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死後是弟弟趙光義上位,趙匡胤後人在北宋地位如何

趙匡胤子孫在北宋一朝的地位如何?可見杜太后也認為大宋江山是趙匡胤欺負後周孤兒寡母得來的,國賴長君,只有趙匡胤百年之後傳比特給弟弟趙光義才不會重蹈後周覆轍。金匱之盟不僅約定了趙匡胤百年之後傳比特給弟弟趙光義,還約定了趙光義百年之後要傳比特給弟弟趙廷美,等到趙廷美百年之後才將皇位傳給趙匡胤的兒子。

趙匡胤子孫在北宋一朝的地位如何?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瞭解,給大家一個參攷。

宋太祖趙匡胤共生了四個兒子,分別是長子趙德秀、次子趙德昭、三子趙德林、四子趙德芳,其中老大和老三早夭。開寶九年(西元976年)十月十九日太祖一夜暴斃,次日太祖的弟弟晋王趙光義入宮主持大事,於十月二十一即皇帝位。雖然此時趙德昭已經成年,但空有太祖之子的身份,沒有繼位的資格。

《宋史》記載趙光義繼位的合法性來自於金匱之盟,這是杜太后臨終前與趙匡胤和趙光義哥倆商量好的有關皇位繼承的盟約,由宰相趙普記錄,藏於金匱之中。杜太后在病榻上告訴趙匡胤:“正由周世宗使幼兒主天下耳。使周氏有長君,天下豈為汝有乎?汝百歲後當傳位於汝弟”。可見杜太后也認為大宋江山是趙匡胤欺負後周孤兒寡母得來的,國賴長君,只有趙匡胤百年之後傳比特給弟弟趙光義才不會重蹈後周覆轍。

金匱之盟不僅約定了趙匡胤百年之後傳比特給弟弟趙光義,還約定了趙光義百年之後要傳比特給弟弟趙廷美,等到趙廷美百年之後才將皇位傳給趙匡胤的兒子。若完全按照這個約定來傳承皇位,那對宋太祖趙匡胤來說也算公平,自己打下的江山最後還是由自己兒子坐,可誰知趙光義繼位後沒多久,金匱之盟約定的幾個皇位繼承人趙廷美、趙德昭、趙德芳都離奇去世。趙光義976年繼位,趙廷美984年去世、趙德昭979年去世、趙德芳981年去世,如此一來趙光義就能名正言順的將皇位傳給自己一脈了。那麼太祖後人遺失皇位後,在北宋一朝地位如何呢?

趙德昭生有五個兒子,分別是趙惟正、趙惟吉、趙惟固、趙惟忠、趙惟和。趙德芳生有三個兒子,分別是趙惟敘、趙惟憲、趙惟能。這八位太祖直系孫輩貫穿了太宗、真宗、仁宗三朝,都得到了不錯的待遇。

趙惟正生前,累封簡州團練使、左千牛比特大將軍、齊州防禦使、亳州觀察使等職。賜爵樂平郡公。死後追贈南陽郡王。

趙惟吉生前,累封左監門衛將軍、羽林軍大將軍、左驍衛大將軍、閬中觀察使、武信軍節度使等職。賜爵安定郡公。死後享受輟朝五日待遇,追贈南陽郡王。

趙惟固生前擔任左千牛衛將軍等職。

趙惟忠生前,累任左千牛衛大將軍、彰化軍節度、鄂州觀察使等職。死後贈舒國公。

趙惟和生前,累任汝州防禦使、永清軍節度觀察留後等職。死後追贈清源郡公。

趙惟敘生前,累任懷州防禦使、保靜軍節度觀察留後等職。死後追贈高平郡公。

趙惟憲生前,累任安德、昭信二軍節度使兼侍中。死後追贈英國公。

趙惟能生前,累任蔡州防禦使、集慶軍節度觀察留後等職。死後追贈南康郡公。

雖然看著這八個太祖直系孫輩爵位不高,可這是宋朝制度使然,宋朝對宗室的封爵不如前代优渥,趙光義自己的直系後代爵位也不過如此,拿太宗的三個直系孫輩趙允昇、趙允言、趙允成舉例。

趙允昇生前,累任建雄軍、安國軍節度使等職務,封延安郡公。死後追贈平陽郡王。

趙允言生前,累任黃州刺史、右千牛衛將軍等職務。死後追贈密國公。

趙允成生前,累任濮州防禦使、右神武衛將軍等職。死後追贈郇國公。

可見太祖之孫與太宗之孫的待遇差不多,也都是皇族身份。不過等到宋神宗上臺後,太祖後代的待遇就遠不如太宗後代了。

宋神宗是宋朝第六比特皇帝,此時已經是北宋中後期,社會矛盾尖銳,國家積貧積弱。宋神宗急需改變現狀,他便將王安石昇為參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變法。王安石變法的一項覈心就是“理財”,要開源節流。為了節省開支,宋神宗將目光投向了遠支宗室,他以國家財政無力撫養龐大的外支宗室為由,下令改組現有宗室,將五服以外的宗室子弟全部剔除出福利體系,不再將他們列入玉牒。

