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當初的優勢那麼大,朱允炆為何打不過朱棣

你真的瞭解明建文帝朱允炆,掌控朝政大權擁有强大優勢,為何打不過燕王朱棣嗎?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三孫,因為朱標的長子朱雄英早夭,原配夫人死後,朱允炆的生母呂氏被扶到正比特,朱允炆就成了朱元璋的皇太孫。朱允炆22歲這一年,朱元璋駕鶴西去,朱允炆即皇帝位。

你真的瞭解明建文帝朱允炆,掌控朝政大權擁有强大優勢,為何打不過燕王朱棣嗎?老資料網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西元1402年6月,曹國公李景隆和穀王朱橞打開南京金川門,迎接朱棣入城,建文帝引火燒了皇宮,從此消失得無影無蹤。那麼,作為掌控中央集權,擁有絕對優勢的建文帝,為什麼會被一個連北京城都沒有完全掌控的朱棣推翻呢?

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三孫,因為朱標的長子朱雄英早夭,原配夫人死後,朱允炆的生母呂氏被扶到正比特,朱允炆就成了朱元璋的皇太孫。

在朱元璋晚年,燕王朱棣的實力就已經十分地强大,還是皇太孫的朱允炆,深知漢有七國之亂,晋有八王之亂。對此他經常感到憂心忡忡,他不止一次地問過身邊人,要如何才能防止藩王對皇帝揮刀相向。

到了朱元璋走到油盡燈枯時,已經為朱允炆清除了所有有威脅的武將,考慮到自己的大孫子沒有什麼處世的經驗,就讓兵部左侍郎齊泰擔任顧命大臣進行輔佐。

齊泰在洪武十八年考中進士,先後在禮部和兵部任職,他確實是比特文人,不懂軍事,可齊泰竟然擔任了兵部尚書,相當於國防部長。

雖然朱允炆對朱元璋承諾過,要對叔叔們以禮相待,然而朱元璋死後,他就把這些話忘到了九霄雲外。

朱允炆22歲這一年,朱元璋駕鶴西去,朱允炆即皇帝位。他登基後,光速提拔了自己的老師黃子澄為翰林學士,與齊泰共同掌管國事。黃子澄又為朱允炆推薦了名揚天下的方孝孺。至此,以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為覈心的輔政天團正式成立。很顯然,他這個智囊團成員都是名副其實的文臣,管理朝政相當可以,但論起上兵伐謀方面卻都是外行。

然而,兩個月後,這個剛剛組建的智囊團所做的第一件事卻是削藩。為什麼要削藩?剛才講了朱允炆是害怕政權不穩。

為此,齊泰提出,朱元璋的幾個兒子當中,太子、秦王和晋王都已經過世,現存年紀最長、實力最强的就是燕王朱棣,只要順利地把朱棣除掉,那麼其他的藩王也就不足為慮了。

這個方法也行,擒賊先擒王嘛,一旦拿下了朱棣,其他的就不敢動彈了。如果剛開始朱允炆聽從其他的意見,那麼可能大明朝就沒有朱棣什麼事了。

可就是這個時候,智囊團中的另外兩個人卻提出了不同的意見,黃子澄和方孝孺認為應該由弱到强,還要顧及皇家的顏面。

就在三傻為此爭論不休的時候,朱允炆還是採納了跟自己較為親近的老師黃子澄的意見,首當其衝的就選擇了朱棣的同母弟弟周王朱橚,朱橚的二兒子向朝廷誣告父親圖謀不軌。朱允炆二話不說,直接派李景隆把周王全家押送南京,定了一個謀反之罪,扔到了雲南去當野人。

要說朱允炆想廢除朱元璋的藩王政策,那也不對,因為他一登基就把自己的弟弟們全都封為了親王,其中三弟朱允熥的封號還是吳王,違背了朱元璋時期不封江南錢糧重地的慣例。朱允炆的削藩之舉,說到底還是想解除外藩對自己的威脅。接下來,他又連廢代、湘、齊、岷四王。湘王不願被獄吏羞辱,於是就點燃了熊熊大火,燒死自己。

湘王這一把火,不僅奪走了湘王全家的性命,也讓建文帝坐實了殘害宗王的罪名。宗室諸王同氣連枝,本來還想效忠朝廷的藩王,見到湘王一家的慘劇,也不禁心有戚戚,自然而然地站到了朝廷的對立面。

