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未來一周全球天氣要多久?華為雲,給我幾秒鐘

現在的AI實力,迅猛,著實是有些迅猛。誰能想到,只需要給AI幾秒鐘時間,它就能把全球天氣給預測完畢。未來7天的量,小菜一碟~如此AIpower,正是來自華為雲。華為雲盤古氣象大模型和華為雲AI基因平臺。首先,從最底層來看,華為雲有三大根科技做强力支撐。至於為什麼要這麼做這麼一張大網,是因為在華為雲看來,算力應當是無處不在的。

現在的AI實力,迅猛,著實是有些迅猛。

誰能想到,只需要給AI幾秒鐘時間,它就能把全球天氣給預測完畢。

如果非要給這個預測一個期限,AI會說:

未來7天的量,小菜一碟~

而且這種AI的打開管道,還是快准狠的那種——

比傳統預測方法在速度上提升1000倍的同時,精度還能提高20%。

同樣的,若是把“百萬人基因組計畫”這事兒交給AI,結果也是一個大寫的“萬萬沒想到”:

單日可以分析的數據量超過1PB。

啥概念?

相當於1024個1TB硬碟資料擺在你面前,且,需要在一天時間內處理掉。

不僅如此,這跟以往採用的HPC(高性能計算)相比,不僅速度上提高了10倍,成本還降低了30%!

肯定有很多好奇的友友們就要問了,“到底是啥AI這麼强啊?”、“够可靠嗎?”……

不墨蹟,直接揭曉謎底——

如此AI power,正是來自華為雲。

華為雲的這般速度,是怎麼做到的?

剛才提到的兩個案例,是華為雲CEO張平安最新發佈的兩大利器——

華為雲盤古氣象大模型和華為雲AI基因平臺。

但要究其為何能有如此power,還需從華為雲科技的路線上一點點剖析。

首先,從最底層來看,華為雲有三大根科技做强力支撐。

它們分別是:

知識計算

盤古大模型

天籌AI求解器

知識計算,顧名思義,就是從海量數據或生產流程中提煉出知識,進而轉化加工,讓“機器”對其進行計算。

而在此之前,各行各業在“把知識用起來”這件事上,都面臨著散、慢、難的痛點。

散,意味著數據非常零碎,知識也是分散在不同的業務裏,工作人員學習起來既耗時又費力。

慢,是指很多專業知識大多在專家們的腦袋裏,沒法快速地“複製”給團隊其他人員。

難,則是不能通過智慧推理挖掘數據之間的隱藏關係,無法通過計算讓數據產生新的價值。

而華為雲的知識計算解決方案,在AI科技方面可謂是“全方位”,涵蓋了知識圖譜、NLP、OCR、圖引擎,圖像識別、視頻科技、語音辨識等,幫助AI科技更深入的滲透到政務、工業、金融等行業場景中。

通過上述科技便可以獲取數據中的知識,而後進入知識建模階段,具體包括圖嵌入、知識融合、本體設計、知識更新等。

基於此,便可再進入到知識管理階段,主要內容有品質管制、知識補全和生命週期管理。

除了知識計算之外,華為雲在根科技上第二大法寶,便是盤古大模型。

華為雲盤古大模型發佈於2021年4月,它的初次登場,所涵蓋的內容主要包括當時熱門的四大領域:

自然語言處理(NLP)大模型、電腦視覺(CV)大模型、多模態大模型和科學計算大模型。

其主要解决的痛點則是AI規模化複製以及AI行業落地難的問題,以煤礦場景為例,華為雲最新推出的盤古礦山大模型支持一個大模型覆蓋煤礦的采、掘、機、運、通等業務流程下的1000多個細分場景。