太祖之弟趙廷美一脈就被宋神宗無情地開除了宗籍,終宋一朝都沒能翻身。至於太祖一脈,雖然也已經出了五服,但畢竟是開國皇帝的後裔,還是不能一刀切的。於是宋神宗要求在太祖的後裔中選取行輩最近、年德最尊一人,册立為郡王,並且可以世襲。不過誰來承襲爵位得皇帝說了算。宋神宗最初封族叔趙從式(太祖曾孫)為安定郡王,趙從式去世後爵位沒由兒子繼承,而是被宋神宗傳給了趙德芳的曾孫趙世准。趙世准去世後爵位也沒傳給他兒子,而是被宋哲宗傳給了趙德昭的另一個曾孫趙世開。這近似隨機的爵位繼承制度,導致太祖後裔混的好的非常好,混的差的非常差。

宋神宗駕崩後,子哲宗即位,新法被廢,遠支宗室的皇族身份也被恢復了,可此時很多遠支宗室早就破產,其中就包括了太祖後裔。到了宋徽宗時期,朝廷改革了官制,很多榮譽官銜變成了實職,擁有實權的官職自然不能再封給躺平的宗室了,這就導致太祖後裔中很多人無官可封,生活水準下降。到了北宋滅亡前夕,太祖後裔與平民已經沒什麼兩樣了。

靖康之變後北宋皇室被金國一窩端了,反倒是不在京城的遠支宗室逃過了此劫。南宋建立後,很多太祖後裔也隨之南遷,但待遇沒什麼變化,還是與一般平民無異。可歷史就是那麼的巧,宋高宗趙構絕嗣了,太宗一脈的宗室又被金國擄走了,趙構思來想去决定將皇位還給太祖一脈。這就出現了北宋九帝除了開國皇帝趙匡胤,其餘八帝都是太宗一脈;南宋九帝除了開國皇帝趙構,其餘八帝都是太祖一脈的現象。

紹興二年(西元1132年)宋太祖趙匡胤七世孫趙昚被高宗選中育於宮中,紹興三十年(西元1160年)被立為皇子,紹興三十二年(西元1162年)被立為皇太子,同年高宗禪位,趙昚登基,是為宋孝宗。就這樣,大宋皇位兜兜轉轉最後又回到了趙匡胤這一脈。

本文標題: 趙匡胤死後是弟弟趙光義上位,趙匡胤後人在北宋地位如何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62113768755302
相关資料
演義中劉備入川後就沒有再見過關羽,正史上又是什麼樣的
對劉備入川後是不是再也沒有見過關羽?而歷史上,兩人是見過面的。劉備拿下益州之後,曹操也很快就打下了漢中。曹操打漢中表面看起來雖然艱難,但實際上他並沒有什麼戰力損失,因為張魯最後是選擇投降的。換取孫權攻打合肥,減輕益州劉備的壓力。然而史實是這
標籤: 劉備 馬超 孫權 曹操 三國 長沙
白馬一戰要不是關羽出手,曹操麾下還有誰能斬殺顏良
可這2比特卻死於關羽的刀下,而且還是沒有反抗之力的那種。白馬一戰,顏良一出場就虐得曹營眾將瑟瑟發抖。雖然此戰關羽存在撿便宜之嫌疑,但他斬了顏良卻是事實。這裡暫時不烦乱關羽秒顏良的管道,咱們需要討論的是“曹操手下有人能够殺死顏良”的話題。
標籤: 顏良 關羽 曹操 許褚 三國 張遼
潘浚在東吳是什麼地位?他與關羽之間有何故事
潘浚,三國時期吳國重臣,蜀漢大司馬蔣琬的表弟。老資料網小編整理了一下,現在給大家詳細說明,快點來看看吧。許多“三國迷”提起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總會感歎,關羽身邊沒有一個輔佐他的人。其實劉備並非沒有給關羽安排副手,只是關羽性格高傲,看不起
標籤: 關羽 劉備 孫權 荊州 三國
莊青翟是如何成為漢朝宰相的?他與張湯之間有何恩怨
丞相,是古代職位最高的官,有“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稱譽,在一般人眼中是地位尊崇的。不過這件事情以消息洩露失敗了,莊青翟知道張湯設計陷害自己之後準備報復他,他與朱買臣、王朝、邊通這三比特素來與張湯不和的長史謀劃,先下手為強,使得張湯措手不及
標籤: 漢朝 漢武帝 莊青翟 張湯 莊青 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