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降雨是需要通過準予後方可實行的一項行動,如果都市高溫且不下雨,居民是會很難受的。那麼,什麼是人工降雨?人工降雨的基本原理是什麼?一起來看看老資料網帶來的詳細介紹吧!
什麼是人工降雨
人工降雨是指根據自然降水的原理,人為地補充形成降水的一些必要條件,促使雲滴迅速凝結或雨滴碰撞擴大,落到地面上的過程。方法是根據不同雲的物理特性選擇合適的時間,利用飛機、火箭將乾冰、碘化銀、鹽粉等催化劑撒入雲中,使雲下雨或新增降水量。
人工降雨的基本原理
人工降雨是指人為地補充形成降水的一些必要條件,促使雲滴迅速凝結或碰撞,新增成雨滴,落到地面的過程。
人工降雨的原理是根據不同雲層的物理特性選擇合適的時間,利用飛機、火箭等撒播乾冰、碘化銀、鹽粉等催化劑。人工降雨的方法有3種降雨:冷雲催化、暖雲催化、動態催化。催化操作有三種方式:一是以地面佈置AGL燃燒爐為主要手段;二是基於高射炮和火箭的地面作戰;三是飛機催化工作。常用的催化劑有乾冰、製冷劑和碘化銀。
人工降雨可以有效對抗農田乾旱或解决人畜用水問題,以及森林防火。是氣象部門直接開展抗旱工作的重要科技手段。
人工降雨需要準予嗎
實施增雨必須經過嚴格的準備、申報和操作程式,同時滿足一定的天氣條件。為保障航空安全,每次增雨工作都必須經空域管理部門準予,並且只能在規定的期限內進行。所以,人工增雨不是隨心所欲,說打就打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工影響天氣管理條例》第十二條實施人工影響天氣工作,必須在準予的空域和工作期限內,嚴格按照工作規範和操作規程進行。程式由國務院氣象首長部門規定,並接受縣級以上地方氣象首長部門的指揮、管理和監督,確保工作安全。