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劍十三俠第一百回,諮諏野老元帥尊賢,試探賊情將軍誘敵

《七劍十三俠》,一名《七子十三生》,清朝文學家唐芸洲所作的俠義小說,是晚清俠義小說的代表作品,在當時即被譽為“誠集歷來劍俠之大觀,稗官之翹楚”,開創了新式武俠的先河。下麵老資料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此書分三集陸續刊行,各六十回,共一百八十回。初集六十回刊於光緒二十二年。

《七劍十三俠》,一名《七子十三生》,清朝文學家唐芸洲所作的俠義小說,是晚清俠義小說的代表作品,在當時即被譽為“誠集歷來劍俠之大觀,稗官之翹楚”,開創了新式武俠的先河。下麵老資料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此書分三集陸續刊行,各六十回,共一百八十回。初集六十回刊於光緒二十二年(1896)。講述明正德年間揚州人徐鳴皋巧遇“七子”之一的海鷗子,拜海鷗子為師習學劍藝,得海鷗子真傳;後行俠仗聚義,與徐慶、一枝梅、羅季芳等十二人義結金蘭,屢懲惡徒而被以甯王為首的官府通緝;終得“七子十三生”的幫助,追隨朝廷大員楊一清、王守仁,征剿叛王朱寘鐇、朱宸濠,終於平定叛亂,建立功業。

第一百回諮諏野老元帥尊賢試探賊情將軍誘敵

話說徐鳴皋焚毀-頭寨,殺死五虎,周圍百里鄉耆人等,皆牽羊擔酒,前來犒師。尤保亦獵取許多野味,帶領兒子尤能前來,半為犒勞之意。半為致謝徐鳴皋、楊小舫二人,答報保舉他父子。徐鳴皋見他來意甚殷,當將野味收下,隨即昇炮拔隊起程,直望大庚進發。

話分兩頭。且說王守仁自在半途分別飭令各將,各帶輕騎,分馳俐頭、華林、漳州等諸賊寨進攻去後,便自統大軍,帶領狄洪道、周湘帆、李武、徐慶、羅季芳五人,進攻大庚,也是間道潜入。這日已離大庚不遠,當即傳令安營。也不昇炮擂鼓,為的是不使池大鬢知道,可以暗暗進攻,出其不意,攻其不備。那裡知道早有細作報進山去,池大鬢當即傳集寨內大小頭目,說道:“現在王守仁帶領大兵,前來攻打山寨,現已離此不遠,我等當合全力抵拒,不能使官兵得勝。先給他挫動銳氣,使他不敢小視我等。”當有胡大洲說道:“大哥但請寬心,如王守仁這厮前來,我等當合全力,殺他個片甲不回,都要使他知我等的利害。”池大鬢大喜道:“皆賴眾比特兄弟的大力,同為相助。”大家聽了,個個摩拳擦掌,專等王守仁兵到,以便廝殺。

原來池大鬢寨內,有五個大頭目,十個小頭目。那大頭目就是胡大淵、任大海、都大江、蔔大武,連同池大鬢五人,卻皆結拜為兄弟,個個皆有萬夫不當之勇。還有十個小頭目,亦皆武藝超群,率領著合山嘍兵,共有三五千人,在此打家結寨。其餘如-頭、漳州、華林等離,亦皆大庚寨分佈各處,總以池大鬢為首。故此王守仁分兵進攻,以期神速。

