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爾滸之戰明朝全軍對抗後金,為何慘敗而歸

你們知道薩爾滸之戰嗎,接下來老資料網小編為您講解。大明萬曆四十六年,叛明自立的後金大汗努爾哈赤以“七大恨”為名誓師,正式向明朝宣戰。一時間風聲鶴唳,邊警四起,大明苦心經營的遼東邊防體系面臨崩潰的危險。廷臣經過商議,以“熟諳遼事”為由,任命楊鎬為兵部右侍郎兼遼東經略,成為明朝對後金作戰的統帥。

你們知道薩爾滸之戰嗎,接下來老資料網小編為您講解。

大明萬曆四十六年,叛明自立的後金大汗努爾哈赤以“七大恨”為名誓師,正式向明朝宣戰。後金大軍接連攻陷明朝遼東重鎮撫順、清河,擄掠人畜30餘萬,馬9千餘匹,戰甲7千副。一時間風聲鶴唳,邊警四起,大明苦心經營的遼東邊防體系面臨崩潰的危險。得知撫順失陷的當天,驚魂未定的萬曆皇帝立即提出對後金進行大規模征討的主張。廷臣經過商議,以“熟諳遼事”為由,任命楊鎬為兵部右侍郎兼遼東經略,成為明朝對後金作戰的統帥。

事實證明,這是一個災難性的决定。楊鎬在官場沉浮三十年,多忙於周旋上位,並無多少軍事才能。他所擬定的“四路出兵,分進合擊”的戰畧計畫,也被後世詬病為必敗之局。那麼“分進合擊”戰畧到底應該怎麼部署?

無論採取何種戰略戰術,任何戰役要想取勝,按照克勞塞維茨《戰爭論》的理論法,應遵循“制勝三要素”:出敵不意、地利和多面攻擊。出敵不意的效果是,使敵人在某一地點面臨遠遠出乎他意料的優勢兵力。地利,指那些能隱蔽地配寘軍隊的地形。多面攻擊,包括戰術上的各種迂回,目的是讓敵人備多力分,從而遭受夾擊和包圍。

“分進合擊”當然也不例外。理論上,一次成功的“分進合擊”,就是出敵不意地使用優勢兵力,利用地利在多個方向上進行有效機動,在會戰地域合力對敵軍實施多面攻擊。實際運用中,兵力的部署和調配、行軍路線的規劃、作戰日程和後勤給養的計算,以及對自然條件、道路狀況、敵情等諸多影響因素的全盤考量,是對將領指揮運籌方略和軍隊實戰能力的嚴峻考驗。

楊鎬是怎麼做的呢?明軍進攻目標是後金都城赫圖阿拉。如果集中兵力以最短路線發動突襲是為上策;再不然,也可依靠數量優勢相互策應,穩紮穩打,逐步縮小包圍圈,也是一個穩妥的方法。可惜楊鎬智窮才短,竟搬出他在朝鮮戰場的蔚山之戰中已經失敗的那套打法:把明軍,包括朝鮮和女真葉赫部援軍共11萬餘人分成四路,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對赫圖阿拉發動向心進攻。

其中山海關總兵杜松的西路軍和開原總兵馬林的北路軍為主力,遼東總兵李如柏指揮的南路軍與赫圖阿拉距離最近,卻並不負擔主要作戰任務。東路軍遼陽總兵劉綎兵少器劣,道路險遠,處境最為尷尬。

楊鎬一廂情願地認為,這種看似四面出擊的嚇人陣勢可以震懾敵軍。更為愚蠢的是,他還派後金逃兵帶書信威嚇努爾哈赤,誇大其詞地宣稱明朝集結大軍47萬,並告知真實發兵日期。這種蠢行非但沒有嚇住敵人,反而暴露了明軍的作戰部署,完全喪失了出敵不意的效果。於是努爾哈赤相機制訂了“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的方針,集中兵力,利用內線優勢進行各個擊破。

在作戰計畫層面,楊鎬既沒有為各軍指定明確的作戰目標,也沒有指派配合策應的作戰任務。四路明軍總兵都稱“主將”,互不統屬,在300公里長的戰線上分頭推進,各自為戰。在這種混亂的部署下,楊鎬在大軍開進後即失去對部隊的掌控。整個戰役期間,他也不派斥候部隊偵察,更沒有掌握一支强大的預備隊隨時支援關鍵戰場。直到戰敗,他才知道部隊已與敵軍接觸。

