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的時候,為何諸葛亮沒隨軍出征呢?

請大家仔細想想看,諸葛亮的戰績,先從個人領兵作戰來說:北伐五次全部失敗,五次失敗中暴露出諸葛亮非常多的缺點,1、不會用人這是其一,2、自恃才高為其二。這兩點决定了他只能是治理國家的“蕭何”,並不能成為決勝千里的“張良”。接下來我從個個角度來分析諸葛亮不隨軍出征,以及出征之後依舊會失敗的原因。

請大家仔細想想看,諸葛亮的戰績,先從個人領兵作戰來說:北伐五次全部失敗,五次失敗中暴露出諸葛亮非常多的缺點,1、不會用人這是其一,2、自恃才高為其二。這兩點决定了他只能是治理國家的“蕭何”,並不能成為決勝千里的“張良”。接下來我從個個角度來分析諸葛亮不隨軍出征,以及出征之後依舊會失敗的原因。

1、反對東征

夷陵之戰被稱為東征,此時的蜀國日漸强大,而東吳的發展嚴重的受到了限制,統一南方後,東吳必須要進取,所以直接將兵鋒朝向了荊州,畢竟蜀漢在荊州的幾個要鎮,都是劉備找孫權借的,現在要拿回來簡直是合情合理。

不過此時的劉備可不比當日,是飛上枝頭的鳳凰,儼然沒有當初的落魄。囙此東吳乘著大將關羽去征討樊城的時候,乘機偷襲荊州。荊州瞬間被東吳佔領,關羽也由於多種原因被東吳所殺。

劉備養精蓄銳在兩年後,將國家全部的軍隊帶到戰場上勢必要攻取東吳,此時的諸葛亮是不建議這樣做的,蜀漢雖然是以仁義治天下的,不過為了報仇要傾盡國力去報仇這是不妥的,囙此他當時力薦。

劉備看到他這個樣子說了一句:丞相我意已决,無需多言,既然如此你和子龍留守成都吧!要知道當時的趙雲也是不建議出征的。

2、出征必敗

諸葛亮本是一謀臣,對於兵法不過是略知一二,難以說精通,而陸遜是江東的四大士族之一的家族子弟,從小看過的兵書以及在當東吳副都督的時候經歷過很多大戰,白衣渡江是呂子明的想法還是陸遜的根本不得而知。

輪治理國家的才略陸遜肯定不如諸葛,但若論排兵佈陣陸遜能够抵擋二個諸葛亮。這樣的說法並非黑諸葛亮,完全是由於歷史推敲得來。

幾次出祁山大戰魏國從來是都是沒有結果沒有意義的自損國力的行為,對於這樣的做法我認為諸葛亮碰上實力極强的對手,就會產生失誤,從而失敗。對於水鏡先生送給劉備的話:臥龍鳳雛得一,便可得天下,這句話的理解:

我認為劉備一定要將這二人都得到才有可能成功的獲得天下,這樣臥龍就有大把的時間去治理國家,而鳳雛也能够完全發揮自己的軍事才能,幫助劉皇叔一舉獲得天下。

不過,在我先前的觀點上再加一點劉備如果帶上諸葛亮,或是直接是由諸葛亮帶兵出征的,傷亡會小很多,最起碼蜀軍不會擺出七百裏連營送給魏軍這麼大一個缺口,來讓其輕易打敗。對此大家是怎麼看的呢?

本文標題: 夷陵之戰的時候,為何諸葛亮沒隨軍出征呢?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62545840423544
相关資料
為何漢中防線在薑維手中一個月就丟了?
如果仍然按照魏延的初衷,利用這道防線死守漢中,不出去應戰,直至等到朝廷的援兵,那他們僅剩的兵力應該是足够的,可惜薑維沒有審視到這一點,導致了漢中僅在一個月內就遺失了。
標籤: 薑維 漢中 三國 歷史 魏延 劉備
金國滅亡後,南宋揮師北伐為何仍然失敗了?
端平入洛,是南宋王朝晚期歷史中一次爭議極大的事件。金國滅亡後,南宋揮師北上試圖收復三京,卻以損失慘重、功虧一簣告終。很多人對於名帥孟珙未能指揮這場戰役非常惋惜。
標籤: 宋朝 蒙古軍隊 南宋 中國古代史 歷史 野戰軍
曹睿作為曹丕的兒子,司馬懿為何不怕曹丕而害怕曹睿
司馬懿連曹丕都不怕,卻為何怕他的兒子曹睿?曹丕繼位後,也想著要勵精圖治,無奈英年早逝,司馬懿幫助曹丕有功,又輔佐過曹丕,地位肯定也不低,他也自然不用懼怕曹丕會對他做什麼。曹丕去世之後,皇位就到了他的長子曹睿頭上,即魏明帝。對於這麼一比特能幹
標籤: 司馬懿 魏明帝 曹丕 三國 歷史 漢朝
曹丕和曹睿作為皇帝,兩人壽命為什麼那麼短
對為什麼曹丕、曹睿都如此短命?難道是有什麼家族病嗎?這兩個厲害的皇帝就是曹丕和兒子曹睿。曹丕享年40,曹睿比他還不如,只活了36歲。與此同時,曹丕和曹睿面臨的政治環境又比較複雜。所以,導致曹丕、曹睿短命的三個因素是縱欲無度、政務繁忙,以及來
標籤: 魏明帝 曹丕 三國 歷史 曹操 漢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