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家軍那麼强力,為何後來會消失呢?

所以當倭寇侵犯明朝江浙一帶時,常常幾十上百人就能四處掠劫,上千倭寇就敢占山為王,朝廷也無可奈何。然而自戚繼光練兵之後,產自浙江的戚家軍卻能南平倭寇,北禦蒙古,這支浙軍成了明朝後期不折不扣的主力兵種,其戰鬥力之强只能用恐怖二字來形容。

江浙一帶自南宋以來都是全國最富裕的地方之一,商業高度發達,百姓的生活條件也一直是非常優越的,可也正是因為如此,導致江浙一帶參軍的意願不高,戰力也比較弱,畢竟當兵是個高風險的職業,在江浙一帶的農民又不是沒有飯吃,何苦去遭那份罪。所以當倭寇侵犯明朝江浙一帶時,常常幾十上百人就能四處掠劫,上千倭寇就敢占山為王,朝廷也無可奈何。

然而自戚繼光練兵之後,產自浙江的戚家軍卻能南平倭寇,北禦蒙古,這支浙軍成了明朝後期不折不扣的主力兵種,其戰鬥力之强只能用恐怖二字來形容。

戚繼光,字元敬,山東蓬萊人。16歲便繼承祖上職位,成為明軍的將領,戚繼光在浙軍挑選兵員的時候,就提出了非常嚴格的要求,首先要求從軍者不在七科謫內者或非醫、巫、商賈、百工之子女,也就是要求出身清白的平民之家;其次凡是那些臉皮白淨、行動伶俐、看見官府的人也毫不敬畏的人,都不要,因為這些人在戰場上容易耍滑頭;最後還要求黑大粗壯、皮肉堅實的鄉野老實之人,這些人聽指揮,作戰勇敢。

在軍隊訓練之上,戚繼光對戚家軍的要求更是苛刻無比,除去列隊,學習號令不說,最讓新兵們膽寒的莫過於實戰訓練了。戚繼光從各地選來武林高手當教官,全部都是練實戰的,要求新兵雙方對打,你打贏了,就陞級,還賞銀一分,如果你打輸了,降一級不說,還要挨五個軍棍。在這種近乎於變態的實戰要求下,新兵們像發了瘋一樣的對打,反正不打隊友就得被教官打,打贏了隊友還能賺零花錢。

除了對個人戰鬥力有極高的要求,戚繼光還對團隊合作也做了各種陣型的要求,最著名的就是鴛鴦陣。

鴛鴦陣陣形以11人為一隊,最前為隊長,此二人一執長牌、一執藤牌。再二人為狼筅手執狼筅,接著是四名手執長槍的長槍手,左右各二人,分別照應前面左右兩邊的盾牌手和狼筅手。再跟進的是兩個手持“鏜鈀”的阿兵哥擔任警戒、支援等工作。如敵人迂回攻擊,短兵手即持短刀沖上前去劈殺敵人。各種兵器分工明確,每人只要精熟自己那一種的操作,有效殺敵關鍵在於整體配合,令行禁止。無論再強悍的敵人沖了進來,往往只看見亂七八糟的武器朝自己眼前一晃,然後就莫名其妙的倒下了。

戚繼光石像

那麼在這麼殘酷的軍營環境裏,為何戚家軍對戚繼光還忠心耿耿呢?往大了說,戚家軍做的從來都是保家衛國之事,人民和阿兵哥的認同感極高。往私了說,由於戚家軍戰績輝煌,阿兵哥升職的速度也快,空間也大,而且戚繼光還經常帶著阿兵哥一起做點小生意,賺的錢也挺多的。

這樣的一支軍隊,有信仰,有紀律,有裝備,有前途,再加上有一個能力充足的將領,這只總兵力僅數千的浙軍在面對强如倭寇,蒙古之敵時,依然有著天下無雙的戰績。

本文標題: 戚家軍那麼强力,為何後來會消失呢?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66534819182861
相关資料
清朝皇帝大都勤政,為何結局卻比明朝糟糕?
清朝皇帝大都勤政,相比明朝優勢眾多,為何結局卻比明朝糟糕?清朝是繼明朝以後的又一個朝代,說起來它的偉大之處,就是一個少數民族竟然統治起了中原,而且一統治將近三百年,這當中一共經歷了十二比特清朝的皇帝,對這些個皇帝們雖然都有不同的評價,他們的
標籤: 明朝 清朝 中國古代史 歷史
戚繼光身為明朝名將,為何晚年卻很淒慘呢?
戚繼光是明朝時期的抗倭名將,當時是戚繼光在東南沿海用十多年的時間掃平了那些危害沿海人民的倭寇,之後更是又抵抗北方蒙古侵犯十多年,可以說當時沿海人民的安穩生活全是靠戚繼光多年奮戰才得來的。最後的故事應該有人知道,那就是最後戚繼光得了肺病。在戚
標籤: 明朝 戚繼光 明朝歷史 中國古代史 歷史 張居正
文聘的實力怎麼樣?為何連關羽都忌憚他?
在此亂世之時,湧現出了許多的英雄人物,最讓人熟悉的當屬關羽和張飛等人,但是這並不代表了除了他們,東漢末年便沒有厲害的人物了,比如文聘便是其中之一,此人是荊州名將,甚至曾經多次打敗關羽,連孫權都拿他沒有辦法。但是可惜的是,他選擇了投靠曹操。
標籤: 孫權 曹操 荊州 三國人物 文聘 三國
司馬師一生換了三個妻子,他們都是怎麼死的呢?
眾所周知,三國時代最後的勝利者是司馬氏家族。在司馬氏家族取代曹魏的過程中,司馬懿的長子司馬師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關鍵性作用,對西晋的建立可謂“居功至偉”。據史書記載,司馬師一生共換了三個正妻,而第一個正妻還是被他毒死的,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標籤: 司馬師 歷史 司馬懿 景懷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