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維十一次北伐戰績如何,薑維是不是在紙上談兵

今天老資料網小編給大家帶來薑維真是紙上談兵嗎?十一次北伐,真實戰績如何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老資料網小編一起看一看。這連續十一次北伐,也可以分為數個不同階段。第三階段,薑維受迫於朝堂局勢,不得不北伐。薑維的第一次北伐,就這樣快速地結束了。這一年,薑維被授予督內外軍事之權。

今天老資料網小編給大家帶來薑維真是紙上談兵嗎?十一次北伐,真實戰績如何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老資料網小編一起看一看。

引言:

西元234年,為蜀漢操勞一輩子的諸葛亮,人生已到油盡燈枯之境。

眼見大業未成,自己就將遠去,落幕那一刻,諸葛亮的思緒定然是不甘的。

唐代詩人羅隱在《籌筆驛》詩句中道盡了諸葛亮的不甘和可惜。

拋擲南陽為主憂,北征東討盡良籌。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千里山河輕孺子,兩朝冠劍恨譙周。

唯餘岩下多情水,猶解年年傍驛流。

是啊,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英雄的落幕,往往就是淒涼和悲情同步,理想和現實分裂的過程。

落幕的諸葛亮,留下了對於蜀漢的殷切期望,還有周密的人事安排後,去見先主劉備了。

但蜀漢依舊在,還有數十年壽數,劉禪雖不算雄主,依舊繼承了家國遺志,更有蔣琬、費禕薑維等輔佐,為了那未盡的事業,奉獻自己。

後諸葛亮時代的蜀漢,除了蔣琬、費禕的治政之才外,最為閃耀的無疑是繼承武侯遺志,踐行北伐的薑維。

一:薑維到底北伐了多少次。

提薑維,腦海中就會出現一個英武年輕人的聲影,還有那句勵志言語:人生如白駒過隙,似此遷延歲月,何日恢復中原乎?

這話背後,是一個感歎時光流逝,壯志未酬的豪傑,那無聲的呐喊。

為了踐行恢復中原理想,不願時光白駒過隙,遷延歲月的薑維,前前後後帶兵打了十一次。

這十一次北伐,就是薑維北伐記錄於正史中最準確的數位,《三國演義》中所言的九伐中原,不過是為了凑够數位之極,而修飾過的次數而已。

這連續十一次北伐,也可以分為數個不同階段。

第一階段,薑維沒有主掌軍政大權,還要受蔣琬、費禕等人制約。

第二階段,薑維終於獲得軍政大權,可放開手脚大幹一場。

第三階段,薑維受迫於朝堂局勢,不得不北伐。

這三階段北伐,分別發生了什麼故事,戰果如何,容我以最簡短語言娓娓道來。

二:第一階段受到制約的薑維北伐。

諸葛亮去世後,蜀漢軍政大權,在後主劉禪主政下,將原本集中於一人的權利進行了分化,蜀漢政權漸入劉禪時代。

劉禪時代,主政的蜀漢尚書令蔣碗也非庸才,志氣不小,找准機會也會力主北伐。

第一次北伐:西元238年。

曹魏遼東公孫淵造反,魏國太尉司馬懿又受重用,率四萬大軍奔赴遼東平叛。

眼見魏國動亂司馬懿遠赴遼東,獲悉老賊出陣關中空虛的尚書令蔣碗認為,這是攻擊魏國的大好機會,便派遣薑維率軍出隴右,試探魏軍虛實同時,也開始謀劃真要好打就進行大規模北伐。誰曾想薑維率軍攻至南安郡後,跟魏軍相遇,兵馬並不多的薑維軍和魏軍相持不下,打了沒多久蜀漢軍選擇撤退。

