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可謂是謀士如雲,那麼有哪些人能排進前十?

三國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晋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麵老資料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關於三國時期,以謀略聞名天下的謀士眾多,誰能排入謀士前十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毫無疑問,諸葛亮絕對是三國謀士的代表人物。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晋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麵老資料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關於三國時期,以謀略聞名天下的謀士眾多,誰能排入謀士前十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1、沮授(?—200年)。沮授少有大志、長於謀略,早在漢靈帝時便已入仕,曾為韓馥別駕,袁紹奪取冀州後,沮授歸入袁紹麾下,並為袁紹謀劃了此後的發展藍圖。漢獻帝重返洛陽之時,沮授便建議袁紹應該將天子迎至鄴城,“挾天子而令諸侯”,但袁紹卻在淳於瓊等人建議下,並未採納此建議,結果最終被曹操得手。毫無疑問,沮授的才能是極為出眾的,可惜跟了袁紹這麼一比特主公,擊敗公孫瓚後,沮授建議緩兩年在攻打曹操,袁紹沒有採納;沮授勸袁紹不要分立兒子,以免內部生亂,袁紹還是不聽;“官渡之戰”中,沮授又勸袁紹不要讓顏良、文醜獨自領兵,袁紹還是沒聽……“官渡之戰”後,沮授被俘後寧死不降,曹操因與其有舊而對其善待,但後來沮授卻又密謀返回袁紹陣營,結果最終事敗被殺。

2、程昱(141年—220年)。早在黃巾起義時期,程昱便曾率領東阿群眾抗擊黃巾軍,但之後便隱居不出,多次應召不出,事實上程昱一直在尋找值得輔佐之人,囙此當初平三年(192年)曹操辟召他時,程昱一口便答應了下來。曹操征徐州時,程昱與荀彧留守後方,阻呂布、陳宮大軍,保住三城,因功受封為東平相,屯於範縣。與其他單純謀士不同的是,程昱頗有軍事才能,曾多次帶兵協助曹操。曹操雖然生性多疑,但對程昱卻始終信任有加,即使有人誣告程昱謀反,曹操也從未疑心。黃初元年(220年),曹丕稱帝,程昱被拜為衛尉,進封安鄉侯,不久後程昱病逝,享年八十歲,也算是絕對的善終了。

3、賈詡(147年—223年)。賈詡年少時便被名士閻忠評估有“(張)良、(陳平)平之奇”,後經舉孝廉入仕,董卓入京操持朝政時,賈詡也曾於其麾下效力。董卓死後,賈詡又先後依附李傕、郭汜、段煨、張繡,並在曹操南下攻打張繡之時,兩次獻計助張繡擊敗曹操。“官渡之戰”前夕,面對袁紹的招攬,賈詡為張繡分析形勢後,勸其轉投曹操,並於“官渡之戰”中助曹操擊敗袁紹。“赤壁之戰”前,賈詡又勸曹操暫緩南下,但卻並未被採納。曹操戰畧重心轉向西北後,又是賈詡獻計離間馬超、韓遂,從而謀取關中。曹操晚年,在儲君之爭中,賈詡又助曹丕奪取世子之比特,因而在曹丕稱帝後仍然得以重用,位列三公。黃初四年(223年),賈詡去世,享年七十六歲,在那個年代,賈詡絕對算得上是高夀了。

4、荀攸(157年—214年)。荀攸雖然比荀彧年長,但卻是荀彧的侄子,早在何進掌權時便曾任黃門侍郎,後在董卓入京時因密謀刺殺董卓而入獄,董卓被殺後弃官回家。曹操封印天子入許都後,荀攸投入曹操麾下。在此後隨曹操的東征西討中,荀攸屢獻奇謀,“官渡之戰”中,正是荀彧獻計使得曹操得以先後斬殺顏良、文醜,而當雙方於官渡對峙之時,又策奇兵派徐晃燒袁紹糧草,並力勸曹操採納許攸之計奔襲烏巢,又說服曹洪接納了張郃、高覽,為官渡之戰的勝利立下大功。可惜的是,被稱為曹操“謀主”的荀攸,在幫助曹操平定北方後,最終病逝於建安十九年(214年)伐吳途中,終年五十七歲。