這日王守仁安營已畢,暫歇一日。次日,即令狄洪道向各處搜尋土人。不一刻,狄洪道尋了兩三個有年紀的土人,帶進大寨,見了元帥。王守仁當即賜以酒食,殷勤問道:“爾等是本地的良民,本帥今使爾等前來,有兩句要話,要與爾等問個明白,爾等可不要寒糊。”只見那些土人禀道:“元帥有話,但請吩咐,小民等知道不知道,總是直言不諱,不敢撒謊的。”王守仁道:“本帥此次奉旨督兵,前來剿滅大庚賊眾,為爾等地方上除害。但不知這大庚嶺如何上去,究竟山勢如何險峻,池大鬢如何利害,爾等須一一說明,好使本帥知道,以便定計攻山。”內有一個年紀最大的,喚作王遠謀,當下禀道:“承元帥動問,小民等知無不言,言無不實。但有一件,元帥若但以兵力進攻賊巢,非小民仗賊之勢以减元帥威風,恐仍不足以成功。原因大庚嶺地勢深險,極易負隅,而况池大鬢驍勇非常,更加他四個兄弟皆有萬夫不當之勇,元帥帶兵遠來,各將士究竟不免辛苦,彼卻以逸待勞,以主待客。勞逸之形既別,主客之勢又殊,再加不識地理,深入險地,若徒以兵力從事,雖謀士如雲,猛將如雨,恐亦難勝。所幸池大鬢等勇則有餘,謀則不足。元帥若設計以餌之,先使其大勝,以驕其氣,使彼輕而無備,然後再以火攻之,則山寨可破,巢袕可搗,賊眾可擒矣。小民盲瞽之論,尚乞元帥主裁。”

王守仁聽說,正合心意。又見王遠謀出言不俗,議論明通,知非平常庸碌之輩,遂改容讓道:“老丈尊姓,某尚未請教。頃聞老丈這一番議論,使某茅塞頓開,欽佩之至,足見老丈胸儲經濟,養志山林。某不識高明,多多得罪,尚望寬宥為幸。”王遠謀見說,因道:“老民姓王,名喚遠謀。僻處窮鄉,識見淺陋,雖曾讀書,亦不過粗知大意。既無仕進之志,又無榮辱之心,惟疏懶性成,素有酒癖。既置理亂於不問,複以寒素為可安。平日家居,惟與野老村夫日逐酒肆,沽瓮春頭,領略壺中歲月。頃者又複買醉,不期為元帥呼喚,故冒昧言之,乃即見重於元帥,極蒙獎譽。老民毫無知識,何敢邀此謬獎哉?”王守仁聽了這番話,知道他是個隱士,更加器重,因道:“老先生隱居求志,必能行義達道。高賢在側,某不能盡待賢之禮,是某之罪也。”說著,便與王遠謀行下禮去,王遠謀亦再三謙遜。彼此行禮已畢,王守仁又命設宴款待,並令同來的一齊入席。同來的那三四個土人,再三告辭,不肯入席。王遠謀也再三辭卻,王守仁那裡肯行。王遠謀只得暫留大營,先命那三四個土人回去,於是便與王守仁入席。

三巡酒過,王守仁又問道:“既蒙老先生賜教,已將大庚情形大略見示,但如何設策驕敵,如何縱火焚攻,還請逐細指教,俾某得以法守,使悍賊從速剿平,皆仗老先生相助為理,幸勿吝教為幸。”王遠謀見王守仁虛心下士,情不可卻,只得說道:“元帥可如此如此,不患悍賊不擒矣。”說罷,又索紙筆。王守仁即命人取出紙筆來,王遠謀立刻將大庚山形勢繪成一圖,注明何處進兵,何處埋伏,何處截斷去路,一一注寫明白,遞與王守仁者視。王守仁接過,細細看了一遍,當下大喜,說道:“某但知大庚山勢險惡,路徑深阻,尚不知有如此艱險。今觀此圖,天既生此險阻之地,無怪悍賊藉此負隅,官兵屢剿不易。若非先生明以示某,便是某也要複蹈故轍的。現既有此圖本,又得先生注明方略,某便可易於措手,而悍賊亦可就擒。惟先生臂助之功,俟某平賊之後,再當具奏請獎。但某此處剿平之後,還須進剿南安、橫水、桶岡諸寨賊首謝志山等,彼時尚擬請先生一行,俾某得以敬聞方略,不知可否俯允?”王遠謀道;“此事卻不敢便允,容與老妻商之,再定行止便了。”王守仁唯唯。

