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從敗走麥城到被殺,關羽都犯了多少錯誤

對關羽敗走麥城被殺前,犯了多少錯誤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老資料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攷。西元220年,一代武聖人關羽在江東被孫權殺害,令人感慨不已。這場戰役的失敗,軍事方面的失利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除了軍事之外,關羽還犯下了一系列錯誤,導致了自己的兵敗身亡。

對關羽敗走麥城被殺前,犯了多少錯誤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老資料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攷。

西元220年,一代武聖人關羽在江東被孫權殺害,令人感慨不已。

我們知道,關羽之死,源自於西元219年時他出兵攻打曹操的襄陽和樊城,所以史稱襄樊戰役。原本這場戰役打得非常順利,通過水淹七軍活捉曹軍大將於禁,斬殺大將龐德,嚇得曹操差點遷都。但後來孫權背後插了一刀,呂蒙偷襲荊州,關羽倉皇逃到麥城,最後被生擒斬首。

這場戰役的失敗,軍事方面的失利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除了軍事之外,關羽還犯下了一系列錯誤,導致了自己的兵敗身亡。

實際上,這場戰役發動的本身,就是一個錯誤。因為西元208年的時候,諸葛亮就給劉備製定了終極戰畧——隆中對。諸葛亮的建議是,在“天下有變”的時候,派一上將在荊州出兵,劉備親自在蜀地北伐,可以收復中原。但關羽發動戰役的時候,天下既沒有重大變故,劉備也沒有配合出兵,所以關羽打破了諸葛亮的計畫,這次出兵本身就存在問題。

為什麼孫權會偷襲關羽呢?答案很簡單,那就是孫劉兩家本來就在荊州的問題上存在分歧,甚至一度劍拔弩張。在這種局面下,關羽非但沒有安撫孫權,反倒一次次地激怒孫權,導致自己被抄了後路。

在關羽攻打襄樊之前,孫權曾經派使者來見關羽,想要和他聯姻,讓自己的兒子迎娶關羽的女兒。沒想到,關羽非但不同意這門婚事,反而還把使者罵得狗血淋頭,灰溜溜地逃回了江東。

有些人可能不理解,為什麼關羽要反對這門婚事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前不久的例子已經說明,孫權是不可信的。大家都知道,在赤壁之戰後,孫權曾經把自己的妹妹嫁給劉備。結果這個孫小妹每天帶著一群拿著刀劍的侍女睡覺,嚇得劉備天天做噩夢。後來劉備入川,孫小妹還想把劉禪帶到江東做人質,多虧有了趙雲截江奪阿斗的事,才避免了這場劫難。

由此可見,孫權和劉備的聯姻,本來就很有可能是藏著巨大的陰謀,關羽對於孫權新的聯姻心存戒心也是必然的結果。

但是,這不代表關羽在處理這件問題的方法上是正確的。拒絕一個人的管道有很多,關羽採取了最簡單、最暴力的手段。

他完全可以將皮球踢給孫權,要求孫權的兒子先來荊州,如果孫權心裡有鬼,自然知難而退;就算想直接拒絕聯姻,也可以把話說得好聽一點,沒有必要破口大駡。關羽的拒絕管道相當於直接把臉撕破,沒有給對方留下任何餘地,對方何必繼續忍讓呢?

在關羽出兵的時候,孫權還提出要幫助關羽一起攻打曹操,還派人和關羽打了個招呼。但是,孫權派遣使者只是緩兵之計,不過是嘴上說點漂亮話,其實並沒有真的出兵。一直到關羽水淹七軍了,孫權的軍隊都還沒出發。

關羽這個時候生擒了於禁,正是士氣高漲、目空一切的時候,他對著孫權的使者罵道:“小兔崽子竟敢放我鴿子!等我把樊城打下來,看我不把你們給滅了!”

