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政大權交給李世民,李淵的真實用意是什麼?

唐高祖李淵,中國唐朝開國皇帝,618年-626年在位。很多人認為,正是李淵在已經確定了皇位繼承人是李建成的情况下,還要授予李世民相當的軍政大權,讓兄弟之爭不可避免。其實,李淵在除李建成之外,還給予重大權力的兒子又何止李世民,李元吉同樣有跟李世民差不多的職位和權力。

唐高祖李淵,中國唐朝開國皇帝,618年-626年在位。今天老資料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不知能否幫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識?

唐朝武德九年六月,在大唐皇宮禁地內爆發了“玄武門事變”。

這次事變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從上到下,一大批人興起,一大批人跌落。

其中,命運改變最嚴重的,當然是幾比特李氏皇族人物。

除了首當其衝的皇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被殺外,大唐開國皇帝李淵也被迫交出權力,變成了一個退休老頭。

後世人在複盤“玄武門事變”時,將相當一部分事變發生的原因歸咎於唐高祖李淵身上。

很多人認為,正是李淵在已經確定了皇位繼承人是李建成的情况下,還要授予李世民相當的軍政大權,讓兄弟之爭不可避免。

那麼,李淵為何在要在繼承人之外,還要扶持李世民?還要授予他諸多權力?

其實,李淵在除李建成之外,還給予重大權力的兒子又何止李世民,李元吉同樣有跟李世民差不多的職位和權力。

玄武門之變前,李世民的主要頭銜有:秦王、天策上將、陝東道大行臺、左右十二衛大將軍、中書令等。

李元吉的頭銜有:齊王、並州大都督、司徒、侍中等。

兩人都有開府建牙的權力,李元吉僅僅只是軍中職位不如李世民。

並且,這並不是李淵不願意給李元吉軍職或軍權,是李元吉自己沒本事上戰場去爭取。

如果李元吉能上戰場獲取軍功,也打幾次勝仗,李淵會毫不猶豫給他跟李世民同樣的待遇。

也就是說,李淵在皇太子李建成之外,實際上是培養和扶持了李世民和李元吉兩股勢力出來,分別授予相應的權力。

李世民的秦王府勢力自然是大名鼎鼎,李元吉的齊王府也不差。

而李淵這麼做的首要原因,並非是為了制衡皇太子李建成,最主要是提高皇族的抗風險能力,提升皇族對大唐政權的掌控力。

我們都知道,隋唐時期,乃至隋朝之前的一部分歷史時期,在北方的陸續幾個政權中,主要是關隴貴族集團在輪流坐莊。

在相當長的一部分時間裏,關隴貴族集團中的家族即使不是皇族,也是實際權力的掌控者。

南方的政權組成形式也類似,是南方的大家族們聯合起來掌控政權。

唐朝統一天下後,其權力生態的本質就是,掌握著大部分社會生產力的大家族們共推李淵家族代表這些家族來統治天下,至少在唐初就是如此。

如果李淵家族不足以掌控政權,或者說當皇族爭取的利益超出了這些大家族的承受力時,會隨時出現政權更迭。

比如,唐朝取代隋朝就是典型事例。

於是,李淵要想讓大唐不被輕易推翻,除了當好皇帝,給天下百姓希望外,還要讓皇族對政權有相當的掌控力。

這個事情他一個人當然無法辦到,需要整個李氏家族來幫忙。

要想政權穩定,皇族首先要足够強勢,要想壓制別的大家族,除聯姻、打擊、分化等等手段外,自己也要有掀桌子的底氣。

也就是俗稱的“打鐵還需自身硬”。

李淵做皇帝掌總,李建成做皇太子延續大唐,李世民和李元吉等有能力的兒子掌握主要權力維護皇權。

這就是李淵在皇太子李建成的勢力之外,還要繼續扶持李世民,包括扶持李元吉的根本原因。

至於為什麼沒有李世民和李元吉之外的兒子們的份?

其一是李淵其餘的兒子都還沒有長成,唐朝建國時,李元吉都還不到16歲,死時不到25歲,他的弟弟們自然年紀也都不大。

其二是當時到底是有嫡、庶之分,嫡子才能繼承家族財產和權力。

其三是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的生母竇氏出自另一個關隴貴族家庭,他們能獲得母家資源的幫助。

李淵扶持幾個兒子來幫助自己掌權的動機其實並不新鮮,他的姨夫隋文帝楊堅在建立隋朝後,就是這麼幹的。

楊堅一共五個兒子,全是嫡子,隋朝建立後,除皇太子楊勇留守長安外,楊堅把剩下的四個兒子全部安排在外。

二子楊廣、三子楊俊、四子楊秀、五子楊諒,楊堅都任命為地方大總管,他們都擁有地方上的軍政大權。

下麵,以史書中記載的楊堅第四子楊秀的職權為例,看看他的權力大小,《隋書·列傳第十·楊秀傳》中記載:

庶人秀,高祖第四子也。開皇元年,立為越王。未幾,徙封於蜀,拜柱國、益州刺史、總管,二十四州諸軍事。二年,進位上柱國、西南道行台尚書令,本官如故。歲餘而罷。十二年,又為內史令、右領軍大將軍。尋複出鎮於蜀。

