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起義,霹靂震天紅旗卷

秋收起義爆發95周年之際,行走在湘贛邊界銅鼓、修水、安源的山山水水之間,映入眼簾的是一尊尊紀念秋收起義雕塑。秋收起義,成為中國革命的重要里程碑。“八七會議”後,毛澤東以中央特派員的身份回到湖南,組建了新的湖南省委,並在長沙市郊的沈家大屋召開會議,傳達“八七會議”精神,研究部署秋收起義。霹靂震天,紅旗漫捲。

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秋收起義爆發95周年之際,行走在湘贛邊界銅鼓、修水、安源的山山水水之間,映入眼簾的是一尊尊紀念秋收起義雕塑。

金色的秋陽下,抬頭望去,雕塑飄揚著鮮紅的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軍旗。仰望,雕塑中間有兩隻巨手,一隻緊握槍桿向上,代表“槍桿子裏出政權”;另一隻托舉著一個燃燒的火炬,代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27年9月,毛澤東在這片佈滿山巒的紅土地上,親手創建了一支由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的新型人民軍隊,打出了第一面有鐮刀斧頭的工農革命軍軍旗,開闢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點燃了中國革命的星星之火。

秋收起義,成為中國革命的重要里程碑。

“八七會議”後,毛澤東以中央特派員的身份回到湖南,組建了新的湖南省委,並在長沙市郊的沈家大屋召開會議,傳達“八七會議”精神,研究部署秋收起義。

德國詩人海涅曾寫道,“思想走在行動之前,就像閃電走在雷鳴之前一樣。”

登上湘贛邊界的月形山山頂,遙望湘潭大地,毛澤東在湖南省委會議上的發言振聾發聵:我們不應再打國民黨的旗子了。我們應高高打出共產黨的旗子……國民黨的旗子已成軍閥的旗子,只有共產黨的旗子才是人民的旗子……我們應該“立刻堅決的樹起紅旗”。

95年前的9月初的一個深夜,在江西萍鄉安源的偏僻小村——張家灣召開的軍事會議上,成立了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共湖南省委秋收起義前委委員會,統一領導湘贛邊界的秋收起義,並决定組建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部署了在安源、修水、銅鼓三地同時起義,然後奪取長沙的軍事計畫。

軍旗是一支軍隊的莊嚴標誌。它凝聚著一支軍隊的靈魂。秋收起義應該打出一面什麼樣的旗子呢?

毛澤東以强烈的歷史擔當和戰畧眼光提出,拋弃國民黨的旗幟,打出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鬥爭的旗幟。由此,中國共產黨開始成為領導中國人民開闢中國革命道路的覈心力量。

九月四日晚上,在比利時學習過建築設計的何長工提出了設計方案:旗為紅色象徵革命,中央為白色五角星象徵中國共產黨領導,星內鑲嵌著交叉的鐮刀斧頭代表工農福斯緊密團結,旗褲上豎寫“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字樣,人民軍隊歷史上的第一面軍旗就這樣誕生了。從此,在中國政治、軍事舞臺上,又增添了一支嶄新的武裝力量。

霹靂震天,紅旗漫捲。1927年9月9日,分處修水、安源、銅鼓三地的暴動隊伍行動起來,震驚全國的湘贛邊界秋收起義爆發了。9月9日,工農革命軍第1團從修水出發,向湖南平江縣長壽進攻。9月10日,工農革命軍第2團在安源起義。9月11日,工農革命軍第3團,在毛澤東親自領導下在銅鼓行動。

湘贛邊界掀起威震敵膽的金秋狂飆後,毛澤東興奮地寫下了《西江月•秋收暴動》:“軍叫工農革命,旂號鐮刀斧頭。修銅一帶不停留,要向平瀏直進。地主重重壓迫,農民個個同仇。秋收時節暮雲沉,霹靂一聲暴動。”

一艘劈波斬浪的航船,需要一比特眺望遠方的舵手。秋收起義爆發後,因敵強我弱,起義部隊在進攻長沙的途中受挫,進攻省會長沙的目標未能實現,部隊由5000多人减少到1500餘人。

在關鍵時刻,毛澤東審時度勢,當機立斷,起義部隊實行戰畧退卻。9月15日下午,毛澤東率工農革命軍第3團暫退到銅鼓排埠。

縱觀歲月,中國共產黨之所以歷經百年而風華正茂、飽經磨難而生生不息,就是在偉大建黨精神指引下,踐行初心、擔當使命、守正創新,書寫了中華民族發展史和人類文明發展史上驚天動地的恢宏史詩。

排埠鎮萬壽宮毛澤東臥室裏,擺放著一張八仙桌,桌上擺著一盞小油燈。當地一比特老者告訴我,萬壽宮的守廟老人利山生前回憶,在萬壽宮的三天兩夜裏,白天,毛澤東忙著找官兵談話,與前委成員交談;晚上,毛澤東在這盞小油燈下看書、研究地圖,一看就是好一會兒,為中國革命前途苦苦思索出路。

黨史資料記載,關於上山鬧革命,毛澤東是早有想法的。1927年6月中旬,毛澤東在武漢會見湖南農協幹部時鼓勵他們回湖南,“山區的上山,濱湖的上船,拿起武器準備戰鬥”。“八七”會議後,中央政治局常委,主持中央工作的瞿秋白,徵求毛澤東意見,要他到上海機關工作,毛澤東回答:“我不願跟你們去住高樓大廈,我要上山結交綠林朋友。”

武裝奪取政權,是無產階級革命的規律之一。各個國家的具體條件不同,所走的道路也不相同。中國是個農業大國,中國反帝反封建的無產階級民主革命實際上就是農民革命,武裝鬥爭實質上就是無產階級領導下的農民戰爭……

