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為何讓桑弘羊改革經濟?今天老資料網小編就為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桑弘羊之所以會受到漢武帝重用,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他能搞錢。
這個特長,如果換到別的皇帝那裡,可能並不是太重要的能力。但是對於能燒錢的漢武帝來說,那簡直是財神爺一樣的存在。
為什麼漢武帝這麼重視桑弘羊的賺錢能力呢?
因為漢武帝在位的時候,常年打仗。打仗是非常燒錢的,雖然在漢武帝之前,漢朝的幾比特執政者,基本上是拼了命地攢錢。但之前幾代皇帝攢下的家底,其實也就只够漢武帝揮霍二十多年而已,在這之後,國庫就已經耗盡了。
而漢武帝這邊,當時也不可能因為沒錢就不打仗!所以當時的桑弘羊,就拼命地給漢武帝搞錢。所以漢武帝在位二十年之後的歲月,漢朝的龐大軍事力量,基本上都是靠桑弘羊强大的搞錢能力,支撐起來的。
對於這樣一個人,漢武帝自然要重用了。
桑弘羊出生在富庶的洛陽,家裡從祖上開始,就一直是經商的。具體做什麼生意,歷史上沒有明確的記載,但是據說桑弘羊小的時候,就精通心算。因為這個特長,還在洛陽有了一個神童的稱號。
當時正是漢景帝在位時期,漢景帝聽說洛陽有個這樣的神童,自然很感興趣,所以就將桑弘羊召進京城,和自己的兒子放在一塊養。所以桑弘羊早年的身份,其實就是一個太子陪讀。
皇帝這麼幹,也是一種常見的培養心腹的管道。這種管道,一來可以給民間的孩子一個好的教育,二來也能讓桑弘羊這樣的優秀的孩子,和未來儲君在一起培養感情,為將來的儲君所用。
就這樣,桑弘羊十三歲就進了宮,和當時還是孩子的漢武帝劉徹,成為了發小。不得不說,漢景帝為了培養劉徹,真的是很用心。當時漢武帝的陪讀發小當中,有擅長外交的張騫,有擅長治理百姓民生的汲黯,還有理財專家桑弘羊。
這些人後來在漢武帝時期,基本上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熟悉漢朝歷史的人,對這幾個名字基本上也都會耳熟能詳。
西元前141年,漢景帝劉啟去世,劉徹繼位,成了大名鼎鼎的漢武帝。不過,劉徹剛登基的時候,手裡的權力其實並不多。一方面是因為當時劉徹本人年齡太小,威望不足。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當時的外戚勢力太强。
從劉徹的奶奶竇太后,到劉徹的母親王太后,再到劉徹的姑姑兼岳母,館陶長公主,她們每一個人的身後,都有很强大的政治力量。劉徹能够順利登基,並且坐穩皇位,就是靠她們的支持。但同時,她們也拿走了劉徹手裡大部分的權力。
所以劉徹繼位之後,不得不小心經營自己手中有限的資源,和這些外戚勢力爭權。
在這其中,對劉徹威脅最大的,就是劉徹的奶奶,漢文帝的皇后,漢景帝的生母,那位一生歷經漢朝七代皇帝的竇太后。
竇太后和她身後的外戚勢力,極其强大,牽一髮而動全身。最關鍵的是,竇太后還是漢武帝的奶奶,這可是個活祖宗。所以,在竇太后活著的時候,劉徹雖然也嘗試過爭權,但後來很快就落敗了。在這之後,劉徹只能裝作沉迷享樂的樣子,和自己的奶奶鬥智鬥勇。
當然,漢武帝雖然明面上裝作沉迷享樂,放弃改革。但在私底下,還是讓自己的幾個心腹發小,開始各自的工作。比如張騫當時已經開始考察西域,桑弘羊也開始接觸財政。
