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四貴指的是誰?秦昭襄王為何將他們驅逐?

同時,秦昭襄王還下令,罷免了秦國高層四貴的職務,收回了他們的權力,並且同時下令,讓他們馬上離開秦國首都咸陽。而隨著四貴被罷免,秦昭襄王在秦國的威勢,也瞬間暴漲,對國家的控制力再次大幅提升。

秦昭襄王,嬴稷,嬴姓,名則,一名稷(西元前325年~西元前251年),又稱秦昭王,戰國時期秦國國君(西元前306年~西元前251年在位),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异母弟,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較長的國君之一,在位五十六年間。下麵老資料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西元前266年,秦國發生了一件大事。

這一年,已經60歲的秦昭襄王,忽然下令,任命外來客卿範雎,做了秦國的相國。同時,秦昭襄王還下令,罷免了秦國高層四貴的職務,收回了他們的權力,並且同時下令,讓他們馬上離開秦國首都咸陽。

隨著這道政令下令,原本就已經暗流湧動的秦國廟堂,瞬間變得波濤洶湧。要知道,在這之前,四貴在秦國堪稱權勢滔天!甚至很多人都說,秦國的高層權力,其實是掌握在太后和四貴的手裡。至於秦昭襄王本人,其實只是一個傀儡而已。

所謂四貴,指的是穰侯魏冉、華陽君羋戎、高陵君嬴悝、涇陽君嬴芾。這四個人當中,魏冉和羋戎,是秦昭襄王的舅舅,而嬴悝和嬴芾,則是秦昭襄王的弟弟。

所以,當秦昭襄王真正下令,罷免四貴的消息傳出來之後,很多秦國高層的官員,都瞬間大驚失色。尤其是很多和四貴交好的官員,更是憂心忡忡,生怕自己被捲入這場風波。而且,也沒有人知道,四貴是否會就此被驅逐。

畢竟,在這之前,四貴在朝中權勢滔天,各種關係盤根錯節。如果他們不願意就此離開秦國朝堂,秦昭襄王又該怎麼做呢?這會不會導致秦昭襄王威信大損,繼而被四貴架空呢?

沒有人知道。

不過,出乎意料的是,史書上沒有記載,四貴當時是如何反抗的。我們只知道,最終,原本權勢滔天的四貴,並沒有選擇激烈的抵抗,更沒有直接造反。他們一個個全都聽從了秦昭襄王的安排,直接離開了咸陽。

而隨著四貴被罷免,秦昭襄王在秦國的威勢,也瞬間暴漲,對國家的控制力再次大幅提升。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接下來,秦昭襄王可以重用範雎,執行遠交近攻的外交策略。並且在數年之後,在那場長平之戰當中,徹底重創趙國,讓秦國成為戰國七雄中唯一的‘超級大國’。

毫不客氣的說,如果當時秦昭襄王沒能驅逐四貴,後面的這些事情,說不定都不會發生了。

但是對於秦昭襄王驅逐四貴這件事,後世的很多人都不明白,為什麼當時權勢滔天的四貴,會被秦昭襄王輕易驅逐呢?為什麼他們當時不反抗呢?這四比特秦昭襄王的直系親屬,到底是怎麼成為權勢滔天的四貴?他們為什麼又走到了秦昭襄王的對立面呢?

有關四貴的事情,我們還得從當年秦昭襄王登基之前,作為一個普通公子的時候開始說起。

秦昭襄王是秦惠文王之子,在秦國歷史上,秦惠文王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國君。秦國作為一個老牌強國,在春秋時期曾經是天下四大強國之一。但是後來,到了春秋中後期的時候,因為秦國始終被晉國堵在西邊,沒有發展空間,所以就開始逐漸衰落了。

到了戰國初期的時候,秦國更是衰落到了一個臨界點。就連晉國分裂出來的一個魏國,都能輕易暴打秦國。所以到了戰國中期秦孝公在位的時候,秦孝公就開始重用商鞅,進行變法。

而進行變法之後,秦國終於扭轉了頹勢,開始再次崛起。而秦孝公去世之後,接下來秦惠文王接班之後,則是帶領秦國繼續壯大。到了秦惠文王在位後期的時候,秦國已經隱隱成為戰國七雄當中,最强的幾個國家之一了。