萬曆四十七年二月二十五日,早春的遼東大雪紛飛,寒風徹骨,天氣狀況根本不適合行軍作戰。但在內閣和兵部嚴厲催促下驚惶失措的楊鎬,不顧部下將領的反對堅持出師。八萬八千名大明官兵們在積雪的黑土地上艱難開拔了,向著即將吞噬他們的林海雪原迤邐而去。

明朝西路軍約3萬人。總兵杜松搶頭功心切,一日內冒雪急行百餘裏,在三月一日進抵渾河岸邊。杜松非常輕敵。他看渾河水淺不及馬腹,說什麼“入陣披堅,非丈夫也。吾結髮從軍,今老矣,不知甲重幾許!”便赤膊上陣,率領部分騎兵快速渡河,將輜重車營遠遠拋在後面。他希望用速攻戰的管道直搗赫圖阿拉,打努爾哈赤一個措手不及,這就是著名的“搗巢”戰術。過去明軍用類似的戰術對付蒙古韃靼部時屢試不爽,然而用來對付後金,效果又將如何呢?

速攻戰必須具備兩個要素才能成功。一是突然性,出敵不意搶佔戰畧主動權;二是以強擊弱,集中力量在短時間內消滅較弱的敵軍。要打出一場漂亮的速攻戰,知己知彼至關重要。然而,魯莽驕傲的杜松卻根本不瞭解他面前的的對手。與蒙古部落一盤散沙,多以騎兵遊擊襲擾不同,後金以八旗編制統一了軍事力量,作戰以步騎混編,正面衝殺的戰術為主。八旗每個作戰組織分長甲、短甲和兩重甲三個兵種。

戰鬥時,穿戴重甲的步騎兵衝鋒在前;穿短甲的弓箭手在後掩護;最精銳的禁衛騎兵“巴牙喇”作為總預備隊,隨時接應。杜松就這樣冒冒失失帶著部分人馬赴戰,結局已然註定。杜松一路與後金主力首先在薩爾滸附近的吉林崖和界藩山等地交鋒,明軍開局頗有小勝,打破後金兩個前哨營寨。但等到大貝勒代善、四貝勒皇太極等人率軍馳援後形勢大變。杜松攻打吉林崖的前鋒受阻,後方駐紮在薩爾滸大營的部隊又遭努爾哈赤親率五旗3.5萬大軍的全力進攻,遂遭分割殲滅。明軍屍橫遍野,散落的軍器和屍體像流冰一樣飄滿了渾河。杜松身中十幾箭而死。

由於長期武備廢弛,明軍許多官兵除了胸背披甲之外其他部位並無保護,常被後金弓箭手“於五步之內,專射面脅,每發必斃”。相比之下,後金軍重裝部隊配備頭盔、面具、護肩、護臂、護心鏡,還專門製造了保護脅部的“護腋”,防護非常嚴密,連一些戰馬也披上了重鎧。這些甲胄皆是精鐵所造,不但能防箭,也對三眼銃這類射程不遠、命中率低的火器有較佳的防護作用,甚至連一些鳥銃也不能擊穿。戰後,軍火專家徐光啟曾上疏提請緊急製造大號鳥銃來專門制敵。

杜松戰死之後,留在後方的車營也遭後金奸細暗算,很多火器在被蓄意焚毀,實力大損。這支剩下1萬人左右的車營部隊由龔念遂帶領,在斡渾鄂謨掘壕列炮進行防禦,但很快在努爾哈赤與皇太極親自帶隊衝鋒之下,遭到滅頂之災。明軍進攻主力西路軍自此覆滅。

明朝北路軍約2.2萬人從二月二十八日經三岔兒堡出發。三月初二總兵馬林得到西路軍戰敗的消息,非常驚恐。他不聽諸將建議,拔營退往撫順東北的尚間崖,在此紮下大營。他又命部將潘宗顏等駐守斐芬山,挖戰壕列車陣。並派軍援助留駐於斡渾鄂謨的西路軍車營龔念遂部,三軍成犄角之勢防禦,期望能頂住後金的進攻,等待女真葉赫部援軍到來。

如何使用火器優勢打一場成功的防禦戰?首先,必須建立工事屏障,或者實施機動防禦,迫使敵軍在火器射程內停下來。然後通過長時間不間斷的火力打擊擊潰敵軍。那麼,尚間堡的明軍又是怎麼打的呢?

