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五國伐齊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五國伐齊,指的是秦、韓、趙、魏、燕五國,在燕國的領銜帶領下,由樂毅為主將,攻打齊國的一場戰爭。在戰國歷史上,五國伐齊絕對是一場影響深遠的戰爭。在五國伐齊開始之前,齊國和秦國,幾乎可以並立為當時天下最强大的兩個國家。不過,一場五國伐齊的大戰之後,齊國直接被五國圍毆了一頓,國力瞬間暴跌,此後再也無法和秦國爭雄了。

五國伐齊,指的是秦、韓、趙、魏、燕五國,在燕國的領銜帶領下,由樂毅為主將,攻打齊國的一場戰爭。這是今天老資料網小編給大家說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在戰國歷史上,五國伐齊絕對是一場影響深遠的戰爭。

在五國伐齊開始之前,齊國和秦國,幾乎可以並立為當時天下最强大的兩個國家。而且這兩個國家一東一西,正好可以决定整個天下的走勢。

不過,一場五國伐齊的大戰之後,齊國直接被五國圍毆了一頓,國力瞬間暴跌,此後再也無法和秦國爭雄了。

所以,在這場大戰之前,戰國歷史還處於兩强爭霸的局面。但這一戰結束之後,秦國就開始獨自稱雄,戰國從此開始走向‘一超多强’的時代了。

也正是因為這一戰的原因,後來齊國雖然艱難複國了,但是國力也損失慘重。所以自此之後,齊國開始逐漸閉關自守,很少再參加對外戰爭。

而到了秦滅六國的時代,齊國也是眼睜睜看著其他五國被消滅,最後自己更是連打都沒打,直接投降了。

可以說,這場五國伐齊,絕對是戰國歷史的一個重要轉捩點。這場戰爭,直接標誌著一個時代,就此結束了。

那麼,這場五國伐齊的戰爭,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何强大的齊國,會引來其他國家的圍毆呢?

這事,還得從戰國中期的歷史大背景開始說起。

戰國中期,隨著幾大強國相繼完成變法,原本魏國一家獨霸的局面,徹底結束了。在戰國初期的時候,魏國因為率先進行變法的緣故,曾經一度在制度上領先於其他國家,而後國力暴增,成了戰國初期的霸主,一度壓得其他國家喘不過氣來。

但是後來,隨著楚國進行了吳起變法,秦國進行了商鞅變法,齊國進行了鄒忌變法,韓國進行了申不害變法之後,這時候的魏國,在制度上已經沒多大優勢了。

再加上魏國地處中原腹地,之前又四處開戰,引起了公憤。所以在這之後,秦國、齊國開始從東西兩面,同時夾擊魏國。

尤其是齊國,先後和魏國打了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這兩場大戰打完之後,魏國的主力精銳魏武卒,基本上就被徹底打光了。此後,魏國迅速衰落,齊國則是徹底崛起,成了東方最强的國家。

不過,隨著魏國衰落,接下來,齊國、秦國以及南方的楚國,此時都處於非常强大的狀態。當幾個國家都很强大的時候,考驗各國外交和謀略水准的時候就到了。

所以,自此之後,戰國歷史最精彩的一部分,合縱連橫的時代,就此到來了。

在這個合縱連橫的時代開始之後,南方的楚國,首先佔據了一個比較有意思的位置。因為就在這個時代剛剛開始之後不久,楚國就把越國給吞併了。

楚國吞併越國這事,說起來有點複雜。簡單來說,越國在春秋末期的時候,也曾稱霸一時。但是自從勾踐去世之後,越國就再也沒出現過什麼特別厲害的國君了。

這就導致越國後來一直在不斷衰落,後來又錯過了變法的機會,而且國內還開始出現士大夫家族掌權的現象。

所以,差不多到了齊秦兩國,徹底把魏國給打下去之後,這時候的越國,已經衰落到了一個臨界點。

當時的越國,就想通過戰爭,轉移一下國內的衝突。結果沒想到的是,這場國運之戰,越國後來打輸了,直接敗給了楚國。

更要命的是,在這一戰當中,越國的國君還直接戰死了,而且死前還沒立太子。

這就導致這一戰之後,越國國力大損的同時,還徹底分裂了。

如此一來,楚國自然不可能眼睜睜地看著。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楚國開始不斷蠶食越國,最後更是幾乎吞併了整個越國。