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秦惠文王娶了一個來自楚國的靚女,和這個靚女生下了一個孩子。這個孩子,就是後來的秦昭襄王。

但是請注意,在這之前,秦惠文王早就已經有了一個正妻。而且這位正妻,還被秦惠文王早早立為王后,並且給秦惠文王生下了一個兒子。按照中國古代的嫡長子繼承制,這位王后所生的兒子,算是嫡子,他才是秦惠文王的第一繼承人。

至於秦昭襄王,因為他母親不是他爹的正妻,所以他只能算是庶子。按照正常的繼承制度,他本來是沒有繼承權的。

因為是庶子,所以秦昭襄王小的時候,在秦國王族的地位,其實並不算高。甚至於到了秦昭襄王稍微長大一些之後,因為秦國外交策略的原因,他還被派到燕國去做了一個質子。

一般來說,只有最不得寵的國君之子,才會被派到其他國家去做人質。而那個有繼承權的孩子,一般都會留在國內,得到最好的培養。

所以,在秦昭襄王少年時代,秦昭襄王也從來沒想過,自己有一天能成為秦國的國君。在他看來,等到自己哥哥登基之後,能把自己召回秦國,給自己一塊封地,讓自己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這就已經是最完美的結局了。

但誰都沒想到的是,就在秦昭襄王離開秦國幾年之後,秦國這邊發生了一系列變故。而這些變故,則是讓王位莫名其妙的落到了秦昭襄王的頭上。

西元前311年,秦惠文王去世。此後,按照順比特繼承制,秦惠文王和王后所生的那位嫡子,順利繼承了王位,這就是秦武王。

秦武王即位的過程很順利,幾乎沒有任何爭議。但誰都沒想到的是,四年之後,西元前307年,秦武王去了一趟周武王那邊。出於興趣愛好,秦武王非得要舉一下周王室那邊的九鼎。結果在舉鼎的過程當中,直接把秦武王給砸的重傷,然後很快就去世了。

秦武王的去世,對於秦國來說,絕對是一個巨大的變故。因為當時秦武王非常年輕,而且身體素質非常好。所以在這之前,幾乎沒有任何人,事先想到過這種情況,也沒人為此做出過預案。

更要命的是,秦武王去世的時候,沒有兒子。而且他的母親,那位惠文王后,也只有這麼一個兒子而已!所以這樣一來的話,按照順比特繼承制,接下來大家就必須要從秦惠文王的那幾個庶子當中,挑選一個,來繼承秦國的王位了。

但是,在挑選哪一個兒子做繼承人的問題上,秦國高層卻產生了不同的意見。

以惠文王后為首的一群人,想要擁立秦惠文王的庶長子,贏壯。在一些文藝作品當中,這個贏壯是惠文王後的養子。但是在正史上,卻沒有這樣的記載。至於說為什麼惠文王后會支持這個贏壯,這個史書上同樣也沒有記載。

不管支持的原因到底是什麼,顯然,得到惠文王后和相國樗裡疾支持的贏壯,勝算極大。首先,惠文王后作為王后,本來就有立儲的建議權。如果不出意外的話,贏壯此時其實就已經應該順利即位,成為下一位秦國的國君了。

但就在這個時候,卻偏偏出了意外。而這個意外,就是秦惠文王之前娶得那個楚國靚女,也就是秦昭襄王的生母,後來的那位大秦宣太后。

在很多文藝作品當中,她叫羋月。

不得不說,羋月的政治手段是真的强。儘管當時她並非王后,而且她的兒子也並不是庶長子,但她依然在努力為自己的兒子,爭奪繼承權。因為此時秦昭襄王嬴稷,正在燕國那邊做人質。所以當時羋月支持的,並不是嬴稷回來繼承王位,而是自己的另一個兒子,嬴芾,也就是後來四貴之一的那個涇陽君。