他們先是繞大營挖掘三道壕溝,壕溝之內的騎兵下馬步戰。壕溝之外布有鳥槍大炮,鳥槍大炮之前還配有持火器的“跳蕩鐵騎”。就這樣,明軍擺出了一個可以連射火器的陣形。但是,這個陣形缺乏阻攔敵騎的拒馬以及戰車,容易被後金騎兵突破。

努爾哈赤帶領皇太極以不到千1000人的兵力首先肅清了西路軍車營殘部,隨後集中6萬大軍以排山倒海之勢向尚間崖殺了過來。努爾哈赤原本打算搶佔尚間崖的制高點,由上往下俯衝明軍陣營,但當他發現前線明軍隊伍尚在集結,陣形不整時,當機立斷全線出擊。訓練有素的後金騎兵憑出色的騎射科技擊潰了明軍騎兵,隨後又掃蕩了滯留在戰場上的明軍步兵。明軍副將麻岩戰死,總兵馬林狼狽逃出戰場。在斐芬山立營的潘宗顏部成了後金軍下一個打擊目標。這支明軍配有戰車。

明軍在對蒙古人作戰時發展出了車陣戰術,用人力、畜力牽引的獨輪或雙輪木板車圍成臨時防禦陣地,在車上搭起厚木板作為胸牆,明軍在簡易掩體後面施放火器。但是,這些戰車的機動性和防禦力十分薄弱,明軍車營所配備的火器多以粗劣短小的三眼銃和小型佛郎機為主,射程近火力弱。後金軍通過楯車和厚甲可以擋住明軍的火器,而弓箭手也可以拋射殺傷陣內明軍,後金突擊力量乘機推翻戰車和拒馬,進行他們擅長的白刃戰。

斐芬山的明軍用戰車列陣,掩護將士連放銃炮。“奮呼衝擊,膽氣彌厲。”明軍火器給後金軍造成嚴重傷亡。但是他們兵力不足,騎兵數量少,難以配合步兵協同作戰。努爾哈赤集中兵力,將潘宗顏部重重包圍,攻勢猛烈。

此戰後金軍另一破陣戰術是使用敢死隊驅趕大量馬匹做炮灰,讓它們一湧而上,沖散明軍的陣營。當明軍因陣營散亂而不能連射火器之時,後金精銳騎兵便沖過來大肆殺戮。戰鬥中潘宗顏中箭身死,其死時“骨糜肢爛,慘不忍睹”,其部屬全部戰死。此時前來女真葉赫部的援軍已到達戰場附近,驚聞明軍戰敗,倉皇撤退。就這樣,明軍北路攻勢也被擊潰了。

明軍東路軍以總兵劉綎率領的1.2萬人會同朝鮮都元帥薑弘立等統率的1.3萬朝鮮軍,從東面寬甸堡進攻赫圖阿拉。劉綎在萬曆援朝之役中與楊鎬結怨,結果被楊鎬刻意算計,欲置於死地。東路軍孤懸偏遠,沿途險阻,加之兵微將寡,裝備陋劣,又缺少大炮火器,為四路中最弱的一路。朝鮮元帥薑弘立曾問劉綎:“然則東路兵甚孤,老爺何不請兵?”劉綎無奈地回答:“楊爺與俺自不相好,必要致死。俺亦受國厚恩,以死自許……”薑又問:“進兵何速也?”劉綎回答:“兵家勝籌,惟在得天時、得地利、順人心而已。天氣尚寒,不可謂得天時也,道路泥濘,不可謂得地利也,俺不得主柄,奈何?”

儘管如此,東路軍自寬甸出師後,連克牛毛寨、馬家寨等十餘個敵軍營寨,至三月初一已深入敵境三百多裏,軍隊士氣很高。由於風雪天氣造成軍糧補給不足,養子劉招孫以孤軍乏食為由乞求退兵,被劉綎拒絕。而且由於資訊阻隔,劉綎當時對西路軍的覆滅一無所知。到了三月初三,劉綎軍已進抵距赫圖阿拉約七十裏的阿布達裏岡。努爾哈赤派奸細冒充杜松軍卒,誘騙劉綎進入險地。阿布達裏岡一帶重巒疊嶂、隘路險峻,劉綎唯恐杜松獨得頭功,急命輕軍前進。

三月初四淩晨,努爾哈赤再令大貝勒代善、三貝勒莽古爾泰、四貝勒皇太極率軍4萬餘人進行截擊。三月初五,皇太極佔據阿布達裏岡山頂,居高臨下猛擊明軍,代善則攻打明軍側翼,劉綎抵擋不住敗退瓦爾喀什山前,另一支後金軍假冒西路軍前來相迎,將明軍誘入包圍圈。明軍腹背受敵,兵馬大亂。劉綎在包圍圈中拼死廝殺,勇猛异常。他先被流矢射中,繼而雙臂受創,又被一刀劈去半張臉,依然奮戰不止,親手格殺數十名敵軍後才壯烈殉國。養子劉招孫為營救義父也中箭而死。