由上述記載可知,楊秀的權力有多大,一點不弱於唐朝建立後的李世民和李元吉。只不過,楊秀的職責側重於掌控地方。

就這樣,楊秀在幾個兄弟中的權力還是最小的。

楊堅的幼子楊諒最受其寵愛,出鎮於外時,“自山以東,至於滄海,南拒黃河,五十二州盡隸焉。特許以便宜,不拘律令。”

看看楊堅給予幾個兒子的權力,就知道,李淵扶持李世民和李元吉,其實是正常操作。

楊堅和李淵的目的都一樣,讓皇族更多的掌控實際權力,不管是朝廷還是地方。

只有這樣,才能讓皇族的實際掌控力淩駕於別的大家族之上,才能讓皇族有抵抗更多風險的能力。

這也是隋唐時期的權力生態决定的,任何家族成為皇族都必須這麼做。

這是典型的以家族為依託,掌控主要權力,再聯合別的親近的家族,共同掌握政權。

隋煬帝楊廣後來丟掉政權,也跟他登基後,把幾個弟弟全都廢掉了,楊氏皇族在天下大亂時勢弱有一定關係。

以唐朝之後的宋朝為例,趙氏皇族用了幾代時間,讓出大量權力,讓全天下的士大夫成為皇族的最堅定支持者。

當士大夫這個群體成為支持趙家皇族統治的根基時,即所謂的“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皇族弱一些就沒什麼關係了。

在宋朝,誰想造趙家的反,士大夫們首先不幹,他們的力量足以撕碎任何來自內部的反叛者。

而在唐朝的權力生態中,皇族沒有這個條件,也不可能有這樣的條件,只能依靠家族來抗衡內部可能的反對派。

囙此,李淵為大唐江山計,家族的力量必須强大,其中,在家族中擁有特殊地位的嫡子,李世民、李元吉就需要站出來挑擔子。

這當然會引起李世民和李元吉可能的野心膨脹,但兩權相害取其輕,李淵只能做出更有利的選擇。

而且,這本來就是艱難的選擇,不給李世民、李元吉權力,有曹魏被司馬懿取代的先例。

給予李世民、李元吉權力,拋開“玄武門事變”不說,也有晋朝“八王之亂”的先例。

唐朝畢竟不是宋朝,在宋朝即使繼承皇位的是個幼兒,只要外部沒有問題,趙氏皇族的皇位就是牢固的,皇族中人,全部只會吃喝玩樂都行。

在唐朝,起碼在唐初,大唐江山徹底穩固前,李淵只能學楊堅,把幾個兒子都充分調動起來。

綜上所述,李淵在確定了繼承人之後,還要扶持李世民、李元吉,給予他們不弱於皇太子的權力。

這種權力授予行為,不是為了制衡李建成,或許有這方面的因素,但並非主要。

李淵只是在當時的權力生態環境中,選擇了讓李氏皇族能穩妥掌控政權的管道,對大唐江山最有利。

政權和軍權不給幾個嫡子,難道交給別的大家族?那才是真的找死。

至於說囙此引誘出來的“玄武門事變”?跟後來明朝的“靖難之役”差不多,肉都爛在鍋裏不是?

本文標題: 將軍政大權交給李世民,李淵的真實用意是什麼?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63323388943222
相关資料
歷史上令妃如何受寵卻沒能成為皇后,是因為什麼?
令妃是包衣出身,據史書記載,她早年被選入宮中做了宮女。但是,乾隆在沒有皇后,又將令妃兒子永琰立為繼承人的情况下,卻一直不立令妃為皇后。隨後在乾隆二十四年,令妃被册封為貴妃。囙此,令妃又被封為皇貴妃,開始代理皇后的職權和義務。
標籤: 乾隆 乾隆嬪妃 歷史 中國古代史 清朝 清朝歷史
李嚴能够和諸葛亮分掌軍政大軍,李嚴到底是什麼人
李嚴究竟是什麼人?為什麼要讓他跟諸葛亮分掌軍政大權呢?要李嚴同諸葛亮一起分掌蜀國軍政大權,是為了避免出現權傾朝野的權臣和平衡朝廷內部勢力,確保其後人對蜀漢的統治。
標籤: 李嚴 諸葛亮 劉備 蜀國 三國 歷史
韓信和諸葛亮都要出川,諸葛亮為什麼出不了這個地方
韓信出川應戰的是三秦敗軍之將,天下尚未安定,恢復的諸侯國各懷鬼胎。諸葛亮北伐實屬沒有辦法的辦法,自夷陵之戰後,蜀國老本全部劉備賠光。之後諸葛亮北伐就是為了延續蜀漢政權還不得不為之。
標籤: 諸葛亮 韓信 劉邦 蜀國 司馬懿與諸葛亮 三國
關羽和張飛被稱為“萬人之敵”,萬人敵指的是兵法還是人
對關羽和張飛並稱萬人敵,這個萬人敵到底是指兵法,還是說他們勇猛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老資料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攷。而在《三國志·關張馬趙黃傳》中,提到程昱等人把關羽和張飛稱為“萬人之敵”。在《傅子》中也,也記載了傅幹、郭嘉都曾經把關羽
標籤: 張飛 關羽 三國 劉備 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