開發者無需針對每一個場景重複開發AI模型。簡而言之,預訓練大模型開啟了新的開發範式,就是從“作坊模式”轉變為“工廠模式”。

具體來說,就是“預訓練+下游微調”,擁有極强的泛化能力,可以做到舉一反三。

而經過一年的時間,在基礎大模型上,華為雲又增添了一比特猛將“Graph大模型”。

不僅如此,衍生到行業大模型,除了剛才提到的氣象大模型、礦山大模型之外,還包括OCR大模型、藥物分子大模型、焦化大模型和水泥大模型等。

在此之上,具體到更多場景,華為雲盤古大模型還有眾多細分內容。

根科技上的第三大法寶,便是天籌AI求解器。

天籌AI求解器是業界首個將AI和數學規劃結合的商用AI求解器,它在行業中的作用可謂是至關重要。

因為在過去的決策優化工作中,往往會遇到先將業務語言轉換成數學模型,再轉換成變成語言的過程。

這就需要既要懂業務、又要懂運籌學、還要懂程式設計的專家,應用門檻極高;加上市場環境變化越來越快,導致決策的時效性變得越來越重要,而傳統求解器模型難以快速反覆運算。

在華為全聯接大會2022上,華為雲全新發佈天籌AI求解器智慧建模工具,不僅可以快速解决決策優化問題,而且可以將整個建模過程和模型維護過程智能化,求解器建模速度提高了30倍。

三大根科技是有了,但怎麼用起來,又是一個問題。

對此,華為雲提出的解法是AI開發生產線——ModelArts。

它的作用簡單來說就是從訓練數據到模型落地一站式打通,包括數據標注和處理、模型訓練和評估、應用生成和評估,還有推理部署、服務檢測等等。

不難看出,華為雲在“把AI用好”這件事上,每個細節、環節都是下足了功夫。

此舉的目的,張平安直言不諱道地出了緣由:

加速千行百業智能化,應用需要現代化。

而要做到應用現代化,單靠華為雲的根科技來做到服務創新是遠遠不夠的。

為此,華為雲還發佈了Astro低程式碼平臺和DevCloud開發雲。

推出華為雲Astro低程式碼平臺的目的,就是讓人人都能够成為開發者。

因為應用在現實中面臨的一個痛點是,開發人員很懂科技,但使用者卻並非如此。

所以華為雲的解法,就是讓使用者也成為開發人員。

不同於當前低程式碼平臺所面臨的的場景單一、無法支持跨場景的數據互通和資產複用等問題。

華為雲Astro低程式碼平臺,覆蓋輕應用、IOC大屏、工作流、智能助手、複雜應用等多種開發場景,可以沉澱可複用資產,加速應用構建。

舉一個比較實際的例子,長安汽車在用了華為雲Astro低程式碼平臺後,應用開發週期,直接從3個月降到了9天!

而應用現代化還要解决的一個老大難問題,就是協同開發。

畢竟隨著數位化行程的不斷加快,數據、模型和數位內容在應用開發中的相互調用可以說是越發常見。

為此,華為雲融合了華為雲多種生產線能力,推出DevCloud開發雲。

它可以支持數據、AI模型和數位內容的協同開發、按需編排,能够讓應用開發者、數據工程師、AI科學家們在同一平臺上工作。

如此一來,他們便可以共亯研發能力和資產,提升多團隊的協同效率,更快地構建現代化應用。

在這麼一套應用現代化打法之下,華為雲便讓影視渲染這事,變得極其高效——推出華為雲MetaEngine雲原生智慧渲染引擎。

原本需要耗時6個月才能完成渲染的90分鐘3D電影,在MetaEngine加持之下,只需要7天!

而現在已經上映的《獵海日志》、《少年歌行》等,所用到的科技正是它。

這便是華為雲應用現代化的AI power了。

但如果再往背後深究一層,可以發現應用現代化,只是華為雲下得一盤大棋中的一步。

華為雲,讓算力無處不在

華為雲的這盤大棋,名曰“一切皆服務”。

而加速應用現代化,只是三步中的一步。

向下來看,在“基礎設施即服務”層面上,華為雲要做的構建全球存算網——KooVerse。

若是把KooVerse折開來看,它包括CloudOcean、CloudSea和CloudLake三層架構,可以打造30ms的時延覆蓋圈,滿足不同企業業務的時延要求。