5、荀彧(163年—212年)。出身潁川豪門的荀彧,年少時便被南陽名士何顒評估有“王佐之才”,後經舉孝廉入仕,董卓入京掌控朝政後,荀彧弃官歸鄉。荀彧也曾成為袁紹的座上賓,但因認為袁紹不能成大事,而最終於初平二年(191年)轉投曹操,曹操大喜之下稱其為“吾之子房也”。荀彧在戰畧方面為曹操規劃製定了統一北方的藍圖和軍事路線,多次修正曹操的戰畧方針而獲其讚賞,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戰術上,面對呂布叛亂而保全兗州三城,奇謀扼制袁紹於官渡,險出宛、葉而間行輕進以掩其不意奇襲荊州等諸多建樹;政治上,為曹操舉薦了鐘繇、荀攸、陳群、杜襲、戲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可惜的是,荀彧始終是忠於漢室的,當曹操欲進爵國公、加封九錫時,荀彧明確表示反對,但卻並未能封锁曹操,結果最終死於壽春(另說被迫服毒自盡),終年五十歲。

6、郭嘉(170年—207年)。郭嘉年少時因避亂世隱居而並不出名,後曾投效袁紹,在發現袁紹並非理想輔佐對象後,便又離開袁紹賦閑六年,後經荀彧推薦轉投曹操。可以說,在曹操平定北方的大業中,郭嘉絕對算得上是首功之臣,曹操擔心不敵袁紹,郭嘉提出了著名的“十勝十敗”說;曹操出兵攻打呂布,郭嘉獻計水淹下邳;曹操征討徐州劉備,諸將擔心袁紹趁機偷襲,郭嘉說服曹操出兵;“官渡之戰”時,有傳言說孫策將偷襲曹操後方,郭嘉則認為江東人心不穩,不會輕易出兵(預言孫策被殺估計可能是巧合),堅定了曹操與袁紹決戰的决心,擊敗袁紹之後,又是郭嘉獻上以退為進之計,建議先撤軍讓袁紹的兩個兒子內鬥。建安十二年(207年),當曹操打算出兵烏丸而又擔心劉備偷襲後方時,郭嘉則認為劉錶會給劉備扯後腿,從而堅定了曹操北伐决心,然而郭嘉卻在這次遠征中,病逝於途中,年僅三十七歲。

7、魯肅(172年—217年)。與東吳的張昭、周瑜、陸遜等重臣比起來,魯肅的名聲似乎並不響亮,但卻算得上是東吳真正意義上的謀士了。魯肅出身士族,東漢末年社會急劇動盪,魯肅便常召集鄉里青少年練兵習武,並因仗義疏財而深得鄉人敬慕,後因贈予周瑜糧草而與之結為好友。孫策去世之後,魯肅於建安五年(200年)在周瑜的勸說下,投入孫權麾下。“赤壁之戰”前,面對虎視眈眈的曹操,孫權部下大多主降,唯有魯肅和周瑜主戰。周瑜去世之後,正是在魯肅的建議下,孫權將南郡江陵地區借給劉備,從而將劉備推到了對抗曹操的前沿,使東吳騰出手來攻佔了交州。雖然孫劉聯盟後期因荊州歸屬而岌岌可危,但魯肅卻始終在盡力維護,也正囙此,當魯肅於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病逝後,不僅孫權親為舉辦喪事,就連諸葛亮也為其舉哀。