吞併了越國之後,楚國在南方就徹底一家獨大了。而且除了楚國之外,南方好像也沒有什麼國家了。

但是同時,楚國因為在之前的變法當中,沒有動最根本的土地問題。導致這個時候的楚國,開始逐漸琢磨能不能徹底完成變法。

當時主要琢磨這個事的人,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屈原,但可惜後來失敗了。

與此同時,楚國還在西邊,和秦國爭奪巴蜀之地的控制權。如此一來,消化越國,爭奪巴蜀,再加上對內變法,這些事就已經基本拖住楚國的所有精力了。

所以,在這場合縱連橫的遊戲當中,楚國其實更像是一個多方都要拉攏的對象。

既有强大的國力,輕易左右天下局勢;又無法在短時間內,全力擺脫國內問題。這樣的楚國,大家自然都想拉攏,或者至少會把他的威脅排序,儘量往後移。

而除了楚國之外,趙國當時還沒有進行胡服騎射改革,國力整體偏弱;韓國雖然完成了改革,但是國土面積太小。

魏國之前很强大,但是在這場合縱連橫的遊戲開始之後,已經被打得半殘了。至於燕國,地理位置太過靠北,而且國力也不是特別强。

所以,這場合縱連橫的遊戲當中,前半段真正最重要的兩個玩家,其實就是齊國和秦國。

在這場遊戲當中,大家大體上有兩個選擇。

一個是合縱,所謂合縱,就是燕、趙、魏、韓、楚這五個國家聯手。因為這五個國家的位置,從地圖上來看,恰好是從北到南連成了一條縱向的線,所以叫合縱。

只要這幾個國家聯手之後,不管是秦國還是齊國,都會被徹底擋住擴張的步伐,可以從根本上遏制住這兩個國家的擴張。

另一個是連橫。從字面意思上來說,就是從秦國到齊國這條線上的國家,聯合起來,先搞擴張,先滅了那些弱小的國家再說。

當然,後來因為齊國先倒下了,東邊的威脅消除了。所以後半段的連橫,指的就是秦國想辦法破除合縱,給自己打開一條東出的道路。

合縱聯合的本質,其實就是幾大強國崛起之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單獨對抗其他所有國家。

所以這個時候,就必須通過一些手段,减少自己敵對國的數量,新增盟國或者中立國的數量,以此來達到自己可以順利擴張的目的。

這個遊戲開始之後,秦國那邊在位的,是秦惠文王。

秦惠文王重用了張儀,然後張儀不斷在外交方面,幫秦國破除各國的合縱計畫,幫助秦國擴張。因為後世有關秦國的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比較多,所以大家對秦國的這段故事都比較熟悉。

那麼,在秦國進行這段歷史的時候,齊國在幹嘛呢?