而且,在爭奪過程當中,羋月還說服了當時的秦國相國樗裡疾。

樗裡疾在此時的秦國廟堂上,是一個很特殊的人物。首先,他是秦國的相國,按照秦國的制度,秦國朝堂上的事情,都要以他為首,他可以直接代表大多數的秦國官員。其次,樗裡疾還是之前那位秦惠文王的親弟弟,兩人是同父异母的關係。所以,樗裡疾的意見,也可以代表大部分的宗室成員。

沒有人知道,當時羋月到底是怎麼得到了樗裡疾的支持。但顯然,樗裡疾的表態,直接讓這件事陷入了僵局。如果無法得到樗裡疾的支持,那贏壯就算强行登上王位,也不可能得到大臣們的承認。

就這樣,圍繞著嬴芾和贏壯這兩個候選人,整個秦國高層,出現了巨大的分歧,雙方誰也說服不了誰。

而就在這個時候,協力廠商勢力插手了。

這個協力廠商勢力,叫做趙國。

趙國這邊,當時在位的,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趙武靈王。趙國插手秦國的王位繼承問題,聽上去似乎是很沒有道理。但實際上,趙國和秦國的王室,其實還真是一家人。幾百年之前,商朝末年的時候,商紂王有個寵臣叫嬴蜚蠊。這個嬴蜚蠊,就是秦趙兩國王族共同的祖先。

靠著這個理由,趙國在秦國王位繼承的問題上,其實還真能插一脚。當然,真正讓趙武靈王有插手資格的,肯定不是所謂的親戚關係,而是趙國的强大國力。

而當時趙武靈王選擇支持的,並不是此時秦國內部的那兩位候選人,而是當時正在燕國做人質的嬴稷。趙武靈王之所以選擇嬴稷,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其實就是想通過支持嬴稷上位這件事,插手秦國的內政。

如果當時秦國內部特別團結,那趙武靈王的插手,自然是一點用都沒有。但問題是,此時秦國內部恰好存在巨大的分歧。而且,趙武靈王支持的嬴稷,還是羋月的親兒子。

所以接下來,羋月馬上轉變態度,轉為去支持自己另一個兒子嬴稷。對於羋月來說,嬴稷和嬴芾都是自己的兒子,不管支持哪一個,對她自己來說,結果都是一樣的。

如此一來,嬴稷這邊,瞬間就有了强大的力量支持。在秦國內部,有羋月這位母親,以及相國樗裡疾的支持。而在國外,則是有趙武靈王代表的趙國。這樣算下來,嬴稷這邊的力量,瞬間就壓倒了那位庶長子贏壯。

就這樣,經過一番鬥爭和妥協之後,秦國高層最終還是達成了共識,大家選擇嬴稷做了新的秦王。

歷史上真實的秦昭襄王,其實就是這麼登基的。

西元前307年,就在秦武王去世的那一年,原本在燕國做人質的嬴稷,被送回了秦國,成了秦昭襄王。這一年,嬴稷剛剛19歲。

此時的秦昭襄王,雖然成了新的秦王,但他面對的問題卻很大。因為當時秦昭襄王年齡太小,威望和資歷都不太够。而且,在這之前,秦昭襄王一直在燕國那邊做人質,在秦國內部也沒多少人脈。所以他上位之後,如何坐穩王位,就成了一個讓他非常頭疼的問題。

這個時候的秦昭襄王,其實有三個選擇。第一個選擇,就是讓趙武靈王支持他。要知道,如果沒有趙武靈王的支持,秦昭襄王根本不可能回國繼承王位。但這樣一來的話,趙武靈王就勢必會插手秦國的內政。

秦昭襄王也不傻,他很清楚,雖然兩國王族幾百年以前,確實是一家人。但到了戰國時代,兩國早就是競爭對手了。不管是為了自己的王位安全,還是為了秦國,他都不可能讓趙武靈王左右秦國的內政。要是真給了趙武靈王機會,也許用不了多少年,趙國就會吞併整個秦國,他這個秦王也別做了。

