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獎賞制度到底是什麼樣的,朝廷真的能够做到賞罰分明嗎

對清代獎賞制度翻新,能否做到真正賞罰分明?傳統通常伴隨著變革與發展,獎懲制度則是一個國家立國之根本,賞罰分明的制度可以促進社會的能動性。本文將通過對社會多方面角度描寫,使大家可以更直觀地瞭解清代的獎賞制度。

對清代獎賞制度翻新,能否做到真正賞罰分明?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老資料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攷。

傳統通常伴隨著變革與發展,獎懲制度則是一個國家立國之根本,賞罰分明的制度可以促進社會的能動性。國家可以通過獎賞制度招賢納士、籠絡人心,借此來促進社會的安定與團結。歷朝歷代的獎勵制度都存在著一定的社會缺陷,如何獎勵、獎勵多少成了一個無法解决的社會問題。清代的發展總是給人出人意料的驚喜,制度是清王朝遵從的治國方針,上到帝王下到百姓,都是制度下的共同體,如此便有了清代獎賞制度的產生。本文將通過對社會多方面角度描寫,使大家可以更直觀地瞭解清代的獎賞制度。

一、加官進爵,光宗耀祖

古代獎賞制度通常離不開官位的晋昇與名望的提高,清代在“獎官”制度上有著自身的體制系統,借此來讓清代官員為王朝鞠躬盡瘁。在“獎官”制度下,官員更願意在政治上來實現自己的抱負。清代獎賞制度讓官員的思想得到了正向控制,不僅如此,清代的科舉制度給了更多人從事仕途的機會,用他們的真才實學來為王朝的發展貢獻自身的力量,將光宗耀祖與仕途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將封建社會的官場展現在福斯視野中。

01.仕途明朗,為官無憂

清代的“獎官”制度主要包括“旌表制度”與“飾終令典”,也是一眾官員窮其一生都無法達到的高度。“旌表制度”是在滿洲八旗制度下的衍生產物,“旌表制度”往往可以充分地體現出一個人的地位,得此殊榮者都是為清政府做出了極大的貢獻的官員,他們被授予旗比特,並通過這種管道被皇室接納,如同免死金牌一般的獎勵讓官員無不為之嚮往。

“飾終令典”往往是針對逝者死後的一種獎勵制度,主要通過“追封”亦或者“皇室葬禮”等管道展現,這種官員在生前大多都是入朝幾十載,為清政府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並且對王朝忠心耿耿才可得此殊榮。清代對官員的獎勵與包容性使得該王朝存在於華夏大地500餘載,大量獎勵制度被後世所沿用,是我國封建帝制下獎勵制度的巔峰朝代。

品階便是清代官員晋昇的等級制度,漸漸地,晋昇制度便成了獎勵制度的一種,官員的每次晋昇都標誌著會受到中央的封賞。這種獎勵並不只針對官員本身,還包括官員的家眷與妻女等。官員的夫人會隨著丈夫的晋昇而得到不同的封號,這種封號制度鞏固了官員的社會地位,同時也使官員的家庭更為和睦。“世襲制度”同樣是對功勳卓著家庭的一種認可,兒子可以永世繼承先父的衣缽,將世家與制度捆綁在一起,讓名門家庭為政府服務,鞏固中央的地位與王朝的根基。

02.嚴格科舉,獎勵頗豐

清朝的科舉制度幫助王朝在選拔人才方面有著極强的針對性,科舉制度便是拉近政府與百姓的紐帶,吸收了大量真才實學的士子來為大清的建設添磚加瓦。清朝的科舉制度是極為嚴格的,其光大小考試便有4-5場,極大的加强了考試的公平性。如此嚴格的科舉制度便衍生出一種獨特的獎勵制度,大多數學生參加科舉考試的初衷並不是入朝為官,而是覬覦清代科舉的獨特獎勵。其針對不同程度考試中上榜的考生獎勵有所不同,所以便有大規模考生選擇通過一年多考的管道來增加收入。