作為當時同樣和秦國並立的強國,齊國其實也想擴張。當時秦國想要擴張的話,主要有三個方向。

一是朝四川地區擴張,秦國當時卻是這麼幹了,所以後來和楚國開戰了。二是向甘肅那邊擴張,所以後來吞併了義渠國。

三是向韓趙魏這三國的方向擴張,而這個方向的擴張,也是最考驗秦國外交能力的方向。只要三晋聯手,秦國絕對沒有機會。

而齊國這邊,當時其實也有三個方向可以擴張。一是向北方的燕國方向擴張,二是向韓趙魏三國的方向擴張,三是向越國和楚國的方向擴張。

當然,除此之外,有人可能會說,齊國還有第四個擴張方向,那就是向海上。當時的齊國,如果航海能力足够,確實有希望橫跨大海,把自己的勢力範圍擴張到某個島國上面去。

但問題是,當時的航海能力,還真不足以支持齊國這麼幹。

所以,接下來的幾十年裏,在那場五國伐齊的大戰開始之前,齊國在這三個方向,都曾經嘗試過擴張。

西元前314年,燕國內亂,齊國趁勢殺入燕國。當時齊國軍隊進入燕國之後,勢如破竹,很快就佔領了大半個燕國。

但結果,因為齊國高層無法很好地約束軍隊,導致軍隊進入燕國之後,一路燒殺搶掠,激起了燕國百姓的反抗。

後來再加上趙國的插手,所以最終,齊國雖然得到了一些好處,但還是只能撤出燕國,並沒有在地盤上擴張多少。

西元前301年,齊國聯合韓魏兩國,進攻楚國。當時楚國正在忙著和秦國爭奪四川地區,根本無法集中國力對付齊國。所以這一戰當中,齊韓魏三國聯軍,大敗楚國。

從這兩場大戰當中,我們其實也可以看出當時齊國高層的思路。當時的齊國,想要先向燕國和楚國這兩個方向擴張,暫時不打三晋。

之所以留著三晋,甚至還要拉著他們一起搞擴張,主要原因就是齊國希望他們可以幫忙制衡秦國。

當時的合縱連橫遊戲當中,齊國真正的對手,其實恰恰是和齊國沒有任何接壤的秦國。所以齊國很希望自己擴張,但是不讓秦國擴張。

正是基於這樣的目的,在那場和楚國的戰爭結束三年之後,齊國再次牽頭,和韓魏兩國組隊,一起進攻秦國。

這場仗打了整整三年,後來聯軍佔據上風之後,宋國和趙國也加入了隊伍,組成了‘五國聯軍’,由齊國名將匡章統領。

最後,在匡章的統領下,五國聯軍不但勝了,而且直接攻破了函谷關。這也是秦國自從商鞅變法完成之後,一直到戰國時代結束,唯一一次被攻破函谷關。

熟悉戰國歷史的人都知道,函谷關對秦國到底有多重要。一旦函谷關被攻破,對秦國絕對是有著致命的威脅。

再加上當時秦國是秦昭襄王剛剛少年即位,國內主少國疑。所以最後,秦國在被攻破了函谷關的情况下,不得不割讓土地給各國。這一戰,也算是重創了秦國的國力。

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一個關鍵人物登場了。這個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其實直接造成了後來五國伐齊的局面。

這個人,名叫蘇秦。

在戰國歷史上的所有歷史人物當中,蘇秦可能是現時爭議最大的一個。而那些有關他的爭議,不是說他做了什麼有違倫理道德的事情,而是他的活動時間和事蹟,都存在很多疑點!

簡單來說,如果按照史記的記載來看,蘇秦和張儀是同門師兄弟,兩人都曾經師從鬼穀子。

但是如果按照近年來的某些考古發現來看,史記上對蘇秦的記載存在很大的錯誤。甚至有人說,蘇秦和張儀根本就不是一個時代的人。

如果有關史記上的那些事情,全都是蘇秦做的。那蘇秦就等於是二三十歲的時候,登上了歷史的舞臺。

八九十歲的時候,才結束了自己的一生。以戰國時代大家的平均壽命來說,這好像有點不大可能。

但同時,另一方面,很多自媒體文章說,蘇秦和張儀並不是一個時代的人,這個說法肯定也不太對。

因為張儀去世於西元前309年,而蘇秦去世於西元前284年。

總不可能張儀去世之後,蘇秦才出生,然後幾歲的時候就影響天下,二十多歲就死了,這更不可能。

所以,張儀活著的時候,蘇秦一定是已經出生了,而且應該已經開始登上歷史的舞臺了。

還有人說,可能是當年司馬遷老爺子寫《史記》的時候,把人名給弄混了。那些有關蘇秦的事蹟,並不是同一個人做的,而是兩個人做的。

只不過後來司馬遷老爺子,誤以為這倆人是一個人,所以就把這些事都給按到一個人的頭上了。

有關蘇秦的真相,可能我們還得等考古學家進一步發掘之後,才能確定。在這裡,我們只說蘇秦對那場五國伐齊事件的影響。

蘇秦的政治主張,是所謂的‘合縱’。也就是燕韓趙魏楚這幾個國家聯手,一起遏制秦國的擴張。

所以據史書記載,蘇秦曾經說服了燕韓趙魏楚五國的國君,再加上齊國,一起對抗秦國。而為了讓蘇秦能够更好地帶領六國對抗秦國,六國的國君,更是直接任命蘇秦,作為自己國家的相國。