微弱的小油燈下,毛澤東想的是,中國革命不能照搬俄國中心都市武裝起義的經驗,要走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由此,毛澤東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革命道路的思想開始萌芽。

猶如在驚濤駭浪中行駛的航船,當船長撥開重重迷霧指明正確的航向時,並不是所有的船員都能够理解。9月19日,毛澤東率工農革命軍第3團到達湖南瀏陽縣文家市,與工農革命軍第1團、第2團會師後,連夜在裏仁學校一間教室主持召開了前委會議。

會上,毛澤東分析了形勢,認為敵大我小、敵強我弱,起義部隊遭到嚴重挫折,攻佔中心都市已無可能。要改變攻打長沙的計畫,轉移到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的農村中去,發動農民羣衆,堅持武裝鬥爭,才能發展革命力量。

氣魄、膽略和自信從哪裡來?從實事求是,勇於創新、敢於擔當中來。毛澤東以一個偉大的戰略家的眼光毅然提出,到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的農村去,建立革命根據地。到哪去?毛澤東指著羅霄山地區地圖上湘贛邊界最寬的部分,用生動形象的譬喻說:這裡像眉毛一樣的地方,是羅霄山脈的中段,適宜當我們的落腳點。我們要到那去當“山大王”。

大家的目光隨著毛澤東的手指在地圖上移動,仿佛置身於茫茫林海的崇山峻嶺之中。井岡山,地勢險要,峭壁嶙峋,林豐樹茂,退可以守,進可以攻。聽了毛澤東對形勢的透徹分析,多數十分贊同毛澤東的主張。也有一些衕誌不理解,覺得革命了半天,卻革到山上落草為寇做“山大王”了,這叫什麼革命呢?

在這關鍵時刻,毛澤東耐心地說,歷史上我們沒有哪個朝代消滅過“山大王”,那時的“山大王”是沒有主義的。我們這個“山大王”,是共產黨的“山大王”,有主義、有政策,“山大王”比不上我們,因為我們是代表人民利益的工農武裝,敵人怎麼能把我們消滅呢……毛澤東的話深入淺出,寓意深邃,得到了多數前委委員的支持。

幾十年後,何長工回憶,正是在中國革命處於最危險的時刻,毛澤東衕誌領導我們進行從都市轉入農村的戰略轉移。從此,中國革命的中心由都市轉入農村,走上了工農武裝割據、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這是中國革命的轉捩點。

第二天清晨,天氣晴朗,初昇的大陽照耀著文家市,裏仁學校的操場沐浴著金色的朝暉。1500多名官兵聆聽了毛澤東關於部隊向農村進軍的動員講話:反動派並不可怕,只要我們團結緊,繼續勇敢戰鬥,終能用小石頭砸破蔣介石的大水缸,勝利一定是屬於我們的。

引兵井岡辟新路。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起義部隊抵達井岡山,開創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第一塊農村革命根據地。

離開銅鼓的前一晚,月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到地面上。沐浴在柔和的月光下,我默默地想:毛澤東將馬克思主義開始與中國的國情相結合,創造性地解决了舉什麼旗幟、走哪條道路、建什麼樣的軍隊三大問題。從此,中國革命“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開啟,秋收起義部隊的星星之火終成燎原之勢,中國革命掀開了嶄新的一頁。

無愧歷史,無愧時代。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始終“靠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真理吃飯,靠實事求是吃飯,靠科學吃飯”,不斷尋找符合中國實際的正確道路,創造了歷史偉業。歷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傳。在“兩個一百年”交匯的重要歷史時刻,偉大建黨精神,就是百年來共產黨人信仰的傳承,是新征程上我們勇往直前的動力源泉。

(作者為《江西日報》社高級記者。圖片由作者提供。)

本文標題: 秋收起義,霹靂震天紅旗卷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62804973884408
相关資料
解放海南中的這一仗打破敵人“決戰”意圖
1950年4月16日晚,革命军渡海作戰兵團主力對海南島發起大規模的渡海登入作戰。革命军四十三軍、四十軍主力部隊在護航炮船隊的掩護下,突破國民黨軍的海上封鎖,强渡瓊州海峽,在瓊崖縱隊、海南島人民和革命军先遣部隊的接應下,於17日淩晨勝利登上海
標籤: 臺灣國民黨 薛嶽
三灣改編鑄軍魂
沖壟交錯、群山環峙的三灣村,原本是江西省永新縣西部九隴山北麓一個的小山村,而發生在95年前的一件大事,讓“三灣”這個名字永遠銘刻在共和國史册上。1927年9月,在這裡發生了影響深遠的“三灣改編”。由此,這個小山村成為了“黨指揮槍”思想的發祥
標籤: 三灣改編 中國近代史 歷史 毛澤東 人民軍隊 馬克思主義
獄中的星星之火,一枚石章複製品背後的故事
珍藏在上饒集中營烈士紀念館的石章(複製品)。在上饒集中營革命烈士紀念館展廳,珍藏著一枚石章複製品,它的原件由肖正綱烈士在獄中親手磨制,內容是“自珍自愛,再接再勵(厲)”。肖正綱犧牲後,他磨制的這枚石章幾經輾轉到了他的兒子肖克武手中。專家們根
標籤: 歷史
隱秘而偉大,這條紅色交通線是黨中央的“千里眼”“順風耳”
“中央紅色交通線”路線示意圖。第二次是由於國民黨大肆搜捕清剿,在上海的黨中央機關的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大批幹部被及時轉移至中央蘇區。囙此,中共臨時中央政治局决定將黨中央機關從上海遷入中央蘇區首府瑞金。這次經“中央紅色交通線”進入中央蘇區的有張
標籤: 中央革命根據地 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