不僅如此,根據《資治通鑒》的記載,關羽在水淹七軍之後,已經完全得意忘形。此時已經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勝利,應該保持冷靜的頭腦,見好就收。更何况,當時他的軍糧已經消耗殆盡了,不適合繼續作戰,應該珍惜成果,休整軍隊。

沒想到關羽不僅不肯收手,甚至在沒有軍糧的情况下,不打招呼就把孫權儲存在附近的軍糧(湘關米,此事歷史存疑)拿來自己用,這和搶有什麼區別?孫權在聽說了這件事之後,不再有任何的猶豫,馬上派大都督呂蒙出兵偷襲關羽。

即便如此,孫權也不敢真刀真槍地跟關羽正面交鋒。當時的名將呂蒙作為東吳的大都督,就駐軍在關羽鎮守的南郡附近,所以關羽時時都要防備著呂蒙。為了讓關羽鬆懈,呂蒙使出了一個計策:裝病。

呂蒙裝病是可信的,因為這位將軍確實是體弱多病,在三國時期都出了名了。呂蒙不僅公開宣佈自己要回家養病,還把自己的軍權交給了一個年輕人。這個人當時沒什麼名氣,但後來成為了三國名將,他就是陸遜。

呂蒙裝病的計策,其實就是陸遜寫的,所以呂蒙順勢對外宣稱自己把東吳大都督的權力交給陸遜。陸遜馬上給關羽寫了一封信,大致意思就是自己初出茅廬,什麼都不懂。他還稱讚關羽用兵如神,希望關羽能多多指點。

關羽看到信之後,果然放鬆了警惕,於是犯下了最後一個錯誤,那就是覺得陸遜和東吳已經不足為據,把鎮守荊州的大部分軍隊調到前線,和曹軍作戰。

看到關羽上鉤,陸遜馬上寫信給孫權,表示關羽已經傾巢而出。於是,呂蒙率領的軍隊全都換成白衣服,假裝是來荊州做生意的商人。

尤其是在戰役期間,關羽因為後方的士仁(《三國演義》裏叫傅士仁)和糜芳籌備軍糧不力,曾經怒駡這兩個人,威脅說回來就要殺了他們。這兩個人本來就害怕關羽,如今呂蒙兵臨城下並且好言相勸,最終獻城投降。

儘管孫吳在最後時刻才出兵,但在整個襄樊戰役中,關羽一直在雙線作戰,軍事上和曹操的軍隊硬碰硬,政治上對孫權方咄咄逼人。他全程以自己半個荊州的兵力,挑戰曹操和孫權兩方的舉國之力,自然是打不過的。

在整個襄樊戰役中,關羽可謂是一錯再錯,連續犯下了許多錯誤,最終導致了自己的覆滅。

但奇怪的是,在整個襄樊戰役期間,曹操派了於禁、徐晃等至少兩路援軍,孫權也派呂蒙來偷襲,關羽這邊卻始終沒有得到劉備的任何幫助,這是為什麼呢?關羽這次出兵到底是因為什麼呢?我們下一期再介紹~

本文標題: 關羽從敗走麥城到被殺,關羽都犯了多少錯誤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72481632137508
相关資料
司馬昭明明可以自己做皇帝,司馬昭為何到死都沒有行動
對司馬昭完全可以稱帝,為什麼他到死都沒有當皇帝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老資料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攷。為晋宣帝司馬懿與宣穆皇后張春華次子、晋景帝司馬師之弟、晋武帝司馬炎之父。可以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一句婦孺皆知的成語。但很少有
標籤: 司馬昭 三國 歷史 曹髦 蜀國 成濟
呂雉死後,她的“緋聞男友”審食其是什麼結局?
-前177年),西漢時期官員,是劉邦的同鄉,沛縣人。審食其之所以如此地特殊,乃是因為審食其與呂後有著非同尋常的關係。至於劉長為何要殺審食其,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標籤: 審食其 呂雉 平原君 劉邦
吳起建立的重步兵部隊魏武卒,到底有多强?
魏武卒,是吳起訓練的精銳重裝步兵,吳起率領魏武卒南征北戰,創下了“大戰七十二,全勝六十四,其餘均解”的奇功偉績。再加上“老冤家”秦國變法崛起,又從魏國手中奪回了河西故地,經濟窘迫的魏國再也無力重建精銳的魏武卒,這樣一支強悍的部隊最終遺憾地退
標籤: 吳起 重步兵 魏武卒 三國 步兵 歷史
劉備死後,諸葛亮為什麼加强了與東吳的聯盟?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古代傑出政治家、軍事家、發明家、文學家。劉備死後,按理說諸葛亮應該繼續帶兵討伐孫權,畢竟諸葛亮是劉備最信任的人,和關羽的關係也很不錯。諸葛亮不僅沒有繼續討伐東吳,還加强了和孫權之間的聯盟。所以諸葛亮
標籤: 諸葛亮 劉備 孫權 三國 關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