朱允炆的一番操作,讓朱棣明白了自己鐵定是一死,乾脆來個你死我活,於是開始緊鑼密鼓地準備造反。

按理說,燕王朱棣只有北平一隅之地,而作為正牌皇帝的建文帝坐擁全國,朱棣不僅是手上沒有兵,他的三個兒子還在南京做人質。無論怎麼看,燕王都是以卵擊石。

可就在齊泰提議要逮捕朱棣的三個兒子正式攤牌的時候,黃子澄卻對朱允炆說,如果抓了他的三個兒子,朱棣就會知道我們要對他下手了,不如放了這三個孩子來放鬆朱棣的警惕。

其實,久經沙場的朱棣,早就明白朝廷要對他下手了,黃子澄講道理可以,論起韜略根本不是朱棣的對手。

這個建議差點沒給齊泰氣死,皇帝當然聽他老師的建議了,就放了這三個孩子。對於朱棣來說,他的三個兒子簡直是他的心頭肉,如果朝廷拿這三個兒子說事,朱棣還真沒辦法。這下好了,三個兒子回到自己身邊,一是解除了後顧之憂,二是自己有了幫手,打仗父子兵嘛。

等到孩子們回到北京以後,朝廷就收到了噩耗,燕山左護衛千戶倪亮舉報朱棣密謀兵變,這消息頓時給建文帝和他的智囊團當頭一棒,證明建文帝智囊團的策略失敗了。

隨之,朱棣打著“清君側”的旂號起兵靖難,史稱“靖難之役”。起兵後,朱棣身邊一共也就幾千人,所以朱棣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兵員的問題。

然而古話說得好,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燕王朱棣曾多次領兵出塞,軍中不乏許多他的小迷弟,僅僅是通過對北京地區的搜刮,就凑出了幾萬人的隊伍。

而建文帝從小是讀聖賢書長大的,根本沒經歷過戰爭,也不知道怎麼打仗,經過太祖皇帝朱元璋幾輪的清洗,能打的開國名將也沒剩幾個了。

新生代武將中,最受朱元璋器重的是曹國公李景隆,然而從最後的結果來看,這位仁兄是個不折不扣的草包。

慌了神的朱允炆只好讓老將耿炳文率大軍前往征討朱棣。耿炳文字就不是進攻型的將領,從沒有作為主將指揮過明朝的大戰役,再加上年紀已老。建文帝選他,一是因為實在無人可用,“蜀國無大將,廖化為先鋒”,二是因為耿炳文的兒子娶了建文帝的長姐。

但在大軍出師之前,朱允炆卻下達了一個奇葩的命令:“勿使朕有殺叔之名”。

這時的朱允炆還顯得十分自信,自己絕對能打贏,既然能贏,那還得給我長長面子,千萬別殺了四叔,他仍有居高臨下的感覺。

皇帝的話那就是聖旨,誰敢違抗?戰場上刀光劍影,誰能保證做到這一點?况且,面對的是强大的對手。這讓耿炳文一時間不知所措,果然大敗而歸。

此時,三傻中的黃子澄再次補上了一刀,本來耿炳文轉攻為守,想拖到讓朱棣不攻自破,耿炳文想以己之長制敵人之短,也是上策,因為耿炳文是比特守將。

看到耿炳文無所作為,黃子澄卻建議換掉耿炳文,派曹國公李景隆率50萬大軍前去討伐。

除了沒有良將以外,建文帝還有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他對自己身邊的間諜毫無所知。朱棣在南京城裡安插了大量的間諜,連建文帝身邊侍奉的太監也不例外。

此外,軍隊中有很多為燕王通風報信之人,朝廷的一舉一動,燕王都了然於心。情報的單方面透明,是建文帝最大的劣勢之一,這將直接改變戰爭的走向。

朱棣一得到情報,就把北平交給了老婆兒子,自己率輕騎去大寧找甯王借兵。

50萬大軍聽起來挺嚇人,但是刨除後勤人數,實際作戰部隊只有一二十萬。此外,這支50萬大軍是從南方各地守軍中臨時拼凑而來的,並不適應北方寒冷的氣候。

由於沒有準備過冬的衣服,再加上水土不服,50萬大軍遲遲無法攻克北平。期間倒是有人攻破了北平的一個城門,沒想到李景隆為了搶功,竟强讓他退出來,到手的勝利就這樣失之交臂。