所以,當時的蘇秦,一下子就達到了自己人生的最頂點,同時擔任六國的相國。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蘇秦配六國相印’。

但是後來,因為秦國那邊用了很多計策,導致齊國和魏國聯合起來,一起打趙國。這樣一來,六國內部有了戰爭,自然就無法再聯合抗秦了。

所以,自此之後,六國聯盟瓦解,而蘇秦也失去了六國相印。

在這之後,因為趙國有了損失,蘇秦怕趙國追究他的責任,所以就去了燕國。

至於說為什麼去燕國,有一種野史小說裏給出的說法,是蘇秦暗戀當時的燕國王後。

據說這位燕國王後是周王室的公主,然後蘇秦也是周國境內的人,早年曾經暗戀過這位公主。但是後來,這位公主被嫁到燕國去了,所以他就想去燕國幫忙。

當然,正史上肯定沒這麼寫過。不過在司馬遷老爺子的筆下,蘇秦和那位燕國太后,好像確實是有點貓膩,這倒是事實。

到了燕國之後,接下來的事情就更複雜了。雖然在之前的合縱遊戲當中,燕國曾經和齊國聯手,一起對抗秦國。但從戰國歷史的大背景來看,燕國對齊國的仇視,其實要遠高於秦國。

因為燕國和秦國不接壤,但是和齊國有大面積的接壤範圍。

所以,進入戰國時代之後,齊國曾經多次朝燕國這邊擴張,兩國幾乎稱得上是世仇了。

而到了燕國之後,蘇秦先是成了燕國的高官。但是後來,因為他和燕國太后的這點小貓膩逐漸傳了出去,他怕燕王追究他責任,所以就主動提出,自己做一個間諜,去齊國那邊做官。然後利用他在齊國做官的身份,幫燕國謀取福利。

所以,再之後,蘇秦就去了齊國。而蘇秦離開燕國之後,如果史記記載的沒有錯誤的話,他在齊國一口氣待了三十多年。

這三十多年裏,就發生了那場齊國差點滅了燕國的大戰。而在這個過程當中,蘇秦到底都做了什麼,史書上基本上是一片空白。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才有人說,蘇秦其實是兩個人。

一個人是六國合縱的那個蘇秦,到了齊國之後,後來就死了。另一個是燕國後來派去的間諜,然後司馬遷老爺子把這倆人整混了,把他們的事蹟放到了一個人的身上。

不管哪種說法是對的,總之,蘇秦到了齊國之後,開始勸齊王大興土木,從內部破壞齊國。在蘇秦的操作下,齊國逐漸把其他國家,都給得罪光了。

因為有關蘇秦的爭議太多,所以,我們暫時把所有和蘇秦有關的事情,全都暫時放一下,只說齊國的歷史行程。

因為蘇秦的破壞,齊國開始逐漸和其他國家絕緣。當然,這其實也不全是蘇秦的原因。從齊國自身的戰畧角度來看,齊國想要擴張,勢必就要和其他國家開戰,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就在這種情況下,一個突發事件,改變了齊國的國運。

簡單來說,當時在齊國旁邊的宋國,出現了一個挺有意思的國君,這就是宋康王。

宋國在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上,並不是特別强大的國家,但是到了宋康王在位期間,這個宋康王在位時間比較長,然後對外打仗的能力也比較强,所以他帶著宋國,不斷對周圍的國家開戰。

因為這個宋康王,確實很能打,所以幾場仗打下來之後,不管是對齊國還是對魏國,亦或者是對南邊的楚國,竟然還都打贏了!

