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有不少大佬都是白手起家,通過創業一路走上人生顛覆。其中艱辛困苦,或許難以言錶,但是成功之後,他們也獲得了百倍千倍的回報。
不過,也有不少人創業失敗,最終再起不能。雖然各種故事和雞湯中,總是不缺激勵人們堅持不懈,哪裡跌倒哪裡站起來的名言名句。
但是真的能够從一次次失敗中重整旗鼓的,卻都是鳳毛麟角,而羅永浩正是這麼一個人物。
羅永浩
最近,羅永浩的AR創業公司細紅線科技官方正式宣佈,他們已經完成了大約5000萬美元(約等於3.57億元人民幣)的天使融資。
在完成此次融資之後,細紅線科技的估值已經達到了2億美元左右(約等於14.3億元人民幣)。
根據細紅線科技官方的介紹,本輪5000萬美元的融資是由美團龍珠領投,藍馳創投、聯想創投、經緯創投、大疆創新、ATM Capital等投資機構,以及黎萬强、吳泳銘等科技界人士跟投,並由創瓴資本擔任融資顧問。
我們可以看到,投資細紅線的公司或者個人中,不乏我們熟悉的名字,包括美團、聯想、大疆等等,還有黎萬强這個小米集團的聯合創始人之一。
江湖上時常流傳龍哥的傳說
有些人雖然已經官宣退網,但是江湖上卻還是時常有他的傳說,這種人要麼特別厲害,要麼特別奇葩,羅永浩應該就算是一個奇葩又厲害的人物。
羅永浩有很多外號,包括“老羅”“龍哥”等等。其中,“行業冥燈”或許比較能够反映出他過去了一些經歷,這個詞並沒有什麼攻擊本人的意思,主要就是調侃羅永浩“幹一行垮一行”。
他曾經辦過老羅英語、牛博網,也創辦過錘子科技,涉足過電子烟,背上大量債務的時候,還搞起了直播帶貨。到如今,AR行業又將迎來這位“行業冥燈”的指引,不知道競爭對手“感不感動”。
羅永浩所涉及的業務中,錘子科技和交個朋友可能是現時最讓人津津樂道的。
在大廠們激烈“廝殺”的手機行業中,羅永浩的錘子科技和他的堅果手機,雖然沒有取得足够的成就,但是卻帶來了很多開創性的設計思路。時至今日,我們也能够在很多其它廠商的作業系統中看到一些老羅的“褲衩子”。
但是羅永浩終究不是約伯斯,無力造就一個强大的科技公司,在賣掉了堅果品牌後,羅永浩退出了手機行業,而且還欠了手機供應商一屁股的債。
錘子手機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被人稱為“行業冥燈”,但是羅永浩的創業路也並非是完全失敗的。至少在直播帶貨這塊,他就取得了矚目的成績,不但償還了高達6億元的天文數位債務。
將“真還傳”演到了大結局,而且還在直播帶貨的浪潮中轉的盆滿缽滿,現在更是有餘力投入對於AR領域的研究中去,要再度創業。
最後的創業一切都搭進AR
羅永浩進行AR創業的相關公司叫做細紅線,也正是本文開頭完成了3.5億元融資的那家公司。
根據企查查App顯示的資訊,北京細紅線科技有限公司的成立時間為2018年7月25日,註冊資本為10萬元人民幣,英文名稱為“Thin Red Line”。
不過,雖然是羅永浩官宣的AR創業新公司,但是這家公司其實並沒有股權被羅永浩所掌握,在完成此次融資之前,北京細紅線科技有限公司的大股東為馮遙遙,持股比例為99%,此外還有一個小股東為王安琪,持股比例為1%。
其中,前者還擔任著這家公司的執行董事和法定代表人。
北京細紅線科技有限公司
細紅線的官網資訊顯示,這是一家AR智慧產品研發商,專注於AR領域,主要從事的是AR智慧產品的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致力於為用戶提供下一代智慧產品。
雖然到目前為止,這家公司還沒有做出什麼大的動作,但是在AR行業,一切還大有可為。
羅永浩作為在行業內摸爬滾打了幾十年的老人,自然也是有著敏銳的戰畧眼光,他將AR選為了自己最後一次進行創業的領域,自然也是看中了其龐大的發展潜力。
元宇宙的崛起給AR/VR產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會。從IDC的統計資料來看,2021年全球AR/VR的總計終端出貨量達到了1123萬臺,這個數位相比2020年實現了高達92.1%的增長。
並且在可以預計的未來,這種高增長仍然將要持續下去。
AR/VR市場情况及預計
羅永浩曾經在採訪中透露,他認為AR是下一個計算平臺。現在的AR本質上更像是遊戲主機,而全世界同時持有幾十億部,每年能够銷售十幾億部設備,這才能够叫下一代計算平臺。
我們也可以由此看出,羅永浩本人對於AR的未來預期非常高。
融到了3.5個億龍哥要成?
根據CNMO的瞭解,羅永浩的AR公司將會投入幾百上千人的團隊進行三年到五年的研發工作,硬體團隊每年都會開發出一款工程機,但是原則上不對外發售,直到商業化售賣條件和整體環境大致成熟。
而且,羅永浩在AR領域的目標可一點都不小,他似乎想要搶先做出一個像2007年的iPhone+iOS一樣的東西,讓自己的創業公司細紅線科技成為AR,這個下一個主流計算平臺上類似蘋果那樣的公司。很明顯,其志不小。
當然,羅永浩也表示過,如果只認准一個目標,那麼這個目標的實現應該會九死一生。如果像錘子科技那樣,產品做好了,但是資源卻拼不過其它競爭對手,那麼高度可行的B計畫就是被其它大公司投資、控股或者收購,在下一代平臺上做出類似Android的效果。
再退而求其次,也有很大的機會做成AR時代的華為、小米、OPPO、vivo這樣智慧硬體產品公司。
不得不說,油條還是老的辣,在很多人考慮著羅永浩的最後一次創業是否能够成功的時候,他就已經開始思考被大公司收購了,做好了打不過就投降/加入的準備。
PICO
現時,羅永浩的細紅線科技還沒有一款產品問世,但是在這個領域,就已然有Meta和位元組跳動這樣的龐然大物了。
同樣是根據IDC的數據,在2021年的AR/VR市場中,Meta旗下的產品所佔據的份額高達66%,位元組跳動旗下的PICO公司的份額也高達11%。
考慮到現實實力的差距和堅果品牌的先例在前,且羅永浩本人也有被收購投資的心理准備。難道在這個領域,位元組跳動要梅開二度地收購羅永浩的公司/品牌?
寫在最後
當然,以上純屬猜測,真預言中了歡迎隨時回來刀我。至於在AR這個行業中,羅永浩是進一步坐實自己“行業冥燈”的外號,還是脫胎換骨成為真正的“行業明燈”,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