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騫從“絲綢之路”上帶回來最重要的禮物是什麼?

說來令人難以置信,佛樂的傳入中土,竟要比中國人將佛教請入中國的時間還早!當然,張騫帶回的那一首《摩訶兜勒》尚須繼續研究,但從“絲綢之路”上傳來的佛教音樂曾極大地影響了中國的音樂,並為中國音樂的繁榮做出巨大的貢獻,卻是毫無疑義的。

張騫從“絲綢之路”上帶回來最重要的禮物是什麼?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老資料網小編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瞭解,給大家一個參攷。

提到印度佛教音樂傳入中國,人們便會想到慧皎那屢被引用的論述:“自大教東流,乃譯文者眾,而傳聲蓋寡。良由梵音重複,漢語單奇。若用梵音以咏漢語,則聲繁而偈迫,若用漢曲以咏梵文,則韻短而辭長。是故金言有譯,梵響無授。”說來令人難以置信,佛樂的傳入中土,竟要比中國人將佛教請入中國的時間還早!

《晋書樂志》中說,“張博望(張騫封博望侯)入西域,傳其法於西京,惟得摩訶兜勒一曲。李延年因胡曲更造新聲二十八解,以為武樂。”張騫鑿空,出使西域,共有兩次,第一次是從西漢建元三年(西元前138年)到元朔三年(西元前126年),第二次是在元狩四年(西元前119年),此時佛教尚未正始傳入中國。


當時漢政府的首席音樂家李延年根據這首“胡曲”所創作的“二十八解”武樂——中國漢代最早的軍樂——是什麼樣子,我們已不可能知道了,但張騫帶回的這首樂曲,卻似乎是一首佛樂。

兜勒,應該是人名。吳支謙譯《義足經》中,有《兜勒梵志經》品,講兜勒如何從迷信外教而經釋迦牟尼點化皈依佛教的故事。“摩訶”在梵文中是“大”、“偉大”的意思,兜勒改變信仰,終於變成“摩訶兜勒”(偉大的兜勒),似是這首音樂的主題。這首佛曲大約可以被視為有史可依的傳入中國的第一首佛曲。這首被漢武帝用作軍樂的“二十八解”佛曲,直到後漢時還用來給邊將揚威,“萬人將軍”方可使用。

但魏晋以來,二十八解不復俱存,只能找到《黃鵠》等十曲了。而到了劉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時,已只能慨歎“其辭俱亡”了。《樂府詩集》第二十一卷“橫吹曲辭”引“解題”說:“漢橫吹曲,二十八解,李延年造。魏晋以來,唯傳十曲:一日《黃鵠》,二日《隴頭》……”

“摩訶”在梵文裏是“大”“偉大”的意思,“兜勒”,有人懷疑是蒙古語中的“道”(daguu),即“歌”“曲”的意思,如蒙語中的“烏日圖道”“潮林道”。依此說,“摩訶兜勒”可解釋為“大麯”。周菁保更懷疑兜勒即吐火羅(Tukhara兜佉勒),認為“摩訶兜勒”可解釋為“吐火羅地方流傳的一種樂曲”。


“兜勒”的另一個解釋是人名。吳支謙譯《佛說義足經》中有《兜勒梵志經第十三》一品,講佛陀在王舍國於梨山中時,有“七頭鬼將軍與鵙摩越鬼將軍”約定在自己管理的地方如果發現珍寶“當相告語”。當鵙摩越鬼將軍告訴七頭鬼將軍他所管理的地方“生一蓮花千葉,其莖大如車輪,皆黃金色”的時候,七頭鬼將軍說他那裡也有珍寶,是“如來正覺”,即佛的教誨,可以“使世人民得安雄生無上法樂。”於是他們各帶500鬼面見佛陀禮請開示,遂引出在佛陀開示的過程中一個叫兜勒的“梵志”(即外道)心生疑惑,後經佛陀化身點化,最終信服,“比丘悉歡喜”的故事。

當然,張騫帶回的那一首《摩訶兜勒》尚須繼續研究,但從“絲綢之路”上傳來的佛教音樂曾極大地影響了中國的音樂,並為中國音樂的繁榮做出巨大的貢獻,卻是毫無疑義的。

資料標籤: 張騫 絲綢之路 文化
本文標題: 張騫從“絲綢之路”上帶回來最重要的禮物是什麼?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66088104337982
相关資料
張騫出使西域之後,帶回來了哪些農作物種子?
我們現在能吃到這麼多種類的食物,某種程度上來說應該感謝張騫,歷史上張騫出使西域之後,帶回來了哪些農作物種子?張騫不僅開闢了著名的絲綢之路,更為我們中國老百姓帶來了辣麼多好吃的食物,當我們在享受美味的同時,別忘了他做出的貢獻。
標籤: 張騫 西域 石榴 葡萄 核桃
南方絲綢之路有哪些文化特色?詳解南方絲綢之路特色
眾所周知南方絲綢之路東到中原,西達印度,中原文化和印度文化通過這條道路相互交流,那麼南方絲綢之路有哪些文化特色呢?今天老資料網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濃郁的商業性特色,可以從幾方面得以證實。如果說北方絲綢之路是由沙漠之舟—
標籤: 文化 南方絲綢之路 文物
既然史載宋度宗“不慧”,他為什麼還能成為皇帝?
那麼這樣一比特智力低於正常水准的宗室子弟,為什麼還能成為皇帝呢?宋度宗趙禥之所以能成為皇帝,主要與兩個人有關,他們就是宋理宗趙昀與宰相史彌遠。
標籤: 宋理宗 中國古代史 宋朝 歷史 趙昀 趙秖
南方絲綢之路有哪些歷史價值?南方絲綢之路介紹
還不知道南方絲綢之路有哪些歷史價值?其實南方絲綢之路開通以來內接中原,外聯南亞、東南亞,是佛教南傳、藏傳,本土宗教的交匯地,獨特的地理位置,雜居交錯的民族聚落,構成了獨特的地域文化,是中原文化、藏傳文化、東南亞文化及當地民族文化融合的產物。
標籤: 南方絲綢之路 中歐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