當下複又入席,殷勤勸酒。彼此雖然邂逅相逢,卻皆情投意合。在王遠謀,見王守仁虛懷下士,不愧大臣之風;在王守仁,見遠謀求志隱居,實有高士之概,而且胸儲韜略,實非碌碌者流,是以王守仁更加欽佩。二人直飲至日落,方才席散。當時王遠謀即欲告辭,王守仁道:“現已日落,尊居距此尚遠,回府恐已不及,何如暫屈一宿,借作長夜之飲,某亦可多領教言。”王遠謀道;“老民本可奉陪,奈老妻稚子毫無知識,而又膽小如豆,聞老民為元帥見招,想已恐懼萬狀。再見諸父老業皆回去,而獨有老民留在此間,更不知恐懼何似。若老民再留此不歸,則老妻稚子恐不免有意外之想。今與元帥約,五日後當來與元帥慶功便了。”王守仁也就不敢不從,勉强相送出營而去。一宿無話。

次日,即命狄洪道帶領一千人馬,進攻大庚山東山盤穀,以李武為後應;羅季芳也帶領一千人馬,進攻大庚山西山夾穀,以徐慶為後援;周湘帆帶領一千人馬,進攻大庚山前山。皆要虛張聲勢,許敗不許勝,如違令者斬。眾將得令,當即帶隊出營,直望山前進發。

且說周湘帆到了山前,所部人馬一字兒排開。周湘帆馬上橫槍,向山上喝道:“爾等眾嘍-聽者:速報爾賊首池大鬢知道,現在王元帥奉旨督兵,前來剿滅,速令他大鬢下山受縛。若再遲延,本將軍即刻沖上山來,踏平爾等巢袕了。”三軍聽了主將這一番話,也就呐喊起來。山上嘍兵不敢怠慢,便即刻報進大寨,禀道:“啟大王,山下現有官兵到來,聲稱奉旨到此剿滅,若再遲延,便欲沖上山了。請大王速速定奪。”池大鬢正欲回答,又見東、西兩山守山的嘍兵,亦是如此報來。池大鬢大怒,即命胡大淵、任大海拒敵盤穀兵馬,郝大江、蔔大武拒敵夾穀兵馬,自己迎敵前山兵馬。五弟兄提了兵器,上馬飛下山來。畢竟勝負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資料標籤: 王守仁 歷史 南宋
本文標題: 七劍十三俠第一百回,諮諏野老元帥尊賢,試探賊情將軍誘敵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63582706795448
相关資料
七劍十三俠第九十九回,棗木林臥山虎喪身,大瘐營徐鳴皋報捷
《七劍十三俠》,一名《七子十三生》,清朝文學家唐芸洲所作的俠義小說,是晚清俠義小說的代表作品,在當時即被譽為“誠集歷來劍俠之大觀,稗官之翹楚”,開創了新式武俠的先河。此書分三集陸續刊行,各六十回,共一百八十回。彼此戰了有二三十合,臥山虎忽然
標籤: 徐鳴 畫戟 棗木 歷史
七劍十三俠第九十八回,徐鳴皋火燒浰頭寨,臥山虎被困棗木林
《七劍十三俠》,一名《七子十三生》,清朝文學家唐芸洲所作的俠義小說,是晚清俠義小說的代表作品,在當時即被譽為“誠集歷來劍俠之大觀,稗官之翹楚”,開創了新式武俠的先河。此書分三集陸續刊行,各六十回,共一百八十回。徐鳴皋方將守山虎砍死,那屋內火
標籤: 棗木 徐鳴
太平廣記·卷九十九·釋證·蛤像原文是什麼內容?如何理解?
《太平廣記》是中國古代文言紀實小說的第一部總集,全書500卷,目錄10卷,取材於漢代至宋初的紀實故事為主的雜著,屬於類書。作者是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鉉、趙鄰幾、王克貞、宋白、呂文仲等14人,因成書於宋太平興國年間,和《太平禦覽》同時編纂
標籤: 太平廣記 蛤蜊 歷史 文宗
太平廣記·卷九十九·釋證·大業客僧具體內容是什麼?
《太平廣記》是中國古代文言紀實小說的第一部總集,全書500卷,目錄10卷,取材於漢代至宋初的紀實故事為主的雜著,屬於類書。作者是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鉉、趙鄰幾、王克貞、宋白、呂文仲等14人,因成書於宋太平興國年間,和《太平禦覽》同時編纂
標籤: 太平廣記 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