如果單從軍事角度來說,我們必得承認,這個宋康王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但是這樣一來,宋國表面上看起來,確實是强大了,但實際上卻形成了兩大隱患。

首先,宋國自身國力並不算强。常年和大國開戰,勢必會導致宋國國力大損,老百姓開始怨聲載道。其次,宋康王和周圍幾大強國都打了一圈,等於就把大家給得罪光了。

如此一來,就很容易被大家圍毆。

而到了宋康王晚年的時候,大概是因為宋康王覺得自己這輩子貢獻還挺大,做人越來越驕狂。

當時宋康王用皮袋子裝上鮮血之後掛起來,然後自己去射這個袋子,表示自己把天都給射傷了。然後用鞭子鞭打土地,表示自己連大地也能打。而對於普通的老百姓,那就更是殘暴了。

從這位宋康王的晚年來看,他倒是有一點‘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意思了。

只是這樣一來,宋國內部的老百姓,自然就不幹了。所以到了宋康王晚年的時候,宋國開始逐漸內亂。

眼見宋國內亂,之前被宋國打敗的那些大國,自然都覺得報仇的機會來了。於是接下來,齊楚魏三大強國,同時出兵,開始圍毆宋國。

宋國雖然也是老牌國家,底蘊深厚。但是在三大強國同時圍毆下,自然也是扛不住的。所以後來,宋康王很快就戰敗而死,宋國也被三大強國重創。

但到了這個時候,在面對如何瓜分宋國的這個問題上,三國開始出現衝突了。

當時三國當中,齊國的國力算是最强的一個。所以,齊國很想獨吞宋國。

而且,從戰畧角度來說,一旦齊國控制了宋國,那麼接下來,齊國就可以更輕鬆地威脅到魏國和楚國的腹地,這對齊國的發展,顯然是很有好處的。

但問題是,怎麼才能獨吞宋國呢?

如果貿然翻臉,齊國同時以一敵二,和魏國楚國對打。就算齊國再强,肯定也討不到好處。

所以,當時齊國就想出了一個辦法:如果能把兩國主力軍隊都給調走,是不是自己就能獨吞宋國了呢?

所以接下來,齊國聯合楚國,以及韓趙魏三國,組成了一個五國同盟,一起進攻秦國。據說在這場合縱聯盟的背後,就有蘇秦的影子。

至於說蘇秦到底發揮了多大作用,這就不好說了。而五國聯合攻秦之後,接下來,魏國和楚國的軍隊主力,自然都被吸引到了秦國那頭。

就在幾大強國一起進攻秦國的時候,齊國忽然派出了自己之前藏著的軍隊,進攻宋國。因為當時楚國和魏國的主力,都被牽制在秦國那頭,短時間內也調不回來。

所以,齊國很輕鬆地就拿下了整個宋國。

這一下,整個天下都炸廟了。

要知道,雖然在春秋戰國時代,國與國之間的購並戰爭,非常頻繁。但是像齊國這種吃獨食的事情,卻非常讓大家反感。

尤其是在政治方面,大家講究的是一個平衡,而齊國的這種做法,顯然是在破壞平衡。

最關鍵的是,對於齊國獨吞宋國這件事,魏國和楚國,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接受的。

因為一旦齊國吞併了宋國,未來就可以直接威脅他們兩國的統治覈心。

所以,齊國吞併了宋國之後,表面上來看,國力確實是上了一個大臺階。但同時,和其他幾大強國的關係,卻同時跌入冰點。

秦國當時抵抗五國聯盟的進攻,和齊國屬於交戰狀態;楚國和魏國,不能接受齊國獨吞宋國;燕國和齊國是世仇,巴不得齊國被大家暴打。

趙國之前也和齊國打過好幾次,據說這幾次交戰背後,就有蘇秦的影子。至於僅剩下的韓國,韓國這個國家特殊,基本上屬於牆頭草,而且喜歡把戰國這潭水,攪得越混越好。

所以,一時之間,齊國等於是犯了眾怒,一個盟友都沒有了。

就在這個時候,幾大強國之中,唯一一個置身事外的燕國,正式入局了。

燕國入局之後,火速調停五國聯盟進攻秦國的戰爭。幾大強國此時因為齊國吞併宋國這件事,也早就有了停戰的心思,所以當即就停戰了。

而接下來,燕國先是拉攏趙國,和趙國組隊,對齊國宣戰。而後,魏國作為苦主,自然也加入了聯盟。韓國作為牆頭草,很快也入局了。至於秦國,自然也不會放過打擊齊國的機會,所以同樣也沒拒絕。