等到朱棣借兵歸來時,朝廷的50萬大軍已成强弩之末,李景隆匆匆排兵列陣,結果不出意外地被朱棣擊潰,全軍覆沒。

而建文帝並沒有問罪於李景隆,因為李景隆是勳貴武將中的領軍人物,其父李文忠是僅次於徐達、常遇春的開國名將。朱允炆以為李景隆只是無能,從後來的結果來看,李景隆在某些方面是相當精明的。

朱棣大勝之後,得意洋洋,自認為朝廷已經不堪一擊,很快就推進到了濟南。沒想到在濟南,朱棣圍城數月,卻遲遲不能攻下,準備用大炮强行轟開城門。山東參政鐵鉉想出一計,在城牆上懸掛朱元璋的畫像,朱棣非常憤怒,最終撤回北平,在行至東昌時遭遇慘敗。

勝利的天平似乎開始向建文帝這裡傾斜了,然而接下來的戰況卻是出乎意外,燕王始終無法越過山東向江南進發,即使佔據城池,也因兵力太少無法固守。而朝廷這邊也不好過,內戰打了三年,百姓苦不堪言,糧餉兵源日漸枯竭。

建文帝無奈,只好把南京的軍隊派上戰場。然而,這個機密的消息卻被太監傳遞到了燕王那裡。燕王孤注一擲,率大軍南下,經徐州直取南京而去,在靈璧之戰中大敗南軍,俘獲眾多將領。

至此,朝廷再無一戰之力了。打到這個地步,勝負已經見分曉了,負責駐防長江的水師都督陳瑄向燕王投降,幫助燕軍過江,沿途州縣也紛紛投降。

但就算到了這個地步,建文帝還抱著一個希望,那就是南京城。燕軍遠道而來,糧草並不充裕,而南京城高池深,只要堅守幾個月,那麼燕軍不攻自破。

然而建文帝還是高估了自己的影響力,此時滿朝文武都是各懷鬼胎,都想著改朝換代時拿到一份從龍之功。除了少數接受儒家正統教育的文臣之外,已經沒有多少人還願意為建文帝效忠了。

西元1402年6月,曹國公李景隆和穀王朱橞打開南京金川門,迎接朱棣入城,建文帝引火燒了皇宮,從此消失得無影無蹤。

本文標題: 朱允炆當初的優勢那麼大,朱允炆為何打不過朱棣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67038354257915
相关資料
李善長都已經辭官回家種地了,朱元璋為何還要殺他全家
今天老資料網小編給大家帶來76歲的李善長,已辭官回鄉種地了,朱元璋為何還要滅他全家70餘人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老資料網小編一起看一看。那麼,李善長已經激流勇退多年了,為何朱元璋還要斬殺他?儘管李善長有兩張免死鐵券,但也無濟於事了,年
標籤: 李善長 朱元璋 胡惟庸 明朝
和珅一共有四個子女,和珅的後代又是什麼結局
對和珅有後代嗎?和珅的後代結局是怎樣的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老資料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攷。和珅膝下共有四個兒女,但兩個兒子當中的次子早早就夭折了,只剩下長子豐紳殷德。豐紳殷德是和珅唯一在世的兒子,豐紳殷德唯一的兒子,自然就是和珅唯一的
標籤: 和珅 豐紳殷德 歷史 清朝歷史
歷史上的和珅到底是什麼樣的,電視劇演的都是真的嗎
對歷史上真實的和珅到底是個怎麼樣的人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老資料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攷。據史料記載,恭王府原址是和珅父親留下的一處老房子,因年久失修愈加破敗。今非昔比的和珅就在原址基礎上,修建了這座象徵著權貴的“和第”。
標籤: 和珅 乾隆 歷史 清朝 中國古代史 恭王府
李自成的三個妻子兩個出軌,她們的結局是什麼
後院常起火的李自成,為何三任妻子兩個都出軌,她們結局又是如何,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瞭解,給大家一個參攷。之所以如此,主要源於官方史料對於這些女子的記載較少,她們的事蹟大多出現在《綏寇紀略》《明季北略》等非官
標籤: 李自成 明朝 明季北略 史可法 高傑 綏寇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