消滅劉綎軍主力後,後金再往南進擊東路軍餘部。在富察甸,後金軍遭遇由兵備副使康應乾率領的明軍南兵部隊和朝鮮軍。他們看見這支流著戚家軍血脈的部隊身披木甲和皮甲,手執竹竿狼銑長矛,紀律嚴明;朝鮮人則穿著紙質短甲,頭戴柳條盔。他們排列層層槍炮,向著後金軍射擊。

由於劉綎輕裝急進丟棄了大批輜重拒馬,導致明軍南兵喪失了有效的防禦依託,終於在占絕對優勢的後金軍的瘋狂衝擊下失敗。嚇破了膽的朝鮮人則向後金軍請降。隨同朝鮮人作戰的明軍遊擊喬一琦不願投降,自殺身死。在壯烈的戰鬥之後,東路明軍也最終慘遭殲滅。

坐鎮瀋陽的遼東經略楊鎬在得知兩路兵敗的消息後魂飛魄散。他對戰爭已經完全喪失信心,於是急令南、東二路撤軍,但命令還沒有送到,東路劉綎所部已被消滅。只有遷延不進的李如柏運氣最好,尚未交戰即全軍而退。只是在退兵時遭到後金軍偷襲追擊,損失40餘人和50多匹馬。這算是薩爾滸之戰中明軍損失最小的一次行動。

就這樣,明朝傾全國之力,籌畫近一年多時間的征遼大舉,在不到五天裏就以慘敗告終。8.8萬名官兵傷亡高達4.5萬餘人,文武官吏死者達310人,遺失馬、騾、駱駝等駝畜2.8萬匹,損失火器2萬餘件,大明精銳自此喪失殆盡。

誠如黃仁宇先生的評估:“明朝不能發揮本身力量,不能引用軍事科技非止表現於一時一事,而有官僚組織和社會狀態為背景,積習已成,1619年無非是一朝弱點無情的暴露”。如此看來,凡是衰亡中的王朝,就算能够打贏一次戰役,也終將輸掉整個國家。

本文標題: 薩爾滸之戰明朝全軍對抗後金,為何慘敗而歸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74728012408486
相关資料
夷陵之戰到底是什麼樣的,東吳軍隊有那麼厲害嗎
很多人都不瞭解夷陵之戰是以少勝多的戰役,接下來跟著老資料網小編一起欣賞。也就是赤壁、官渡、夷陵之戰。這三大戰役都是影響三國勢力分佈,以及三國歷史走向的大戰。其中的夷陵大戰中更是被演義得非常精彩,由陸遜領兵的東吳,以五萬兵力打敗了劉備的七十萬
標籤: 夷陵之戰 劉備 蜀國 三國 歷史 吳國
劉備要是打贏夷陵之戰,三國的歷史又會是什麼樣的
如果真是歷史不是如此,夷陵之戰劉備大獲全勝,三國的最終結局又會如何呢?夷陵之戰堪稱吳蜀兩國的生死之戰,劉備幾乎舉全國之力攻打吳國,一方面是為了給關羽報仇,另一方面也想奪回荊州,改變魏蜀吳之間的戰畧態勢。
標籤: 劉備 夷陵之戰 蜀國 三國 曹丕
漢中之戰劉備為何要奪取這個地方,雙方都戰死了哪些武將
對漢中之戰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老資料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攷。建安二十二年到二十四年之間,劉備於益州根基尚未穩固之際,便幾乎傾盡人馬悍然發動了奪取曹操控制下的漢中爭奪戰。最終,勢力遠遜於曹操的劉備取得勝利,將漢中握在了手中。其實,對於
標籤: 劉備 漢中 曹操 漢中之戰 三國 諸葛亮
趙國軍隊實力和秦國旗鼓相當,趙括是怎麼輸給白起的
對長平之戰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老資料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攷。眾所周知,在長平之戰中,秦國大將白起擊敗了趙括。此戰,秦國不僅佔據了長平這一兵家必爭之地,還坑殺了40多萬的趙國精銳力量,從而嚴重削弱了趙國這一競爭對手。在長平之戰中,趙國
標籤: 趙國 趙括 白起 春秋戰國 歷史 秦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