清代科舉制度為了調動各地學子的積極性,加大了鄉試中獎勵的占比,這使得許多偏遠的地區衍生出了一種特別職業——騙獎考生。考生通過鄉試中的成績來換取政府的獎勵,如此一來便出現人才無法聚集的情况,中央無法吸收有能力的年輕人,社會出現了很大一段時間的灰色風暴,制度的不完善導致清政府不得不重視,所以鄉試獎勵制度不久就被取消了,風氣也慢慢朝著良性社會發展。

二、百姓富足,民心所向

清王朝民間獎勵制度的發展時間較晚,其像是是仕途獎勵制度的附屬產物。清代吸收了前朝“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思想,將百姓的生活作為發展的第一準則,社會保障制度被落實到了基層。如此衍生出的社會援助計畫包括禮敬高年、恤賞措施等,加强了社會的包容性,社會在滿清的統治下發展的更加迅速。

01.尊老愛幼,長者為大

自古以來尊老愛幼便是傳統美德,清王朝將這種傳統寫進了管理制度中,幫助有經驗的老者確立了社會地位,加强了局部的安定與團結。子需從父,父親在家中地位便是歸功於政府的制度。政府對於年過花甲的老者進行一定的社會援助,幫助家庭較為困難的獨居老人穩定自身的生活。對城鄉建設有一定貢獻的老人給予附加獎勵,金額在幾兩至幾十兩不等,國家鼓勵各地加强對老人的安撫工作,並強制子女對老人進行贍養,國家將老人的利益與社會發展進行了捆綁,安撫老人的工作在各地開展的繪聲繪色。

愛護幼兒的實施則存在著一定的阻礙,王朝對於子女較多的家庭進行補助措施。但是由於錯報誤報的現象比比皆是,這種制度在開展不久後就面臨了許多的社會問題,並沒有落實到全國各地,最後只得不了了之。

02.恤賞措施,保障軍隊

軍隊是一個國家攘外安內的根本,軍隊的發展一直是國家的重中之重,清代社會制度中官兵制度得以正常實施,很大程度上歸功於撫恤制度的保障。撫恤制度極大程度的減緩了百姓對政府的怨恨,也積極鼓勵子女進行參軍,軍隊的擴充促進了清王朝極强的戰鬥力,將馬背文化深入華夏大地的每一寸角落。隨著軍隊的擴編,傷殘指數提高也達到了一個新的數值,清王朝對參軍子女加以撫恤制度,通過多種通路給予參軍子女提供生活便利,保障參軍子女的生長環境。對參軍父母提供一定程度的保護,使得軍人在參軍過程中無後顧之憂,盡心竭力地為王朝守護國土。

獎賞制度在軍隊中同樣適用,這與仕途有著許多千絲萬縷的聯系,軍中以軍功論等級,將獎賞制度落實到每一個阿兵哥的身上。軍隊對有功者進行獎賞,對有過者進行懲罰,通過這種嚴格的制度來保障隊伍的紀律性,這也成為清王朝在對外戰爭中能够取得勝利的基礎,王朝也通過新增糧餉等措施維持軍隊的穩定性。

三、鼓勵民間開店,加强商業獎勵

清政府雖沿用閉關鎖國的制度,但是對本土工商業者的扶持力度是極大的,清代市井商業也達到了頂峰,百姓的生活水準也隨著政府的獎賞補貼日漸提高。清王朝在面對饑荒時,獎勵開倉賑糧的大戶,既解决了饑荒問題,又能調動地方經濟的復蘇,是一舉兩得的獎勵制度。國家還對民間店鋪進行免稅的獎賞措施,讓地方經濟在政府的操控下朝著繁榮方向發展。

01.農業發展——高價回收的變相補助

農業是國家發展的根本,清政府對農民的獎勵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高價回收農產品制度更像是一種變相的獎勵措施,將農民的發展看作國家發展的根本。通過獎勵制度不單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還使得中央可以直接管控地方經濟,農業前景一片祥和。清王朝還落實了一系列獎勵豐收的制度,獎勵金額在每年幾兩白銀左右,雖然獎勵金額對百姓來說並不會解决大的問題,但是將政策落實都基層,將獎勵制度落實到基層,是其他各國都無法做到的一項重大方針。