就這樣,在極短時間內,燕、秦、韓、趙、魏五大強國,一起組隊,正式準備圍毆齊國。

唯一的例外是楚國。楚國雖然也是苦主,但是卻並不想參與這個聯盟。因為楚國知道,如果楚國也加入了聯盟,六國一起進攻齊國,那齊國就必亡無疑了。

楚國希望看到齊國被重創,但是並不希望看到齊國被消滅。

所以,當時楚國選擇暫時作壁上觀,先看五國聯盟和齊國較量。楚國想等到齊國被揍趴下之後,再從齊國那邊爭奪利益,最好是最後能由自己佔領整個楚國,那才是最好的結果。

就這樣,在這種複雜的歷史背景之下,五國伐齊的戰爭,正式開始了。

這場戰爭開始之後,戰爭的過程,反倒是沒啥可說的。要知道,在此之前,齊國同時打了兩場大戰。一場是滅宋之戰,另一場是和其他四國一起進攻秦國。

這兩場戰場,顯然都消耗了齊國不少國力。

所以,戰爭開始之後,齊國的大將觸子,知道齊國絕對不可能和五國聯軍硬碰硬。只能防禦,不能進攻。如果能把五國聯軍的補給耗光了,五國聯軍自然就會退去。

像這種戰爭,秦國其實也遭遇過。在秦國崛起的過程當中,秦國其實也多次被其他幾國聯手圍毆。

每次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秦國就直接撤到函谷關以西。依託函谷關天險的優勢,死守函谷關。等到聯軍補給不足,秦國再從外交領域瓦解各國聯盟,危機自然就解除了。

當時的齊國,雖然沒有函谷關天險的優勢,但是卻有一條濟水。齊國的大將觸子,便打算依託這條濟水,和五國聯軍打消耗戰。

但是,就在觸子剛剛做出防禦部署之後,齊國當時在位的齊閔王,卻忽然下令,讓觸子不得不固守,必須强攻。

對於齊閔王的這個命令,後世普遍說這是他昏庸無能的表現。但實際上,從齊國的角度來看,當時齊國因為兩場大戰,糧食已經被耗得差不多了。

如果繼續打消耗戰,先倒下的可能並不是五國聯軍,反倒是齊國。

所以,齊閔王只能下令,讓齊國强攻。在齊閔王看來,此時齊國軍隊是本土作戰,放手一搏,或許還有勝算。

當時為了戰勝五國聯軍,齊閔王甚至把挖墳掘墓這種招數都用出來了。直接威脅軍中阿兵哥,但凡有敢撤退的,直接殺了全家,然後挖他家祖墳。

但就算這樣,齊國依然沒能打贏這場仗。但是的齊國大軍,已經極為疲憊。再被齊閔王這麼一威脅,軍中的反抗心理瞬間就强了起來。

所以,一場大戰之後,五國聯軍大勝,齊軍慘敗。就連大將軍觸子,都不知所踪了。

就這樣,這場大戰結束之後,五國聯軍再沒有任何阻力,直接打到了齊國首都臨淄。

面對五國聯軍的到來,齊閔王知道,自己是無論如何都守不住臨淄的,只能帶領最後的一部分精銳,逃離了齊國。

接下來,齊閔王就跑到了齊國僅剩的幾個小弟國家,比如衛國、鄒國和魯國。但是對於齊閔王的到來,這些國家也不是很歡迎他。

一是因為他們害怕五國聯軍的威勢,二是他們擔心,以後齊國吞併宋國的事情,會發生在他們自己身上。

得知這幾個小弟的反應之後,齊閔王終於明白,此時唯一的希望,就只剩下楚國了。

所以接下來,齊閔王火速給楚國發出求救信。而楚國收到求救信之後,也沒有坐視不理,而是直接派出大軍,打算出來摘果子了。

就這樣,楚國大軍打著救援齊國的名義,進入了齊國境內。但讓齊閔王沒想到的是,楚軍來了之後,根本就沒有幫他反攻,反倒是先向他所有淮北地區。

面對楚國的威脅,齊閔王最初還硬氣了一下,想要和楚軍談判。可是此時的楚國,已經掌握了齊國的命脈,哪還會給他這個機會?

