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送春》的原文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風雨蔽江,煙塵暗天。况雁門阨塞,龍沙渺莽,東連吳會,西至秦川。芳草迷津,飛花擁道,小為蓬壺借百年。江南好,問夫君何事,不少留連?每到春日,他便陷入追憶,寫下大量送春的作品,抒發對宋朝故國淪亡的哀傷,《沁園春·送春》即是其中一首。下闋則集中寫南宋滅亡後讓人“堪憐”的春色。這“江南正是堪憐”與上闋“江南好”形成對比反差。

沁園春·送春

劉辰翁〔宋代〕

春,汝歸歟?風雨蔽江,煙塵暗天。况雁門阨塞,龍沙渺莽,東連吳會,西至秦川。芳草迷津,飛花擁道,小為蓬壺借百年。江南好,問夫君何事,不少留連?

江南正是堪憐!但滿眼楊花化白氈。看兔葵燕麥,華清宮裏;蜂黃蝶粉,凝碧池邊。我已無家,君歸何裏?中路徘徊七寶鞭。風回處,寄一聲珍重,兩地潸然!

譯文

春光,你要回去了嗎?風雨遮蔽了江面,煙塵昏暗了藍天。况且,雁門關險塞阻隔,龍沙堆空曠迷茫。東邊將吳會接連,西邊與秦川相銜。芳草連綿,掩遮了津渡;落英繽紛,遮蔽在道前。請在蓬萊、方壺般的神仙境界中小住一百年。江南如此美景,問您是為了什麼,不在此稍微流連?

江南,正叫人惜憐。只見漫漫楊花,化為白氈,無邊地伸延。看見兔葵燕麥,長滿在華清宮裏;黃蜂粉蝶,纏繞在凝碧池邊。我已無家可回。您又有何處可歸?途中徘徊不已,攜去了珍貴的七寶鞭,清風迴旋,寄去一聲珍重的屬托。兩地相念,淚落漣漣。

創作背景

德佑二年(1276)的春天,臨安淪陷。宋恭帝並三宮北遷,南宋基本被滅亡。從此對於春天,劉辰翁生出別樣的情愁。觸目之處,他覺得“滿湖山、猶是春愁”。每到春日,他便陷入追憶,寫下大量送春的作品,抒發對宋朝故國淪亡的哀傷,《沁園春·送春》即是其中一首。

賞析

詞題為“送春”,詞人感歎春色、春事,實際上是藉以哀傷宋朝故國的淪亡,全詞即圍繞這一題意展開。

上闋前三句以“春汝歸歟”發問,向讀者展現出春將歸去的場景:風雨蔽江,煙塵暗天,春天像一個要歸家的行客,即將遠去。詞人面對春天的歸去,心有不甘,囙此小心詢問:春天你真的要走嗎?然而春天不顧詞人的留戀,還是義無反顧地離開了。走時風雨交加,百花凋零,煙霧漫天,一片淒然。那麼春天究竟能走向哪裡呢?詞人從東、南、西、北四個空間方位將春天可能走的方向一一呈現:北有險關擋道,南有曠漠阻隔,東至江浙,西到八百里秦川,到處都是芳草遮渡口,飛花塞道路,春想歸去,卻無家可歸。所幸的是還有一個蓬壺仙島,可以小居百年。那麼,既然四處無路,詞人為何冒出一句“小為蓬壺借百年”呢?原來,這一句正是喻指北宋滅亡、宋室南渡,偏處江南一隅的上百年歷史。通過此句隱喻,整首詞借傷春、送春、問春來寄託哀悼北宋南遷,終致南宋滅亡的主旨便愈見清晰。之後,“江南好,問夫君何事,不少留連”的問春,也就有了著落。南宋朝廷偏安江南,置北方失地於不顧,肯定是認為“江南好”。但是,既然“江南好”,緣何僅寄居百年就匆匆離去了呢?這“問夫君”,字面上看是女子問丈夫,但這“君”,實際上正是指南宋的最高統治者。詞人深責南宋當政者不思進取,全無志氣,自甘沉溺江南l臨安這個洞天福地,最終致江南國土盡失。“問夫君何事,不少留連”一問,問得尖銳、深刻而又滿懷沉痛和哀傷。