薑維的第一次北伐,就這樣快速地結束了。

那一年,薑維36歲,官職僅為營司馬,正是人生大好年華,在他看來,後面還有機會。

第二次北伐:西元244年。

蔣琬主政時,並沒有如諸葛亮時代那樣,頻繁北伐,隨後蜀漢有六年都沒在邊境動過刀兵。

西元243年,薑維昇為鎮西大將軍,領凉州刺史,漸入蜀漢覈心領導層。

蜀漢不打,曹魏就會進攻啊。

西元244年,在曹魏權勢滔天的大將軍曹爽,為了樹立戰功進一步穩固地位,親領十萬大軍進攻蜀漢重鎮漢中,那時漢中守將,是善守聞名的王平。

帶著三萬人馬迎戰的王平,面對數倍於己的敵軍毫不慌亂據城堅守。

成都城中,蔣琬已然重病,接替蔣琬的是費禕。

眼見情勢吃緊,費禕派遣薑維率領蜀漢軍主力增援漢中,在費禕親自指揮,斷曹爽後路的軍事行動中,薑維扮演了重要角色。薑維的力戰,讓魏軍在後撤過程中知難而退,魏軍死傷甚多,就連帶去轉運糧草的牛馬也消耗殆盡。

戰敗後羌、胡等地對曹爽怨聲載道,曹爽威信大為降低,也為後續高平陵之變埋下了伏筆。

那一年薑維42歲,剛過四十的他,正是年富力强的時刻。

(志大才疏的曹爽)

第三次北伐:西元247年。

西元247年,薑維又一次升職成了蜀漢衛將軍,獲得了和大將軍費禕共錄尚書事的權利,成了能左右蜀漢朝局的存在。

同年魏國境內爆發羌胡叛亂,叛亂的羌人意圖投奔蜀漢,魏國雍州刺史郭淮聽聞叛變消息之後,馬上率軍攔截投奔蜀漢的羌人。

年輕時常年跟羌人有交情的薑維聽聞消息,馬上帶兵出隴右,接應羌人叛亂,在洮西(洮水以西)地區和魏軍郭淮、夏侯霸等人大戰一場。

此戰薑維獲得了勝利,順利接應羌人入蜀,充實了蜀漢的實力。

那一年薑維45歲,不到50的年紀,讓他還有無限可能。

第四次第五次北伐,西元249-250年。

西元249年,曹魏政權發生了一件大事,隱忍多年的司馬懿,畢其功於一役在高平陵之變中,率三千死士完成絕地反殺,奪得了曹魏的軍政大權。

一場大內亂,弄得曹魏朝局震動。

看著悲戚來投的夏侯霸,薑維認為這是北伐的大好良機,於是馬上請命費禕大舉北伐。可惜,費禕並沒有盡力配合薑維的北伐,在他看來北伐不過是消耗民力舉措。

最後這爭議,在朝堂之上形成了一場辯論。

薑維慷慨陳詞說:

司馬懿謀殺曹爽,又來賺夏侯霸,霸囙此投降。目今司馬懿父子專權,曹芳懦弱,魏國將危。臣在漢中有年,兵精糧足;臣願領王師,即以霸為嚮導官,克服中原,重興漢室:以報陛下之恩,以終丞相之志。”

費禕聽完勸說道:

近者,蔣琬、董允皆相繼而亡,內治無人。伯約只宜待時,不宜輕動。

薑維一聽終於怒了:

不然。人生如白駒過隙,似此遷延歲月,何日恢復中原乎?

費禕又說:

孫子雲:知彼知己,百戰百勝。我等皆不如丞相遠甚,丞相尚不能恢復中原,何况我等?

面對費禕的苦勸,薑維說:

吾久居隴上,深知羌人之心;今若結羌人為援,雖未能克復中原,自隴而西,可斷而有也。

朝堂之上的爭論,還有薑維那堅持理想的信念終於讓後主劉禪鬆口:

