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兵敗逃往烏江,項羽不選擇這個地方又會怎麼樣

對項羽兵敗下垓時,在四面楚歌中,如果不選擇逃往烏江,結果會怎樣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老資料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攷。項羽的想法是出奇不意,出奇制勝,但他卻把自己四萬精兵完全忽略了。總而言之,項羽的策略是三十六計,逃為上計。囙此,弃大軍於不顧,選擇一廂情願的單飛,選擇窮途末路的流竄,項羽的逃跑路線的選擇顯然是錯誤的。

對項羽兵敗下垓時,在四面楚歌中,如果不選擇逃往烏江,結果會怎樣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老資料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攷。

項羽在兵敗下垓時,在四面楚歌中,選擇逃路就很值得商榷。

首先,他選擇的逃跑時機讓人看不懂。當時楚軍連戰連敗,而且又在漢軍主導的四面楚歌聲中,動搖了軍心,但是楚軍此時好歹剩下四萬左右軍隊。要知道雖然面對漢軍四十多,是以一敵十的懸殊比例,但本著大浪淘沙的原則,這四萬大軍其實是精英中的精英,是最忠於項羽的,是最具戰鬥力的。而且此時項羽手下還有鐘離昧、季布等狼虎之將,項羽完全還可以和漢朝進行一次決戰。再退一步來說,就算項羽知道形勢,被漢軍團團包圍了,多困一天就多一天危險,但他也完全沒有必要選擇在一個膝黑的夜裡,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夜裡,把軍隊的指揮權交給鐘離昧來指揮,只帶領八百敢死隊突圍。項羽的想法是出奇不意,出奇制勝,但他卻把自己四萬精兵完全忽略了。

他走之後,四萬精兵怎麼辦,難道僅憑自己拖孤的鐘離昧一人就能挑起這個大樑嗎?答案是否定的,他不明白這樣一個道理,他就是他,獨一無二的他,强大如斯的他,無可替代的他。他就是楚軍心目中的精神領袖,只要他在,哪怕戰至最後一個人,他們也會血戰到底,堅持到底,而一旦失去了這樣的精神支柱,他們可能在一瞬間就灰飛煙滅。而且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項羽就算成功出逃了,只有幾百跟隨者,以後除了東奔西逃,學彭越打遊擊,學英布當鑽山豹之外,已經很難再對劉邦進行反擊了。

總而言之,項羽的策略是三十六計,逃為上計。他選擇的方向是一路向東,打算渡過長江回到自己的江東老家去。但他的老家這時又怎麼樣呢?他的老家這時已經被劉賈、英布等人佔領了,差不多都成了漢軍的地盤了。他即使逃到那裡,也是被通緝被追捕的一號甲級戰犯,顯然是自落虎口之舉,不明智。而且從垓下到江東的路線圖他心中有數麼?他顯然是沒有路線圖,顯然是脚踩西瓜皮,溜到哪裡算哪裡。在整個逃跑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他都是“跟著感覺起”、“憑老經驗辦事”,致使走上了迷路,走上了歧途,走到烏江邊時再也走不動了,走上了不歸路。

囙此,弃大軍於不顧,選擇一廂情願的單飛,選擇窮途末路的流竄,項羽的逃跑路線的選擇顯然是錯誤的。

本文標題: 項羽兵敗逃往烏江,項羽不選擇這個地方又會怎麼樣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64360189847993
相关資料
孫權要是沒有偷襲荊州,關羽能在襄樊之戰取得多大戰果
在建安二十四年的襄樊戰役中,關羽水淹七軍、降於禁、斬龐德,威震華夏。如果沒有孫權的偷襲,關羽是否能奪取中原、擊敗曹操呢?個人認為,即使沒有孫權的偷襲,關羽也很難再擴大戰果了。他能够取得的最後戰果,就是阻斷漢水,攻下襄陽城。但關羽想繼續向北進
標籤: 關羽 孫權 荊州 三國 曹操
劉禪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嗎,劉禪是一個什麼樣的皇帝
今天老資料網小編給大家帶來劉禪真是扶不起來的阿斗嗎?他真的是一個“樂不思蜀”的皇帝嗎?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老資料網小編一起看一看。其說他傻無非就兩件事,一件是蜀漢面對的鄧艾的孤軍,居然投降了。而另外一件指的就是樂不思蜀。要知道鄧艾率
標籤: 劉阿鬥 鄧艾 三國 阿斗 歷史 諸葛瞻
朱文正的一生是什麼樣的?他最後的下場如何?
朱文正明太祖朱元璋之侄,明朝開國名將,朱元璋集團的覈心人物。朱文正雖然不是朱元璋的親生兒子,但是他的親侄子,在洪都之戰死守近三個月,為朱元璋打敗陳友諒立下大功,可以說是老朱家的千里駒。那為何朱文正最後被朱元璋囚禁而死呢,朱元璋擔心朱文正功高
標籤: 朱文正 朱元璋 明朝 朱文 陳友諒
譚綸身為一介文臣,為何在戰場征戰三十餘年?
而我們今天的主角也是這樣一比特奇才,進士出身,身為文官卻在戰場上叱吒風雲、戰功赫赫,甚至與名將戚繼光不相上下,他就是譚綸,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老資料網小編一起往下看。直到萬曆五年,這位文武雙全的老臣走到了終點,他身為文臣一生卻在戰場上待了三
標籤: 譚綸 歷史 明朝 戚繼光 文臣 戚家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