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在死後四日不發喪,這是為什麼呢?

劉邦,即漢高祖,字季,沛縣豐邑中陽裏人,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漢朝開國皇帝,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有突出貢獻。然而,作為西漢開國皇帝的劉邦,卻在死後四日不發喪,無法入土為安,這是為什麼?做出不發喪决定的,是漢高後呂雉。這可嚇壞了審食其,審食其趕緊進宮,跟呂雉陳述厲害,呂雉知道事已不可行,才為劉邦發喪。

劉邦,即漢高祖,字季,沛縣豐邑中陽裏人,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漢朝開國皇帝,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有突出貢獻。下麵老資料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人一向講究入土為安。人沒了,就該讓他安安靜靜地去往另一個世界,對於咱們中國的老百姓來說,入土為安實在是太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然而,作為西漢開國皇帝的劉邦,卻在死後四日不發喪,無法入土為安,這是為什麼?

難道是死得太過倉促,西漢來不及為劉邦處理喪事?

其實,劉邦的死一點都不突然,完全在預料之中。

漢十二年,劉邦在親征英布的時候被流箭射中,回長安的路上就病得愈發嚴重,那個年代沒有抗生素,想必是傷口感染了,劉邦出征前就年老且病,當然無法逃過這一劫,史書記載,劉邦對於死,很坦然,劉邦認為自己已經病入膏肓,就算是神醫扁鵲複生,也沒法救他了。

自知時日不多的劉邦拒絕醫治,坦然等死。

這種情況下,要說西漢政府對劉邦的死,毫無準備,是不可能的。

既然西漢明知劉邦將不久於人世,為何又在劉邦死後四日不發喪呢?

做出不發喪决定的,是漢高後呂雉。

呂雉認為,劉邦一死,那些跟隨劉邦打天下的將軍們必將難以控制,太子劉盈不是劉邦那樣雄才大略的君主,定然無法讓那些將軍們心悅誠服,為今之計,就是讓那些將軍們為劉邦殉葬,以解除劉盈的後顧之憂。

可以說,呂雉的這種想法是卑劣的,是不可告人的,不可能跟非親信商量。

呂雉的親信只有一個,即審食其。

審食其是呂雉的情人,沒有人知道呂雉和審食其的情人關係始於何時,一般推測,呂雉和審食其的情人關係始於二人在楚營做人質時,或是二人在豐沛留守時。

總之,呂雉把這種上不可告天、下不可告地,中不可告父母的勾當告訴給了審食其,但審食其並不是什麼大陰謀家,並不知道該如何把將軍們一網打盡,於是就有了咱們前邊說的四日不發喪,即都四天了,審食其和呂雉還沒商議出個子午卯酉來。

雖然審食其和呂雉還沒商議出個子午卯酉來,但呂雉不可告人的心思已被將軍們得知,將軍們中的一個叫酈商的,站了出來,主動去找審食其,跟審食其講,想殺將軍們是萬萬做不到的,一旦動起手來,呂雉的位子不保。

這可嚇壞了審食其,審食其趕緊進宮,跟呂雉陳述厲害,呂雉知道事已不可行,才為劉邦發喪。

參考資料:《史記·高祖本紀》、《史記·呂太後本紀》、《史記·陳丞相世家》、《史記·樊酈滕灌列傳》

本文標題: 劉邦在死後四日不發喪,這是為什麼呢?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73259347480783
相关資料
劉邦手握權柄,為什麼在改易太子這件事上一直失敗?
可是,劉邦已經如此有權了,但在改易太子這件事情上,屢次三番地嘗試,最後還是失敗了,為什麼呢?也就是說,改易太子一事,可能劉邦也是一直在猶豫的,倘若劉邦不猶豫,應當早就成功了。也或許正是這個原因,劉邦在改立太子一事上,並不堅決,因為不够堅決,
標籤: 劉邦 歷史 漢朝 西漢 戚夫人 劉如意
劉邦駕崩後,呂雉是如何處理他的兒子們的?
呂雉,字娥姁(xū),又稱呂後、漢高後、呂太後等,漢高帝劉邦的皇后。她是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也是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之後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性,與武則天並稱“呂武”。生命最後的十二年時間裏,劉邦只生育了六個兒子,加上發跡之前的
標籤: 劉邦 呂雉 漢朝 歷史 漢惠帝 劉如意
如果王淩、毋丘儉和諸葛誕三人聯手對抗司馬懿,會是什麼結果?
正始十年,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殺掉大將軍曹爽,控制曹魏政權之後,相繼爆發了三場反抗司馬氏專權的軍事行動,史稱“淮南三叛”,即王淩之叛、毋丘儉和文欽之叛,還有諸葛誕之叛。不幸的是,這三場叛亂,最後都失敗了,至此,曹魏再也無人能抗衡司馬氏
標籤: 諸葛誕 司馬懿 王淩 毋丘儉 歷史 三國
皇帝身為一國之君,他的飲食有哪些講究呢?
《禮記》雲“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飲食,作為人類生存最基本的需求,在中國歷史早期便被迫與國家政治相連。《周禮》中關於不同階級飲食禮儀上的規定可謂多如牛毛,不勝枚舉。那貴為一國之君的天子呢?他們的餐桌上,又究竟擺放著哪些珍饈美味?
標籤: 鰣魚 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