卿既欲伐魏,可盡忠竭力,勿墮銳氣,以負朕命。

但即便如此,主政的費禕依舊沒有給薑維更多的兵馬,帶領著僅僅萬人的部隊,薑維不改豪氣,這一次,他依舊選擇了和諸葛亮北伐一樣的路線,突襲隴右,以佔據雍凉為目標。

可惜的是,兵馬不足的薑維,在大戰數月後,遭遇鄧艾、郭淮、陳泰等人圍攻,退守漢中。

無功而返的現實,還有費禕不支持的態度,讓薑維心裡憋屈。

次年,不甘心的薑維,又一次率軍北伐,這一次他的兵力依舊只有萬人,但薑維愣是用這一萬人,打出五六萬人的效果,在凉州羌胡配合之下,兵出漢中一路急進,殺至西平郡。

這是薑維所有北伐中,打得最遠的一次。

西平即今日青海省西寧市,但兵力不足的他,面對堅城力有不逮,只能又一次無奈撤退。

恨兵少,或許就是薑維的心聲,隨後三年多,薑維每要出兵,都會被費禕勸阻。

那一年的薑維年逾五旬,人生已到知天命之年。

(薑維和他的對手們)

三:第二階段無人之約的薑維北伐。

第六次北伐:西元253年。

這一年主政蜀漢的大將軍費禕遇刺身亡,名相橫死,是蜀漢的損失,但或許是薑維的幸事。

失去了制約的薑維,終於可以放開手脚大幹一場了。

機會說來就來,就在那一年,東吳太傅諸葛恪率20萬大軍,進攻淮南。

聽聞消息的薑維,馬上率數萬人出擊石營(今甘肅西和縣),在越過董亭(甘肅天水)後包圍了魏國重鎮南安郡。魏國雍州刺史陳泰聞訊,率軍支援南安郡,當陳泰援軍至洛門的時候,薑維卻已因軍糧耗盡而無奈退軍。

軍糧又一次成了蜀漢北伐的制約因素。

那一年薑維51歲,第一次大展拳脚卻無功而返,不知他內心做何感想。

第七次北伐:西元254年。

這一年,薑維被授予督內外軍事之權。也是這一年,曹魏政權又出動盪,權臣司馬師和魏帝曹芳矛盾激化,司馬師悍然殺掉支持曹芳的李豐、夏侯玄等人,曹魏局勢又陷混亂,進而影響到邊境。

