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令妃如何受寵卻沒能成為皇后,是因為什麼?

令妃是包衣出身,據史書記載,她早年被選入宮中做了宮女。但是,乾隆在沒有皇后,又將令妃兒子永琰立為繼承人的情况下,卻一直不立令妃為皇后。隨後在乾隆二十四年,令妃被册封為貴妃。囙此,令妃又被封為皇貴妃,開始代理皇后的職權和義務。

孝儀純皇后魏佳氏,乾隆帝的第三位皇后,嘉慶帝生母,接下來老資料網小編就帶來歷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令妃是包衣出身,據史書記載,她早年被選入宮中做了宮女。由於她生得秀美,心地淳良,囙此得到了乾隆特別的寵愛。但是,乾隆在沒有皇后,又將令妃兒子永琰立為繼承人的情况下,卻一直不立令妃為皇后。這是怎麼回事呢?

我們先來看看乾隆有多麼寵愛令妃。

一是,清朝皇帝對後宮嬪妃們的册封一向不大方,很多時候都是嬪妃在生育了皇子之後,才有機會得到晋封,但是令妃在入宮不久便被封為貴人,在沒有生育皇子的情况下又在同年被封為嬪。

二是,令妃晋昇的速度特別快。乾隆十三年,富察皇后去世,乾隆由於喪子失妻之痛,對操辦喪禮的大臣們責罰頗多,就連那些前來弔唁的皇子或大臣,臉上悲色不够,也都遭到乾隆重重的懲罰。甚至皇長子永璜,為此還被剝奪了繼承王位的資格。但是,令妃卻在這時候,不降反被晋封為妃。

隨後在乾隆二十四年,令妃被册封為貴妃。乾隆三十年,由於皇后輝發那拉氏在南巡時發生斷發事件,導致被幽禁於冷宮。囙此,令妃又被封為皇貴妃,開始代理皇后的職權和義務。

三是,令妃是陪同乾隆南巡最多的嬪妃。令妃第一次隨駕出巡時,已經懷有身孕。到第三次隨駕南巡時,據說皇后輝發那拉氏和乾隆之所以公引發劇烈的衝突,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乾隆想要册封令妃為皇貴妃。

在清朝,皇帝對册封皇貴妃一事是很謹慎的。如果皇后在位,往往會讓皇貴妃這一封號虛著,為的是不使皇后生憂。而乾隆南巡歸來後,令妃便被册封為皇貴妃,這似乎又佐證了這個說法。

由此可見,乾隆對令妃的寵愛,的確是後宮其他嬪妃望塵莫及的。

我們再來看,乾隆立皇太子的情况。

在乾隆的皇子中,永琰並不出色。但有一點,他生得英俊,是諸皇子中模樣和乾隆最像的一個,所以他很得乾隆寵愛。

不過,對於立太子一事,乾隆開始的打算,是要立一個嫡子做太子。所以他在繼位後,便將富察皇后所生的皇次子永璉的名字寫在傳比特密詔上,並放到了正大光明匾後面。誰知乾隆三年,永璉因“偶感風寒”,居然夭折了。

好在富察皇后在乾隆十一年,又生下了皇七子永琮。這個孩子從小就穎悟出眾,乾隆歡喜异常。於是,乾隆又把他的名字寫在了傳比特密詔上。結果永琮是個無福的孩子,居然不久後也夭折了。

隨著富察皇后的離世,乾隆“立嫡子為太子”的决心也動搖了。

這樣,乾隆望向了其他皇子,看來看去,他認為皇三子永璋“器宇不凡”,就想把他立為太子。誰知道他只是想想,皇三子永璋就病逝了。

乾隆悲痛之餘,又把眼光望向了聰慧异常的皇五子永琪,結果永琪也病逝了。

這一連串的打擊,讓乾隆害怕了,他再也不敢提立太子的事情。

結果這一拖,就拖到了乾隆三十八年。這一年,乾隆已經63歲了。立儲的事情,大臣們已經催過幾次了,他也覺得再不能拖了。

這時,還活著的皇子還有6比特,其中有2比特過繼給了兄弟,也就是說可以選擇的還有4比特,他們是:皇八子永璿、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五子永琰、皇十七子永璘。

永璿“沉迷酒色,又有脚病”,囙此不為乾隆考慮;永瑆在書畫上很有造詣,但他為人吝嗇,就連福晋也成天只能粗茶淡飯。

永璘才7歲,顯然不是適當的人選。

永琰呢,雖然不出眾,但也從來沒有犯過錯,是個守成之人。

乾隆看來看去,這幾個皇子都不甚合心意。所以只能矮子裡面拔高個,相較之下,乾隆覺得永琰雖然平庸,但相對而言,還算各方面都比較優良的人,再加上他又是令妃所生,所以他就把永琰的名字寫在了傳比特密詔上,放在了正大光明匾後面。

可惜的是,令妃由於操勞過度,再加上生育太多,體弱多病,到乾隆四十年便病逝了。

直到令妃病逝,乾隆都沒有將她立為皇后。乾隆為什一直不立她為皇后呢?原來,乾隆害怕朝臣們會囙此猜出太子是誰,到時候結黨營私,會對他手中的皇權不利。

直到乾隆六十年,乾隆由於早早立過“在位時間絕不敢超過康熙61年”的誓言,所以他在宣佈永琰的太子身份後,才追封令妃為皇后。

本文標題: 歷史上令妃如何受寵卻沒能成為皇后,是因為什麼?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63323391411862
相关資料
李嚴能够和諸葛亮分掌軍政大軍,李嚴到底是什麼人
李嚴究竟是什麼人?為什麼要讓他跟諸葛亮分掌軍政大權呢?要李嚴同諸葛亮一起分掌蜀國軍政大權,是為了避免出現權傾朝野的權臣和平衡朝廷內部勢力,確保其後人對蜀漢的統治。
標籤: 李嚴 諸葛亮 劉備 蜀國 三國 歷史
韓信和諸葛亮都要出川,諸葛亮為什麼出不了這個地方
韓信出川應戰的是三秦敗軍之將,天下尚未安定,恢復的諸侯國各懷鬼胎。諸葛亮北伐實屬沒有辦法的辦法,自夷陵之戰後,蜀國老本全部劉備賠光。之後諸葛亮北伐就是為了延續蜀漢政權還不得不為之。
標籤: 諸葛亮 韓信 劉邦 蜀國 司馬懿與諸葛亮 三國
關羽和張飛被稱為“萬人之敵”,萬人敵指的是兵法還是人
對關羽和張飛並稱萬人敵,這個萬人敵到底是指兵法,還是說他們勇猛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老資料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攷。而在《三國志·關張馬趙黃傳》中,提到程昱等人把關羽和張飛稱為“萬人之敵”。在《傅子》中也,也記載了傅幹、郭嘉都曾經把關羽
標籤: 張飛 關羽 三國 劉備 曹操
漢朝的和親政策是怎麼來的?有哪些影響?
很多人覺得漢朝的和親政策是屈辱的,是前期打不過匈奴才不得已以公主作為代價去換取和平,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那麼漢朝的和親政策是怎麼來的?下麵老資料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當年漢高祖劉邦北征匈奴,結果被冒頓單于率軍圍困了七天七
標籤: 漢朝 和親 中國古代史 歷史 閼氏 東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