定濟北郡,收著、漯陰、平原、鬲、盧。”韓信軍團:“信因襲齊曆下軍,遂至臨菑。”其中根據部署,曹參和韓信兩路平級,囙此“伐齊之戰”二人職位大致相當,只是戰略部署上有所不同。但令人吊詭的是丁複和陳涓的出現,這代表著呂澤就在附近:“屬悼武王,殺龍且彭城。以丞相定齊地。”所以很有可能呂澤參與了伐齊作戰,但是其功勞被全部抹去。

垓下之戰是最後一次楚漢戰役的結果,這場戰役起始還有戰陳下、圍壽春、屠城父。其中呂澤軍團的成員,部分是明確參與了陳下之戰,並取得了非常可觀的戰績:“還擊項籍陳下,破之。破項籍軍陳下。從起陽夏,擊項羽,以中尉破鍾離眜,功侯。”

身為他們直屬領導的呂澤又去哪了呢?無人知曉,總之他不能出現就對了。垓下之戰其實就已經預示了大漢的雛形,大漢初定,而呂澤在如此關鍵的時候卻不能出現在歷史上,不免叫人惋惜。

身後之事——呂澤其實是一代功臣

天下既定,劉邦開始大封功臣。依據上文分析的呂澤立下的戰功,如果呂澤不被封王,是說不過去的。(那時離白馬盟誓還早著呢)可是直到高帝六年,呂澤才被封“周呂侯”,時間上比自己的小弟靳歙還要晚一年。封的晚不要緊,只要封的大就好,可是呂澤的封戶史書上並無記載,只知道他的另一比特小弟丁複封了七千八百戶,漢初諸侯封戶排名第五。呂澤的封戶有沒有可能像當年項羽封梅鋗一樣,直接來個“十萬戶”?這個就無從而知了。

唯一知道的是,其長子呂臺在呂後執政初期被封為“酈侯”,而呂澤死時,對於濃墨抹黑呂氏家族的《史記》並沒有“廢侯”“爵除”等記載,那麼很有可能呂臺繼承的“周呂侯”封戶。如果呂澤對加封自己的稱號或者物質獎勵有所不滿的話,《史記》肯定會在《呂後本紀》中說上一番。但實際上,呂澤對此可能根本就不在乎,哪怕漢朝既定,他也在戎馬之中,替劉邦四處征戰,直至死於疆場。

據推算,呂澤大致死於高帝七、八年間,“死事”是因公事而死。而這段時間,漢朝的戰爭對象即反叛的韓王信。高祖東擊韓王信餘反寇於東垣。這場戰爭中途,劉邦曾數次還朝,期間還發生了著名的“蕭何未央宮事件”。那麼劉邦數次回城期間,與韓王信作戰的前線總指揮是誰呢?如果是曹參、灌嬰、周勃等人,《史記》一定會大提特提。然而隻字未有,只能說這個人,不可提。

呂澤死後的動盪最為有趣的是,呂澤死後沒多久,劉邦就打起了廢掉劉盈主意。“上欲廢太子,立戚夫人子趙王如意。大臣多諫爭,未能得堅決者也。及帝欲廢太子,而立戚姬子如意為太子,大臣固爭之,莫能得;上以留侯策即止。”

一千多年後,司馬光還為此專門在《資治通鑒》裏寫了一個段子:“上欲廢太子而立趙王,大臣爭之,皆莫能得。御史大夫周昌廷爭之强,上問其說。昌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廢太子,臣期期不奉詔!”上欣然而笑。呂後側耳於東廂聽,既罷,見昌,為跪謝,曰:“微君,太子幾廢。”

這一系列事件的背後,我們可以看出呂澤的去逝對整個朝野的動盪是巨大的,甚至達到動搖國本的地步。為什麼呂澤一死劉邦就對國本變更呢?原因之一當然是沒威脅了。

呂澤在世時候,在功臣集團和豐沛集團中的巨大影響力,高朋故吏滿朝野,豐沛集團中有蕭何、曹參、夏侯嬰、周勃、王陵等人,功臣集團中也有張良、灌嬰、郭蒙、傅寬等人,都是呂澤的故交故吏。所以懾於呂氏勢力,劉邦在太子一事上不敢做太多手脚,但是呂澤一去,呂氏集團一定會出現群龍無首的狀態,廢立之事當然就容易得多了。

再說回呂澤。因為後來呂氏家族的種種作為,讓許多關於他的記載只能寄希望於未來的考古發現。但《史記》中的一句定論,足以讓後世之人人對他的“神秘”津津樂道:“復發兵佐高祖定天下。”