第二個選擇,就是那些宗室。秦昭襄王即位的時候,秦國宗室的影響力,也是極為強悍的。要不是之前樗裡疾支持,秦昭襄王也未必能順利登基。但選擇宗室的話,卻很容易導致宗室成員做大。而一旦宗室做大,未來說不定就可能會發生篡位的事情。

要知道,如果論輩分的話,秦昭襄王其實得管樗裡疾叫一聲叔叔。樗裡疾是當年秦孝公之子,從法理上來說,他原本也是有繼承權的。真要是讓樗裡疾這幫人掌握了大權,那王位以後還是不是他的,可就不好說了。

至於第三個選擇,便是重用母親羋月身邊的那些人,也就是所謂的外戚。相比前兩個選擇,重用外戚的後遺症,明顯是最小的。外戚的存在合法性,就是他這個秦王。就算是為了自身的權力和地位,這些外戚也只能幫秦昭襄王坐穩王位,而不會奢望其他的。

而外戚篡位之類的事情,在戰國時期,這事其實還真不常見。因為戰國時期,各國的宗室都還是比較强大的。如果外戚想要篡位的話,勢必會引來國內宗室的針對,最後基本上不太可能成功。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秦昭襄王登基之後,開始重用外戚,任由外戚勢力肆意膨脹。對於當時的秦昭襄王來說,外戚勢力越强,他的王位就越穩。

而羋家這邊,倒是也沒辜負秦昭襄王的信任。首先,作為秦昭襄王的母親,羋月本人就是一個政治女强人,要不然之前也沒辦法給秦昭襄王爭取王位。在秦昭襄王登基之後,羋月直接以秦王母親的身份,開始插手秦國的政務。而且,羋月還創造性的提出來‘太后’這個詞,成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太后。

除了羋月本人之外,羋家的其他幾個親戚,也同樣很給力。

在秦昭襄王登基之後,羋月第一時間和楚國那邊取得了聯系,從楚國那邊求娶了一比特宗室女子,做了秦昭襄王的王后。如此一來,秦昭襄王在國外,就等於是有了楚國的支持。來自楚國的外部力量,足以抵消掉趙國那邊的外部力量。

同時,羋月又從楚國那邊,請來了自己的同族族人,向壽,擔任秦國的相國。向壽擔任相國之後,以樗裡疾為首的秦國大臣,就被削弱了不少實力。

除此之外,羋月的兩個弟弟,也都是非常優秀的人才。羋月有兩個弟弟,一個是同母异父,這個弟弟名叫魏冉。另一個是同父所生,名叫羋戎。這兩個弟弟,在領兵打仗方面,都極為出色。尤其是魏冉,更是一個難得的戰略性帥才。他不光會領兵打仗,而且還會從戰畧上,製定整個國家的發展規劃。

之前秦昭襄王能够順利即位,很大程度上,也正是因為魏冉的支持。早在秦惠文王時代,魏冉就已經在秦國參軍入伍,在軍中擁有了一定的聲望。而秦昭襄王即位之後,也是在第一時間,把自己這兩個舅舅,安排到了秦國軍中,讓他們控制軍權,這才得以坐穩了王位。

順便說一句,就在秦昭襄王登基之後不久,那位庶長子贏壯,也曾經不甘心自己落敗。所以他串聯了一些秦國宗室,企圖發動政變,幹掉秦昭襄王,自己做秦王。結果,這場政變,也讓魏冉帶兵給粉碎了。

可以說,秦昭襄王能够登基,能够坐穩王位,完全靠的都是他母親家這邊的親戚支持。而秦昭襄王登基之後,為了穩固自己的王位,自然也會越發重用外戚。外戚的地位越强,他的地位就越穩。

至少,在秦昭襄王登基之初的二十年裏,是這樣的。

隨著秦昭襄王登基,接下來,秦國也開始繼續對外擴張,繼續發展。在這個時候,身為舅舅的魏冉,不但被秦昭襄王重用,成了秦國軍界最大的山頭。而且在這個過程當中,魏冉還舉薦了一個最關鍵的人才。