此後,楚國大將淖齒,直接下令,殺了齊閔王。至於齊國的淮北之地,楚國完全可以自己去取。

此時的齊國,前有五國聯軍虎視眈眈,後有楚國從背後偷襲,顯然已經到了絕境。距離滅國,也就只差一步之遙了。

但就在這個時候,各國聯軍,卻詭异地撤退了。唯有燕國,雖然沒有撤離齊國的國境,但是也沒有繼續進攻齊國僅剩下的莒和即墨,反而是就地在齊國境內駐紮了下來。

各國的這種詭異表現,其實並不奇怪。

首先,當時齊國雖然被重創,但是群眾基礎還在。一旦各國聯軍把齊國人逼急了,齊國人群起而攻之,反抗各國聯軍,也够各國喝一壺的。

其次,連宋國這樣的國家被滅,都會導致這麼大的動盪。那麼如果齊國真的倒下了,對戰國局勢的影響,只會更大!

所以,當時很多國家,希望看到齊國被重創,但其實並不希望看到齊國被滅國。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後來大家都撤退了,只有燕國繼續在齊國駐軍。

當時燕國的統帥樂毅,本來打算得挺好,打算就這樣一直駐軍,讓大家潜移默化接受燕國對齊國的統治,接受這個概念。

但沒想到的是,兩年之後,燕國的老國王去世了。新國王即位之後,又不信任他。

如此一來,新國王即位之後,直接換了樂毅,換上了一個新的大將,並且下令强攻最後兩座城池。

而這個命令,則是徹底把齊國人給逼急了。接下來,齊國開始整體反攻,其他國家也在背後拖燕國後腿。

最終,燕國只能撤出齊國,齊國也就此複國了。

不過,齊國雖然複國了,但是經此一役之後,齊國也是損失慘重,再也不敢對外爭霸了。此後的幾十年裏,齊國對參與對外戰爭,是一點興趣都沒有。

直到秦始皇橫掃六國的時候,齊國也一直作壁上觀,沒有參與。

這就是歷史上真實的‘五國伐齊’。

本文標題: 歷史上的五國伐齊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68680183806452
相关資料
楊素換了三比特主子,為何能一直受到器重呢?
隋朝最有影響的一比特大臣楊素。提起楊素這個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是暴君楊廣的心腹大臣,作為心腹,他應給和楊廣有著一樣的性格才會走到一起,但事實上他卻完全不是這樣的,他雖然有楊廣一樣的野心,卻沒有楊廣的缺點,很是圓滑。
標籤: 楊廣 歷史 隋朝 宇文護 鮮卑族 突厥
歷史上的五阿哥是個怎樣的人?和影視中完全不同
在劇中,最後結局中的他們選擇了放弃自己的皇族身份,歸隱民間,這當然是一種很美好的想像,不過在歷史上倒是的確有“五阿哥”這個人,他的真實身份又是誰?他的妻子最後又是怎樣的結局呢?
標籤: 乾隆
現在所說的漢服指的是漢朝時期人們的服飾嗎?
現時隨著一些短視頻APP、動漫作品中的一些分享,讓很多人重新愛上“漢服”,事實上,漢服指的並不是某一個歷史時期中國範圍內的穿衣風格,而是以漢族人為代表的穿衣風格的統稱。簡單來說,現時我們生活中經常看到的漢服已經是一種變形,大部分是根據唐宋時
標籤: 漢服 中國服飾 中國傳統服飾 漢朝 中國古代史 漢朝服飾
周武王和周文王相比誰對周朝貢獻更大呢?
說起周武王,大家可能都知道,這個人恐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真龍天子。民間對姬發這個人的傳說可以說是層出不窮,因為時代久遠,所以也為周朝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但是實際上,周王朝的奠基人其實並不是姬發,而是他的父親,周文王。周朝的建立
標籤: 周文王 周朝 季曆 歷史 中國歷史 商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