《史記》中漢初功臣的記載中,有明確記載幫助劉邦平定天下的僅有蕭何、張良、陳平、呂澤四人。但呂澤的評估,是四人中完成度最高的。“發兵”、“佐”、“天下”三個詞直接决定了他對劉邦稱帝的幫助有多大。即使家族因政治鬥爭覆滅,這樣的功績也是無法被繞過的。

拋開《史記》記載中對呂澤的評估,也應當有理由相信呂澤之於劉邦,如同關羽之於劉備。他們兩人之間,有一種天然的絕對默契,呂澤對劉邦更是有著一種近乎“信仰”的忠誠。如果沒有這種近乎“信仰”的忠誠,在項羽入關中分封諸侯時,手下精兵強將齊齊,並有滅秦之功呂澤,為什麼沒有被封為諸侯。從分化劉邦勢力上來講,這絕對是一步妙招!我想,不是項羽沒有這樣做,而是呂澤謝絕了項羽封侯之禮,一心只願同劉邦入蜀。劉備分兵,必分關羽,這是一種絕對的信任。

同樣,呂澤軍對劉邦而言就是二隊的存在。每當劉邦戰事緊急之時,呂澤便傾其全力,調動人馬發予劉邦調度。王陵、陳豨、靳歙、丁複、傅寬、蠱逢、郭亭、郭蒙、朱軫、馮無擇、雍齒等人,大都出於呂澤軍“二隊”。

韓信投漢時曾任“連敖”一職,在一定程度上推斷,他很有可能也在呂澤手下任職過。因為劉邦本部的官職是秦制,旗下獨立軍團此時唯有呂澤軍為“楚制”。而且呂澤部的“連敖”一職,可以說是重點人才培養對象。許多漢初功侯曾任此職:“以舍人從起薛,以連敖入漢。為連敖入漢。以連敖入漢。以越連敖從起薛。”

“二隊”的人才,但凡戰績出彩都已經被劉邦徵用,呂澤毫無怨言,繼續為劉邦南征北戰,培養新的人才。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漢初朝野上下不是出自呂澤部,就是呂澤的好友。可有趣的是,有著顛覆朝野能力的大臣——呂澤,臨死都在為皇帝征伐;而生性多疑的皇帝,至死也未對這個大臣起過疑心。這樣的默契,早已不是用“君臣二字”能解釋的。出生入死,不求封王拜相;南征北討,事君如父如兄。

本文標題: 呂後的哥哥呂澤為什麼在正史中的記載那麼少?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74728024780959
相关資料
古代戰狼傅介子,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李白在他的《塞下曲其一》上說:“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意思是只願揮起腰下的寶劍,過關斬將,打敗敵人。詩中“斬樓蘭”的典就是出自《漢書·傅介子傳》。後來傅介子以駿馬監的身份出使樓蘭、等國,並且設計斬殺樓蘭王,為漢朝挽回顏面。傅介子到了樓蘭
標籤: 樓蘭 西域 漢朝 歷史 杜甫 龜茲
朱祁鈺勵精圖治為什麼反被哥哥朱祁鎮推翻?
今天老資料網小編為大家帶來朱祁鈺和朱祁鎮的故事,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明英宗正統十四年,北方瓦剌部首首領以進貢馬匹的馬價為由挑起了戰爭。當時的明英宗朱祁鎮在大太監王鎮的進言下率十萬大軍親自掛帥出征,但國不可一日無君,臨行前,朱祁鎮就委託他唯
標籤: 明景帝 明朝 徐有貞 歷史 朱見深 曹吉祥
孫策出於什麼考慮不傳比特給兒子而是給弟弟?
三國東吳孫策孫權兩兄弟都當過君主,為什麼孫策傳為給弟弟也不傳比特給兒子?跟著老資料網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孫策。為什麼說江東政權的基業不是孫堅打下,而是孫策打下的。正值英年的孫策想要發兵北上,再創功績,但是由於孫策性格嗜殺,被江東士族所不
標籤: 孫策 孫權 三國 袁術 大喬 孫堅
梟雄陳友諒實力極强,為什麼會敗給朱元璋?
歷史朝代的興衰與更替,一個個鮮活的歷史人物,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接下來老資料網小編帶您走進梟雄陳友諒的故事。陳友諒的投奔可謂正逢其時。事實上,陳友諒集團就是朱元璋集團的翻版。根據現存的歷史記載,陳友諒本人在青年時代接受一些粗淺的基
標籤: 陳友諒 朱元璋 紅巾軍 歷史 明朝 徐壽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