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弘有哪些功績?他為何能以丞相封侯?

公孫弘,名弘,字季,一字次卿,齊地菑川人,為西漢名臣。太常閱卷後認為公孫弘的對策老生常談,並無多少新意,將其列為下等。公孫弘由此成為漢朝以丞相封侯第一人,此後以丞相封侯的慣例亦始於此。但就此定論公孫弘是一個壞人也不對。此外,公孫弘作為一個丞相,俸祿很高,卻十分的低調節儉,史載他“夜寢為布被”,“食一肉脫粟之飯。”

公孫弘(前200年—前121年),名弘,字季,一字次卿(《西京雜記》記載),齊地菑川人,為西漢名臣。老資料網小編知道讀者都對此很感興趣,接下來就和各位一起來瞭解,給大家一個參攷。

元光五年(前130年)八月,漢武帝再次下詔各郡國舉賢良,菑川國再一次推薦公孫弘赴京。能够進京接受皇帝召見,這絕對是天大的機會。元光元年(前134),廣川人董仲舒就是在與武帝的策問中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而名揚天下。但公孫弘對送上門的機會卻予以婉拒,建元元年(前140)公孫弘就曾被郡國舉薦入京,卻因出使匈奴的結果讓漢武帝很不滿意,又辭官回鄉。但郡國官員一時又找不到合適的人才,七十歲的公孫弘只好應命。

公孫弘年少時因通《詩》、《書》而聞名郡國。漢文帝前元元年(西元前179年),二十一歲的公孫弘與同齡的賈誼一道被征為博士,這年董仲舒才剛剛出生。文帝剛繼位時,陳平、周勃等一批功臣勳貴把持朝政,賈誼,公孫弘這樣的年輕儒生倍受排擠,賈誼被放逐到長沙國任相,公孫弘也因犯錯去職回家。窮困的時候,公孫弘被迫當郡國豬官到海邊放猪。四十歲的時候開始學《春秋公羊傳》,也學有所成,名揚郡國。

第三次被徵召入朝後,武帝向眾賢良發下制書策問天上人之道。太常閱卷後認為公孫弘的對策老生常談,並無多少新意,將其列為下等。不料疏文呈上後,武帝一眼就看中了公孫弘的文章,將其提升為第一,並詔公孫弘入見,拜為博士。

作為一個儒學經師,公孫弘對於《春秋公羊傳》的研習不及更具學者氣息的董仲舒。但歷盡歲月打磨的公孫弘處事更為圓滑,其思想也更貼近實際。對策中提出的四條治國要點除了儒家宣揚的仁、義、禮,還有法家的權術。漢武帝其人外儒內法,雖然接受了董仲舒獨尊儒術的建議,但只是借儒家的大一統思想維護皇權,並沒有把儒家經學真正用於治國理政中。在內心深處,漢武帝認可的還是法家,這符合武帝一貫的霸道風格。董仲舒書生氣太重,偏理想化,不會靈活變通,所以武帝對他敬而不用。

公孫弘就不一樣了,善於融合變通。比如主張法不遠義,和不遠禮,即法令要考慮到道德人情而不遠離道義,百姓就會服從法令,不背離道義;和諧要堅守基本的人際原則而不遠離禮節,百姓就會彼此親近而不發生衝突。這種儒法合流的治國理念比純粹的儒學治國更實用,也很對漢武帝的脾氣,因而公孫弘得以被武帝重用。元朔五年(前124年),公孫弘被武帝封侯拜相,走上了人生巔峰。

漢朝建立以來,丞相均為功臣勳貴,唯獨公孫弘出身布衣,沒有

侯爵。於是武帝下詔封平津鄉650戶給丞相公孫弘為平津侯。公孫弘由此成為漢朝以丞相封侯第一人,此後以丞相封侯的慣例亦始於此。

武帝任用公孫弘一方面用他推行儒家治國,另一方面則是看重了公孫弘出身草根,無政治根基背景。布衣丞相公孫弘也深知武帝用意,從不與武帝發生正面爭執,武帝一旦與其意見不合,公孫弘馬上認錯請罪,然後再從長計議。武帝問政時,公孫弘都是把各種建議都提出來,讓武帝自己選擇。

不過公孫弘也並非對武帝毫無原則的順從,作為一個儒者,他守住了自己的底線。漢武帝曾想把建設北方朔方郡,朝鮮滄海郡與經營西南夷一起實行,公孫弘認為這樣人民負擔太重,就上奏不修朔方郡,武帝不准其奏。但公孫弘並沒有放弃,而是後退一步向武帝請罪,給武帝一個臺階下。然後迂回周旋使漢武帝停止了修滄海郡與經營西南夷,減輕了人民負擔。

漢初博士專於學術,皇帝雖會問政於博士,但只是諮詢,博士在政治決策中並沒有起到多大作用。漢武帝罷黜百家後,朝廷只設立研習儒家五經的博士,但這時的五經博士只是比之前更具有話語權,依然沒有決策權。直到公孫弘的出現才改變了這一局面。