這個人,就是著名的殺神白起。

據史書記載,白起和魏冉的私人關係,非常不錯。白起能够領兵,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魏冉舉薦有功。而白起領兵之後,他也確實沒有給魏冉丟臉。此後的幾十年裏,白起成了秦國最强的一柄劍,逐漸幫助秦昭襄王,重創了韓、魏、楚三大強國,並且從這三個國家,奪取了大量的地盤。

與此同時,在這二十多年裏,在秦昭襄王的壯年時代,那位太后羋月也沒閑著。這位已經人到中年的秦國太后,用自己作為誘餌,把秦國西邊的義渠國的國王,騙到了咸陽。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宣太后一直在和義渠國王私通,還生下了兩個兒子。

這種事情,不管放在哪個時代,都是巨大的醜聞。但羋月這樣做,卻並不光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整個秦國。在兩人私通的這段時間,秦國開始大規模滲透義渠國。後來,時機成熟之後,羋月更是直接找機會,幹掉了義渠國國王,而後指揮秦國,吞併了整個義渠國。

有這樣一個女强人式的母親在,秦昭襄王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其實完全可以做一個甩手掌櫃。哪怕他什麼都不做,他母親家這邊的親戚,也會幫他把所有的事情都料理好,繼續帶著秦國向前。而這些成績,歸根到底,還都得算在他這位秦王的頭上。

與此同時,在這二十多年裏,秦昭襄王也不斷提拔自己那兩個同父同母的兄弟。羋月和當年那位秦惠文王,一共有三個兒子。除了秦昭襄王之外,還有嬴芾和嬴悝。對於這兩個兄弟,秦昭襄王也是大力提拔,讓他們在國內掌權。

如此,此後的二十多年裏,秦國吞併了義渠,徹底消化了巴蜀,白起也在前線打殘了魏國、韓國和楚國。而秦國高層,秦昭襄王的兩個舅舅,以及兩個兄弟,則是開始全面掌權。他們四個人,也就被外界合稱為四貴。

而站在四貴背後,真正隱於幕後,擁有最大實權的人,則是秦昭襄王的母親,宣太后羋月。

這樣的權力結構,在最初的二十多年裏,幫助秦昭襄王坐穩了王位,可以專心對外發展。但是二十多年之後,情况開始逐漸變化了。

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之後,以宣太后為首的外戚勢力,開始越來越强。秦昭襄王原本之所以願意重用外戚,就是因為他們可以起到一個穩固的作用,幫秦昭襄王坐穩王位。但是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之後,此時外戚勢力,已經過於強悍,已經開始逐漸威脅到秦昭襄王本人的權力了。

當時在秦國軍界,大半幾乎都是魏冉和白起的人。當年秦惠文王時代留下來的老將,到了這個時候,基本上都已經死絕了。而在後宮當中,宣太后這個親媽,可以說是一手遮天。而秦昭襄王的正妻,也是楚國人,也算是外戚這一黨的。

所以,到了這個時候,秦昭襄王漸漸發現,自己開始指揮不動這些外戚了。有些時候,這些外戚甚至敢公然反對秦昭襄王的命令。尤其是魏冉,此時不但在秦國軍界根深蒂固,而且還是秦國的相國。雖然魏冉是秦昭襄王的親舅舅,但他帶給秦昭襄王的壓力,卻一天比一天大。

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秦昭襄王逐漸產生了清理外戚的念頭。

不過,和後世那些尾大不掉的外戚勢力不同,當時秦國內部的外戚,雖然勢大,但是還真沒能力,去做那些廢立之類的事情。一來秦國內部的體制,最大程度上杜絕了這種事情的發生。二來,就算外戚有了廢立的念頭,他們也找不出比秦昭襄王更合適的秦王人選。

如果發動政變,廢了秦昭襄王,接下來選誰做新的秦王?如果選秦昭襄王的兒子,不好意思,秦昭襄王只有兩個兒子,而且之前立的太子,還死在了秦昭襄王前面。僅剩下的那個兒子,也就是後來秦始皇的爺爺,並不是那位出身楚國的王后所生。