02.輕工業穩定,落實獎勵免稅

免稅制度的發展是工商業發展的基石,其主要表現在對中小型個體工商業者的扶持。政府鼓勵民間建廠,國民經濟的發展完全交給百姓,政府在其中扮演調和的角色。輕工業的發展落實在了社會基層,引起了巨大反響,政府多種獎勵制度共同運用、恩威並施,民間百姓積極回應,市井林立般的繁榮景象映入眼簾,清王朝也通過獎勵制度將農經兩項社會主幹牢牢的抓在了自己的手裡。

四、總結

獎勵制度不單標誌著國家的繁榮與富强,還鐫刻著統治者的一種政治智慧,清王朝的獎勵制度紮根之深、落實之久,是任何王朝都無法比擬的存在。飽讀詩書的文人雅士入朝為官,科舉制度得以長久發展。提高垂暮老人與孩童的地位,社會制度井然有序。獎勵農業商業者的發展,讓社會經濟穩步發展。

獎勵制度使得清王朝在統治過程中獲得了極高的名望,這也是其可以在華夏大地百年經久不衰的表現形式。清王朝用自己獨特的管道向世界宣佈自己的民族智慧。通過對多方面資源制度的綜合,將清王朝的獎勵制度推向了頂峰,樹立了極强的民族信念。

參考文獻:

《獎賞制度與清代社會簡論》

《清代的獎賞制度研究》

《清代的軍功議敘獎賞制度研究》

資料標籤: 清朝 中國古代史
本文標題: 清朝獎賞制度到底是什麼樣的,朝廷真的能够做到賞罰分明嗎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65051282579763
相关資料
狄仁傑身為唐朝宰相卻只是正三品,正一二品的人都有誰
對狄仁傑位居宰相,為何只是正三品的官職?正一品二品都有誰?在唐代,三品官職已經是權力很高的官職,一品二品多是虛設的,主要是留給皇親國戚或者有特殊功勳的人,比特高而權不重。正常情况下,一品二品官職多是空置的。綜上,狄仁傑生前最高的官職就是正三
標籤: 狄仁傑 唐朝 唐朝官職 中國古代史 歷史 武則天
曹操到底都沒有稱帝,曹丕剛上位為何就敢稱帝了
為什麼曹操不敢篡漢稱帝,他的兒子曹丕卻敢呢?說起三國時期的一代梟雄曹操,世人對其的爭議也是議論紛紛,有人說曹操是奸臣,有人又說曹操是英雄,但不得不說曹操的實力是讓人毋庸置疑。在後期的時候,曹操更是成功地平定了西凉。如此一比特有著龐大野心的人
標籤: 曹操 劉協 曹丕 三國 荀彧
從被曹操打敗後歸降與曹操,關羽為什麼還能被封為武聖
此外,從關羽的這一舉動來看,他的所作所為完全是為了保護住大哥的家眷。後來的赤壁一戰中,曹操大軍被打得潰不成軍,死傷無數。曹操成為了逃兵,在逃亡的過程中,關羽也是念著舊日收留之恩,放了他一馬。關羽不但武藝高強,在品行方面更是沒得話說。
標籤: 關羽 武聖 三國人物 曹操後人 三國 劉備
漢景帝殺晁錯是為了封锁七國之亂?真相是什麼
七國之亂是發生在中國西漢景帝時期的一次諸侯國叛亂。沒錯,漢景帝就算殺了建議削藩的晁錯,吳王劉濞等七國的叛亂,也不會停下脚步。這一點,漢景帝在殺晁錯之前,他就已經知道是這個結果了,可他依然還是殺了晁錯,而且用“腰斬”這樣一種殘酷的刑法來殺晁錯
標籤: 晁錯 七國之亂 漢景帝 漢朝 劉濞 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