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的廟號是太宗,為何後來改為明成祖?

朱棣,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建文帝朱允炆之叔父。在位共二十二年,年號“永樂”。而且朱棣並非開國皇帝,所以說當時在他死後的很多年裏,明朝沒有給他成祖的廟號,只是稱他明太宗。說白了朱厚熜吧朱棣太宗的廟號改成成祖都是他早就計畫之中的事。

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建文帝朱允炆之叔父。在位共二十二年,年號“永樂”。下麵老資料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朱棣的一生,可以說是傳奇的一生,朱棣在位期間,朱棣就立誓要振奮精神,盡自己最大能力治理好自己的國家。他在位這些年也的確為明朝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延續了洪武政策,在政治上實行削藩政策,並加强中央集團;改革官制機构,設定內閣和東廠。

在軍事上,五次親征蒙古,佔領安南,東北設立奴兒幹都司,西北設定哈密,朱棣自軍事上是一個很有遠見,很成熟的軍事家,所以後世們叫他明成祖他也是擔當的起的。

但廟號這東西,不是說改就改的。因為雖說朱棣這個人是個人才,但是他當上皇帝畢竟不是很光彩的。而且朱棣並非開國皇帝,所以說當時在他死後的很多年裏,明朝沒有給他成祖的廟號,只是稱他明太宗。

關於這個廟號制度起源於商朝,不過真正發展開始的是在漢朝,《孔子家語》記載“祖有功,宗有德”。意思就是開創為功,守成為德。所以一般歷史上開國皇帝的廟號都是祖,在漢代之後宋代之前比較亂,有太祖又有高祖,在宋遼以後就開始統一使用太祖,所以朱元璋的廟號是明太祖。

然後一般開國皇帝後面的就稱呼為宗了,關於朱棣廟號太宗改成成祖這個事情還要從嘉靖帝說起,朱棣這個廟號是嘉靖帝給改的,嘉靖帝是明朝的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明世宗朱厚熜是明朝掌權時間最長的一個皇帝。

在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駕崩,因為當時朱厚照膝下無子,所以當時按照“皇明祖訓”內閣首輔楊廷和尋找皇位繼承人。

當時朱厚照唯一的弟弟朱厚煒,在年幼的時候就夭折了。所以沒辦法,只有在明孝宗一輩尋找。孝宗的兩名兄長都英年早逝,沒有孩子,他四弟朱佑杬雖然死了,但是他有兩個兒子興王的長子朱厚熙也死掉了,所以順理成章次子朱厚熜就立為嗣,就成了當時的明世宗了。朱厚熜生於1507年,死於1566年,享年60歲。朱厚熜在1521年的四月順利繼位,後改國號為嘉靖,他是明朝在位時間第二長的皇帝。

這個嘉靖皇帝說他是昏君吧,他還不全是,說他是明君吧他還做了一堆荒唐事。他後期崇信道教,並癡於煉丹,致使後來發生“壬寅宮變”想必大家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明始亡於嘉靖”。朱厚熜在小的時候就十分聰明,天資聰穎,所以楊廷和當時就極力推薦朱厚熜為當時的新皇帝,但是當時楊廷和萬萬沒想到這個朱厚熜一上位之後,第一個解决的就是以楊廷和為首的文官集團。

當時朱厚熜僅僅用了三年時間就把楊廷和給幹掉了,讓他告老還鄉貶為庶民。後來對於朝廷上的大臣一頓“洗牌”推舉了一大批賢臣,大大的打擊的當時的貴族和官宦勢力。

他在軍事上重用戚繼光,俞大猷都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將,而且在文學上也大肆改革,清除文學弊端,使得當時的文化空前繁榮,而且在當時大批的優秀作品和傑出人物大量湧現,當時那個時期史學界稱之為“嘉靖中興”。

接下來就到了歷史上很有名的“大禮儀之爭”了,朱厚熜擋路皇帝,按照當時的禮儀他要過繼給前任的換地父親朱佑樘當兒子,意思就是他以後就是朱厚照的弟弟,然後他爹就是他叔叔了,正常這個也算好事。一下子就改認個“爹”就能當上一人之上萬人之下的皇上,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畢竟也是親戚,但是朱厚熜不這麼想,他不想認朱厚照當爹,但是還想當皇帝,所以這個就出現了衝突。