這也就意味著,外戚們哪怕擁立了秦昭襄王的兒子,未來這位新秦王,也一定會清算的。

至於說,擁立羋月的另外兩個兒子,這就更不可靠了。不管選哪一個,另外一個都會不服氣,這會直接導致外戚集團內部分裂。而如果魏冉之類的外戚,想要自己篡權做秦王,那就更不可能了,因為秦國宗室集團不可能答應。

所以,當時的四貴,會讓秦昭襄王覺得束手束脚,妨礙到了他的王權。但是從根本上來說,四貴其實還真沒辦法動搖他的王位。

而秦昭襄王這邊,當時雖然有了清理外戚的念頭,但是如何清理外戚,卻是一個很令他頭疼的問題。要知道,經過之前的二十多年發展,羋姓外戚集團,已經和秦國高層,高度綁定了。如果貿然除掉他們,勢必會導致秦國高層劇烈動盪,給其他國家可乘之機,會造成國家大亂。

最關鍵的是,如果單純是四貴本身,秦昭襄王其實還有辦法對付。真正棘手的,其實是那位宣太后。宣太后是秦昭襄王的生母,秦昭襄王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對自己的母親下手。不管是於公於私,宣太后都對得起秦昭襄王,秦昭襄王也沒理由為了這種情況,和自己的母親决裂。

所以,接下來,秦昭襄王採取了一種非常聰明的策略。

首先,秦昭襄王選擇重用外來客卿。當時的秦昭襄王,大範圍從國外引入各種人才,讓他們在秦國擔任要職。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來自於魏國的範雎。

在秦昭襄王引入外來人才的過程當中,其實有兩個人的態度,最為關鍵。一個是那位宣太后羋月,另一個則是那位殺神白起。

前者不用說,如果羋月堅決反對,每次秦昭襄王任用外來人才,她都堅決反對的話,那秦昭襄王確實很難執行自己的策略。但從史書記載來看,這位宣太后,似乎還是很愛自己的兒子,並沒有太過掣肘秦昭襄王。

至於白起,因為之前的二十多年裏,白起給秦國立下了太多的功勞,導致他在秦國內部,此時已經成了一比特軍神一樣的存在,聲望極高。如果他反對這件事,秦昭襄王也會遇到很大阻力。而且,考慮到他和魏冉關係不錯,當年又是魏冉舉薦了他,他似乎也確實應該站在魏冉這邊。

但奇怪的是,白起偏偏沒有這樣做。在後來那場驅逐四貴的鬥爭當中,白起也沒有站到魏冉那邊。

對此,後世史學家普遍沒有結論。但大多數人認為,白起當時之所以袖手旁觀,主要是因為他不喜歡參與這種朝堂鬥爭,他只是一個純粹的軍人。

不管當時秦昭襄王,到底是怎麼搞定了白起和那位宣太后,總之,這倆人不封锁他之後,就算魏冉和其他幾比特權貴反對,他也能執行自己的命令了。

除了大規模引入外鄉人之外,秦昭襄王還有另一個法寶,那就是一個熬字。

作為羋月的兒子,秦昭襄王知道,不出意外的話,自己那位母親,肯定會死在自己前面。而一旦那位宣太后去世,或者她病重之後,不再插手朝政,那外戚的存在,就成了無根之水,再也無法和他對抗。所以,他需要做的,其實就是一邊摻沙子,一邊靜靜等待自己母親去世就可以了。

所以,就這樣,到了西元前266年,隨著秦昭襄王引入的外來官員,數量足够多。而那位宣太后,也逐漸病入膏肓,再沒有了控制朝堂的精力,這個時候,秦昭襄王才終於正式下令,驅逐四貴,除去四貴的官職,並且讓他們馬上返回自己的封地。

這一年,秦昭襄王都已經60歲了。宣太后的年齡,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當時宣太后雖然還活著,但是身體情况已經很差了。而且,就在秦昭襄王驅逐四貴一年多以後,這位宣太后就去世了。