公孫弘規定五經博士設定弟子五十人,作為人才庫備用,通過經藝考試從中選拔人才做官,將經學與功名掛鉤。於是天下之人競相研讀經學,儒家士大夫成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漢武帝臨終時,給漢昭帝留下的四比特輔政大臣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全是功臣貴戚。到漢宣帝臨終時,給漢元帝留下的三名輔政大臣史高、蕭望之、周勘,其中只有史高是外戚,蕭望之和周勘都是儒家士大夫。這一變化的背後推動者正是公孫弘。

董仲舒奠定理論,公孫弘具體執行,二人為儒家思想的發展立下了大功。但一提起“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人們只會想起董仲舒,公孫弘的知名度則要小得多。一方面是董仲舒率先提出了觀點,掩蓋了後來者的光芒。另一方面則是公孫弘私德有虧,不為後世人推崇。公孫弘為人表面寬和,實則氣量狹小。因董仲舒才學在公孫弘之上,公孫弘就設法把董仲舒遷為膠西相。膠西王嬌縱不法,殘忍暴戾。公孫弘想借刀殺人,結果董仲舒命大,當了幾年膠西相後就辭官歸隱專心做學問去了。

對於其他朝臣,公孫弘也經常挖坑使拌。每次奏事,公孫弘都讓別人先說,自己看武帝臉色見風使舵,因而被武帝讚賞信任。卻也得罪了朝臣。直臣汲黯就被其坑過好多次,氣得汲黯在武帝與朝臣面前當眾指責公孫弘多詐而無情實,說好的跟我一起上奏,可最後卻變卦又反對當初商量好的奏議,是不忠誠的表現。公孫弘囙此記恨汲黯,

右內史管界內多有達官貴人和皇室宗親居住,很難管理。公孫弘就向武帝提議調任汲黯為右內史,想讓汲黯去觸犯達官顯貴,引火焚身。但汲黯剛正不阿,執法嚴明,武帝都對他很敬重。在右內史任上政事處理得井井有條,從未廢弛荒疏過。

有這樣的污點,公孫弘的知名度不如董仲舒也就不足為怪了。但就此定論公孫弘是一個壞人也不對。前面講到的他能以天下蒼生為重勸諫武帝就是一個閃光點。此外,公孫弘作為一個丞相,俸祿很高,卻十分的低調節儉,史載他“夜寢為布被”,“食一肉脫粟之飯。”俸祿都用於周濟自己草根時代的貧賤之交。汲黯說他的節儉是沽名釣譽,他則回應道齊國的管仲生活富貴奢華,而晏嬰節儉樸素,兩人都把齊國治理得好好的。結論就是,臣子的生活是豪華還是簡樸,只是個人生活作風問題,與他對國家的貢獻沒有聯系。從這個角度來說,公孫弘的確私德有虧,但並沒有對他治國理政造成多大負面影響。他確立儒家經學的政治地位,在執政過程中能以天下蒼生為重,於國於民還是有貢獻的。

本文標題: 公孫弘有哪些功績?他為何能以丞相封侯?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72308933220674
相关資料
秦始皇滅六國統一天下後,周天子的待遇又是什麼樣的
今天老資料網小編給大家帶來秦朝統一全國之後,周天子得到了怎樣的待遇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老資料網小編一起看一看。周朝是中國歷史上比較牛掰的一個朝代,其歷時791年,共經歷32代人37個周天子,與後世那些熬不過300年的朝代相比,周朝絕
標籤: 秦始皇 周天子 中國古代史 歷史 周朝 秦國
東周時期的諸侯國那麼多,周天子為何最看不起的是秦國
對東周有眾多諸侯國,周天子為何看不起秦國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老資料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攷。在東周的歷史上,諸侯成為了主角,戰爭了各種戰爭。春秋時期的主要諸侯國是齊國、晉國、楚國、宋國、魯國、秦國、吳國、越國等。不過讓周天子沒想到的是
標籤: 周天子 東周 秦國
秦朝是怎麼滅亡的?趙高的結局是怎樣的?
秦朝是由戰國時期的秦國發展起來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秦朝結束了自春秋戰國以來五百年來諸侯分裂割據的局面,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國家,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亡秦者胡”,秦始皇是萬萬沒想到,這個“胡”不是胡人,而是自己
標籤: 趙高 秦二世 秦子嬰 李斯 秦朝 中國古代史
巔峰時期的晉國有多强大?晉國有可能實現統一嗎?
晉國,周朝周武王之子的姬姓諸侯國,周初被周天子封為侯爵,姬姓晋氏,首任國君唐叔虞。那晉國統一天下,應該是一個大概率的事情。因為巔峰時期的晉國,實在是太强了。總之,巔峰時期的晉國,在春秋時代相對其他諸侯國來說,就等於是一個超級大國。
標籤: 晉國 晋文公 齊國 齊桓公 吳國 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