而縱觀來看,低時延、安全、易用是KooVerse的三大特色,現時華為雲在全球29個地理區域運營了75個可用區,服務覆蓋了170多個國家和地區。

至於為什麼要這麼做這麼一張大網,是因為在華為雲看來,算力應當是無處不在的。

就好比是農業時代的水力、工業時代的電力,算力應當是數位時代下的覈心生產力。

而再向上看,在加速應用現代化的上層,還有讓產業上雲。

其目的就是讓傳統企業加速數位化轉型,快速上雲。為此,華為雲最新發佈了電力aPaaS和公路aPaaS。

以公路aPaaS為例,華為雲現時沉澱了300多個交通行業API,覆蓋了公路的建、管、養、運、服全生命週期。

寧波交投集團便已經用上了這項服務,利用它事故快速發現和交通態勢智慧預測能力,可以準確發現十多種類型交通事故並提供疏導策略。

由此,華為雲的這盤大棋已經非常清晰明了了:

讓算力遍佈全球唾手可得,讓應用更具現代化,讓產業加速上雲。

一言蔽之,就是上雲和AI,成為一種基礎設施、行業的底座。

如何評估華為雲下的這盤棋?

若是用一句話來概括,或許就是“大勢所趨”了。

縱觀華為雲這次的種種發佈,以及這盤棋的整套打法,貫穿一切的覈心因素,便是AI科技。

這也是與外界給予“科技暴力輸出機”的評估相吻合了。

但若是橫向來看這事,這套打法背後的緣由就會更加清晰。

據Gartner預測,人工智慧在行業中的滲透率將在2026年達到20%。

而若是把時間線稍微向前播,在2018年人工智慧的行業滲透率僅為4%;到了2021年,這個數位已經達到了7%。

不難看出,這個滲透率的增幅也是在提速過程當中。

不僅如此,Gartner還預測道:

到2027年,超過50%的企業將使用行業雲平臺來加速他們的業務項目。

而從現階段的成效上來看,亦是如此:

AI+製造:工業質檢率提升14%

AI+法務:卷宗稽核降低人工成本50倍

AI+藥物研發:研發週期縮短10倍

AI+金融:企業异常財務檢測率提升20%

再從國家政策層面上來看,近年來國家也在陸續出臺多項政策,鼓勵人工智慧行業發展與創新。

如此看來,就不難理解為何華為雲會如此執著地發力於AI和雲了。

以及,張平安此次提出的“一切皆服務”,其本意是指各種XaaS。

這是對雲服務的進一步高度提純,雲本身就是云計算即服務,現在則在AI加持下,可以提供一切服務。

有點意思。

本文標題: 預測未來一周全球天氣要多久?華為雲,給我幾秒鐘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67902669936875
相关資料
未來20年中國需要買多少客運飛機?答案來了,7035架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飛機市場之一,而且還在保持高速增長,那未來20年中國到底需要購買多少飛機?現在準備的報告出來了,到2041年還需要補充各型民用客機7035架。根據報告,預計未來20年中國航空運輸市場將保持穩定增長,旅客周轉量年均增速為7.7
標籤: 客機
國產大飛機C919雄起!中國商飛再獲300架確認訂單
本届中國航展有來自43個國家和地區的740多家企業參展。據瞭解,航展上中國商飛公司與多家飛機租賃公司簽署了總共330架國產飛機的確認訂單協定,其中包括300架C919飛機和30架計畫投向海外市場的ARJ21飛機。在此之前,中國商飛已與東航簽
標籤: 中國商飛 航空 c919 中國軍情
重慶嘉陵江驚現巨大陰沉木,植物界“木乃伊”、每斤可上萬
木乃伊想必大家都知道是什麼東西,不過植物界的“木乃伊”你可能並不知曉,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做陰沉木(古沉木)。據重慶廣電-第1眼報導,近日在重慶沙坪壩區的嘉陵江邊,市民遊先生和妻子在江邊遊玩時,發現江水中有一根巨大的陰沉木。而從現場情况看
標籤: 烏木 木乃伊
下午4點開始!今日中國多地可見月全食,錯過等三年
今天下午16時00分開始,今年最值得期待的重磅天象“月全食”將閃亮登場。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科普首長王科超表示,本次月全食非常適合中國群眾觀賞,東北地區可見本次月全食的全過程,其他地區則可見帶食而出。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月全食前些年出現得多
標籤: 月全食 天王星 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