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經筵?經歷了什麼樣的發展?

皇帝是中國帝制時期最高統治者,感興趣的讀者和老資料網小編一起來看看吧!經筵就是給皇帝講授經史的講座,或者說是皇帝學習經史的課堂,打個不恰當的比方,經筵類似今天中共中央政治局的讀書班。讀書班的講師是各路專家學者,而古代皇帝經筵的講官則是博士、侍讀、侍講學士等。《後漢書·張酺列傳》中就記載有尚書博士張酺給皇帝經筵講經事。

皇帝是中國帝制時期最高統治者,感興趣的讀者和老資料網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經筵就是給皇帝講授經史的講座,或者說是皇帝學習經史的課堂,打個不恰當的比方,經筵類似今天中共中央政治局的讀書班。

讀書班的講師是各路專家學者(包括政府參事、文史館館員),而古代皇帝經筵的講官則是博士、侍讀、侍講學士等。

漢武帝時,用丞相公孫弘之議,特設五經博士,專掌經學傳授,除面向皇帝、皇室及大臣子弟外,也向太學生授課。

《後漢書·張酺列傳》中就記載有尚書博士張酺給皇帝經筵講經事。

據《後漢書》本傳及唐李賢等注,張酺的祖父張充可能就是尚書博士(因張酺從充受《尚書》),少時與劉秀曾同在京城長安學《尚書》。

劉秀當上皇帝後,欲“求問充”,惜“充已死”。

張酺給明帝、章帝、和帝三代的經筵長期當講官,張酺的兒子張蕃亦侍講於和帝,曾孫張濟則侍講於靈帝。

《後漢書》本傳稱“酺為人質直,守經義,每侍講間隙,數有匡正之辭,以嚴見憚”。

該本傳關於他為漢明帝、章帝父子兩代明確講經的史實主要有兩條:

永平九年(西元66年),顯宗(明帝)為四姓小侯開學於南宮,置五經師。酺以《尚書》教授,數講於禦前。以論難當意,除為郎,賜車馬衣裳,遂令入授皇太子。

自酺出後,帝每見諸王師傅,常言:“張酺前入侍講,屢有諫正,訚訚惻惻,出於誠心,可謂有史魚之風矣。元和二年(西元85年),東狩巡,幸東郡,引酺及門生並郡縣掾史並會庭中。帝(章帝)先備弟子之儀,使酺講《尚書》一篇,然後修君臣之禮。賞賜殊待,莫不沾洽。

從《後漢書·張酺列傳》的這兩條記載並及本傳的其他文字,可以看出古代經筵及皇帝學習的一般情况,挑重點羅列如下:

1、古代皇帝大多重視學習,重視繼續教育,以豐富自己的知識,擴大自己的眼界。

2、古代經筵(皇帝的讀書班)制度,應該自漢明帝始。經筵的地點不拘泥於京城皇宮,隨皇帝巡行,也可移至地方。在地方開設的經筵,可以吸收當地經生與官吏旁聽。

3、皇帝帶頭尊師重教,以此推動皇室子弟及臣子乃至百姓的讀書熱潮。

4、漢武帝之後的皇帝確實是以儒學作為自己的統治思想,或覈心統治思想。所謂“獨尊儒術”,當不是虛言。

5、經筵講官多有正氣,往往借講經之際古為今用或借題發揮,向皇帝諫失指弊,建言獻策,而皇帝也欣然接受,未有抵觸。這情形,有些類似於今天政府參事與政府首長的關係。

據《文獻通考·職官考八》的記載,唐玄宗時專設集賢殿侍講學士、侍讀學士,“入內侍讀,待以師傅之禮”,入宋後延續此制。

宋仁宗時又設崇政殿說書,三者皆掌講讀史書,講釋經義,備顧問應對。

宋神宗初,《資治通鑒》編成,神宗此後常開經筵,令編者、翰林學士司馬光講讀。

司馬光在神宗為其序後寫有一段話:“治平四年十月初開經筵,奉聖旨讀《資治通鑒》。”

這說明神宗迫切希望儘快瞭解歷史上興亡衰替的歷史經驗,故令司馬光充任講官,及時講讀。

《文獻通考·職官考八》引葉夢得《石林燕語》介紹了宋代經筵講讀對講官的禮遇:

國朝經筵講讀官舊皆坐,乾興後始立,蓋仁宗時年尚幼,坐讀不相聞,故起立,欲其近爾,後遂為故事。熙寧初,呂申公、王荊公為翰林學士,吳沖卿知諫院,皆兼侍講,始建議,以為六經言先王之道,講者當賜坐,因請複行故事。……蘇子容、龔鼎臣、周孟陽及禮官王汾、劉攽、韓忠彥以為講讀官日侍,蓋侍天子,非師道也。且講、讀官一等,侍讀仍班侍講上,今侍講坐而侍讀立,不應為二。……今講、讀官初入,皆坐賜茶,唯當講時起就案立,講畢複就坐,賜湯而退。侍讀亦如之。蓋乾興之制也。

這段記載表明,自宋仁宗乾興(1022年)以來,經筵講官除專職者外,還有他官兼者,故對講官不再以師道論之。

但畢竟是為皇帝提供知識“考釋義理”的顧問,仍待以較高禮遇,未有怠慢。

宋神宗元豐(1078-1085年)改制後,更廢翰林侍讀、侍講學士,而以侍從以上兼侍讀、侍講,至南宋則多以臺諫官兼任,使經筵講官純以他官充任,不設專職。

元朝承宋制,亦開經筵,至元泰定帝(1323年-1328年在位)大盛,太子及諸王大臣子孫皆令聽講。

至元末順帝(1333年-1368年在位)時期卻廢除了經筵,入明後又以恢復。

明英宗正統元年(1436年)詔定經筵為制度,每月二日、十二日、二十二日定期於京城文華殿專為皇帝講經,朝中眾大臣陪聽。

講讀官先講“四書”,後講“五經”,或讀史,這叫“日講”,又稱為“小經筵”。

楊慎(升庵)在嘉靖初曾任經筵講官給皇帝授課。到了明中葉以後,經筵時斷時續,逐漸式微。

入清後,朝廷重開經筵,設經筵講官滿漢各八人,講官滿漢各二人,由高級官員及翰林充任。

順治十二年(1655年)規定,每年春、秋兩季經筵之後,按日進經,春講至夏至日止,秋講至冬至日止。

順治帝、康熙帝甚至還請湯若望等外國傳教士講授西洋知識,特賜其“通玄教師”(後改稱通微教師)稱號。

到了乾隆以後,皇帝日惰,經筵也很少開了。

而乾隆以後,中國封建王朝便進入衰落期,其成因固然很多,但皇帝自身不注重學習,或許也算是一條原因吧!

本文標題: 什麼是經筵?經歷了什麼樣的發展?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64446634335979
相关資料
朱元璋建立錦衣衛機制的原因是什麼?
明朝由布衣天子朱元璋建立,從元朝末年開始,天下就出現了動亂。朱元璋少年時期給地主放牛。在歷朝歷代的開國皇帝中,朱元璋建立明朝的難得是最大的。朱元璋建立錦衣衛的目的很簡單,為的就是能够更好的監視這些明朝的官員,以免他們有什麼謀反之心。
標籤: 錦衣衛 明朝 朱元璋 中國古代史 歷史 明朝歷史
呂布曾有兩次機會逃生,為何沒有逃走呢?
就是這樣一比特猛將,在下邳對戰曹操的時候,被曹操捉住後殺掉,被曹操圍困,呂布曾有兩次機會逃生,卻因聽信這個女人的兩句話,錯失良機!呂布可以稱為三國當中最為勇猛的武將,但是這個人的性格反復無常,而且疑心還很重,呂布也是歷史上有名的倒戈將軍。董
標籤: 呂布 曹操 董卓 三國
一代明君朱元璋曾經犯下哪些錯?5大錯誤直接讓歷史倒退
眾所周知朱元璋是個了不起的帝王,作為一個毫無背景窮苦出身的放牛娃,他開局一個碗,但結局硬是一統天下,結束了元朝的殘暴統治,可以說,他的功勞是不小的,但是他的弱點也是非常明顯的,在他執政期間,開了5次歷史倒車,後果嚴重。受到朱元璋分封的子孫們
標籤: 朱元璋 歷史 明朝 中國古代史 明朝歷史 元朝
漢武帝一共有六個兒子,他們的結局為何都不好
對漢武帝有六個兒子,為何最後結局都不太好?漢武帝劉徹一生有六個兒子,其中有三個兒子自殺,兩個兒子早逝,只剩下老五劉髆算是順利活到了終老。漢武帝的六個兒子都在權利的漩渦中掙扎,最後淹沒在歷史的星河之中,只留下一點痕迹。下麵的我們來逐一說說,漢
標籤: 漢武帝 劉弗陵 漢朝 李廣利 劉據 劉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