8、法正(176年—220年)。法正本為劉璋部下,但卻始終難受重用,後經張松推薦,奉命出使劉備,法正見劉備後,認為對方才是值得輔佐的明主,於是返回益州後,便與張松密謀奉劉備為主。劉炳奪取益州時,法正可以說出力甚巨,不僅勸說劉璋投降,而且為劉備拉攏益州士族,安定益州統治起到了關鍵性作用。此後,法正又隨劉備出兵漢中,獻計斬殺曹操大將夏侯淵。法正因善奇謀而深受劉邦重用,劉備自立為漢中王后,封法正為尚書令、護軍將軍。可惜的是,法正最終於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早早去世,終年四十四歲。

9、龐統(179年—214年)。能够與諸葛亮並稱為“臥龍鳳雛”,龐統的能力自然也不容小覷,不僅曾被司馬徽認可,且被襄陽龐德公給予高度評價。“赤壁之戰”後,劉備領荊州牧期間,龐統投入劉備麾下。龐統最為出彩的計謀,便是劉備攻取益州之時,龐統提出的“平蜀三策”了,可惜的是,還沒等龐統大展身手,便在攻打雒城的戰役中,因被飛箭射中而死,年僅三十五歲。

10、諸葛亮(181年—234年)。毫無疑問,諸葛亮絕對是三國謀士的代表人物。諸葛亮早年隨叔父諸葛玄至荊州,諸葛玄去世後便隱居於隆中,劉備駐兵新野期間,因劉備三顧茅廬而出山,並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對”。曹操南下,諸葛亮助劉備聯合東吳孫權於“赤壁之戰”大敗曹軍,並趁機南下奪取荊南四郡,三國鼎立之勢遂逐漸形成,後又助劉備奪取益州,繼而從曹操手中奪取漢中。可以說,劉備蜀漢集團的建立,離不開諸葛亮的鼎力幫助。劉備去世之後,諸葛亮又輔佐後主劉禪,勤勉謹慎,大小政事必親自處理,賞罰嚴明,為求發展而先後五次北伐中原,然始終難有成效,最終於建興十二年(234年)病逝於五丈原,享年五十三歲。

本文標題: 三國可謂是謀士如雲,那麼有哪些人能排進前十?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62113738332472
相关資料
魏延並未辜負劉備的信任,但為何被後世認為頭生反骨?
那麼下麵老資料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關於魏延戰文聘、護劉備,殺韓玄、救黃忠,真的是腦後生反骨嗎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事實上,魏延也並未辜負劉備的信任,在此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魏延都忠實的履行著鎮守漢中的職責,將漢中打造的如同鐵桶一般,未給
標籤: 魏延 劉備 諸葛亮 三國 黃忠 曹操
為什麼說三國正史中的劉封,死的著實有點冤枉?
囙此,正史中的劉封,死的著實有點冤枉,這點從劉封自殺後劉備“為之流涕”也可看出,劉備是知道劉封有些冤枉的,可又有不得不殺的理由。
標籤: 諸葛亮 關羽 孟達 劉備 三國 劉封
孫權以諸葛瑾為使向劉備討還南郡時,劉備為何不還?
“赤壁之戰”後,荊州七郡被魏蜀吳三方瓜分,其中曹操佔據南陽郡,孫權佔據江夏郡和南郡大部,劉備則佔據了長沙、桂陽、武陵和零陵等荊南四郡和江夏郡、南郡小部,可以說曹魏的這次正面對决,最終贏家其實是劉備。
標籤: 劉備 孫權 曹操 荊州 劉備借荊州 諸葛瑾
劉禪被人稱為“扶不起的阿斗”,為何卻能穩坐皇位四十年?
那麼下麵老資料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關於三國時期,“扶不起的阿斗”劉禪,是如何穩坐皇位四十年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綜上所述,由於蜀漢內部相對平穩,而劉禪的表現也不算太糟糕,再加上外部相對平穩的環境,才使得劉禪穩坐皇位四十年。
標籤: 劉阿鬥 諸葛亮 司馬懿與諸葛亮 三國 歷史 曹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