如此,到了西元前135年,竇太后去世,漢武帝這才收回大部分權力。此後漢武帝又趁勢解决了自己母親王太后那邊的外戚,並且通過立衛子夫為皇后,解决了自己姑姑館陶公主那邊的勢力。直到解决了這些人之後,漢武帝才算是真正徹底掌權,政由己出。
而當漢武帝徹底掌權之後,接下來,漢武帝就打算實現自己的雄心壯志了。
漢武帝的志向,就是打匈奴。從漢高祖劉邦在世的時候,匈奴就一直是漢朝最大的威脅。之前幾代漢朝皇帝在世的時候,漢朝都是通過和親政策,來和匈奴交好。但是即便如此,匈奴依然經常騷擾漢朝邊境,讓漢朝統治者非常頭疼。。
對於漢朝來說,匈奴就是一匹野狼,永遠喂不飽,也沒有辦法控制。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徹底把匈奴打服。
最開始的時候,漢武帝剛剛即位,就露出想打匈奴的意思。但是這個想法剛剛暴露,就被竇太后以國庫空虛,實力不足的理由駁回了。面對竇太后的反對,漢武帝也沒有辦法,只能繼續維持現狀。
直到竇太后去世之後,漢武帝獨掌大權,徹底開啟了對匈奴的戰事。正所謂‘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和匈奴的戰爭開始之後,漢朝的國庫就多了一個無底洞。到了這個時候,桑弘羊搞錢的能力,就派上用場了。
其實最早的時候,漢武帝和桑弘羊還真沒想好怎麼搞錢。真正啟發他們的,還是西元前120年的時候,有個叫鄭當時的建議,鹽鐵官營。當時桑弘羊不過是一個幫忙計算的小官,而鄭當時的這個思路,則是打開了桑弘羊的新世界。於是從這時開始,桑弘羊就開始專門琢磨,怎麼利用政治搞錢的路子。
在此之前,雖然桑弘羊的心算能力很强,但也不過是一個高效的電腦罷了。但是在這之後,一個好的算灋,再加上强大的計算能力,一個搞錢能力超强的超級電腦就出現了。而且,桑弘羊又是商人世家出身,這種商人世家的思維,再加上漢武帝發小這層身份的輔助,基本上就是王炸級別的搞錢配寘了。
所以,西元前110年,漢武帝任命桑弘羊做大農令。從這時開始,桑弘羊開始了一系列的經濟改革。在桑弘羊的改革下,漢朝開始實行鹽鐵專賣,所有制度都朝著搞錢的方向進行改進。就連官員犯了罪,只要不是那種叛國謀反的死罪,基本上也都可以用錢來贖罪。
這些搞錢的方法,放到現代或許並不稀奇,甚至會讓人覺得很可笑。但是在當時那個時代,這絕對是前無古人的改革了。
在桑弘羊的改革當中,首先最重要的就是鹽鐵專賣制度。鹽鐵制度是中國古代國有經濟的開端,鹽鐵官營這種壟斷經濟,給國家帶來了巨大利益。
另外,由桑弘羊開創的均輸法,則是收取運費稅收。車船之類的大宗運輸,都需要繳納稅款,這就是經濟稅收的開端。
而平准法,則是通過物資的囤積拋售,調控物價,這就是現在貨幣政策的起源。
至於納稅買爵,補官,用錢贖罪,這就是赤裸裸的現金交易了,但是這種東西也開了一個壞頭。畢竟當權力可以用單純的金錢買賣,犯罪也可以用錢贖罪,這對國家體制來說,絕對不是什麼好事。
桑弘羊的這些政策,雖然也存在一些弊端。但我們不得不承認,單從搞錢這件事本身來說,桑弘羊的這些手段,是真的極為出色。也正是因為桑弘羊搞了很多很多錢,所以後來,漢武帝才有足够的錢去養軍隊,最終打垮了匈奴。
對於這樣一個人,漢武帝自然要重用了。甚至就算到了漢武帝去世之後,漢武帝還要把桑弘羊留給自己的兒子,繼續輔政。畢竟,有這樣一個人在,漢朝的國庫就不愁沒有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