下闋則集中寫南宋滅亡後讓人“堪憐”的春色。這“江南正是堪憐”與上闋“江南好”形成對比反差。“但滿眼楊花化白氈”,表面上言春色已盡,實際上在詞人眼中,這如同大地披喪服,處處寄寓著作者為故國淪亡的哀悼之情。接下來“看“字引領的四句,描述南宋宮廷如今長滿野草,蜜蜂和蝴蝶在昔日的帝王臺上飛舞。故國何以如此,詞人沒有正面作答,但在字裡行間卻埋藏著詞人那顆被壓抑的對故國眷念的赤子愛國之心。在這顆跳動的赤誠之心上,既淤積著痛恨宋朝君臣無能的憤懣,又彌漫著個人無能為力的痛楚。情已至此,詞人乾脆拋開前面的比興象徵,直接宣洩自己迷茫彷徨的憂傷:“我已無家,君歸何裏?中路徘徊七寶鞭。”春色已盡,國運到頭。詞人猶豫徘徊感到前途渺茫,即使握有七彩珍寶做的馬鞭又能怎樣,難道還能使時光倒流?春天重回,國運複振?一切都晚了,一切復興趙宋王朝的夢想都是枉然。全詞在“風回處,寄一聲珍重,兩地潸然”三句後戛然而止。國家雖已敗亡,但詞人仍眷戀於故國不願離去。在一聲珍重的問候中,將詞人對故國的眷戀融會其中,真是語短情長,令人回味。

本文標題: 《沁園春·送春》的原文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61336343120786
相关資料
《永遇樂·璧月初晴》的作者是誰?又該如何鑒賞呢?
餘自乙亥上元,誦李易安《永遇樂》,為之涕下。每聞此詞,輒不自堪,遂依其聲,又托之易安自喻。雖辭情不及,而悲苦過之。璧月初晴,黛雲遠淡,春事誰主。禁苑嬌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許。誰知道,斷烟禁夜,滿城似愁風雨。宣和舊日,臨安南渡,芳景猶自如故
標籤: 永遇樂·璧月初晴 永遇樂
《憶秦娥·中齋上元客散感舊》的創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賞析呢?
中齋上元客散感舊,賦《憶秦娥》見屬,一讀淒然。隨韻寄情,不覺悲甚。燒燈節,朝京道上風和雪。風和雪,江山如舊,朝京人絕。百年短短興亡別,與君猶對當時月。當時月,照人燭淚,照人梅發。當時,鄧剡於上元節聚客敘舊,客散之後寫了一首《憶秦娥》贈給劉辰
標籤: 憶秦娥 劉辰翁
《寶鼎現·春月》的原文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踏月影、竿旗穿市。望不盡、樓臺歌舞,習習香塵蓮步底。簫聲斷、約彩鸞歸去,未怕金吾呵醉。甚輦路、喧闐且止。即使當時親眼看見《霓裳》樂舞的盛况,而今也是天上人間永相隔,猶如在夢裡。在宋亡近二十年後的元宵夜,作者感慨今昔,寫下這首《寶鼎現》,寄託
標籤: 寶鼎現·春月 宋朝 文化
《六州歌頭·向來人道》的作者是誰?又該如何鑒賞呢?
向來人道,真個勝周公。燕然眇,浯溪小,萬世功,再建隆。十五年宇宙,宮中贗,堂中伴,翻虎鼠,搏鸇雀,覆蛇龍。鶴髮龐眉,憔悴空山久,來上東封。便一朝符瑞,四十萬人同。說甚東風,怕西風。甚邊塵起,漁陽慘,霓裳斷,廣寒宮。大纛高牙去,人不見,港重重
標籤: 賈似道 中國古代史 歷史 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