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是一種什麼

唐三彩是中國古代陶瓷燒制工藝的珍品,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於唐代的一種低溫釉陶器,釉彩有黃、綠、白、褐、藍、黑等色彩,而以黃、綠、白三色為主,所以人們習慣稱之為唐三彩。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於洛陽,亦有洛陽唐三彩之稱。唐三彩的生產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它吸取了中國國畫、雕塑等工藝美術的特點。

唐三彩是一種唐代陶器。唐三彩是中國古代陶瓷燒制工藝的珍品,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於唐代的一種低溫釉陶器,釉彩有黃、綠、白、褐、藍、黑等色彩,而以黃、綠、白三色為主,所以人們習慣稱之為唐三彩。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於洛陽,亦有洛陽唐三彩之稱。

唐三彩的製作工藝十分複雜。首先要將開採來的礦土經過挑選、舂搗、淘洗、沉澱、晾乾後,用模具作成胎入窑燒制。

唐三彩的燒制採用的是二次燒成法。從原料上來看,它的胎體是用白色的粘土製成,在窑內經過1000-1100℃的素燒,將焙燒過的素胎經過冷卻,再施以配製好的各種釉料入窑釉燒,其燒成溫度約800℃。在釉色上,利用各種氧化金屬為呈色劑,經煆燒後呈現出各種色彩。釉燒出來以後,有的人物需要再開臉,所謂的開臉就是人物的頭部仿古產品是不上釉的,它要經過畫眉、點唇、畫頭髮這麼一個過程,然後這一件唐三彩的產品就算完成了。

唐三彩的生產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它吸取了中國國畫、雕塑等工藝美術的特點。唐三彩製作工藝複雜,以經過精細加工的高嶺土作為坯體,用含銅、鐵、鈷、錳、金等礦物作為釉料的著色劑,並在釉中加入適量的煉鉛熔渣和鉛灰作為助劑。先將素坯入窑焙燒,陶坯燒成後,再上釉彩,再次入窑燒至800℃左右而成。


資料標籤: 唐三彩 陶瓷 文化
本文標題: 唐三彩是一種什麼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70487695645639
相关資料
八月十五習俗
八月十五的習俗有祭月、燃燈、猜謎、追月、觀潮、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流傳至今,經久不息。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中秋節的起源和月亮
標籤: 中秋節 中國習俗
黃色互補色是什麼
黃色互補色是紫色。補色稱强度比色,是指任何兩種以適當比例混合後而呈現白色或灰色的顏色,即這兩種顏色互為補色。互補色分美術互補色和光學互補色兩種。美術互補色定義,色相環中成180°角的兩種顏色。美術中的色相環為紅黃藍色相環,囙此互補色略有差异
標籤: 互補色
衣服發黃用什麼方法可以洗掉
而且平時衣服還沒發黃的時候,也可以用洗米水來清洗,可以有效防止衣服發黃。漂白劑除了洗衣服以外,還可以用來清潔廁所,還是很實用的。
標籤: 白醋 生活常識
握手禮儀的七大禁忌
握手禮儀的七大禁忌有握手不能太重。握手是一種禮儀,起源於中世紀的歐洲,順序為長幼有序,女士優先。可見了親朋好友怎能還這般冰冷待人,於是免去銅盔,脫下鐵套,與之握手,同時表示我的右手不是用來握劍殺你的,這正是握手之起源。
標籤: 握手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