魏國狄道縣縣長李簡害怕受牽連,向蜀漢秘密請降,收到密信的薑維,認為這是大好機會,

隨即率軍出隴西,接受狄道縣長李簡投降後,薑維兵進襄武,擊敗魏軍斬首徐質大獲全勝。

隨後薑維乘勝追擊,先後攻破河間、河關、臨洮等區域,將這些區域的群眾都遷移到了蜀漢,充實了蜀漢政權的力量。

那一年,薑維52歲,終於收穫了一場大勝。

第八次第九次北伐:255年-256年。

西元255年3月23日,曹魏權臣司馬師暴斃,魏國朝堂暗流湧動,繼承位置的司馬昭立足未穩,讓薑維認為這是機會。

同年夏,薑維會同夏侯霸、張翼等諸軍兵出狄道,在洮西區域大敗魏國雍州刺史王經,魏軍傷亡數萬退守狄道城。

薑維追擊而至,包圍狄道城,魏國派征西將軍陳泰前來解圍,薑維密謀伏擊援軍,沒有成功後,只能退守鐘題,隨後回軍漢中。

薑維連續兩次北伐,都獲得了勝利,雖然沒有佔據實質性地盤,依舊讓他再一次升遷。

西元256年,薑維受封成為大將軍,登上了仕途的頂峰。

當人登臨頂峰之後,就難免會出問題,所謂盛極而衰就是這道理。

可那個時候的薑維並不知道這些,反而躊躇滿志的開始了第九次北伐,這一次他和蜀漢鎮西大將軍胡濟約定,在在上邽會合一同進攻,

誰曾想,這胡濟沒有如約而至,導致薑維在段穀被鄧艾所敗,死傷慘重。

連續兩次大勝後,迎來一場敗仗,讓薑維在朝堂上的風評開始逆轉。

勝利時,做什麼都對,失敗了,就都是你的錯。

百姓開始抱怨薑維窮兵黷武,隴西區域也開始出現內亂的影子,薑維只得請求自貶為後將軍,行大將軍事。

那一年薑維54歲,快意恩仇的他,或許會想不通為何如此,打仗其實比政治簡單多了。

第十次北伐,直取長安。

西元257年,魏國又一次發生了叛亂,魏將諸葛誕聯合東吳在淮南起兵反抗司馬昭,這是淮南的第三次叛亂。

有內亂了當然要平叛,司馬昭調集雍凉駐軍討伐叛亂的諸葛誕和東吳軍隊。

雍凉駐軍被調走,讓薑維大喜過望,馬上决定出兵,目標直指防備空虛的長安城。

為此,他甚至改變了既往的北伐方針,决定直接進攻長安。

薑維率領大軍來攻的消息,讓防備空虛的長安很是慌亂了一段時間。

眼見大軍慌亂,司馬望和鄧艾連袂出動,在充分考察前線地形地貌後,選擇近水築寨、依山為營的穩守策略,不理會蜀軍挑釁,堅守不出。

愣是和蜀軍對峙近一年,對峙到淮南諸葛誕敗亡,魏軍主力回援。

魏軍主力來了,讓薑維知道事不可為,無奈的他只能退兵。

這次北伐後,薑維又一次被劉禪任命為大將軍,但這個任命,在朝堂上引發無數非議,不少人都說他頻繁北伐,虛耗國力,弄的民困兵疲。

薑維一見,聽取意見開始專注於强化漢中防禦,不再輕易出兵。

這一消停就是五年多。

薑維在備受詬病之後,渡過了人生的55歲到60歲,60耳順,年近六旬的他,聽的進意見了。

四:悲戚的最後北伐。

第十次北伐之後,朝堂之上對於薑維的攻擊聲越來越多,以黃皓、諸葛瞻為首的反對派不斷指責薑維,要求罷免薑維的兵權。朝堂上的攻擊,讓薑維難過了,傷心了,甚至膽寒了。

交出兵權,意味著失去人生安全,即便他的忠心天日可見,可誰又能保證劉禪不犯糊塗?

歷史上的無數在內危,在外安,讓薑維想到了解决困境的辦法,去打仗吧?與其跟這群人拉扯,不如在戰場上證明自己。

西元262年,薑維最後一次北伐,大軍攻入雍州洮陽境後,遭遇了鄧艾軍。

鄧艾抓住薑維勞師遠征,補給苦難的弱點,搶佔有利地形,在侯和(今甘肅卓尼縣)設下埋伏,準備阻擊蜀軍。兩方人馬激戰之後,被偷襲的薑維損失慘重!