所以當時他就想把他親爹追封為皇帝,他當皇帝也就順理成章了,但是大臣們不幹了,所以當時因為這個事情朱厚熜和大臣們鬥爭了十幾年,當時這場鬥爭很激烈。

據說當時有兩百多人跪在宮門抗議,但是抗議無效,當時朱厚熜讓錦衣衛抓了很多人,鬧得不可開交,最後當然是朱厚熜勝利了。所以朱厚熜的父親也就順利的進入了太廟,他這個皇帝也就名正言順了。

當時朱厚熜把他父親排到了前任皇帝朱厚照前面,當時朱厚熜想到不僅僅是把他自己的父親放進太廟裡面,他當時是想把他自己和他後代也能順理成章的進入太廟,因為當時太廟的情况是,天子七廟,祖廟不遷,三昭三穆,合稱七廟。

這個規矩的意思就是:當時太廟裡面只能放九個皇帝,其中稱祖的朱元璋不能動,剩下的要按照血緣關係,遠近的順序依次往外挪,古代稱之為“祧”。意思就是從正殿挪到偏殿,朱厚熜這個人是對禮儀非常執著的人所以他是絕對不允許這種事情發生的,他考慮的比較長遠。

上面不是說過正殿裏只能放進九比特皇帝,所以等他死後也是要進入太廟的,但是現在情况下正殿已有九比特皇帝。

如果等他死後,按照血親的遠近排列的話,他進入正殿的可能幾率很小,因為按照血緣關係的遠近,這裡面也就只有朱棣和他爹是比較遠的,但是朱棣的話他對大明朝貢獻很多。

進入偏殿的幾率很小,那麼也就只能是他爹了,所以當時他就想了一個招,不能讓他之前這些辛苦白費,既然對於死人沒辦法,那就給他改廟號不就完啦,所以他把朱棣的“宗”字改成了“祖”字,這樣既讓朱棣昇了一級,他爹也能好好的一直在太廟裏,也為他子孫後代做了鋪墊。說白了朱厚熜吧朱棣太宗的廟號改成成祖都是他早就計畫之中的事。

本文標題: 朱棣的廟號是太宗,為何後來改為明成祖?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69198552796096
相关資料
蘇舜欽積極支持革新,為什麼被削籍為民?
滄浪亭主人蘇舜欽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呢?蘇舜欽因為堅決支持范仲淹的改革,同時又是杜衍的女婿,囙此受到重視,被推舉為集賢殿校理,監進奏院。蘇舜欽被削籍後便離開開封,到了吳中修建滄浪亭,隱居不仕。慶曆八年,蘇舜欽被啟用為湖州長史,未及赴任,因病去
標籤: 蘇舜欽 滄浪亭
商山四皓站在劉盈一方對劉邦打擊很大嗎?他為什麼會流淚?
眾所周知劉邦並不寵愛呂雉,連帶著也不愛呂雉生的孩子,甚至還想廢掉嫡子劉盈的太子之比特,那麼後來劉邦看到商山四皓站在劉盈背後,為什麼就改變了主意,甚至還流起了眼淚?其實看到商山四皓,對劉邦本人,並沒有太大的打擊。
標籤: 劉邦 漢惠帝 歷史 戚夫人 劉如意 呂雉
為何會有漢朝多出明君的說法?原因是什麼?
漢朝是繼秦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分為西漢、東漢時期,說起這個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漢朝之所以出的明君比較多,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漢朝屬於是立賢不立嫡。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漢朝能被稱之為明君的皇帝,在位時間加在一起,在王朝總
標籤: 漢朝 漢武帝 西漢皇帝 中國古代史 歷史 劉弗陵
古代皇帝享受最好的生活,皇帝壽命為何那麼短
對古代皇帝壽命那麼短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老資料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攷。其次,多少皇帝沉迷於酒池肉林,道家的煉丹之術也吸引著皇帝糟蹋自己的身體。
標籤: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