所以,在秦昭襄王下令驅逐四貴的時候,宣太后本人,應該是已經病重在床,很難再插手朝政了。

至於以魏冉為首的四貴,雖然不甘心就此退出秦國高層。但當時宣太后已經無法再為他們說話,他們也就沒有了掌權的合法性。除非他們敢直接造反,否則的話,他們就必須聽從秦昭襄王的命令,離開咸陽。

而在造反和被驅逐這兩個選擇之間,顯然,還是後者更聰明一點。

所以最終,在秦昭襄王下令之後,原本權勢滔天的秦國四貴,瞬間就失去了權勢,只能灰溜溜的離開了咸陽。而四貴離開之後,秦昭襄王也得以更好的執行遠交近攻的策略,並且繼續對外發展。

幾年之後,秦國就在長平之戰當中,徹底打垮了趙國。而趙國垮了之後,之前的韓國、魏國以及楚國,已經被白起打殘了,燕國國力本來就很弱小,齊國則是之前被其他幾個國家圍毆過一次,同樣國力暴跌。到了這個時候,秦國總算是成了戰國七雄當中,唯一的超級強國。

而這一切,恐怕都要感謝當初秦昭襄王驅逐四貴。如果沒能驅逐四貴,秦國高層在外交策略上的意見不統一。要是那樣的話,後來秦國能否一家獨大,還真是有點存疑。

當然,在秦昭襄王時代,絕大多數時間,四貴其實並不是扮演反面角色,而是秦昭襄王王位的最强支持者。尤其是魏冉,如果沒有他,秦昭襄王能不能坐穩王位,都是一個問題。

只可惜,後來他們擋了秦昭襄王的路。這樣一來,秦昭襄王自然也就只能選擇驅逐他們了。只是單純的驅逐,而不是直接幹掉他們,這其實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

本文標題: 秦國四貴指的是誰?秦昭襄王為何將他們驅逐?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71185738971305
相关資料
商鞅被誣陷謀反,為什麼後任秦王沒有一個為他平反?
眾所周知沒有商鞅,秦國就不可能變得强大,更不用說具有一統天下的實力。那麼這樣一個功臣被誣陷謀反,繼而被殺,為什麼後任秦王沒有一個為他平反呢?有人誣陷商鞅要謀反,秦惠文馬上抓住機會,立刻下令逮捕商鞅,接下來當然就是以謀反論罪,砍頭滅族。
標籤: 商鞅 秦王 歷史 戰國時期
魏延墓前跪著的石像有諸葛亮嗎,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
對蜀將魏延死後,他的墓前跪著諸葛亮的石像,此事是真是假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老資料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攷。蜀將魏延的墓碑位於我國陝西漢中市石馬鄉,去過此地的遊客都知道,在魏延墓前立著兩個石馬,這兩個石馬分別代表了馬岱和楊儀。魏延和諸葛
標籤: 魏延 諸葛亮 劉備 蜀國 司馬懿與諸葛亮 三國人物
盧植是誰?曹操為什麼特地去祭拜他?
盧植,字子幹,涿郡涿縣人,東漢末年經學家、將領。建安十二年,曹操再次北征烏桓,準備徹底解决掉這個後顧之憂;然後揮軍南下,一統天海內。當然,這並不是此次軍事行動有所變化,而是,曹操要特意去給一個人掃墓。那麼,這個讓曹操放緩行軍脚步,特意去祭拜
標籤: 盧植 曹操 三國 漢靈帝 竇武 董卓
古代枕頭又高又硬,古人為什麼還要用硬枕頭睡覺
對古代人睡覺的枕頭又高又硬,為什麼愛睡硬枕頭你們知道嗎?瓷枕頭最早是隋朝陪葬的冥器,唐宋時期逐漸成為人們所喜愛的床上寢具,造型各异,較為流行人物形枕、獸形枕、建築形枕、幾何形枕等等。而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用這種“瓷枕”可以方便保護頭髮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