可這一次,薑維並沒有退走,而是選擇帶兵退到遝中(今甘肅舟曲縣)屯田休整,以躲避朝堂的紛爭。但休整中的薑維,依舊不忘蜀漢安危。

景耀六年(西元263年),曹魏進攻蜀漢,薑維聽聞鐘會兵臨漢中,當即上錶劉禪,建議派張翼、廖化帶兵駐守陽安關口、陰平橋頭。

如果這兩個戰畧要地堵住了,鄧艾軍估計也沖不進成都平原。

但佞臣黃皓居然聽信鬼神直言,忽悠劉禪說敵軍不回來,弄的蜀漢朝堂無人知道敵軍進犯。

隨後魏軍五路出擊,鐘會兵至駱穀,鄧艾軍將要進遝中的時候,劉禪才派遣廖華支援遝中,張翼、董厥支援陽安關口,這反應速度,當然為時晚矣。

薑維被鄧艾牽制,退守陰平,鐘會圍攻漢、樂二城後,又派軍進攻關口,傅僉戰死蔣舒投降,鐘會軍長驅直入。

見狀,堅守陰平的薑維和廖化只能退守劍閣。

劍閣關口萬夫莫敵,讓薑維稍許安心,鐘會數次勸降薑維,薑維都不做理會。

眼見攻不下,鐘會都準備撤兵了,看著形勢漸漸好轉,薑維正準備鬆口氣。

誰曾想鄧艾偷渡陰平一下讓戰線崩潰,魏軍綿竹破諸葛瞻,進逼成都沒多久,劉禪就降了。

投降消息傳來,薑維軍將士們紛紛砍石洩憤,發洩不滿,但依舊無法改變一切。

尾聲

薑維是我心中最愛的三國人物之一,也是一個在夾縫中生存的男人。

他才華無雙,私德無虧,扛起諸葛亮都無法逆轉的大時代,內有朝堂鬥爭,外有強敵環伺。

可既便如此,他依舊不忘初心,堅持使命,面對鄧艾大軍層層堵截,他殺過陰平橋,晃過諸葛緒回到劍閣抵擋住了鐘會。

那一刻的他,幾乎用一己之力摧毀了魏國的滅蜀計畫,如不是鄧艾傳奇的偷襲。

薑維為蜀漢用盡了所有,在那一刻結束,已然夠了,但他依舊不甘心。

在蜀漢滅亡後,矢志不忘複國的他說服鐘會,殺掉鄧艾,跟劉禪說:願陛下忍數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複安,日月幽而複明。

最後雖然計策未成,卻依舊讓鐘會、鄧艾為自己,為蜀漢陪葬,留下膽大如鬥的最後結局。

很多時候,我都在想,這是一個有著什麼樣堅強决心的人。

是什麼支撐著他,在漫長歲月中,在不利境况下,不斷衝擊命運的枷鎖。

薑維的傑出除了才情外,這份堅持理想的信念,或許才是最讓人欣賞的吧。

西元264年3月3日,62歲的薑維死了,死在複國路上,死在理想征途中,死在敵人刀口下。

閉眼那一刻,他是笑的,自己終於踐行了和諸葛亮的約定。

抒寫英雄要致敬,薑維你是好樣的。

本文標題: 薑維十一次北伐戰績如何,薑維是不是在紙上談兵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64187367728599
相关資料
楊大眼是什麼人?他去世之後兒子做了什麼事情?
楊大眼,中國北魏名將。世居仇池,生卒不詳。死去的這位父親並非默默無聞,他叫楊大眼,生前是讓北魏的敵人膽寒的著名戰將。楊大眼是氐族人,為北魏效力前,還是當時的氐族仇池部落首領楊難當的孫子。楊大眼和潘氏之間的夫妻感情應該不錯,因為兩人一起生了三
標籤: 楊大眼 元氏 歷史 北魏 父親 楊難當
薑維被稱為“幼麟”,正史中國的薑維才華有多大
對薑維在正史上究竟有多大的才華能被稱為“幼麟”?蜀漢滅亡之後,薑維仍執著於複國,拖死了鐘會、鄧艾和他自己,他的一生無愧於蜀漢。薑維獨憑氣力高,九伐中原空劬勞。《三國演義》中說薑維九伐中原,實際在正史之中是十一伐中原。北伐有勝有敗,但薑維的執
標籤: 薑維 鄧艾 三國 歷史 諸葛亮 夏侯霸
李世民都已經稱帝了,羅藝為什麼還要選擇造反
今天老資料網小編給大家帶來李世民稱帝後,羅藝為何舉兵造反?隨後,羅藝起兵反叛的消息傳至京師長安,令唐太宗李世民龍顏大怒,他當即命大唐將領長孫無忌與尉遲敬德率領唐軍主力前去平剿。
標籤: 李世民 李建成 李淵 羅藝 唐朝 舊唐書
歷史上雍正選擇弘曆為自己的繼承人,到底是因為什麼
因為當時弘時是雍正皇帝兒子中,年紀最大的一個。歷史上認為,雍正皇帝沒有立弘時為繼承人,主要是因為他做事年少輕狂。也就是說,雍正一開始就已經在弘曆與弘時之間做出了選擇,而不是因為弘時年少輕狂,雍正才决定立弘曆為繼承人的。囙此,當他當了皇帝以後
標籤: 雍正 歷史 中國古代史 清朝 愛新覺羅·弘時 愛新覺羅·胤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