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老人飲食的十大秘訣

老人由於年齡增長,各種內臟器官機能下降,消化吸收能力减弱,應激能力較差,夏季尤其是在“濕熱”環境中,容易出現不思飲食、消化不良、疲乏無力、心煩氣燥等多種“苦夏”症狀。囙此,老人夏季飲食調理較之其它季節更為重要。炎熱的夏季已一些老年人已開始出現“苦夏”症狀。夏季老人尤其需要講究“吃的學問”,以减少或避免“苦夏”症狀。

老人由於年齡增長,各種內臟器官機能下降,消化吸收能力减弱,應激能力較差,夏季尤其是在“濕熱”環境中,容易出現不思飲食、消化不良、疲乏無力、心煩氣燥等多種“苦夏”症狀。囙此,老人夏季飲食調理較之其它季節更為重要。如果因為出汗消耗而攝入熱量過多,會新增身體的負擔。

炎熱的夏季已一些老年人已開始出現“苦夏”症狀。夏季老人尤其需要講究“吃的學問”,以减少或避免“苦夏”症狀。

相反,因為沒有食欲而攝入熱量過少,又會導致營養不良。老年人夏季“怎麼吃”才有利於安全度夏?專家提出以下要訣:

1.主食不過少。

儘量做到粗細糧搭配,品種多樣化。可以在補充人體所需要的熱量的同時,補充多種維他命、礦物質。

2.葷食不過量。

最好選用去皮禽肉(如鴿肉、鴨肉等)、魚蝦類等平凉性肉食。

3.每天一瓶奶。

有人因為夏季天熱,怕牛奶“上火”而停奶,其實沒有必要。可以根據個人情况選擇低脂奶、脫脂奶或酸嬭。對牛奶不耐受的老人,可以選擇豆漿等替代品。

4.每天一個蛋。

因為雞蛋中的蛋白質和人體所需的蛋白質組成最接近,也是最理想的優質蛋白質來源。雞蛋的烹製最好選用煮、蒸、燉,避免油煎。有高膽固醇的老人可以吃半個蛋黃或不吃蛋黃。

5.豆類不可缺。

對健康而言,“大豆比黃金”。因為大豆製品中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大豆磷脂,是老年人心腦血管的保護因數,也是公認的長壽因數,囙此進食適量的大豆製品是健康飲食不可缺少的內容,建議每日攝入量在2兩-5兩。綠豆、紅豆也是夏季的健康食品,特別是夏季午睡起來,喝上一碗清凉的百合綠豆湯,感覺再好不過了。

6.蔬菜量要大。

蔬菜可以補充人體需要的多種維他命和礦物質,可以起到一定的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等作用。夏季蔬菜豐富多彩,冬瓜、苦瓜、黃瓜、蕃茄、空心菜、生菜、菊花葉等應有盡有,老年人應多樣化地選用,建議每天1斤左右為宜。

7.水果莫貪吃。

水果可以提供豐富的水分、維他命C和膳食纖維,在炎熱的夏季最受老人歡迎,但是水果中又含有很多單糖物質,如果糖、蔗糖等,囙此不能貪吃,建議每天吃水果不超過3兩。

8.油鹽不要多。

油脂和鹽是老年人心腦血管疾病發病危險因素,無論是沙拉油、豆油、菜籽油還是橄欖油或麻油,每日用量最好不超過25克,鹽的用量不能超過6克。

9.零食有講究。

如果老人出現食欲不振的情况,可安排少量多餐,零食作為加餐可安排在正餐後1.5-2小時。老年人的零食可選用蓮子粥、荷葉粥、小水果、黃瓜、蕃茄等。

10.飲水要科學。

夏季老人要注意補充水分,以飲溫開水或溫的淡茶水為好。還可以自製綠豆湯、烏梅湯、山楂水、菊花茶等飲料。最好不喝碳酸飲料和含糖飲料。建議早晨起床後及晚間睡前飲一杯溫開水。喜歡運動出汗多的老人,則要注意補充含電解質的水,如淡鹽水、礦泉水,以補充從汗液遺失的電解質。

資料標籤: 蔬菜 營養學 健康 養生
本文標題: 夏季老人飲食的十大秘訣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71676187635621
相关資料
夏季避免腸胃病少吃凉食
夏天胃腸道疾病高發。革命军254醫院的一項臨床調查顯示,夏季胃腸道疾病中,70%是貪圖“凉食”所致。有的原有胃腸疾病的患者,因為飲食不當,導致病情加重甚至出現胃出血和胃穿孔。對此專家指出,夏天要保護胃腸道,應注意從飲食上和生活環境上給胃腸“
標籤: 冰柜 結腸炎 胃病 養生 細菌 飲食
乾果除斑湯,喝出無暇肌膚
夏季烈日當頭,曝曬很容易讓皮膚長斑,尤其是本身白裏透紅膚色的肌膚。對於注重容貌的女士來說,護膚是頭等大事。有人做過調查,喜歡喝潮州甜湯的人,到了老年臉上都沒什麼斑點。潮州甜湯配料很多選用乾果,維他命A含量豐富,有助减少皮膚斑點。乾果可做成鹹
標籤: 美食 甜湯
夏季養生—薄荷蝦仁蔬菜粥
據近代研究,薄荷的有效成分主要是揮發油,它具有促進毛細血管擴張,使汗腺分泌新增,從而可使發熱者體溫降低。薄荷在臨床上還有健胃作用;薄荷醇具有防腐功效,故對腸內脹氣有一定的治療作用。陰虛血燥、肝陽偏亢、錶虛汗多者忌服。一般情况也不宜久食。原料
標籤: 蔬菜 蝦仁 薄荷 夏季養生 養生 健康
夏日飲食讓你成為香女人
炎炎夏日,不雅的體味讓人難以忍受,即使擦上香水也無濟於事,反而會讓氣味更複雜。實際上,體味是在代謝過程中產生的,和代謝出的物質有關。而代謝物又是飲食結構的結果,囙此體味與飲食成分有著密切關係。想要保持清新的體味,除做好個人清潔,在飲食上也要
標籤: 飲食 蔬菜 健康 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